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可愛圖片 > 最原始的希望小學小女孩圖片

最原始的希望小學小女孩圖片

發布時間:2023-02-21 15:59:20

1. 現在的你還記得最初的夢想嗎

我還記得最初的夢想,是希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當一個心理咨詢師,幫助心理上有問題的人。

現在我還能記得自己的夢想,因為,如果連我也忘記了的話,就沒有人會幫我記得了。

說起來,是從小時候開始有這樣的想法吧,那時候我比較孤僻,很少跟別人一起玩,當別人在玩耍的時候,我因為一次意外受傷,腳被鐵釘穿過,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跟小夥伴一起出去瘋玩。而養成了自己獨自一人在家看書的習慣。

可是後來我才知道,我無法去幫助我身邊的朋友,因為對身邊的人做心理咨詢,可能會有移情、投射等不好的情況,咨詢師跟求助者的關系會不純粹,影響了咨詢的正常進行……

而且回到我所在的城市,我們對心理問題的認識還很膚淺,需要去開發才能真正幫助到別人……

而我,最後還是找了一份其他工作……來養活我的夢想……

至於能否幫到人,就在日常的志願者中,去發揮了……

2. 希望工程的工程標志

標志
心形的海浪托起一輪噴薄而出的太陽,鄧小平手書「希望工程」及希望工程英文專用字「PROJECTHOPE」共同組成了「希望工程」的注冊商標。這是我國首次將一項公益性社會活動名稱注冊為服務商標。
此次希望工程服務商標注冊成功並授權使用,對維護「希望工程」的崇高聲譽及加強希望工程的管理,具有積極意義。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同時聲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許可,31個省(市、區)及鐵道「希望辦」相關機構,將依法使用「希望工程」服務商標,開展符合「希望工程」宗旨的各項活動,其他組織或個人,未經許可授權,不得以「希望工程」名義從事各種形式的活動,否則將視為非法。
代表圖片
說到希望工程,人們總想起的是那雙大眼睛。1991年5月,7歲的蘇明娟是張灣小學的一年級學生,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解海龍到金寨縣采訪拍攝希望工程,跑了十幾個村莊,最後來到張灣小學,找到了正在上課的蘇明娟,一雙特別能代表貧困山區孩子「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攝入他的鏡頭。這幅畫面為一個手握鉛筆頭、兩只直視前方對求知充滿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題為「我要上學」的照片發表後,很快被國內各大報紙雜志爭相轉載,成為中國希望工程的宣傳標志,蘇明娟的那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也隨之成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1983年,蘇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縣桃嶺鄉張灣村一個普通的農家,父母靠打魚、養蠶、養豬和種田、種板栗為生,一家人過著拮據、簡朴的鄉村生活。
圖片故事
和「大眼睛」一樣,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大鼻涕」和「小光頭」。
這三個年輕人,就是希望工程三個標志性照片的主人翁:「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他們以渴望上學的眼神和自身的經歷,喚起了全國人民捐資助學的熱潮。截止到去年年底,希望工程共捐助了275萬名貧困學生,援建了11888所希望小學,收到海內外累計捐款27.3億元。
「大鼻涕」差點取代「大眼睛」
「大眼睛」蘇明娟是眾所周知的希望工程標志性照片。但是,「大鼻涕」卻曾經差點取代「大眼睛」而成為希望工程的標志性照片。據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有關人士介紹,「大鼻涕」是希望工程使用頻率最高的照片之一,所有的看到照片的人都會聯想到「大鼻涕」在聲嘶力竭地喊:「我要上學!」
「大鼻涕」真名叫胡善輝,是濟南軍區後勤部隊的一名志願兵。1992年,著名攝影記者解海龍用鏡頭進行農村教育狀況調查時,透過窗戶紙看到孩子們正在讀「山、石、水、火」等字。「大鼻涕」讀得特別賣力,他皺著眉頭,流著鼻涕。
「大鼻涕」的形象發表後很受喜愛,並差點取代「大眼睛」成為希望工程的標志性照片,「後來因為覺得女孩子更能夠感動人,才選了蘇明娟。」拍攝三位孩子的記者解海龍說。1992年希望工程開始大規模宣傳,「大鼻涕」、「大眼睛」和「小光頭」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小光頭」沒領到過希望工程一分錢
被稱為「小光頭」的男孩以惹人憐愛的形象,格外打動了無數有愛心的人士。他就是張天義,今20歲的他是江蘇鹽城工學院二年級學生。
「我從來沒從希望工程領到過一分錢。」張天義向記者透露說,「照片見報後曾經接到過一個愛心人士300元的捐款,指定給我和照片上另外一個小夥伴,我200元他100元。家裡人覺得小夥伴比我們家更貧困,所以把錢就全給了他。」
事後沒多久,「小光頭」隨著家人從安徽到江蘇無錫打工。「大家只知道我的形象,但卻不知道我叫什麼名字,又因為全家遷居,所以我從來沒有領到過希望工程的一分錢。」「小光頭」說,「但是我能順利地完成學業考上大學,也是在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完成的,學校給我免掉了學費,老師則對我的生活和學習給予了幫助。」
「大眼睛」大學畢業,已被安徽一家銀行錄用。「大鼻涕」當了兵,「小光頭」讀大二。
「小光頭」大二了圓圓的腦門,光光的頭,微微凹下的鼻樑,皺起的眉頭,鼓鼓的小嘴,這都不是「小光頭」照片最打動人的地方。仔細看,你會覺得這雙眼睛不太像是孩子的,在略帶悲哀的瞳孔里,有一些難以描繪的東西,既蘊藏著希望所留下的火花,也有對現實的一種無奈的接受。如果說蘇明娟的眼睛中令人震撼的成分超過了惹人憐憫的話,那麼「小光頭」惹人憐憫的成分就大大超過了令人震撼。正因如此,才格外讓人感到疼愛和心酸。1992年,張天義全家離開老家安徽金寨縣來到無錫,外地戶口讓他在求學路上屢屢受挫。經歷了這么多事情,一度讓張天義暗下決心,放棄讀書,打工掙錢。但張天義的母親發現了兒子的心思,經歷了無數磨難的母親對張天義說:「你要是回家來,我們家就沒有希望了。無論如何,書一定要讀。」
後來學校規定,在全免學費的基礎上,由學校黨支部成員輪流負擔張天義的生活費。這種捐款一直持續到張天義讀完高三。在這么多人的鼓勵下,在母親的影響下,張天義不但打消了輟學的念頭,而且學習更加刻苦。
如今,他是江蘇省鹽城工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在學校里,還沒有人知道他就是當年那個「小光頭」,對於照片,他一直埋藏在心裡。張天義說:「從小到大,雖然過著清貧的生活,但有那麼多好心人幫助了我,我真的感激他們,尤其是我的母親還有學校的老師、同學。」
「大鼻涕」穿上了綠軍裝
1996年,解海龍進行人物回訪時發現,此時的胡善輝已經變得濃眉大眼。解海龍看望他時,他仍在上四年級。時隔五年,他曾因貧困,輟過學。
2001年,從胡善輝家人處得知,胡善輝沒有考上高中,二哥哥學習非常不錯,胡善輝就去了縣城一家餐館打工,供哥哥上學。解海龍對此非常感動,立即乘車去找他。一見面,胡善輝說:「叔叔,雖然我學習不是很好,辜負了你的希望,但我不會放棄學業,先掙著錢,等以後有機會再去上大學。為了感謝您,我給您做些我的拿手菜……」 如今的「大鼻涕」胡善輝,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濟南軍區後勤部隊的一名志願兵。

3. QQ原始的系統頭像 是小女孩的。。。三角形的臉。。。頭上頂著一個粉色蝴蝶結的。。。

是這個嗎?現在的系統都更新了,舊的頭像也自然漸漸退出了,如過真的喜歡的話就趁你的系統沒升級之前全部保留吧!希望採納!

4. 寧夏支教老師抓拍小女孩微笑走紅,為何小孩子的笑容會給人一種天真爛漫感

寧夏支教老師抓拍小女孩微笑走紅,為什麼小孩子的笑容會給人一種天真爛漫的感受呢?透過這張照片我們可以看出在老師無意之中的抓拍下,這名小女孩露出了一個令人溫暖的笑容,生活在鄉村當中的孩子總是那麼的質朴,我從她的眼神當中看出了她的善良、她的天真、她的稚嫩、還看出了她對於知識的渴望燈燈光,不同人對於這張照片有著不同的解讀。

鄉村的孩子其實都渴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走出大山,能夠靠自己的雙手努力獲得自己想要的財富和知識,讓自己學有所成以後能夠回到家鄉造福家鄉的發展。

5. 震撼人心的「大眼睛」的由來

震撼人心的「大眼睛」是1991年,解海龍拍攝的希望工程紀實系列照片。

解海龍在介紹自己的紀實攝影作品「大眼睛」時說:在他開始希望工程紀實攝影時,中國內地「有近兩億文盲」,而偏遠地區「每年流失的學生人數也高達四百萬人,其中因貧困而失學的孩子又佔了四分之一。」

面對如此嚴酷的現實,解海龍從1990年初開始,用了十年的時間,行程兩萬多公里,走了中國26個省的128個縣,接觸了100多個學校的上萬名孩子,拍攝了上萬張照片。他要用照片替農村孩子爭取受教育的權利。

1991年4月,7歲的蘇明娟是安徽省金寨縣三合中心小學的一年級學生,當時在北京市崇文區文化館工作的攝影師解海龍走進大別山采訪拍攝希望工程專題,跑了十幾個村莊,抓拍到了正在上課的蘇明娟,一雙特別能代表貧困山區孩子「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攝入了他的鏡頭。

這幅畫面為一個手握鉛筆、兩只直視前方對求知充滿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題為「大眼睛」的照片發表後,很快被國內外各大媒體爭相轉載,該作品很快成為中國希望工程的宣傳標志,蘇明娟也隨之成為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

(5)最原始的希望小學小女孩圖片擴展閱讀:

「大眼睛」蘇明娟

蘇明娟,女,漢族。1983年出生在安徽金寨縣桃嶺鄉張灣村,畢業於安徽大學。1991年,一張「我要上學」的照片讓中國人記住了那雙大眼睛。在1991年5月拍下了《我要讀書》。

14歲時成為最小的人民大會堂里的與會代表。會後,她被選舉為團中央候補委員。2003年,蘇明娟考入安徽大學金融管理系;2007年6月23日,成為北京奧運會安徽賽會志願者招募形象大使。

2010年9月這位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蘇明娟已成銀行白領,2017年12月15日蘇明娟當選為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2018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現任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團委副書記。共青團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團十八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

6. 四川一小女孩一眼認出爸爸石像含淚擁抱,她為何會有如此舉動

四川有一位小女孩,一眼就認出那個石像是自己的爸爸,可她只能抱著這個和爸爸長得很像的石像流著淚,這一幕真的是讓人難受,因為在這個雕像的背後有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這個小女孩也有一個善良正直的爸爸。


也許女孩對於父親的印象是懵懵懂懂的,可是當她看到爸爸的實像,她依然一眼就認出這是她的爸爸,她的小手輕輕的撫摸著爸爸的臉龐,注視著這個特別的爸爸,擁抱著爸爸,久久不願意離去,這個視頻在網上曝出之後,讓大家實在是心酸又難受,這個小小的姑娘,她也多麼希望爸爸能夠真實的出現在自己眼前,而不是以這樣的方式,可同時她爸爸做的這些事情都是偉大的慈善事業。

這一家人都是極致善良的人,丈夫張曉林在離去之後,孩子的媽媽也沒有放棄過公益事業,因為她知道,這是丈夫一生的信念。

7. 希望工程那位「大眼睛」女孩,曾打動無數中國人,如今怎樣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眼神中,人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有時候,一個眼神便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譬如當年那雙打動無數人的「大眼睛」。從那雙眼睛中,人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小女孩在渴求著什麼。她渴望的,便是上學,是受教育的機會。

都說讀書能夠改變命運。距離那張《大眼睛的希望》問世已經29年了,「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的人生已經成功逆襲。從其經歷中,人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什麼是愛心的薪火相傳。

截止到去年9月,希望工程已經接受了150多億元捐款,使得600萬的貧困孩子不再失學。而這么巨額的數字,這么驚人的成果,正是眾人一點一滴的愛心匯聚而成,一元一角的捐款累積而成。

必須承認,希望工程如今的知名度是有「大眼睛」女孩的功勞在的。它是在1989年10月才發起的,《大眼睛的希望》問世於1991年。照片一出,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向希望工程捐款的人數瞬間井噴。那張照片是愛心的火種,經眾人接力拾柴,終燃起燎原之火,將愛的溫暖傳給每個人。


總之,29年過去了,當年的大眼睛女孩蘇明娟靠著眾人的愛心得到教育的機會,又在教育中汲取到足以立身的知識,謀求到一份好的職業,實現人生的逆襲,這體現了愛的饋贈。她也常懷感恩之心,不將別人的幫助視為理所當然,盡著自己的力量將愛心傳遞出去,這又是愛的回饋。

整個過程中,沒有人真正失去什麼,愛反而是越來越多的。那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共勉!

8. 29年前,那個渴望上學的「大眼睛」女孩,現在過得如何

1991年的時候,一張照片引起了人們熱議。照片內容很簡單,上面是一個小女孩,但令人們最難忘的是這個小女孩的眼睛。一雙大大的眼睛看向人們,似乎在訴說著什麼。照片中的她手握鉛筆,人們讀出了她對知識的迫切渴望。

小結

蘇明娟的事跡十分勵志,她的家鄉是有名的貧困縣,每年都有無數孩子因經濟問題早早輟學。蘇明娟十分感謝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是他們守護了自己的大學夢,所以她會常懷感恩之心,幫助更多貧苦人家的孩子。現在蘇明娟經常會走訪貧困山區,探望那裡渴望讀書卻沒有條件的學生,並為他們及時送上幫助。雖然這份工作很辛苦,但蘇明娟卻樂在其中,這對她來說是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9. 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是什麼時候興建的

1990年5月19日,安徽省金寨縣南溪鎮建立了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

金寨縣地處皖西邊陲、大別山腹地,是全國聞名的將軍縣,被譽為「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紅軍第25軍就誕生在這里。然而,由於地處偏僻、交通閉塞,這里曾是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這所小學曾經「蝸居」於一個祠堂,學生不足百人,教職工不到十人。1990年初,青基會捐款4萬元,省、縣、鎮配套資金,金寨縣希望小學正式開建。1990年5月19日,在原址建起了兩層小樓,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就此誕生。

30年過去,背靠的馬頭山依舊,這所學校不斷「生長」,如今已是擁有兩個校區、多棟校舍、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標准化操場的現代學校,有教學班38個、學生近2000人,教職工近100人。

(9)最原始的希望小學小女孩圖片擴展閱讀

那些被希望工程改寫的人生

1、蘇明娟

1991年,大別山深處7歲小女孩蘇明娟飽含「我想讀書」渴求的大眼睛,出現在希望工程的宣傳海報上,也就此改寫她的人生。

「如果沒有希望工程的這張照片,我可能就要面臨失學。」童年時的回憶,蘇明娟歷歷在目。當時,《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解海龍來到金寨探訪,蘇明娟正趴在桌子上寫字,解海龍將這個畫面永恆定格在了鏡頭里。

蘇明娟的老家在金寨縣梅山水庫庫區,離金寨縣希望小學20多公里,是所在村民組最遠的一戶人家,每天上學還要坐船出庫區,再徒步一個小時才能抵達她就讀的張灣小學。那時,她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父親在水庫捕魚蝦和母親養蠶。「我自己也會去山中摘板栗,賣了補貼家用。」她說,板栗扎手,一雙手被刺出血。

如今的蘇明娟已是一位干練優雅的職業女性,就職於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她自己的公益生涯,也持續了二十多年。

2、周玉梅

1984年出生的她,因為貧困,曾多次面臨輟學。「11歲那年暑假,因為交不起學費,我就去外面餐廳洗碗掙錢。」她說,「開學後學校給我打來電話讓我回去,說有人想要資助我,是廣東順德的一位企業家。我當時很感動,回到學校更珍惜讀書的日子。」然而,她依然需要每天放學後去山裡撿柴火、拔葯草,拿到市場上賣,勉強維持生活。

上中學後,由於家庭困難,她又一次面臨輟學。「當時一家五口人,就擠在茅草屋裡,我也不好意思和家人提學費的事。」

這一次,她又得到了好心人幫助:一位來自江蘇無錫的公務員決定資助她,寄來400元。「我不認識他,就給他寫信,說我一定會好好讀書,將來報答他。他回信說希望我好好學習,將來有能力了也去幫助別人。」周玉梅說。「他對我影響很大,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我自己也開始做起了公益。」

2002年,周玉梅讀完高中後獨自一人去上海打工。經歷了工地搬磚、倉庫看貨後,周玉梅最終在一家塑膠製品公司落了腳。從一線的操作工到公司副總,這個過程她只用了八年。

工作之餘,她一有時間就召集大家參加公益活動。利用周末,她還經常把上海的好心人帶到金寨幫助當地的孩子,讓他們結成幫扶對子。

2007年,在一個金寨的校友QQ群里,大家發起倡議為家鄉的孩子們捐款。23歲的周玉梅也捐出了人生第一筆助學金:200元。

2015年,她放棄在上海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鄉金寨,加入安徽首家希望公益服務中心,如今她的團隊已幫扶數千名家庭困難的孩子,自己還收養了一名女童。「小時候,我常常坐在山頭望著遠方,想著哪一天能走出去。現在走出去了,我卻又回來了。」她說。

閱讀全文

與最原始的希望小學小女孩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如何插入一樣尺寸的圖片 瀏覽:501
素描動漫圖片女生頭像圖片大全 瀏覽:32
山那邊的女孩圖片 瀏覽:172
繪畫立體圖片簡單好看 瀏覽:309
85後男生自拍圖片 瀏覽:473
動態圖片怎麼修改 瀏覽:451
精美女裝秋款促銷廣告圖片 瀏覽:181
十二星座壁紙圖片大全 瀏覽:415
眼鏡動漫圖片 瀏覽:419
皮一下圖片大全可愛 瀏覽:970
男生帥氣實拍圖片 瀏覽:954
女生腹肌馬甲線圖片 瀏覽:358
洗什麼好衣服圖片 瀏覽:82
上下身同色衣服夏季圖片 瀏覽:378
景觀石圖片價格 瀏覽:429
圖片傷感文字夢想 瀏覽:849
qq背景高清圖片 瀏覽:572
小女孩穿安全褲圖片 瀏覽:743
冰淇淋圖片大全 瀏覽:667
短發卷發型女圖片2015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