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看起來格調很高的頭像
格調很高的頭像簡直太多了,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心中格調很高的頭像吧,愛自然的人喜歡的頭像可能是或可愛或兇狠的動物,也可能是自然界的花花草草。而動漫愛好者,他們心儀的動漫人物也可能就是他們的高格調的頭像。
真的是不一而足,就像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心中最具格調的頭像也是。
還有關於茶文化,看著這些精美的茶藝的圖片,還有這精緻如琉璃的碗盞,難道不驚嘆祖先的智聰與深邃嗎?這也是格調很高的圖片啊,喜歡喝茶的我更是將這些美麗的圖片全部收集在一塊,等有空了再慢慢欣賞。
看起來格調很高的頭像真的有很多很多,他們就像精美的工藝品一樣充實了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有了這些圖像,我們的生活好像也美了不少呢。
㈡ 微信頭像 ~讀心術(2)
微信頭像
微信頭像是我們與微信世界中的他人建立連接的第一通道,我們藉此將我們最願意讓他人看到的部分展現出來。因此,我們設置頭像的作用絕大部分在於自我形象的展示與強化。
微信頭像大致可以分為十一類,它們分別是:
一、本人形象照 本人形象照包括本人面部、半身及全身等照片,使用此類形象照作為頭像是最為常見的。
我們首先要明確對方呈現出的是面部特寫照還是半身全身照;是生活照、證件照、藝術照還是童年照。當我們明確了這兩步之後,還要進一步明確,照片是自然呈現的還是誇張修飾的,比如很多女孩兒的面部照通常是各種美顏軟體處理過的、擺出各種搞怪表情的照片。
最後,我們要明確觀察此類頭像當中除了本人人物形象外,還有哪些環境或是面部表情特徵方面的呈現。當我們抓取到了這些線索後,就已經將觀察中的「觀」做得比較到位了,接下來就是「察」的部分。如何「察」呢?
分析指南如下:
1.自拍形象越自然,越無刻意地修飾雕琢,越證明照片中的對方與在現實生活中的對方人格差異小。這類人在微信世界中是最為自信的一類人,它們往往內心坦盪而真誠,願意將真實的自己呈現給他人,也能夠做到與他人換位思考,包容和理解他人的不足。
2.如果此類照片為證件照,我們就要將重點放在此人的表情上。如果照片中的人呈現出一種嚴肅、拘謹、正襟危坐的感覺,則這類人群心中往往有著強烈的壓抑感,不肯卸下自己的人格面具,在生活中屬於「人格面具化」的典型。此類人很難面對真實的自己,人格發展往往不完善,對生活有著諸多的抱怨,與人相處不友善,做事情也比較墨守成規,冒險意識比較薄弱,但責任心方面往往較強。
3.如果我們發現對方的頭像類似大頭貼,面帶誇張搞怪的表情與動作,則此類人往往內心缺乏自信甚至會比較自卑。他們希望與他人建立關系,渴求被他人關注,但卻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比較情緒化,甚至可能存在神經質傾向,心理發展水平較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心理不成熟的典型。
4.使用藝術形象作為頭像,此類人往往有某種過度修飾的心理,他們使用藝術修飾的形象照作為頭像,往往是為了掩蓋生活中不夠自信的真實自我。他們喜歡聽來自他人的贊美,來填補內心的空虛,比一般人更注重朋友圈的點贊數和評論數。當然,他們也會主動贊美他人。需要注意的一種特殊情況是,有些藝術工作者、演員等在使用此類頭像時,不過是向外界提供一種對於他們身份的識別信息,強化自身的形象感,以此獲得自我的滿足感、力量感。
5.還有一種本人形象照片,就是身處在某種環境當中的照片。這類頭像往往除了本人以外,還有其他有意無意想要突顯的細節。舉例來說,我身邊就有一位朋友,他的微信頭像的內容大致是身處一家咖啡廳,雙臂環抱著一個竹筐,竹筐中有些許水果,而他面部則露出了非常燦爛的笑容。後來,經過我的觀察與詢問得知,他只是想通過這張照片來表達他是非常熱愛生活的,他說他最喜歡這張照片中他的笑容。沒錯,我相信大家一定也見過不少這種類型的頭像,在分析這類頭像時,我們的著重點就應該放到圖片中除人本身之外其他的細節上。給大家一些提示,比如此人正身處一個怎樣的空間?面部透露了怎樣的表情?
6.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人在使用自己童年的老照片作為頭像,從心理分析角度來講,這本身就屬於一種「退行」(指人們在受到挫折或面臨焦慮、應激等狀態時,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來應對當前情景,從而降低自己的焦慮)。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內心背負了太多壓力,每當心情放鬆時就會懷念過去某段無憂無慮的時光,懷念童年時的美好,因此會藉由童年的照片作為頭像,來抒發自己渴望被愛被呵護的情愫。
當然,除了上述本人形象照,頭像的照片還有許多類型,比如,我們會發現一些人的形象照往往以側臉或背影示人,這提示我們此人可能有著很強的防備心理。這類人通常內心復雜,思維方式迥異,特立獨行,不善交際,甚至可能會是悲觀主義者。大家可以在生活中多多留意觀察與總結。
二、親密關系形象照(包括兒女、戀人、夫妻等)
使用此類照片為頭像的人,有一個共性的心理特徵,那就是,他們絕大部分的力量感、存在感、價值感來自於他們照片中所展示的關系。他們向外展示自己熱愛生活,擁有完美的戀愛關系、婚姻關系或是親子關系,但卻恰恰反映了此類人對於關系的依賴性。他們不懼怕生活辜負他們,卻害怕失去這些關系。當你走進他們的內心,你會發現,這類人往往像一個脆弱而又未長大的孩子。從積極意義上來說,他們更容易獲得關系中給予的滿足;從消極意義上來說,他們往往對子女、戀人、另一半都有著深層次的控制欲。
三、風景形象(多見於都市風光、大自然景色、各類花草植物等)
使用此類形象作為頭像的人,往往最難分析,因為我們在頭像的信息中看不到「人」。這類人不願將自己的真實形象公之於眾,恰巧反映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極善於隱藏自己。他們往往有著多於或是特別於他人的經歷,給人以成熟穩重的感覺,雖然他們的年齡不一定很大。這類人表面看來情緒穩定,心態平和,內心卻有著強大的心理能量。如果想了解他們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情結」,可以通過觀察他們頭像中的圖像信息,思考背後所隱含的意義。我們知道,古人經常會借景物托物言志,那麼,這類人的內心世界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四、動物形象(絕大部分以各類寵物為頭像)
此類頭像的使用者往往也是喜好托物言志的類型,他們通過使用的動物所象徵的意義來向外界傳遞自身形象。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萌寵作為頭像的人大多本性比較善良,他們渴望被呵護被關愛,但由於內心像萌寵一樣弱小,所以也會比較懼怕或是厭惡人際交往。
五、網紅人物形象(俊男靚女)
此類頭像往往多見於對自己的形象極度不滿意的人群。此類人過於重視顏值對於自己的意義,將周圍的人都假定為以貌取人者,而自己也常常以貌取人。在現實生活中,此類人往往目光渙散,不敢與人對視,心理年齡較小,情緒常常處於焦慮抑鬱之中,容易大悲大喜。當然,還有一類人群也非常喜愛這類頭像——微商。究其原因,他們希望通過此類頭像與認知水平較低的人群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此達到買賣生意的目的。當然,如果自己形象比較好,他們也會使用本人經過修飾處理後的照片作為頭像。
六、動漫人物形象(包括本人形象的簡筆畫或漫畫)
使用此類頭像的人群,往往是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力量感的青少年,因為心理水平發展較低,內心時常覺得力量感不足,需要藉由二次元人物的強大能力,來點燃內心世界的小宇宙,讓自己感覺擁有了可以改變世界的能量。由此可見,這類人絕大部分都是理想主義者。如果使用者為男性,那麼他們通常都有著遠大的夢想,但是因行動力、意志力不足而常常止步不前;如果使用者為女性,那麼她們通常有著想像力極為豐富的頭腦及童真而純凈的內心。從消極意義上來說,使用這類頭像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鬱或焦慮傾向。
七、圖形符號形象(各類幾何圖形,或是簡單的線條)
此類頭像的使用者往往有著一個無比復雜的內心世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心理越復雜的人,越對簡單有著超乎常人的需要,這類人在生活中,也是極簡主義的踐行者,他們不喜歡將所遇到的事情復雜化。他們不喜歡復雜的人和事,經常向外界透露,自己是一個簡單的人。對此類人的觀察分析應該更為謹慎,你需要更多更全面的觀察才能真正洞見其內心。
八、偶像形象(各類明星、偉人或是影視劇人物)
此類頭像的使用者,你會認為他們擁有他們所使用的頭像中的這些人物的品質嗎?是的,你也許會有這樣的誤解,但事實並非如此。這類頭像的使用者確實希望外界能夠這樣來看待自己。通俗點說,一個人缺什麼就會用什麼樣的頭像,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認同感和滿足感。
九、外國人物形象(多見於各類歐美人物形象)
這類頭像出現的頻率並不高。使用這類頭像的人,往往都是一些有著某種自身優越感的人,他們在生活中追求個性十足或是清新脫俗的人生。這類人群往往也處於現實的壓抑狀態中,所使用的人物形象通常給人一種頹廢、壓抑、野性的感覺,他們彷彿藉由此頭像來表達自己需要解放、需要自由。
十、生活物品形象(多見於各類藝術感強烈的圖片)
這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一種頭像類型,用的人也不多見。他們通常都會將生活中一些很平常的物品作為頭像,比如一杯奶茶、一雙手套、一個杯子、一輛自行車等等。這類物品往往對他們來說有著難以言表的象徵意義。
十一、空白形象或頻繁更換頭像(頭像刻意設置為空白或純白)
空白頭像的使用者,往往是之前喜歡變換頭像的那批人。將頭像設置為空白,可以理解為,已經沒有任何一個類型的頭像可以滿足他。這類人往往過於在乎身邊的人對他們的看法,特別希望自己時刻被關注,也時常因此而感到壓力,內心的空虛就像空白的頭像一樣,無可填充。如果在他們生活中出現了一件可以讓他感受到充實感的事情,他們又會忍不住將頭像換回來。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上面的內容,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當中找到了以下三個我認為能夠更多程度上挖掘出一些讀心線索的頭像,在這里為大家做一下深入分析,以便讓大家感受一下,當我們看到一個頭像時,應該以什麼樣的思路去觀察,去分析。
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三個頭像: 在這里,我需要聲明三點:
1.這三個頭像全部來源於我的微信朋友圈,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現實生活中我身邊的朋友,我們可以很好地進行觀察和分析。
2.鑒於對他人隱私的保護,我並沒有使用自拍照一類的頭像來做分析。
3.使用這三個頭像來做分析,我確實徵得了他們的同意。
讓我們依次來觀察一下這三張圖,看看能發現一些什麼呢?
首先,第一張頭像的色調比較灰暗,畫面中依稀可以看到一個外表清秀的男孩兒,男孩兒的身後是照射進陽光的窗戶,而男孩兒的眼睛好像正在注視著什麼。大家請注意,我是以客觀描述性的語言來敘述圖像內容的,這里其實就給了大家一個可參考的觀察點。當我們看到一張頭像時,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嘗試去用客觀的、敘事性的語言,在心中默默描述一下圖片中所呈現出的最為直觀的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可以隨意根據自己的判斷去腦補信息。 我們在這里會遇到一個阻礙。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一種自動完善和補充信息的功能,當我們看到這個圖像中男孩兒在注視著某個地方或某樣東西時,我們就會感覺不舒服,我們的潛意識就會跳出來幫我們去完善這個部分。比如,有些人會認為圖像中的男孩兒在看手機。我們要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慢慢地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加以扭轉。 根據前面所說,我們不難發現,這張頭像屬於「網紅人物」類型。使用這一類型頭像的人往往對自己的真實形象不太滿意,自卑感比較強烈,需要藉由俊男靚女的形象來實現心理補償。 在這個頭像當中,有一個特別引起我個人關注的細節,我們著重看一下這個頭像的色調。據這個頭像的使用者告 訴我,他在選擇這個頭像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畫面的色調是灰暗的,這個色調完全是他的無意識選擇。也就是說,色調才是這個頭像真正投射出了他內心真實世界的細節。我們經常說:「你以何眼觀世界,你便擁有何種世界觀。」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此頭像灰暗的色調恰恰說明了,頭像使用者的內心積蓄了太多的消極情緒,而他則使用了「壓抑」的心理防禦機制,盡可能地不去展現這些情緒。 微信朋友圈雖然讓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邊界變得模糊,但卻讓我們潛意識中所壓抑的情緒得到了一個沖出禁錮的機會。這個頭像的使用者之所以會使用這種類型的頭像,就是因為他的潛意識想以此作為自己的情感調節器,穩定、強化自己的內心。 我們在觀察完頭像中的信息後,要立刻根據圖片信息給我們的感覺,做出一系列大膽的假設以及推理。我們仍以這張頭像的使用者為例,現實中的他確實不是大眾審美標准中的帥氣男孩。在生活中,我經常會觀察到,他在與陌生人交流的過程中說話往往沒有底氣,從語言表達到肢體動作充斥著不協調,眼神渙散不敢直視對方。正如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言:「人從幼兒時期起,由於無力、無能和無知,必須依附父母和周圍世界,就會發生一定的自卑感。」這也正是我這位朋友表現出一系列這樣的行為特徵背後的深層原因。與初次相識的陌生人進行交談的時候,他往往會過於擔心自己出現錯誤,而顯得比較自卑。 這種從整體觀察到細節深究,再到得出推論,最終將推論代入實際生活中加以驗證的方法,被美國的觀察學家山姆·高斯林稱之為「比利時方法」。掌握這種方法會大大提升我們的觀察與分析能力。
在第二張頭像中,我們看到了與第一張頭像截然相反的色調,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個充滿童真的漫畫風格的頭像,色彩非常豐富,它投射了頭像使用者充滿色彩感的內心世界。與第一張頭像最大的不同在於,這張頭像少了很多復雜而壓抑的情緒,多了一些幼稚童真的畫風,但卻容易給我們一種「此人頭腦簡單」的感覺。沒錯,這個頭像的使用者是我的大學同學,一個身材肥碩、憨態可掬的大男孩,他年齡二十七八,屬於很講哥們兒義氣,卻又傻頭傻腦的那種類型。正如前面所說,喜好漫畫風格頭像的人往往是一群心理年齡較低、有理想、有想像力的青少年。所以,這類頭像的使用者,在戀愛關系中往往需要一個內心相對成熟的女性來給予母親般的呵護;在工作、生活中,他們往往像孩子一樣缺乏獨立思考的自律能力,對於現實世界的認知,就如同漫畫一樣,簡單而充滿童真。
第三張頭像的使用者是一名女性。從頭像中的兩只貓咪不難判斷,它屬於頭像分類中的萌寵類型。正如前面所說,使用這類頭像的人群更多見於女性,這類人往往內心溫柔而善良,但她們可能害怕現實中的人際關系,恐懼人性的陰暗面,透過萌寵的頭像表達著自己的弱小,藉由各類萌寵來表達自己想要得到愛,得到關懷的情愫。 在這張頭像中,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有一黑一白兩只貓。我們可以藉此推演一下,使用這個頭像的女孩應該是將自己投射為這只白貓,表達自己希望擁有貓的品質——高冷、理智、享受孤獨,以及渴望在現實中尋找到同類,相互依偎,相互取暖。由此,我們也大概可以了解到,頭像的使用者雖然在現實生活中經歷了太多的愛而不得,卻依舊渴望得到愛。這類人雖然內心傷痕累累,呼喊救命,外表卻依然故作堅強,硬要展示出孤傲感。如果恰巧有正在追求這類女孩子的男性讀者,你就要明白,對於這類女孩子,深情倒不如久伴。
通過這三個案例,你也會發現,微信世界中圖像化的信息確實給了我們很多可以挖掘人物內心世界的信息,希望大家可以從中受到啟發。在沿著這樣的思路進行觀察分析時,我們一定要善於去發現圖像中的關鍵細節,當你感覺到某個細節可能被使用者所忽略的時候,就是你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