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李世民簡介
搜索詞條
李世民
唐太宗更多義項更多圖片(9張)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號貞觀。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概述內圖片來源)中文名:李世民別名:唐太宗,天可汗國籍:中國(唐朝)民族:漢族出生地:武功的別館(今陝西省武功縣)出生日期:開皇十八年(一說十七年)十二月逝世日期: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職業:皇帝,政治家,軍事家信仰:道家主要成就:軍事才能卓越,助父統一中國,滅東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渾,擴充教育機構,籠絡國家人才,精簡政府機構,裁汰冗官冗員,改革三省六部,朝廷政治清明,開創貞觀之治代表作品:《帝范》,《貞觀政要》等謚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廟號:太宗年號:貞觀分享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李世民畫像李世民於公元598年(隋文帝開皇十七年)農歷十二月戊午日(一說公元599年,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今陝西武功的李家別館,父親是時任隋朝官員的李淵,母親是北周皇族竇氏。李世民4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對其父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李淵便采「濟世安民」之義為兒子取名為「世民」。童年時代的李世民聰明果斷,不拘小節,接受儒家教育,學習武術,擅長騎射。 點擊載入更多目錄網路名片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晉陽起兵四方征戰玄武之變貞觀之治帝范教子因病去世為政舉措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族外交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個人作品書法詩詞家族成員家世兄弟姐妹後妃子女軼事典故改名世民箭術無雙小鳥依人房謀杜斷一代楷模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相關爭議出生年月修改實錄去世原因後世紀念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