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習作《我敬佩的一個人》
我敬佩的人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值得敬佩的人:善良的、勤勞的、堅強的······可我最敬佩的在空間日誌里看到的那個小姑娘。 偶爾的一天在別人的QQ空間里看到一篇文章:心靈震撼《八歲女孩的遺書》看完能有…
我敬佩的人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值得敬佩的人:善良的、勤勞的、堅強的······可我最敬佩的在空間日誌里看到的那個小姑娘。
偶爾的一天在別人的QQ空間里看到一篇文章:心靈震撼《八歲女孩的遺書》看完能有幾個人不哭······(想必大家都看過),我連忙按下了滑鼠左鍵,這篇日誌主要講了故事:
有美麗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余艷,她有一顆透明的童心,她是孤兒,她活了8年,她留在世界上最後一句話是「我來過,我很乖」。她希望死在秋天,纖瘦的聖體就像一朵花灑落遍地。落葉在空中旋舞的時候,她會看著橫空遠行的雁兒們。她自願放棄治療,把全世界華人捐給她的錢分成七份,把生命當成希望的蛋糕分給了7個正徘徊在生死線上的小朋友。
她死後,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關注之歌曾經成績優異、性格陽光的小女孩,來自愛社會各界的花圈堆得似小山,都在默默祈福著她。我想,她在天堂肯定會告訴:別哭,我只是和你們暫時的離別,下輩子我還會來的,而且很乖······我的眼睛模糊了,淚很長很長,滑過臉龐。
她的墓地上有她一張笑吟吟的照片,碑文正面上方寫著:我來過,我很乖(1996.11.30—2005.8.22)「這我最敬佩的人——余艷。
❷ 佘艷的人物生平
「我的路不在小朋友走的小小的路上,我的路不在汽車跑的寬寬的路上。上山時我喜歡走我的路,下山時我和小鳥一起唱歌。要是你們也肯在我的路上走走,你們會聽見我和小鳥在唱歌。聽著歌聲向前走,路就是再長,也不會覺得累。我喜歡走我的路。」 ——佘艷親筆文章《我的路》
小女孩叫佘艷。(1996.11.30-2005.8.22)
八歲女童墓誌銘:我來過,我很乖
這個故事的發生感動了不少人。很有意義。
這是一個叫佘艷的的小女孩,她有雙亮晶晶的大眼睛,還有一顆透亮的童心。她是一個孤兒,只有個收養她的「爸爸」。
被「義父」收養
1996年11月30日,那是當年農歷10月20日,因為「爸爸」佘仕友在永興鎮沈家沖一座小橋旁的草叢中發現被凍得奄奄一息的這個新生嬰兒時,發現她的胸口處插著一張小紙片,上面寫著:「10月20日晚上12點。」
家住四川省雙流縣三星鎮雲崖村二組的佘仕友當時30歲,因為家裡窮一直找不到對象,如果要收養這個孩子,恐怕就更沒人願意嫁進家門了。看著懷中小貓一樣嚶嚶哭泣的嬰兒,佘仕友幾次放下又抱起,轉身走又回頭,這個小生命已經渾身冰冷哭聲微弱,再沒人管只怕隨時就沒命了!咬咬牙,他再次抱起嬰兒,嘆了一口氣:「我吃什麼,你就跟我吃什麼吧。」
佘仕友給孩子取名叫佘艷,因為她是秋天豐收季節出生的孩子。單身漢當起了爸爸,沒有母乳,也買不起奶粉,就只好喂米湯,這導致佘艷從小體弱多病,但是非常乖巧懂事。春去春又回,如同苦藤上的一朵小花,佘艷一天天長大了,出奇得聰明乖巧,鄉鄰都說撿來的娃娃智商高,都喜歡她。盡管從小就多病,在爸爸的擔驚受怕中,佘艷慢慢地長大了。
命苦的孩子的確不一般,從5歲起,她就懂得幫爸爸分擔家務,洗衣、煮飯、割草她樣樣做得好,她知道自己跟別家的孩子不一樣,別家的孩子有爸爸有媽媽,自己的家裡只有她和爸爸,這個家得靠她和爸爸一起來支撐,她要很乖很乖,不讓爸爸多一點點憂心生一點點氣。
上小學了,佘艷知道自己要好學上進要考第一名,不識字的爸爸在村裡也會臉上有光,她從沒讓爸爸失望過。她給爸爸唱歌,把學校里發生的趣事一樣一樣講給爸爸聽,把獲得的每一朵小紅花仔仔細細貼在牆上,偶爾還會調皮地出道題目考倒爸爸……每當看到爸爸臉上的笑容,她會暗自滿足的想:「雖然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也有媽媽,但是能跟爸爸這樣快樂地生活下去,也很幸福了。」
確診患病
2005年5月開始,她經常流鼻血。有一天早晨,佘艷正欲洗臉,突然發現一盆清水變得紅紅的,一看,是鼻子里的血正向下滴,不管採用什麼措施,都止不住。實在沒辦法,佘仕友帶她去鄉衛生院打針,可小小的針眼也出血不止,她的腿上還出現大量「紅點點」,醫生說,「趕快到大醫院去看!」來到成都大醫院,可正值會診高峰,她排不上輪次。獨自坐在長椅上按住鼻子,鼻血像兩條線直往下掉,染紅了地板。他覺得不好意思,只好端起一個便盆接血,不到10分鍾,盆子里的血就盛了一半。
醫生見狀,連忙帶孩子去檢查。檢查後,醫生馬上給他開了病危通知單。她得了「急性白血病」!
這種病的醫療費是非常昂貴的,費用一般需要30萬元!佘仕友懵了。看著病床上的女兒,他沒法想太多,他只有一個念頭:救女兒!借遍了親戚朋友,東拼西湊的錢不過杯水車薪,距離30萬實在太遠,他決定賣掉家裡唯一還能換錢的土坯房,可是因為房子太過破舊,一時找不到買主。
看著父親那雙憂郁的眼睛和日漸消瘦的臉,佘艷總有一種酸楚的感覺。一次,佘艷拉著爸爸的手,話還未出口眼淚卻冒了出來:「爸爸,我想死……」
父親一雙驚愕的眼睛看著她:「你才8歲,為啥要死?」
「我是撿來的娃娃,大家都說我命賤,害不起這病,讓我出院吧……」
父親頹然地坐在椅子上,半天不語。「爸爸,我能不能活到秋天?我想在秋天死去,我是從秋天來的,秋天有紅豆、有菩提樹,還有房前的幾畝金黃的玉米和小麥。我死了,就把我葬在後山坡上,我不想離開爸爸……」
主動放棄治療
2005年6月18日,8歲的佘艷代替不識字的爸爸,在自己的病歷本上一筆一畫地簽字:「自願放棄對佘艷的治療。」
當天回家後,從從小到大沒有跟爸爸提過任何要求的佘艷,這時向爸爸提出兩個要求:她想穿一件新衣服,再照一張相片,她對爸爸解釋說:「以後我不在了,如果你想我了,就可以看看照片上的我。」
第二天,爸爸叫上姑姑陪著佘艷來到鎮上,花30元給佘艷買了兩套新衣服,佘艷自己選了一套粉紅色的短袖短褲,姑姑給她選了一套白色紅點的裙子,她試穿上身就捨不得脫下來。三人來到照相館,佘艷穿著粉紅色的新衣服,雙手比著V字手勢,努力地微笑,最後還是忍不住掉下淚來。
她已經不能上學了,她長時間背著書包站在村前的小路上,目光總是濕漉漉的。
如果不是《成都晚報》的一個叫傅艷的記者,佘艷將像一片悄然滑落的樹葉一樣,靜靜地從風中飄下來。
多方拯救
記者阿姨從醫院方面得知了情況,寫了一篇報道,詳盡敘說佘艷的故事《8歲女孩乖巧安排後事》的故事在蓉城傳開了,成都被感動了,互聯網也被感動了,無數市民為這位可憐的女孩心痛不已,從成都到全國乃至全世界,現實世界與互聯網空間聯動,所有愛心人士開始為這個弱小的生命捐款,「和諧社會」成為每個人心中的最強音。短短10天時間,來自全球華人捐助的善款就已經超過56萬元,手術費用足夠了,小佘艷的生命之火被大家的愛心再次點燃!宣布募捐活動結束之後,仍然源源不斷收到全球各地的捐款。
所有的錢都到位了,醫生也盡自己最大努力,一個接一個的治療難關也如願地一一闖過!大家微笑著等待成功的那一天!有網友如是寫道:「佘艷,我親愛的孩子!我希望你能健康的離開醫院;我祈禱你能順利的回到學校;我盼望你能平安的長大成人;我幻想我能高興的陪你出嫁。佘艷,我親愛的孩子……」
2005年6月21日,放棄治療回家等待死神的佘艷被重新接到成都,住進了市兒童醫院。錢有了,卑微的生命有了延續下去的希望和理由。
佘艷接受了難以忍受的化療。玻璃門內,佘艷躺在病床上輸液,床頭旁邊放著一把椅子,椅子上放一個塑料盆,她不時要側身嘔吐。小女孩的堅強令所有人吃驚。她的主治醫生徐鳴介紹,化療階段胃腸道反應強烈,佘艷剛開始時經常一吐就是大半盆,可她「連吭都沒吭一聲」。剛入院時做骨髓穿刺檢查,針頭從胸骨刺入,她「沒哭,沒叫,眼淚都沒流,動都不動一下」。
佘艷從出生到死亡,沒有得到一絲母愛的關照。當徐鳴醫生提出:「佘艷,給我當女兒吧!」佘艷眼睛一閃,淚珠兒一下就涌了出來。第二天,當徐鳴醫生來到她床前的時候,佘艷竟羞羞答答地叫了一聲:「徐媽媽。」徐鳴開始一愣,繼而笑逐顏開,甜甜地回了一聲:「女兒乖。」
所有的人都期待奇跡發生,所有的人都在盼望佘艷重生的那一刻。很多市民來到醫院看望佘艷,網上很多網民都在問候這位可憐的孩子,她的生命讓陌生的世界撒滿了光明。
那段時間,病房裡堆滿了鮮花和水果,到處彌漫著醉人的芬芳。
兩個月化療,佘艷陸續闖過了9次「鬼門關」,感染性休克、敗血症、溶血、消化道大出血……每次都逢凶化吉。由權威兒童血液病專家共同會診確定的化療方案效果很好,白血病本身已經被完全控制了,所有人都在企盼著佘艷康復的好消息。
但是,化療葯物使用後可能引起的並發症非常可怕。而與別的很多白血病孩子比較,佘艷的體質差很多,經此手術後她的體質更差了。
悄悄地走,正如悄悄地來
2005年8月20日清晨,她問傅艷:「阿姨,你告訴我,他們為什麼要給我捐款?」
「因為,他們都是善良人。」
「阿姨,我也做善良人。」
「你自然是善良人。善良的人要相互幫助,就會變得更加善良。」
佘艷從枕頭下摸出一個數學作業本,遞給傅艷:「阿姨,這是我的遺書……」
傅艷大驚,連忙打開一看,果然是小佘艷安排的後事。這是一個年僅8歲的垂危孩子,趴在病床上用鉛筆寫了三頁紙的《遺書》。由於孩子太小,有些字還不會寫,且有個別錯別字。看得出整篇文章並不是一氣呵成寫完的,分成了六段。開頭是「傅艷阿姨」,結尾是「傅艷阿姨再見」,整篇文章「傅艷阿姨」或「傅阿姨」共出現7次,還有9次簡稱記者為「阿姨」。這16個稱呼後面,全部是關於她離世後的「拜託」,以及她想通過記者向全社會關心她的人表達「感謝」與「再見」。
「阿姨再見,我們在夢中見。傅艷阿姨,我爸爸房子要垮了。爸爸不要生氣,不要跳樓。傅阿姨你要看好我爸爸。阿姨,醫我的錢給我們學校一點點,多謝阿姨給紅十字會會長說。我死後,把剩下的錢給那些和我一樣病的人,讓他們的病好起來……」
這封遺書,讓傅艷看得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2005年8月22日,由於消化道出血,幾乎一個月不能吃東西而靠輸液支撐的佘艷,第一次「偷吃東西」,她掰了一塊方便麵塞進嘴裡。很快消化道出血加重,醫生護士緊急給她輸血、輸液……看著佘艷腹痛難忍、痛苦不堪的樣子,醫生護士都哭了,大家都願意幫她分擔痛苦,可是,想盡各種辦法還是無濟於事。
佘艷的腹部疼痛難忍,她哀求的對所有的醫生護士說:「讓我死吧,我難受……」醫生護士們安慰著她,讓她再堅持,很快就好了。最後佘艷在極端的痛苦中離開了這個世界,醫生在她停止呼吸之後,仍然不遺餘力的搶救了80分鍾,最終也沒能挽回這個幼小的生命。8歲的小佘艷終於遠離病魔的摧殘,安詳離去。
所有人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那個美麗如詩、純凈如水的「小仙女」真的去了另一個世界嗎?記者傅艷撫摸著佘艷漸漸冰冷的小臉,泣不成聲,再也不能叫他阿姨了,再也不能笑出聲來了……
全社會的追思
四川在線,網易等網站沉浸在淚海里,互聯網被淚水打濕透了,「心痛到不能呼吸」。每個網站的消息帖子下面都有上萬條跟帖,花圈如山,悼詞似海,一位中年男士喃喃低語:「孩子,你本來就是天上的小天使,張開小翅膀,乖乖地飛吧……」
2005年8月26日,她的葬禮在小雨中舉行,成都市東郊殯儀館火化大廳內外站滿了熱淚盈眶的市民。他們都是8歲女孩佘艷素不相識的「爸爸媽媽」。為了讓這個一出生就被遺棄、患白血病後自願放棄自己的女孩,為了讓小佘艷離去時不至於太孤單,來自四面八方的「爸爸媽媽們」默默地冒雨前來送行。
她墓地有她一張笑吟吟的照片,碑文正面上方寫著:「我來過,我很乖(1996.11.30.--2005.8.22)」
後面刻著關於佘艷身世的簡單介紹,最後兩句是:「在她有生之年,感受到了人世的溫暖。小姑娘請安息,天堂有你更美麗。」
遵照小佘艷的遺願,把剩下的54萬元醫療費當成生命的饋贈留給其他患白血病的孩子。這7個孩子分別是楊心琳、徐黎、黃志強、劉靈璐、張雨婕、高健、王傑。這七個可憐的孩子,年齡最大的19歲,最小的只有2歲,都是家境非常困難,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貧困子弟。
9月24日,第一個接受佘艷生命饋贈的女孩徐黎在華西醫大成功進行手術後,她蒼白的臉上掛上了一絲微笑:「我接受了你生命贈與,謝謝佘艷妹妹,你一定在天堂看著我們。請你放心,以後我們的墓碑上照樣刻著:我來過,我很乖……」
❸ MKT中向前的《我的路》!
我的路》
我的路不在小朋友走的小小的路上,我的路不在汽車跑的寬寬的路上。
上山時我喜歡走我的路,下山時我與小鳥一起唱歌。
要是你們也肯在我的路走走,你們會聽見我和小鳥在唱歌。
聽著歌聲向前走,路就是再長,也不會覺得累。
我喜歡走我的路。
余艷簡介:
余艷(1996年10月20日-2005年8月22日)1996年11月30日,在一個貧窮的鄉鎮被養父從草叢中撿回收養,2005年被診斷得了白血病,當年逝世,享年8歲。
小女孩剛生下來就被遺棄在草叢里,碰巧被單身農民余仕友碰到。因為憐惜一個小生命,也就抱回了她。當時小傢伙凍得奄奄一息,衣服里放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10月20日晚上12點——這是親生父母唯一留給她的。
小女孩大眼睛、尖下巴,模樣惹人憐愛,雖喝著清淡的米湯長大,卻聰明懂事,很小就幫著爸爸分擔家務,長到8歲還沒穿過襪子,光著腳板洗衣做飯割草,笑盈盈地生活。她常說:「我跟別的孩子不一樣,他們有爸爸有媽媽,我只有爸爸,所以我要很乖很乖,不讓爸爸多一點點的憂心。」那個女孩就是余艷。
上了小學,余艷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牆上貼滿了學校獎的小紅花。這個貧寒之家,因為她的存在而變得生動幸福起來。
去年5月,余艷開始流鼻血,頭暈目眩,檢查時,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站在走廓里,父女倆都傻了,醫生說至少需要30萬元醫療費。父親急得焦頭爛額,到處去借,甚至要賣掉房子。躺在病床上的余艷拉著爸爸的手問:「爸爸,你賣掉房子住在哪裡呢?」
「沒關系,你的命最重要。」
「爸爸,我想死。。。。。。」
「傻孩子,你才8歲為啥要死?」
「我是撿來的娃娃,大家都說我命賤,我不想拖累你,讓我出院吧。。。。。。」
父女倆抱在一起哭了。
哭過了,命運還得面對,小女孩以無比的堅定做出了選擇。去年6月18日,病重的余艷代替不識字的爸爸,在自已的病歷本上一筆一畫地定下:自願放棄對余艷的治療。回家後,從不提要求的余艷對爸爸鄭重地說:「我想穿一件新衣服,再照一張相片。」然後流淚說:「我要是走了,您又想我了,就可以看看照。」甘心放棄治療的乖女孩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後,短短七天時間,各界捐款超過56萬,余艷得以重新回到醫院治療,但她體質太弱,經過兩個月的化療,病情仍不見好轉。她彷彿自知時日無多,8歲的女孩,竟在作業本上給一個熟悉的記者寫了遺囑:「我要走了,請爸爸不要生氣,不要跳樓,阿姨你要看好我爸爸。阿姨,醫我的錢給我們學校一點點,麻煩阿姨給紅十字會會長說,我死後,把剩下的錢給那些和我一樣病的人,讓他們的病好起來。。。。。。」
記者的眼淚把作業本打濕了。盡管醫生極力搶救,終因病情太重,余艷永遠閉上了那雙黑亮的眼睛。按照她的遺囑,剩下的54萬捐款分成7份,留給了其它患白血病的孩子。葬禮那天,下著綿綿細雨,很多人都趕到殯儀館,眼含熱淚,默默為她送行。
余艷的墓碑是黑色大理石的,上方是一張她在花叢中微笑的照片,下方是她親口說過的一句話:「我來過,我很乖。」
小女孩的墓誌銘,讓人心疼不已。還有她臨走前寫過的一篇日記。《我的路》:「我的路不在小朋友走的小小的路上,我的路不在汽車跑的寬寬的路上。上山時我喜歡走我的路,下山時我和小鳥一起唱歌。聽著歌聲向前走,路就是再長,也不會覺得累。我喜歡走我的路。。。。。。」
如今,乖女孩余艷在她的路上,繼續唱著歌走著吧?命運給她的,她照單全收,不論是出生即被拋棄的冷酷,貧窮生活的困窘,還是疾病纏身的痛苦。她從不抱怨,牢牢記住生命的美好,記住養父給她的每一勺米湯,記住陌生人給她的每一分捐助,記住自已要走在自已的路上,帶著天使般的笑容。
「我來過,我很乖。」
——這是我迄今為止讀到的最美的詩句。
❹ 天堂的張望原型是誰
張望的原型人物佘艷是一名孤兒,在這個世界上只生活了8年。病危時,她把世界各地愛心人士捐給她的救命錢分成了多份,援助了其他患病的孩子。同時,延續了溫暖和希望。
時任《成都晚報》社會新聞部記者的傅艷將佘艷的故事寫成新聞報道,刊發之後引起全球轟動,《天堂的張望》正是取材於這一真實事件。
導演杜斌在了解到白血病兒童的困境之後,決心啟動這一公益題材的開發,也呼籲社會能將更多的目光投向這一病患群體。2018年1月,導演杜斌專程飛到成都拜訪原型人物在成都市婦女兒童醫院的主治醫師,挖掘更多細節。花了兩年時間才將真實故事打磨成劇本。
他在拍攝中遭遇困難無數,在資金鏈一度斷裂的窘況之下,還是帶領團隊將影片拍攝完成。為了挑選「張望」,導演杜斌先後看了2000多個孩子的資料和試戲片段,最終選中7歲的朱梓玥。
天堂的張望,是我們永遠的希望。故事的主線就是張望意外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後,圍繞她展開的一系列救治。
期間有熱心的畫家題題爸教她畫畫,充滿愛心的護士小夏姐姐一直陪著她,還有最暖心的小月姐姐和醫生媽媽。
每個處在張望身邊的人都十分善良,彷彿被她對生命的執著感動,甚至連曾經打爸爸的幾個混混也被感化。所以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在這層美好下,藏著的就是張望的病情。正是這種前後的對比,才能把觀眾的情緒一下調動到最大——大喜大悲。
❺ 天堂的張望故事原型(原型女孩的故事)
我來過,我很乖. 來自《天堂的張望》原型:四川成都小女孩佘艷! 佘艷出生僅三天就被父母遺棄,被養父撿回了家。 從此父女二人相依為命 由於從小營養不夠,還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幾個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在這個窮但溫馨的家庭中佘艷卻慢慢長大了。 人們把她比喻成了天使,沒錯她就是一個天使,來到人間拯救了七個小生命,而自己就去了天國。 唯一讓她覺得有欣慰的是她畢竟來過,而且她很乖 因為家庭貧困,小佘艷從小就營養不良身體弱,但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2015年6月檢查出急性白血病並緊急治療,因醫療費巨大還曾-度替父親偷偷簽下自願放棄治療證明。 後經媒體報道隨籌得各界愛心人士捐款近70萬 但小佘艷還是在同年8月因化療食道出血離開了這個世界。 走時年僅8歲!在治療期間小佘艷就悄悄的寫下了「遺書」。 內容大致為:父親房子太破舊,父親也沒有工作,希望能給父親找個工.....把自己所收到的捐款拿出來幫助更多的..... 後來佘爸爸把所剩善款50多萬全部拿出來分成了十份 分別用來救助了十個貧困家庭的白血病兒童,這十個孩子中的九個得到了生命的延續,這也可告慰我們那在天堂里的小天使佘艷了.... 更讓我破防的是: 當看到佘爸爸知道女兒是白血病,治療費用要30萬的時候 佘爸爸茫然無措的坐在台階上,面前的人來來往往的場景。 讓我感到心疼,真的很想問一句話:為什麼麻繩偏挑細處斷! 當我翻閱評論區的時候,更讓我痛心,評論區有無數的父母評論到,自己的孩子也正在遭受病痛的折磨,還有一些可愛的孩子永遠都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自己的父母…… 每一個有了孩子的父母,都只願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我來過,我很乖……❻ 生命的奇跡,事例,少見的,感人的
1、唐山大地震中一位名叫王子蘭的護士,被「活埋」了整整八天八夜!獲救後仍然一躍而起,精神十足。被「活埋」的八天八夜裡,她始終堅信會有人來救她。正是這一求生的信念創造了一個生命奇跡!
2、植物人母親孕育生命,並成功生下一名女嬰,這名植物人也因為受分娩的刺激而慢慢醒了過來。
3、二戰期間,位於德國東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的納粹看守們創造了一種「死亡游戲」,他們在集中營附近埃特斯山的一道峽谷兩端固定了一條鋼索,隔一段時間就把那些等待行刑的囚犯驅趕到這里,讓他們赤手攀爬鋼索。納粹許諾,誰能成功攀到對岸,誰就能獲得自由。
這個游戲十分艱難,幾乎不可能成功。但有一次,在這個「死亡游戲」中,竟然有人創造了生命奇跡。而且,創造這個奇跡的還是一個叫做艾米麗的女人。
艾米麗最終憑借超凡的毅力,完成了一個連男人都不可能完成的壯舉,為自己敲開了一扇自由之門。據說,在納粹精心設計的「死亡游戲」中,在囚犯們無數次的攀爬中,艾米麗是成功攀爬到峽谷對岸的唯一一人。
4、桑蘭浙江寧波人,出生於1981年,1993年進入國家體操隊。1997年取得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在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上,練習跳馬時,出現意外,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
呈現在公眾面前的桑蘭總是面對微笑,她憑借著頑強、樂觀、堅強、勇敢的心態,用自己的行動與事跡感染著整個世界。她是最富奧運精神的女性榜樣。跳馬冠軍成為癱瘓後,她沒有選擇沮喪,而是坦然地接受了事實,用自己的方式實現了奧運夢想。
5、張海迪自幼失去了自胸部起下半身的知覺,但在這種情況之下,她仍然 以堅強的意志戰勝了病魔,取得了健全人都很難取得的博士學位。她的精神支柱就是保爾·柯察金珍惜生命的偉大精神。
由此可見,在現在的學習和生活中,珍惜和愛惜生命的崇高精神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現在的學習和生活中,雖然不能向那些人一樣做出一些大事來,但珍惜生命仍非常重要。應盡所能的用有限的生命為社會、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一些事。
❼ 8歲大的小女孩余艷--看完有幾個人不哭
她一出生就不知親生父母,
她只有收養她的"爸爸"
她在這個世界上只活了8年。
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余艷,
她有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她有一顆透亮的童心。
她是一個孤兒,她在這個世界上只活了8年,
她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話是"我來過我很乖"。
她希望死在秋天,纖瘦的身體就像一朵花自然開謝的過程。
在遍地黃花堆積,落葉空中旋舞時候,她會看見橫空遠行雁兒們。
她自願放棄治療,把全世界華人捐給她的54萬元救命錢分成了7份,
把生命當成希望的蛋糕分別給了7個正徘徊在生死線的小朋友。
我自願放棄治療
<她一出生就不知親生父母,她只有收養她的"爸爸">
1996年11月30日,那是當年農歷10月20日,因為"爸爸"
余仕友在永興鎮沈家沖一座小橋旁的草叢中發現被凍得
奄奄一息的這個新生嬰兒時,發現她的胸口處插著一張
小紙片,上面寫著:"10月20日晚上12點。"
家住四川省雙流縣三星鎮雲崖村二組的余仕友當時30歲,
因為家裡很窮一直找不到對象,如果要收養這個孩子,
恐怕就更沒人願意嫁進家門了。
看著懷中小貓一樣嚶嚶哭泣的嬰兒,余仕友幾次放下又抱起,
轉身走又回頭,這個小生命已經渾身冰冷哭聲微弱,
再沒人管只怕隨時就沒命了!
咬咬牙,他再次抱起嬰兒,
嘆了一口氣:"我吃什麼,你就跟我吃什麼吧。"
余仕友給孩子取名叫余艷,因為她是秋天豐收季節出生的孩子。
單身漢當起了爸爸,沒有母乳,也買不起奶粉,就只好喂米湯,
所以余艷從小體弱多病,但是非常乖巧懂事。
春去春又回,如同苦藤上的一朵小花,余艷一天天長大了,
出奇得聰明乖巧,鄉鄰都說撿來的娃娃智商高,都喜歡她。
盡管從小就多病,在爸爸的擔驚受怕中,余艷慢慢地長大了。
命苦的孩子的確不一般,從5歲起,她就懂得幫爸爸分擔家務,
洗衣、煮飯、割草她樣樣做得好,她知道自己跟別家的孩子不一樣,
別家的孩子有爸爸有媽媽。
自己的家?
這個家得靠她和爸爸一起來支撐,她要很乖很乖,
不讓爸爸多一點點憂心生一點點氣。
上小學了,余艷知道自己要好學上進要考第一名,不識字的爸爸
在村子裡會臉上有光,她從沒讓爸爸失望過。
她給爸爸唱歌,把學校發生的趣事一樣一樣講給爸爸聽,
把獲得的每一朵小紅花仔仔細細貼在牆上,
偶爾還會調皮地出道題目考倒爸爸……。
每當看到爸爸臉上的笑容,她會暗自滿足:
"雖然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也有媽媽,
但是能跟爸爸這樣快樂地生活下去,也很幸福了。"
2005年5月開始,她經常流鼻血。
有一天早晨,余艷正欲洗臉,突然發現一盆清水變得紅紅的,
一看,是鼻子流出的血往下滴,不管採用什麼措施,都止不住。
實在沒辦法,余仕友帶她去鄉衛生院打針,
可小小的針眼也出血不止,她的腿上還出現大量
"紅點點",醫生說,"趕快到大醫院去看!"
來到成都大醫院,可正值會診高峰,她排不上輪次。
獨自坐在長椅上按住鼻子,鼻血像兩條線直往下掉,染紅了地板。
他覺得不好意思,只好端起一個便盆接血,不到10分鍾,盆子就盛了一半。
醫生見狀,連忙帶孩子去檢查。
檢查後,醫生馬上給她開了病危通知單。
她得了"急性白血病"。
這種病的醫療費是非常昂貴的,費用一般需要30萬元!
余仕友懵了。
看著病床上的女兒,他沒法想太多,他只有一個念頭:
救女兒!
借遍了親戚朋友,東拼西湊的錢不過杯水車薪,
距離30萬實在太遠,他決定賣掉家產還有能換錢的土坯房。
可是因為房子太過破舊,一時找不到買主。
看著父親那雙憂郁的眼睛和日漸消瘦的臉,
余艷總有一種酸楚的感覺。
一次,余艷拉著爸爸的手,
話還未出口眼淚卻冒了出來:"爸爸,我想死…"
父親一雙驚愕的眼睛看著她:"你才8歲,為啥要死?"
"我是撿來的娃娃,大家都說我命賤,害不起這病,讓我出院吧……"
6月18日,8歲的余艷代替不識字的爸爸,在自己的病歷本上
一筆一畫地簽字:"自願放棄對余艷的治療。"
8歲女孩乖巧安排後事
當天回家後,從小到大沒有跟爸爸提過任何要求的余艷,
這時向爸爸提出兩個要求:她想穿一件新衣服,再照一張相片,
她對爸爸解釋說:
"以後我不在了,如果你想我了,就可以看看照片上的我。"
第二天,爸爸叫上姑姑陪著余艷來到鎮上,花30元給余艷
買了兩套新衣服,余艷選了一套粉紅色的短袖短褲,
姑姑給她選了一套白色紅點的裙子,她試穿上身就捨不得脫下來。
三人來到照相館,余艷穿著粉紅色的新衣服,雙手比著V字手勢,
努力地微笑,最後還是忍不住掉下淚來。
她已經不能上學了,她長時間背著書包站在村前的小路上....,
目光總是濕漉漉的。
❽ 佘艷的逝世全記錄
2005年8月22日18時50分,由於突然發生嚴重顱內大出血,倍受全球華人關注的「自願放棄自己」的8歲女孩佘艷,離開了愛她疼她的、遍布全世界的成千上萬個「爸爸媽媽」。2005年8月23日上午11時,佘艷的養父佘仕友、姑媽佘小花、姑父郭永成和記者一道,前往陪伴已經躺在殯儀館冰櫃里的佘艷。她的小腳上第一次穿上了襪子,一雙雪白的襪子,配一雙小巧的紅皮鞋,這是她心目中「白雪公主」的打扮。她的嘴角,依稀帶著一抹乖乖的微笑。
意外!佘艷仰面猛倒顱內大出血!
2005年8月23日一大早,佘艷已經走了。
急急來到醫院,佘小花一把抱住記者嚎啕大哭:「捨不得啊,我的乖女啊……」為什麼?那麼多次難關都一一闖過了,感染性休克、敗血症、溶血、消化道大出血……兩個月來,記者不下三次接到佘小花、佘仕友打來的電話,說:「佘艷正在搶救,快要不行了!」可每次都逢凶化吉。這次是為什麼?
佘小花說,2005年8月22日白天,由於消化道出血不能吃東西的佘艷,第一次「偷吃東西」,她掰了一把乾麵條塞進嘴裡。很快消化道出血加重,輸血、輸液……下午5時許,由於腹痛難忍,佘艷哀求搶救醫生:「讓我死吧,我難受!」看她痛苦不堪的可憐樣子,醫生護士都哭了,安慰她要勇敢,很快會好的。
突然佘艷掙扎著坐起來,又仰面猛倒下去,後腦勺重重地砸在枕頭上!
猛烈的頭部撞擊,當即引起了致命的顱內大出血;2分鍾後,她的呼吸心跳驟然停止。
全體醫護人員震驚之下,連續搶救80分鍾,佘艷還是走了……
孩子,你已9次闖過了「鬼門關」……
2005年6月21日晚,奄奄一息、身無分文的白血病女孩佘艷,從家鄉被帶到了成都市兒童醫院血液科。次日,本報《8歲女孩安排自己後事》的報道,被網易新聞中心及全國數十家媒體轉載。被大家形容為「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般讓人心疼心動」的佘艷,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大量來自全球范圍的匯款單、信件如雪片一般飛來。
與別的很多白血病孩子比較,佘艷的體質差很多。從小到大,沒有喝過牛奶,幾個月才能吃一次肉。而她所患的「混合型白血病」治療難度比單純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困難得多。
在足有兩寸厚的佘艷病歷中看到,由省內甚至國內權威兒童血液病專家共同會診確定的化療方案,效果很好,白血病本身已經被完全控制了。但是,化療葯物使用後,接二連三發生了九次可能致死的嚴重並發症。經過醫務人員連續「抗戰」,每一次都闖過來了!大家都很有信心,一定能繼續一關接一關地戰斗到勝利的那一天。
痛苦——白血病兒童的求生路鋪滿荊棘
不可否認的是,這個過程對一個年僅8歲的孩子來說,實在太痛苦了。
消化道大出血,必須「禁食」。雖然每天通過血管輸了很多營養液,可連續一個月不吃東西,佘艷餓!每到吃飯時間,房間里彌漫著食物的香味,她就帶著渴求的表情盯著別人的飯碗。
徐媽媽(自從住院後她一直這樣稱呼徐鳴主任)實在看不過去了,對她說:「乖女兒,等你病好了,媽媽帶你去吃肯德基!」她的表情之茫然,因為她無法想像什麼是「肯德基」。
生病後,往肉里、骨頭里扎針,是每天必須接受的「酷刑」。開始一段時間,包括做骨穿,佘艷都會努力讓自己「乖乖地笑」,堅持到手上、腳上全部是針眼,她開始怕了:「阿姨,慢慢,慢慢,我痛!」隨後,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電解質紊亂、嚴重口腔潰瘍,一系列並發症接踵而至……
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後,對小佘艷來說都是生不如死的折磨,寒戰、高燒、疼痛……
放棄——佘艷已悄悄地和我們道別
佘仕友說,之前佘艷剛經歷了一次非常嚴重的消化道大出血,她心裡明白自己差一點就死了。21號那天,她顯得精神特別好。早上一起床,就張羅著教姑媽打牌,誰輸了就打手板。佘小花說:「佘艷好聰明哦,每次都是她贏。但她只用小手輕輕摸一下姑媽的掌心就算打過了,嘿嘿地笑,好乖。」這一天,佘艷還在一個小小的通訊本上,給爸爸工工整整地抄下三個電話號碼:「傅艷、徐媽媽、佘艷」。寫完後,佘艷對爸爸說:「咱家裡的房子全都被雨淋垮了,你以後的生活肯定好睏難。將來有事就給傅艷阿姨或者徐媽媽打電話。還有,假如我死了,爸爸你要記得我。」佘仕友回答她:「你要是死了,我就去跳樓。」
小佘艷最後心願:穿白襪子紅皮鞋
23日的血液科病房因佘艷的離去顯得特別壓抑,佘艷最後住過的那間病房門前,一直有人含淚駐足。
在佘艷臨「走」前,她眼睛望著徐媽媽剛給她買來的白襪子、紅皮鞋,說出最後一句話:「我要……」她想要平生第一次穿雙襪子!一說這個話題,徐鳴醫生的眼眶立刻紅了。
「20號晚上,變天了,很冷。那天有重病孩子在搶救,我路過佘艷病房,順便叮囑她別光著腳,趕緊把襪子穿上。她小聲地說:『媽媽,我從來沒有穿過襪子。』當時我的心像被針扎一般疼了一下。等搶救結束,我立即找到佘艷,問她除了襪子,還想要什麼?她小臉羞得通紅,說還想要一雙紅皮鞋,配上白襪子,好像『白雪公主』哦。由於21號一直在病房裡忙碌,直到晚上才抽出空來,跑到童裝專賣店90元錢買了一雙紅皮鞋、兩雙白襪子。22號早上,只是給佘艷試了一下,又趕緊脫下來,因為要在腳上扎針輸液。」
安排後事:奔波整天送佘艷
從獲悉不幸開始,心如刀絞。
這是一個多麼與眾不同的孩子。她出生就被親人遺棄,淳樸的山民佘仕友一家給了她比大山還深重的愛。天性聰穎的佘艷,8歲患上白血病,知道家境貧寒,自願放棄治療,自己安排好身後事,安靜等死。當來自全世界的關愛圍繞著她,佘艷懂得感恩,她寫下「感謝全社會對我的關心……」
2005年8月26日,佘艷遺體在東郊火葬場火化,隨即安葬。
「我來過,我很乖……
1996.11.30.——2005.8.22
我們的孩子
佘艷之墓
全世界愛你的人」
——墓碑內容簡介
註:已故的佘艷是中國四川成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