㈠ 撤不回了!女生把90多張賣萌自拍錯發班級群,當時她的心情是怎樣的
8月1日,有網友爆料,雲南昆明一高校班級群出現「新成員」,原來是一位女生發錯了,發的是一張賣萌自拍,圖片中有90多張照片,還附帶有90多張自拍照。圖片發出後,同學們都在微信群里議論紛紛,甚至有人質疑老師發錯群主,有人認為是女生自作主張。事後,女生也認識到自己錯誤並道歉。雖然這個消息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還是會引起網友關注,許多網友表示「撤不回了」、「這是要將我拉黑的節奏啊」、「太惡心!」等等……
班主任作為學校和家庭聯系最緊密的群體,是學校管理的「眼睛」,它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未來。所以班主任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良好的形象示人,而不能像一些學生一樣,因為小錯而把自己置於輿論的對立面。尤其是對於一些在班級中成績好,卻總是犯錯的學生來說,更要注意這類學生的心理動向。因為這類學生最容易犯錯誤。
㈡ 為什麼幼兒園老師發的照片裡面幾乎沒我家孩子
你好!看到你發的這個問題,我忍不住點進來回答。因為,我家寶貝也跟你家寶寶一樣,老師發的照片里幾乎沒有她的影子。個中緣由其實也是多方面的。
1.孩子比較內向,不太喜歡往人多的地方湊。
不同的孩子性格是不一樣的。有的外向,是「人來瘋」,喜歡人多的地方,喜歡被人關注,看到老師或者其他大人,喜歡湊上去。
但是內向的孩子就相反,可能會站得離大人遠遠的地方,沒人主動跟她打招呼,他就一個人靜靜的待在一邊。這樣一來,被老師發現和拍到照片的機會就很低了。我家孩子就有點這樣。
2.老師不能關注到每一個小朋友,只關注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或得意的。
有的老師對活潑的、漂亮的、家庭背景較好的等等孩子平時關注的比較多,給這些孩子拍照的次數就會多一些。這也屬正常,我們應該理解,畢竟老師也是普通人嘛。
也有可能還有其他原因。
但不管是哪一種,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做以下幾個方面去改變這種狀況,畢竟自己有想法,孩子會更有想法的。
1.平時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參加一些活動,鍛煉孩子的膽量,讓孩子更樂觀開朗。看到老師拍照什麼的,教育孩子要主動前去,讓老師給拍照,並可以給老師拍。這不僅僅是為了拍照,積極主動的行為,對孩子以後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好處。
2.找老師交流,隱晦的說說你的想法,讓老師能更多的關注一下自己的孩子。我想大部分老師都會對孩子一視同仁的。
希望這回答能對問者有用。
作為從教多年的老教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曾經也喜歡拍照和家長分享孩子們的在園生活,每次也都會遇到這方面的問題,後來每次拍照前就要考慮是否可以拍到全部孩子,發現拍到全部非常困難,除非在組織活動時,但組織活動的時候是很難有時間拍照的,如果拍照必然影響活動效果。
再說活動時拍照,拍了所有孩子也會有困擾:我的孩子怎麼沒聽老師講課?我的孩子怎麼低著頭?旁邊的孩子為什麼拉我家孩子?……
區域活動孩子專注 游戲 拍到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有的孩子走來走去,又不太喜歡拍照的,拍到的可能性就小。
戶外活動空間太大,孩子們跑來跑去,更難拍到全部了。
再說老師拍照的時候,只是看到了群體情景,都是抓拍,很少考慮是哪幾個孩子。
每次分享照片總帶來各種各樣問題需要解釋,現在的我即使拍了照片也是自己保存,不再分享。
建議你還是不要糾結這個問題,還是和老師溝通一下孩子在園狀態的好。
為什麼幼兒園老師拍的照片里幾乎沒有我家的孩子
恕我直言,我認為,這里邊反映了老師的基本素質。老師的學生觀有問題。
照片兒老師還是每天都在發的,只不過發的是集中在一部分孩子的身上。
你可以仔細的分析一下:
1、這些每天被拍照的孩子,都是一些什麼樣的孩子?
2、這些孩子的家庭是什麼樣的家庭?這些孩子的父母是做什麼的?
3、這些孩子的父母與教師的關系?
4、這些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在群里是最活躍的那些人?是不是在群里每天說「老師,您太辛苦了,我們太感謝您了」這樣的家長?
把上面的這些問題分析清楚了,答案也就出來了。
這些孩子基本上是外向的孩子,嘴甜的孩子,圍著老師轉的孩子,當然,這樣的孩子誰都喜歡,自然上鏡的機會也就多一些。你要做的就是訓練孩子樂觀開朗的性格。
這些孩子的父母從事的工作。一般說是對於學校或者老師有價值的工作。至於什麼是有價值的工作自己去分析吧。
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和教師關系比較好的父母。這點毋庸置疑。
這些孩子的父母,肯定都是在群里最活躍,每天帶領大家感謝老師的父母。老師對於這些家長的回報就是,對他們的孩子更好一些,多給他們一些機會上鏡。這也是很自然的事兒。
但是,老師在這里忽略了一條,你的教育對象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這些家長的孩子。
這種偏愛,對另外一部分孩子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造成了他們的自卑心理,讓他們形成一種配角的心裡。這種心理會伴隨他們一生。
如果老師沒有感受到這一點,是老師的基礎素質比較差。遺憾的是,這種素質的老師,一把一把的。
如果是偶爾一次發的照片里沒有自家孩子,可能是老師無意識的行為,但也能反應出來孩子相對內向、孤僻。如果是經常發照片都沒有自家孩子,除了要注意孩子以外,還要適當注意一下老師的素質問題了。
身邊一個朋友是最真實的案例。她家女兒性格屬於內向,和人交流也不多。在幼兒園經常尿濕褲子回家,老師們曾經也是非常關心這個小女孩。
但是一個學期以後,朋友發現老師經常在群里發的小朋友的吃飯或者玩鬧的照片里幾乎都沒有自家孩子的身影。 剛開始,她想著肯定是自己孩子性格內向,太柔弱,孩子們活動的時候,她自己老是在一邊看,或者給大家加油。所以不容易被鏡頭捕捉到。
於是,她經常鼓勵孩子,也經常帶孩子參加一些小朋友們的集體活動。慢慢的,孩子自信心也強了很多,和小朋友的交流互動也多了起來。
但是,以後群里發的照片,依然沒有自己孩子的身影。每次問老師孩子的表現怎麼樣的時候,老師都會說,比較內向,不是很活躍,其他都挺乖的。
後來,新年的時候,幼兒園要老師們組織同學排一出舞蹈,到時候電視台的要來拍攝。這下老師著急了,在群里向家長們求助。家長們也紛紛獻言獻策,我朋友冷不丁冒出來一句,「我可以負責舞蹈編排指導,服裝我也可以幫忙借到」。
在朋友的幫忙下,這個班級的新年活動搞得非常好,老師很開心。 也通過這次配合,讓我朋友和老師接觸多了起來,經常給老師推薦點自己公司生產的面膜及護膚品(當然是免費的),幾次下來,朋友發現,群里再發照片的時候,自己孩子的身影越來越多了,經常還是主角的光環!
朋友也是感慨,但也無奈!
我們無意以最壞的心理揣測老師的做法,畢竟三個老師面對那麼多嘰嘰咋咋的孩子,是人總會有喜好。
但是,如果作為老師,都不注意孩子的心理精神層面教育,我覺得這個老師也只能算一個生活老師的水平吧!
所以,建議題主也可以和老師好好多次溝通一下,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更要好好溝通一下,同時,把自己孩子的自信心增強,讓孩子可以和其他小朋友更融洽的交流和玩耍,相信,孩子在照片里的次數會多起來的!
作為一名在一線工作的幼兒教師,對於這個問題有應該算是有很大的發言權,其實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經常會有家長在班級群中問我們,為什麼沒有我家寶貝的照片,如果這是一個連續性「現象」,比如連續半個月的時間,班級所有小朋友的照片都有,唯獨沒有我的孩子,那就可以在私下詢問老師,弄清楚原因,一般情況下,教師在拍照片的時候,會注意到所有的孩子,這樣的情況,應該是極少數,我們偶爾也會因為小朋友玩耍時太過於分散,而遺漏了個別的孩子,但是第二天活動,會關注到這些孩子,並拍照記錄,所以也許老師工作繁雜,沒有特殊注意,並非故意行為,因此了解原因,有助於增加家園的關系。
除了這些特殊情況,一般情況下,我們拍照是在什麼背景下開始呢?通常我們會選擇在教學活動和戶外玩耍的時候,隨機抓拍我們的寶貝,尤其是低齡段的孩子,保育老師要隨時關注孩子的大小便和基礎的物資需要,對維持課堂秩序和看管孩子安全幫助較小,當主班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配班老師不僅僅要抓住教學的精彩點和師幼的互動,有時候,低齡段幼兒還會在一起打鬧,配班老師也要及時過去安全提醒,這樣的話,個別較為安靜的孩子,與教師互動較少,可能就沒有每次都被抓拍到,也希望家長能夠體諒,畢竟照片和孩子的安全相比較,安全的價值更大。
其次在戶外 游戲 的時候,有的孩子十分活躍,自由活動的時候,老師基本上都抓不住他定格的照片,多是比較模糊的動態圖,在選擇發送給家長的時候,就主動刪除了,有好的照片會再分享給家長。
其實幼教的工作十分辛苦和繁雜,教師必須全天關注每一位幼兒,他們希望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給家長分享他們孩子的一天情況,但如果有遺漏,希望大家能理解。
這問題前陣子我閨蜜也問過我,她兒子的幼兒園老師拍照片很少有拍到她兒子,就算有也是一個邊邊角角的背影,她也問過老師一次,老師回答得比較敷衍,說是抓拍的。我也勸閨蜜平時多和老師溝通一下孩子的情況,如果真的每次都忽略掉她兒子,我覺得這個問題得重視,側面反映出來老師對她家孩子並沒有那麼上心。
我孩子剛入園的時候我也細心觀察過,從老師的鏡頭里不難發現老師的偏愛。比如視頻教學老師每次點去前面抱著手把手教學的都是那幾個孩子,排隊搞活動在前面的也還是那幾個孩子,照片鏡頭里出現最多的依然是那幾個孩子,甚至視頻拍到兩個孩子同時出現時,到最後老師的鏡頭會不自覺地鎖定到平時出現最多的那個孩子身上,鏡頭就是視線,是眼睛,是心,老師的心跟在誰身上一目瞭然。其實這個問題並不一定是老師特意為之,但確實可以通過鏡頭發現哪些孩子是老師平時比較喜歡的孩子。
十個手指頭伸出來有長短,一個媽生的孩子都可能出現偏愛,更何況是老師面對這么多孩子。而且有的孩子本來天性就活潑,嘴甜,長得好,家長和老師也溝通密切,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只要孩子是喜歡老師,喜歡上幼兒園的,那問題都不大,如果孩子害怕老師,抗拒上幼兒園,加上平時老師的視頻和照片里也總見不到孩子的身影,那這真的不是一個好現象,一定是存在問題的,要不就是老師,要不就是孩子本身。
這真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我家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學校老師經常會發一些集體活動的照片,我也經常看不到自家孩子,即使看到了,孩子也在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裡。相反,卻發現有些孩子總是在顯著的位置上,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
但是,事情真的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嗎?不一定。我們得先確認我們的印象是不是真實情況。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在老師發的照片中每次都能看到自家孩子,但是,我們也要明白,每次都看到自家孩子,這是不可能的,畢竟一個班有那麼多學生,怎麼可能每次都看到自家孩子呢?如果你懷疑孩子出現的次數太少,不妨花心思做點統計,計算一下每個孩子在照片中出現的頻率,也許你會得出一個相反的結論。事實上,我很少見到有人嫌自家孩子出現次數多的,十有八九,家長都會說,老是在照片中找不到自己家孩子的影子。
如果孩子在照片中出現的次數確實太少,則可能說明你家孩子是一個比較有主見、不願湊熱鬧、不愛表現的人。這倒不一定是壞事,只是說明孩子就是這樣一種性格。如果你覺得孩子的這種性格影響到了他的生活,你可能想嘗試著讓孩子有些改變。如果你覺得這沒什麼,就隨著孩子好了。
如何讓孩子有些改變呢?關鍵在大人。大人可以多帶孩子去一些人多的地方,鼓勵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交往。還可以邀請別的小朋友來家裡玩,讓孩子作為主人來招待其他小朋友,通常這樣做的效果非常好,因為孩子在家裡不會感到拘束,更願意表達自己,特別有利於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和社交技能。還有一點,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比較正式的社交場合,並盡力表現得放鬆、自如一些。看到父母自如地應對各種社交場合,有利於增強孩子面對社交場合時的信心。
如果孩子對社交實在不感興趣,家長也沒有必要勉強孩子,這說明安靜、不愛動、不愛社交,可能是孩子難以更改的性格特徵。只要孩子覺得舒服,而且不會造成人際交往障礙,父母就順應孩子好了,這樣的孩子,今 後一樣可以生活得很快樂。
說到幼兒園老師發的照片怎麼沒有我家孩子這個問題,我真的是深有同感。
從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開始,我就關注老師發的視頻和照片。起初還有一些,到後面幾乎沒了。有一次老師拍小朋友的畫畫作品,拍了很多小朋友就是沒有我家的,總有點不開心。但想想那麼多人,老師總有照顧不到的,也就算了
後來因為一件事和老師到在網上聊了聊,第二天寶寶的照片就有了,而且是兩張個人照。最近寶寶在幼兒園表現不是特別好,尿濕幾次,然後無論是照片和視頻又很少出現了,老師現在視頻一個活動拍好多次,偏偏有時候完全真找不到寶寶。
為此我特別問了做幼師的朋友,她告訴我,時間長了老師總會偏向自己喜歡的孩子,如果希望老師多關注自己的孩子,照片視頻會經常出現他,除了孩子表現好外,家長也可以多和老師溝通,家長重視老師才會重視,就會多拍孩子讓家長知道啦!
首先關於這個事情我認為老師在上班時間去給孩子拍照本身就是不對的,這不是你上班的時候該做的事情。即使是家長的要求也可以回絕,因為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在你拍照的時候,孩子出現了問題責任沒人能幫你承擔。
其次就是如果你拍的照片不是每個孩子都上鏡了哈,那就別發。老師不應該是只了解幼兒,還要了解家長。
但是不可否認,老師也是人會對某些孩子特別喜愛和關注,那麼在拍照的時候難免會多一些這個孩子的身影。那麼作為家長如何讓我們的孩子也被老師所喜愛和關注呢?我認為以下有幾點可以參考。
第一:干凈整潔的衣著。
孩子不需要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這樣反而容易引起孩子們之間的攀比。只要每天的穿著干凈整潔,並且能夠經常清理個人衛生就行了。
第二:性格開朗懂禮貌。
每天都躲在角落一聲不吭的孩子肯定經常被忽略,所以孩子的性格要開朗,活潑。並且帶人處事要懂禮貌這樣的孩子不止老師喜歡,以後都到 社會 上也會被大家所喜愛的。
第三: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現在的孩子們都很聰明,但是很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是不足的,有一些事情他清楚卻表達不好,或者不敢於表達。作為家長應該經常鼓勵孩子和他人交流,並且多看一些書籍或者故事豐富孩子的詞彙量。
第四:適當的與老師交流。
這就是一個小的技巧了,與老師適當的交流,老師是不會覺得煩的,因為接待家長也是他的工作。並且老師會覺得這個家長是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的,在平時也會給與孩子更多的關注。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
我想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孩子是家中的寶,父母眼裡就這一個孩子,可是一個班幾十個孩子,幼兒園老師不可能個個都照顧到。活潑好動,有表現欲的孩子看到老師拍就會湊上去,老師也不可能推開孩子給別人照。家長不必太糾結,實在介意,就和老師溝通下給孩子照幾張,老師也不會反對的。
㈢ 有沒有老師讓大家比較感動的瞬間
老師的這張照片,把網友都看哭了!
前不久,一張兩個孩子熟睡在後備箱的照片走紅網路——原來是身為老師的媽媽的無奈之舉。
這兩個孩子一個8歲,一個3歲,都已經上小學和幼兒園。孩子的媽媽叫朱海淼,是二七區淮河東路小學一名一年級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因為家裡學校比較遠,加上為了准備教研組研討課的最新內容,朱老師必須比平常6點40分的出發時間還要提前十分鍾。
平日里,孩子有公公婆婆照顧,可是最近老人家身體不太好,孩子只能隨著媽媽提前起床。7點到學校之後,孩子還非常困,朱老師著急准備研討課的最新修改內容,才不得已把車的後排座放倒,讓倆孩子安安穩穩地再補個覺。
不怕孩子醒來哭鬧嗎?
大學城市學院的官方微博在10月26日發了這樣的一條微博:昨天下午放學的時候,雨下的不小,前面一位老師,脫掉西裝遮住學生們的作業,自己淋著雨的一幕,恰巧被後面的老師抓拍到……
微博發出後,「老教授雨中脫西裝遮學生作業本」很快成為熱話題,受到不少網友的關注,很多學生在看了這條微博之後留言說,如果下次雨天碰到石老師,希望能為他撐傘。
網友:「都說當老師輕松假還多,可是當老師真沒有那麼容易!」
「真心感覺老師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當。」看過這張照片,有網友這樣說道。
其實,的確是這樣,古語: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話體現了老師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的壓力增大,看似擁有固定寒暑假的教師職業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閑職」。
「當老師多輕松啊,有假又不累。」近些年,這樣的評論不絕於耳。
可是實際上,正如這位網友所說,當老師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輕松。為了讓學生們有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老師們真的會投入很多……
投入耐心:當一名老師不僅要面對學生中的新問題,還要做好和家長的溝通工作。
「前一段霧霾嚴重的時候,學校通知要停課,可把我們忙壞了。」一位老師這樣記錄自己的家校溝通工作,「學校要接教委通知,然後通知班主任,班主任通知家長。我們下午1:50接到學校通知,但是教委要求學校3:00前上報完畢。這短短的一個小時班主任要通知到所有的家長,並確認家長對孩子的安排,然後報到年級組,再由組長報到學校,學校作出周密安排。這個時候班主任都在班裡上課、批改作業,給學生復習、輔導,還要同時做著通知的重要工作。我們都是發出通知,然後一邊組織學生,一邊批改作業,一邊等候家長回復,隔一段時間統計一下,沒有回復的再用各種方法聯系。要知道,不是每個家長都有時間總是看手機的,也不是每個家長一打電話就能接的。通知這項工作,耗費太多時間,而且還是緊急工作,立等可取,人一口氣兒都不能喘。」
如果說上面這位老師的情況特殊,但給孩子布置作業,和家長溝通學生的在校表現,這些工作都屬於老師的日常工作范圍之內。「每天和家長溝通其實我們大多都是在下班時間完成的。畢竟,我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尋求家長的幫助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投入時間:當一名老師生活節奏緊張,看書都沒有時間。
據了解,現在很多小學教師基本是包班,一個人教好幾科,大量時間都泡在課堂上。課後要參加各種培訓,要寫教案、批改作業,還要管理學生的「吃喝拉撒」——負擔非常重。
「現在我恨不得自己是千手觀音,上班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壓力也比較大,下班忙家務,感覺時間都不屬於自己的了。」漯河市源匯區一所中學的康老師也坦言,自己喜歡讀書,但卻因為時間和精力的問題沒辦法讀。
投入心血和愛:希望學生能夠充分信任自己,只有愛,才能做到這點。
著名文學家夏丏尊先生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帶病照顧學生的陳雪霞老師在接受采訪時提到了這句話,她補充道:「我一直用愛,溫暖著班級里孩子們的心。」十年時間,陳雪霞的心裡始終裝著學生,「我就像你的媽媽一樣,有困難,你就來找陳老師。」這是陳雪霞對很多學生說過的一句話。「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她是這么說的,也就這樣堅持了十年。
「其實,老師們有理由請假去照顧自己的家人、有理由去先顧好自己的身體,可是大部分老師都沒有這樣選擇。在私事和工作、在自己和學生之間,老師們還是選擇把工作、把學生放在了第一位。」
老師:付出了這么多,其實真的沒什麼
拍下小女孩等媽媽的照片的是一位高一老師,曹海珍,她說看到這一幕,頓覺心酸:「這樣的事情很多,幾乎所有老師都面臨這樣的選擇,只能舍小家為大家。」
縱觀古今,默默付出的老師們不勝其數,值得點贊的行為更是俯拾皆是,可面對自己的付出、面對雙肩的責任,老師們卻這樣說——
「不必過度解讀,其他老師也會這樣做」
單膝跪地為學生解疑的唐宇老師,對於學生們將他的照片曬到網上,他笑了笑說,「不必過度解讀。」他說:「只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而已,其他老師也會這么做。」他表示,當時只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畢竟3節課一起上,還是有點累,「那樣要舒服一點。」
唐宇老師說:「自己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在講課的時候也喜歡將心比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很多老師都很敬業,為了不耽誤學生,又能照顧孩子,只能這樣做,這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沒想到能引起這么多網友的關注。」商丘市第一高級中學政教處主任胡海林看到小女孩在教室外等媽媽的照片後,如此感慨。
「苦點累點都沒關系,最怕被別人誤解。」
「作為一名老師,苦點累點都沒關系,最怕被別人誤解。」很多老師在看到這張照片後都有著這樣評論。
「這兩年,隨著媒體對我們教師群體的一些負面報道,很多人都對我們老師產生了誤解。」有老師這樣說道,「但其實,對於我們大多數老師來說,這些負面印象真的有些不公平。畢竟,我們都是愛孩子、愛教育的。」
㈣ 江蘇一老師不雅視頻流出為何教育局說與師德師風無關
網江蘇一名老師的不雅視頻被流出,相關教育局因學生已畢業為由,說這名老師的行為和師德師風無關,這則消息引起很多網友不滿。
江蘇一高中老師的不雅視頻流出,有關部門覺得兩人之間的關系發生在女生畢業之後,所以覺得該男老師的行為和師德師風無關。
㈤ 小女孩一個舉動救了老師,怎樣的反應能力被網友稱贊
一、小女孩一個舉動救了老師情況介紹
這個小女孩在舞蹈教室裡面學習跳舞,老師倒在了地上,她們開始以為是老師和他們鬧著玩,但是老師不動了,嘴裡還有白沫,小女孩第一反應,就沖突了舞蹈教室,她趕緊喊來了爸爸,爸爸急忙救助老師。
我們都學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裡的司馬光就非常機智,他看到有人落水了,他就砸了缸,結果小朋友就得救了,這樣故事,我們就應該經常說給小朋友聽,孩子們聽到了這些故事,就會了解很多急救知識,也希望編劇多編寫這方面故事,讓孩子們早早了解知識,掌握常識是最重要事情。
這個小姑娘就是司馬光,在危險時刻,她不慌張,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孩子們都應該向她學習,學習這種機智勇敢精神。
總之,這個事件給我們很多啟迪,家庭、學校、社會要多進行急救知識教育,讓孩子們遇到問題時候不慌張,正確解決問題。
㈥ 為什麼幼兒園老師發的照片裡面幾乎沒我家孩子
你好!看到你發的這個問題,我忍不住點進來回答。因為,我家寶貝也跟你家寶寶一樣,老師發的照片里幾乎沒有她的影子。個中緣由其實也是多方面的。
1.孩子比較內向,不太喜歡往人多的地方湊。
但是內向的孩子就相反,可能會站得離大人遠遠的地方,沒人主動跟她打招呼,他就一個人靜靜的待在一邊。這樣一來,被老師發現和拍到照片的機會就很低了。我家孩子就有點這樣。
也有可能還有其他原因。
但不管是哪一種,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做以下幾個方面去改變這種狀況,畢竟自己有想法,孩子會更有想法的。
1.平時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參加一些活動,鍛煉孩子的膽量,讓孩子更樂觀開朗。看到老師拍照什麼的,教育孩子要主動前去,讓老師給拍照,並可以給老師拍。這不僅僅是為了拍照,積極主動的行為,對孩子以後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好處。
希望這回答能對問者有用。
作為多年幼兒園老師,我來告訴你其中原因吧。
我們班家長都知道我特別喜歡拍照,尤其是拍自己孩子和班上的小朋友。小朋友每天都有出其不意的變化,及時記錄下她們的成長軌跡,讓他們長大以後再來回味童年時光,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還記得多年前有一次戶外活動,我隨意地咔擦咔擦拍了好幾張放上班群,對比不拍照的班級,我覺得家長應該感到驚喜才對,沒想到幾秒鍾時間,家長們就熱火朝天起來:
*老師,我沒看到我孩子的,他哪裡去了?他每次都站後面嗎?
*老師,我女兒頭發散了,麻煩幫她弄弄;老師,我孩子有一個褲腳縮上去了,麻煩幫他拉一下。
*老師,為什麼她一個人玩,是不合群嗎?孩子沒有朋友怎麼辦 ?
。。。。。。
一連十幾串的問號,那一刻覺得挺委屈的,如果不拍照啥毛病都沒有,有種自找苦吃的感覺。
如果要拍照,我要大量花時間每個孩子的儀容儀表,站位,表情等檢查一遍是否合意。
本身拍照,我就已經抽了身出來,對小朋友的安全少了監督,有可能增加了另外兩個老師的工作量。如果不巧這個時候小朋友還出意外,我就是罪魁禍首了。
但是靜下心來我也理解為人父母的好奇心,一時著急,別無他意。我自己也為人父母,一旦學校分享一些女兒的活動照片出來,我也會激動不已。
但是爸媽們有時候適當也要理解一下老師的工作量和拍照的客觀條件。
比如如上問題:為什麼照片幾乎沒有你的孩子?
1、孩子不愛湊這熱鬧,或者不熱衷拍照,玩去了。
2、老師拍照都是隨意抓拍的,記不住誰沒拍,誰有拍。
遇到這樣的問題我的建議是:
1、教育孩子,老師拍照時找機會湊過去。
2、婉轉表達比如:謝謝老師分享,我家那小子真忙,老不見他的影子。
3、積極參加家委志願者工作,最有機會拍照。
經過那次以後,我並沒有減少拍照或者乾脆不拍,而是每次拍照多花了點小心思: 幾個一組來拍,男女孩子分開拍,按座位拍,多拍大合照等 。這樣做絕對不會漏了誰,又可以趁機檢查一下孩子的形象。
另外經常利用志願者時間,讓家長親自體會一下拍照的不易。(不是這個不看鏡頭就是那個不看鏡頭,總之每次要叫齊全部看鏡頭,基本老師已元氣大傷[捂臉])
後來再發照片家長少了很多疑惑,多了很多快樂。即使有,我也耐心解答。
說出來不是什麼壞事,憋著不說才遺憾。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家長們帶去快樂,也是我的快樂!
作為從教多年的老教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曾經也喜歡拍照和家長分享孩子們的在園生活,每次也都會遇到這方面的問題,後來每次拍照前就要考慮是否可以拍到全部孩子,發現拍到全部非常困難,除非在組織活動時,但組織活動的時候是很難有時間拍照的,如果拍照必然影響活動效果。
再說活動時拍照,拍了所有孩子也會有困擾:我的孩子怎麼沒聽老師講課?我的孩子怎麼低著頭?旁邊的孩子為什麼拉我家孩子?……
區域活動孩子專注 游戲 拍到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有的孩子走來走去,又不太喜歡拍照的,拍到的可能性就小。
戶外活動空間太大,孩子們跑來跑去,更難拍到全部了。
再說老師拍照的時候,只是看到了群體情景,都是抓拍,很少考慮是哪幾個孩子。
每次分享照片總帶來各種各樣問題需要解釋,現在的我即使拍了照片也是自己保存,不再分享。
建議你還是不要糾結這個問題,還是和老師溝通一下孩子在園狀態的好。
為什麼幼兒園老師拍的照片里幾乎沒有我家的孩子
恕我直言,我認為,這里邊反映了老師的基本素質。老師的學生觀有問題。
照片兒老師還是每天都在發的,只不過發的是集中在一部分孩子的身上。
你可以仔細的分析一下:
1、這些每天被拍照的孩子,都是一些什麼樣的孩子?
2、這些孩子的家庭是什麼樣的家庭?這些孩子的父母是做什麼的?
3、這些孩子的父母與教師的關系?
4、這些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在群里是最活躍的那些人?是不是在群里每天說「老師,您太辛苦了,我們太感謝您了」這樣的家長?
把上面的這些問題分析清楚了,答案也就出來了。
這些孩子基本上是外向的孩子,嘴甜的孩子,圍著老師轉的孩子,當然,這樣的孩子誰都喜歡,自然上鏡的機會也就多一些。你要做的就是訓練孩子樂觀開朗的性格。
這些孩子的父母從事的工作。一般說是對於學校或者老師有價值的工作。至於什麼是有價值的工作自己去分析吧。
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和教師關系比較好的父母。這點毋庸置疑。
這些孩子的父母,肯定都是在群里最活躍,每天帶領大家感謝老師的父母。老師對於這些家長的回報就是,對他們的孩子更好一些,多給他們一些機會上鏡。這也是很自然的事兒。
但是,老師在這里忽略了一條,你的教育對象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這些家長的孩子。
這種偏愛,對另外一部分孩子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造成了他們的自卑心理,讓他們形成一種配角的心裡。這種心理會伴隨他們一生。
如果老師沒有感受到這一點,是老師的基礎素質比較差。遺憾的是,這種素質的老師,一把一把的。
如果是偶爾一次發的照片里沒有自家孩子,可能是老師無意識的行為,但也能反應出來孩子相對內向、孤僻。如果是經常發照片都沒有自家孩子,除了要注意孩子以外,還要適當注意一下老師的素質問題了。
身邊一個朋友是最真實的案例。她家女兒性格屬於內向,和人交流也不多。在幼兒園經常尿濕褲子回家,老師們曾經也是非常關心這個小女孩。
但是一個學期以後,朋友發現老師經常在群里發的小朋友的吃飯或者玩鬧的照片里幾乎都沒有自家孩子的身影。 剛開始,她想著肯定是自己孩子性格內向,太柔弱,孩子們活動的時候,她自己老是在一邊看,或者給大家加油。所以不容易被鏡頭捕捉到。
於是,她經常鼓勵孩子,也經常帶孩子參加一些小朋友們的集體活動。慢慢的,孩子自信心也強了很多,和小朋友的交流互動也多了起來。
但是,以後群里發的照片,依然沒有自己孩子的身影。每次問老師孩子的表現怎麼樣的時候,老師都會說,比較內向,不是很活躍,其他都挺乖的。
後來,新年的時候,幼兒園要老師們組織同學排一出舞蹈,到時候電視台的要來拍攝。這下老師著急了,在群里向家長們求助。家長們也紛紛獻言獻策,我朋友冷不丁冒出來一句,「我可以負責舞蹈編排指導,服裝我也可以幫忙借到」。
在朋友的幫忙下,這個班級的新年活動搞得非常好,老師很開心。 也通過這次配合,讓我朋友和老師接觸多了起來,經常給老師推薦點自己公司生產的面膜及護膚品(當然是免費的),幾次下來,朋友發現,群里再發照片的時候,自己孩子的身影越來越多了,經常還是主角的光環!
朋友也是感慨,但也無奈!
我們無意以最壞的心理揣測老師的做法,畢竟三個老師面對那麼多嘰嘰咋咋的孩子,是人總會有喜好。
但是,如果作為老師,都不注意孩子的心理精神層面教育,我覺得這個老師也只能算一個生活老師的水平吧!
所以,建議題主也可以和老師好好多次溝通一下,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更要好好溝通一下,同時,把自己孩子的自信心增強,讓孩子可以和其他小朋友更融洽的交流和玩耍,相信,孩子在照片里的次數會多起來的!
為什麼幼兒園老師發的照片沒有你家孩子,我說幾句實話,可能會很扎心! 答應我不要氣的砸電腦摔手機好嗎? 1、身為家長你很少跟老師溝通;
這一點是最真實的人性,你從來都不跟老師溝通,那麼老師對您也自然沒有多大印象。
在曬幼兒園的孩子照片的時候,自然也很難想到您家的孩子。
這就是所謂你不理老師,老師也不理你。
這很正常啊!
無可厚非。
所以,這怨不得老師的。
2、你家孩子沒有什麼值得曬的優點;當然,這么說的話,可能會更令您傷心。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但是,相對而言,有些孩子的確優點展示的比較晚,比較慢,表現得也不是很明顯。
而幼兒園里的孩子,實際上是相互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競爭關系。
老師會發現那些表現得更加突出的孩子,然後把他們的表現和狀態給曬出來,這實在也是無可厚非的。
3、您家孩子比較內向;而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則相對難引起老師的重視,他們當中的一些寶貝,幾乎很少和老師交流和互動,這樣,老師也真的就很難想起來曬他。
4、您在哪方面做事不注重細節得罪了老師;這種情況可能性不太大,但是也不是沒有發生的概率。
比如說,如果您家寶貝上的是一個私立幼兒園的話,孩子學費已經到期了,您卻沒有及時繳費。
再或者,某一次,您接孩子的時候,不太注意細節和禮貌,在幼兒園里大聲喧嘩,給老師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
再或者,您過於高冷,基本是和孩子的幼兒園老師不交流,那麼人家老師憑什麼?又有什麼義務非得在幼兒園群里曬您家的孩子呢?
那麼知道了原因所在不是目的。
咱們的目的是讓老師多多展示孩子。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做呢?
1、多和老師溝通,哪怕在天熱的時候遞上一瓶礦泉水;有些人想問題就比較容易偏激,說這老師都是貪財,不展示咱家孩子就是在拿把呢,給她送點錢就好了。
其實,並不是這樣,老師也是人,是人就希望被尊重,是人就也會被感動。
哪怕你在天熱的時候,給她遞上一瓶冰鎮礦泉水,也會讓老師感覺到被理解,被尊重,這樣就會把愛反饋到你家孩子的身上。
2、讓自己家孩子多表達,多表現;其實,有的時候,也真不是幼兒園的老師,不想去展示哪一個孩子。
沒有老師不想鼓勵孩子的,鼓勵孩子,就是老師的天職,但是問題在於這個孩子本身就沒啥才藝,或者他有點小特長,但是性格特別扭捏。
你讓她展示展示,她不敢。
你不給她展示,她還不高興。
你真要讓她上個場,她還會嚇得哭鼻子。
遇到這種孩子,即便是很有耐心的幼兒園老師,也會感到無計可施,無優可曬。
所以,家長還是要鼓勵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勇敢一點,大方地參加活動,勇敢地去展示自己,這樣,老師一定會給孩子一個展示的機會。
3、您也當一個幼兒園熱心家長;很多時候,當您抱怨幼兒園的老師,對您和對孩子冷漠的時候,您可曾想過,您為孩子的幼兒園又做過什麼呢?
其實,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很多幼兒園的活動還是很多的。
比如說,有幼兒園開放日,邀請家長來參觀;
有幼兒園活動,帶孩子們出門去慰問演出;
有公益活動,讓孩子們去給貧困小朋友捐贈書籍等等;
不可否認,幼兒園搞這些活動,有自身的營銷考量,但是我們的孩子參加活動,收獲的卻是能力和見識。
作為孩子家長,如果您積極參加幼兒園活動,甚至還能夠給幼兒園介紹介紹新生的話,那麼一定會得到幼兒園老師的尊重,您家孩子展示的機會自然也是很多。
其實,上述都不是重點。
最最重點的是您應該內心強大,其實,孩子是否被幼兒園老師曬又能夠決定什麼呢?
愛因斯坦和愛迪生在小時候,都被認為是智力發展遲滯的孩子,耽誤他們長大後成為最偉大的科學家了嗎?
並沒有!
所以,其實,幼兒園老師是否曬你家孩子,其實並不值得過分關注,也不值得反應過度。 您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就好了。 您說呢? 我是@飛鷹作文 關注我,給你分享實在干貨!
其次在戶外 游戲 的時候,有的孩子十分活躍,自由活動的時候,老師基本上都抓不住他定格的照片,多是比較模糊的動態圖,在選擇發送給家長的時候,就主動刪除了,有好的照片會再分享給家長。
這問題前陣子我閨蜜也問過我,她兒子的幼兒園老師拍照片很少有拍到她兒子,就算有也是一個邊邊角角的背影,她也問過老師一次,老師回答得比較敷衍,說是抓拍的。我也勸閨蜜平時多和老師溝通一下孩子的情況,如果真的每次都忽略掉她兒子,我覺得這個問題得重視,側面反映出來老師對她家孩子並沒有那麼上心。
我孩子剛入園的時候我也細心觀察過,從老師的鏡頭里不難發現老師的偏愛。比如視頻教學老師每次點去前面抱著手把手教學的都是那幾個孩子,排隊搞活動在前面的也還是那幾個孩子,照片鏡頭里出現最多的依然是那幾個孩子,甚至視頻拍到兩個孩子同時出現時,到最後老師的鏡頭會不自覺地鎖定到平時出現最多的那個孩子身上,鏡頭就是視線,是眼睛,是心,老師的心跟在誰身上一目瞭然。其實這個問題並不一定是老師特意為之,但確實可以通過鏡頭發現哪些孩子是老師平時比較喜歡的孩子。
十個手指頭伸出來有長短,一個媽生的孩子都可能出現偏愛,更何況是老師面對這么多孩子。而且有的孩子本來天性就活潑,嘴甜,長得好,家長和老師也溝通密切,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只要孩子是喜歡老師,喜歡上幼兒園的,那問題都不大,如果孩子害怕老師,抗拒上幼兒園,加上平時老師的視頻和照片里也總見不到孩子的身影,那這真的不是一個好現象,一定是存在問題的,要不就是老師,要不就是孩子本身。
這真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但是,事情真的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嗎?不一定。我們得先確認我們的印象是不是真實情況。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在老師發的照片中每次都能看到自家孩子,但是,我們也要明白,每次都看到自家孩子,這是不可能的,畢竟一個班有那麼多學生,怎麼可能每次都看到自家孩子呢?如果你懷疑孩子出現的次數太少,不妨花心思做點統計,計算一下每個孩子在照片中出現的頻率,也許你會得出一個相反的結論。事實上,我很少見到有人嫌自家孩子出現次數多的,十有八九,家長都會說,老是在照片中找不到自己家孩子的影子。
如果孩子在照片中出現的次數確實太少,則可能說明你家孩子是一個比較有主見、不願湊熱鬧、不愛表現的人。這倒不一定是壞事,只是說明孩子就是這樣一種性格。如果你覺得孩子的這種性格影響到了他的生活,你可能想嘗試著讓孩子有些改變。如果你覺得這沒什麼,就隨著孩子好了。
如何讓孩子有些改變呢?關鍵在大人。大人可以多帶孩子去一些人多的地方,鼓勵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交往。還可以邀請別的小朋友來家裡玩,讓孩子作為主人來招待其他小朋友,通常這樣做的效果非常好,因為孩子在家裡不會感到拘束,更願意表達自己,特別有利於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和社交技能。還有一點,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比較正式的社交場合,並盡力表現得放鬆、自如一些。看到父母自如地應對各種社交場合,有利於增強孩子面對社交場合時的信心。
如果孩子對社交實在不感興趣,家長也沒有必要勉強孩子,這說明安靜、不愛動、不愛社交,可能是孩子難以更改的性格特徵。只要孩子覺得舒服,而且不會造成人際交往障礙,父母就順應孩子好了,這樣的孩子,今 後一樣可以生活得很快樂。
我想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孩子是家中的寶,父母眼裡就這一個孩子,可是一個班幾十個孩子,幼兒園老師不可能個個都照顧到。活潑好動,有表現欲的孩子看到老師拍就會湊上去,老師也不可能推開孩子給別人照。家長不必太糾結,實在介意,就和老師溝通下給孩子照幾張,老師也不會反對的。
㈦ 賣火柴的小女孩里的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意思是:小女孩離開了人世,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了。
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是不可能得到這種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生活的,要想過這種生活,只有在小女孩夢想中的天堂里能得到。
教材分析: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第四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課文先敘述大年夜,天下著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
接著講小女孩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燒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想;最後講小女孩被凍死街頭,安徒生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了對窮人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