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聖誕購物:聖誕老人的原型是什麼
聖誕老人源於歐洲的民間傳說。通常父母們會對他們的子女解釋他們在聖誕節收到的禮物是聖誕老人送的。
聖誕老人此一神秘人物帶給小孩子們禮物的概念衍生自聖尼古拉(Saint Nicholas)。尼古拉是一位4世紀生活在小亞細亞的好心主教,荷蘭人在聖尼古拉斯節(12月6日)便會模仿他送禮物。
在北美洲,荷蘭和英國殖民者把這一傳統融入聖誕節日的慶祝里,荷蘭語的聖尼古拉(Sinterklaas)傳進英語成為Santa Claus也就相應的成為聖誕老人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國人的傳統中,聖誕老人總是快活的在聖誕前夜乘著馴鹿拉的雪橇到來,他從煙囪爬進屋內,留下給孩子們的禮物,並吃掉孩子們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時間里,都是忙於製作禮物和監督孩子們的行為。
聖尼古拉法國與聖誕老人類似的形象是Père Noel,他和聖誕老人幾乎完全一樣,其紅白相間的衣服曾經使可口可樂公司獲得靈感,在1930年代畫出了傳遍世界的聖誕老人形象。在一些文化中,聖誕老人身旁跟隨著Knecht Ruprecht,或是稱作「黑彼得」(荷文:Zwarte Piet)的傢伙。一些版本中,玩具作坊里的侏儒製作了節日禮物,有時聖誕老人與聖誕夫人是夫妻。聖誕季期間,在北美和聯合王國的很多超市裡,都有小孩可以向其要禮物的聖誕老人出現。
在冰島的傳說中,聖誕老人並不只一位,而是共有九位聖誕老人,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挑皮活潑,有的慈祥溫柔。
Thomas Nast 筆下的 Santa Claus 1863年1月3日, 由 Harper's Weekly發行.在許多國家裡,聖誕節前夕,孩子們會准備好空的容器,以便聖誕老人可以裝進一些小禮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國, 孩子們聖誕夜會在壁爐上懸掛聖誕襪,因為聖誕老人說過要在聖誕前夜從煙囪下來把禮物放到襪子里。在其他國家,孩子們把空鞋放到戶外,以便聖誕老人可以在聖誕夜(或聖尼古拉斯節前夕的12月5日)送禮。
對於聖誕老人在北極的情形的描繪,巧妙地反映了人們對工業的印象。二十世紀早期,聖誕老人有些形象是他親自以手工製造玩具,就像小工作坊里的工匠一樣。後來,印象變成聖誕老人手下有許多小精靈製造玩具,但玩具依舊是各個精靈以傳統方式手工完成的。等到二十世紀末,西方大眾充分接受了大量機器生產的現實。現代對於聖誕老人的住處的描繪,反映了這點:人們幽默地講說他的住處乃是高度機器化的生產設施,配備了最先進的製造業科技,由精靈還有經理一般的聖誕老婆婆管理。有很多電視廣告將這場景經營成公司喜劇,將精靈描繪為心懷不滿的員工,搞笑和作弄老闆。
故鄉
美國傳統認為聖誕老人來自北極,然而北歐各國認為他們是聖誕老人的故鄉。在第40屆世界聖誕老人大會上,丹麥屬地格陵蘭被確認為聖誕老人真正的故鄉。
[編輯本段]傳說
聖誕老人的傳說在數千年前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即出現。北歐神話中司智慧,藝術,詩詞,戰爭的奧丁神,寒冬時節,騎上他那八腳馬坐騎馳騁於天涯海角,懲惡揚善,分發禮物。與此同時,其子雷神著紅衣以閃電為武器與冰雪諸神昏天黑地惡戰一場,最終戰勝寒冷。據異教傳說,聖誕老人為奧丁神後裔。也有傳說稱聖誕老人由聖·尼古拉而來,所以聖誕老人也稱St.Nicholas.因這些故事大多弘揚基督精神,其出處,故事情節大多被淡忘,然而聖誕老人卻永駐人們精神世界。
每年聖誕節(聖誕節是西方基督教傳說中的上帝——耶穌誕生的日子,相當於中國的春節),聖誕老人騎在馴鹿上,聖童手持聖誕樹降臨人間,隨著世事變遷,作家和藝術家開始把聖誕老人描述成我們今日熟悉的著紅裝,留白鬍子的形象。同時不同的國度和文化對聖誕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釋。在德國,傳說他扮成聖童把堅果和蘋果放在孩子們鞋裡。他乘雙輪馬車四處漫遊,觀察人們的行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現好,將會得到蘋果、堅果、糖等諸多獎品。壞孩子則得一鞭子。家長們靈機一動紛紛採用此傳說來鼓勵孩子們聽話。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聖誕老人已經成為聖誕節最受喜愛的象徵和傳統。他趕著馴鹿,拉著裝滿玩具和禮物的雪橇挨家挨戶給每個孩子送禮物的快樂老精靈的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編輯本段]聖誕老人尼古拉
第一種說法
身穿厚厚紅白大袍的聖誕老公公,其實並不是出生在冰冷的北極圈,而是地中海岸的登雷鎮,所以他如果穿著這身打扮出現在老家,肯定是熱得直呼受不了。
據報道,聖誕老人故事源自聖尼古拉這名宗教人物。他在公元四世紀時擔任土耳其登雷鎮這個長時艷陽高照的小鎮的主教,為人樂善好施,後來人們在他的生平事跡里加進了一些神話故事,最後就就演變成大家今日熟悉的帶禮物、笑容滿面的聖誕老人。
傳說,鎮上有一戶貧困潦倒的人家,沒錢替三個女兒置辦嫁妝,聖尼古拉知道後,在某個晚上把一袋黃金從窗戶丟進了這戶人家,隔天他又丟了一袋。但第三天,窗戶關了起來,聖尼古拉只好爬上屋頂,從煙囪丟下金袋,結果正好落在女孩入在壁爐里烘乾的襪子裡面,最後就演變成在聖誕前夕掛襪子、等聖誕老人送上禮物的傳統。
第二種說法
聖誕老人原來的名字叫做尼古拉,在第四世紀的時候,出生在小亞細亞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親是非常熱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長大以後,便把豐富的財產,全部捐送給貧苦可憐的人,自己則出家修道,獻身教會,終生為社會服務。尼古拉後來作了神父,而且還升為主教。他一生當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歡在暗中幫助窮人,聖誕老人是他後來的別號,這個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錢,幫助三個女孩子的故事。
據說在尼古拉不遠的地方,住著三個美麗的少女,他們分別是二十、十八、十六歲。父親是一位清寒的學者,經常靠借貸來過日子。有一次,因為沒有能力還債,只好狠心把美麗健康的三女兒,賣給債主帶到非洲去做女僕人。三個女兒知道了這件事情,便擁抱在一起傷心的痛哭著,家中悲傷的情形,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尼古拉知道了這件事,跑到她們家中,安慰了一番。到了夜裡,尼古拉就裝了三長襪子的金子,偷偷地掛在三個少女的窗前。他們有了金子,還了父親的債,三女兒也就脫免了作女僕的命運。第二天正是聖誕節,她們知道是尼古拉作的好事,便請他來一面慶祝一面感謝。以後每到聖誕節,這三個少女就講這個故事。孩子們聽了,非常的羨慕,也希望聖誕老人,來送給他一襪子禮物。
後來不知道那一家聰明的父母,開始用聖誕老人的名義,給孩子送了一襪子禮物。結果這個習慣,便在歐美各地流行起來。尼古拉後來作了米拉城的主教,因為他小時候也是孤兒,所以特別成了孤兒的保護人。他去世以後,教會冊封他為聖人。他的愛護孤兒,及幫助窮人的精神,也因此跟著聖誕節而流傳下來。後來世界上有很多善心人士,便效法尼古拉的仁愛精神,捐出大量的物品,用聖誕老人的名義,把愛心帶給貧苦的人,帶給可憐的老人和孤兒。每年聖誕節到了,聖誕老人總是在世界各地出現,給千千萬萬的孩子,孤苦的老人,被拋棄的苦兒,帶來溫暖跟快樂。我們希望世界上生活富裕的朋友,都是聖誕老人,不只是在聖誕、甚至在平時,在能力范圍內,把愛的光輝,散播在世界每個角落。
美國版本的聖誕老人
美國版本的聖誕老人,他的形象和名字來自於荷蘭傳說,17世紀由移民者帶入紐約。
1773年早期在美國新聞報紙上出現了「聖誕老人」,這是美國暢銷作家華盛頓·歐文第一次作為美國人介紹關於荷蘭版本的尼古拉斯(聖誕老人)的信息。據紐約歷史記載,歐文用筆名Diedrich在1809年的報紙上,描述了騎在馬背上(沒有黑匹特的伴隨)的尼古拉斯的到來。
北半球不同關於聖誕老人的傳說
聖誕老人的來源要追溯到上世紀,正如我們所知,他是不同傳說和神秘人型的結合體。
聖誕老人的前身是土耳其西部港口城市伊茲密爾的主教尼古拉斯,他生活在公元4世紀,是為善良、慷慨、對孩子們非常好的有錢人。東正教尊重尼古拉斯,視其為創造奇跡的人。
在德國中部和北部地區,尼古拉斯被稱為「聖誕老人」,在英國被稱為「聖誕父親」,被美國的荷蘭移民稱為後來的「Santa Claus」。
孩子們都想知道聖誕老人住在何處,他們何時會收到禮物?答案通常是聖誕老人住在北極,他的作坊生產聖誕禮物。1927年被孩子們稱做「Markus叔叔」的兒童節目主持人Markus Rautio第一次透露:聖誕老人生活在拉普蘭的Korvatunturi。
位於芬蘭東部邊境地區的Korvatunturi發現了一隻類似於野兔的耳朵,事實是聖誕老人的耳朵,它用來聆聽孩子們的願望。斯堪迪納維亞的傳說中講述了聖誕老人和助手小精靈門的歷史。
上世紀結束時,北半球不同關於聖誕老人的傳說匯總成同一版本——白鬍子老人為孩子們發放禮物,之後返回芬蘭拉普蘭的Kornatunturi。
1950年開始,聖誕老人快樂地逗留在napapiiri, 除了聖誕節還要和孩子們及年輕人進行溝通。越來越多的人定期拜訪聖誕老人,1985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每天聖誕老人都來辦公室傾聽孩子們的聖誕祝願並和他們溝通交流。聖誕老人村是聖誕老人的主要郵局,它接收全世界孩子們發給聖誕老人的信件。
聖誕老人的馴鹿
聖誕老人總共擁有十二隻馴鹿,一邊六隻。
第一隻叫做Dasher,猛沖者的意思
第二隻叫做Comet,彗星的意思
第三隻叫做Cupid,丘比特
第四隻叫做Dancer,跳舞家
第六隻叫做Prancer,跳躍
第七隻叫做Vixen,雌狐
第八隻叫做Donner,是荷蘭語中的雷
第九隻叫做Blitzen,也是荷蘭語,閃電
第十隻叫做Fireball,火球
第十一隻叫做Olive ,橄欖
第十二隻叫做Rudolph,魯道夫
聖誕老人原本馴鹿的組合只有九隻,到了後代才多出了三隻,變成了整整十二隻。也就是現今我們所知道的聖誕老人馴鹿。
最有名的紅鼻子麋鹿名子叫~~魯道夫
魯道夫生下來鼻子就是紅的,它被別的麋鹿們取笑,可是有一個聖誕夜風雪太大了,麋鹿們什 都看不清楚路況而迷路了,紅鼻子麋鹿用它的紅鼻子作為信號,把迷路的麋鹿們集合起來,後來聖誕老公公就讓紅鼻子麋鹿帶頭,好讓其他的麋鹿跟上。
至於魯道夫的名字應該是聖誕老公公取的啦~~~
另外在提供一個八卦消息:第八隻「雷」其實是魯道夫他爹吆!!
各國的聖誕老人
傳說聖誕老人是在數千年前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即出現。北歐神話中司智慧、藝術、詩詞、戰爭的奧丁神,寒冬時節,騎上他那八腳馬坐騎馳騁於天涯海角,懲惡揚善,分發禮物。與此同時,其子雷神穿紅衣以閃電為武器與冰雪諸神昏天黑地惡戰一場,最終戰勝寒冷。據異教傳說,聖誕老人為奧丁神後裔。 也傳說稱聖誕老人由聖·尼古拉而來,所以聖誕老人也稱St.Nicholas。據說他原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名叫聖尼古拉,死後被尊為聖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每年聖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而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所以,西方人過聖誕節時,父母把給孩子的聖誕禮物裝在襪子里,聖誕夜時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頭上尋找聖誕老人送來的禮物。如今,聖誕老人已成為吉祥如意的象徵,不僅是過聖誕節時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歡慶新年時不可缺少的人物。總之,聖誕老人已永駐人的精神世界,因為他的諸多故事大多弘揚基督精神。
11世紀末來自義大利的宗教士兵將Nicholas聖人的遺物帶回義大利,並在港口城市Bari建造了一座教堂來紀念他。很快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紛至沓來朝聖這位聖人。這些朝聖者將聖人Nicholas的故事帶回他們的本土,所以有關聖誕老人的傳說在各個國家都各具特色。
12世紀歐洲出現了聖人Nicholas紀念日,以互贈禮物和慈善活動為主。德國、法國、荷蘭則將12月6日作為宗教紀念日,給孩子和窮人們贈送禮物。 荷蘭殖民者來到美洲時,將他們的Sintirklass主教也帶了去,Sintirklass身著紅袈裟,騎著一匹白馬。Sintirklass的美國形象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快樂的老精靈。起初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在他的喜劇《紐約的歷史》中將他描述成一個又圓又胖的荷蘭老人。
1823年,詩人Clement Moore在他的詩歌《St.Nicholas印象》中繼續將Sintirklass/Saint Nicholas的形象戲劇化,這就是各位在本篇開頭看到的聖誕老人。 19世紀60年代卡通製作者Thomas Nash畫了一幅胖胖的、慈祥的聖誕老人作為《Harper的一周》的插圖。這個聖誕老人的形象開始深深地紮根於美國人民的腦海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聖誕老人的形象傳回歐洲,傳到南美洲,傳遍世界各地。 許多國家都保存了他們自己有關聖誕老人的風俗和傳說。在荷蘭的傳說中,聖誕老人Sintirklass還帶了一個叫Black Peter的助手,乘著一艘船於12月6日來到。他帶著一本大書,書中描述了所有荷蘭小孩在過去一年中的表現。表現好的小孩就送禮物給他們,不好的小孩便讓他的助手帶走。 德國的聖誕老人也帶著一個叫做Knecht Ruprecht、Krampus或Pelzebock的助手,肩上背著個裝著禮物的大袋子,手上拿著一根棍子。好孩子可收到他的禮物,頑皮的孩子卻要給教訓幾棍子。
義大利的聖誕老人叫La Befana ;法國的聖誕老人叫Father Christmas或Pere Noel ;瑞士的聖誕老人叫Christkindl或Christ Child;斯勘的納維亞地區的聖誕人叫julenisse 或 juletomte ;而英國的聖誕老人和法國一樣也叫Father Christmas(聖誕之父),他的形象比其它聖誕老人更庄嚴,更清瘦一些。北美的聖誕老人便是乘著馴鹿拉的雪橇來給孩子們送禮物,給節日添加歡樂氣氛。現今,西方的聖誕信仰也慢慢傳入中國,12月的聖誕夜裡,路邊擺著一棵棵聖誕樹,而窗上的聖誕老人呢,卻成了歡樂的一種象徵。
[編輯本段]其他
每年接近聖誕節,總會有(相信有聖誕老人的)小孩子寄信給聖誕老人,內容如告知其自己希望收的聖誕禮物之類,而在某些國家的郵局,為了免讓他們失望,更會有專人回復這些信件。
「聖誕老人」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
1.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 Kriss Kringle
完
2. 一個卡通女孩兩個小辮,戴眼鏡,穿綠色的衣服前面有個紅星星圖案,詳見圖片,誰能告訴我她叫什麼名字
大概是《櫻桃小丸子》里的,小丸子的姐姐吧
3. 飛輪海的個人資料
飛輪海(Fahrenheit)是台灣的四人男子演唱組合,為可米製作與華研國際音樂旗下的團體,於2005年12月28日正式出道。命名來自於華氏溫度Fahrenheit英文的中譯名。「飛輪海」成員包括汪東城、辰亦儒、吳尊、炎亞綸。
「Fahrenheit」的音譯,意指「飛輪海」四位成員不同的溫度。「飛輪海」彷佛是由春、夏、秋、冬組成的團體,也一如四季有溫暖、炎熱、涼爽、酷冷的氣候。四位成員中,汪東城代表炎熱的夏天(95℉);從加拿大溫哥華返回台灣的辰亦儒代表溫暖的春天(77℉);來自汶萊的吳尊代表涼爽的秋天(59℉);炎亞綸代表酷冷的冬天(41℉)。
酷<汪東城>熱情酷勁認真打拚的新好男兒95°F(35°C)飛輪海汪東城
夏天般的狂野熱情,復興美工畢業,曾擔任搖滾樂團主唱,擅長吉他,演出過許多MV廣告與戲劇,「惡作劇之吻」金元豐一角深入人心,「終極一班」汪大東一角更迅速吸納廣大人氣,酷酷的外表加上熱情活潑,電力指數無法抵擋。汪東城-「終極一班」里沖動熱血的汪大東,花樣少男少女中搞笑的金秀伊。模特兒身份出道,演出多部偶像劇,「惡作劇之吻」里痴情的阿金讓他初嘗走紅滋味,「愛就宅一起」再一次讓他展示出「東式魅力」,「終極一班」收視告捷後更是聲勢最為看漲的領軍成員。孝順敦厚的他一肩扛起家庭重擔,成為他從模特兒到演員進而歌手不斷向前的打拚動力,強烈的自我風格創造出獨有的「東式酷男」style,熱愛搖滾的內在更使其歌聲別具特色,不造作的率直單純和努力上游的認真精神,架構出汪東城渾然天成新好男兒的熱情酷勁!本名:汪東成汪東城
藝名:汪東城英文名:Jiro昵稱:大東、東東、東寶、東哥,東爸鼻身高:183CM生日:1981年8月24日生肖:雞血型:O型星座:處女座國籍:中國祖籍:廣東省韶關市民族:漢族家庭狀況:媽媽、爸爸(早逝)學歷:龍山幼稚園、龍山國小、大理國中、復興美工(廣設科)興趣:健身、畫畫、彈吉他、玩樂團語言:國語,英語,台語,粵語專長:造型、唱歌、畫畫、演戲語言:國語,英語,台語,粵語專長:造型、唱歌、畫畫、演戲體重:67kg三圍尺寸:胸圍(37英寸);腰圍(29英寸);臀圍(37英寸)身體狀況:小時候患有氣喘病,一直有鼻炎,聲帶受過(拍《蛋炒飯》時失過聲),拍《終極一家》時為了扮演鬼龍戴隱形眼鏡結果得了結膜炎,08年因為拍《愛宅》,雙腿半月板有損傷。個性:認真敬業熱情;有搞笑天份(號稱偶像界的諧星,諧星界的偶像)喜歡用鼻音跟媽媽和女友撒嬌有時候也很安靜可愛。鞋子:7.5號口頭禪:真的還假的那是一定要的啊!!!!最糗的事:逛街時衣服穿反最難忘的事:高中畢業典禮最喜歡的顏色:黑色白色天空色大地色未來的目標:人見人愛的藝人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服務眾人最喜歡的藝人:HIDE、木村拓哉,G-DragonHYDE最喜歡的異性類型:孝順、會做飯,最重要的是媽媽也要喜歡。喜歡吃的東西:沒有特別喜歡吃的東西不喜歡吃的東西:1、完全不吃牛肉;2、軟、很惡心的食物,如:瓠瓜、茄子等;3、甜食;4、為了保護嗓子,盡量不吃辣的以及油炸食物最喜歡的卡通人物:七龍珠—孫悟空、史迪奇粉絲名稱:東城天使捍衛隊東粉東親粉絲口號:一路向東,捍衛東城,東城不敗!唯東主義自我介紹:「我的外表或許有點冷酷,事實上內心卻是十分的狂野熱情且善解人意龐克型的主唱,外加賽亞星球來的美少男,也可以叫我JIRO東,存在於迷樣的空間里,不斷和跌跌撞撞的人彼此交錯,還有著引領我,推開那善光芒門窗的雙手嗎?有的,唯有相信,相信著自己,並創造守護著1/2的童話奇跡。」演出經歷:☆☆戲劇☆☆《聽笨金魚唱歌》未播出2003年《新麻辣鮮師》飾演—桑田2004年《第八號當鋪2》飾演—劉育哲、林子強(客串)2005年《惡作劇之吻》飾演—金元豐(男2號)2005年《終極一班》飾演—汪大東(男1號)2006年《花樣少年少女》飾演—金秀伊(男2號)2007年《終極一家》飾演—夏蘭荇德·天(男1號)、鬼龍、汪大東、ZACK2007年《惡作劇2吻》飾演—金元豐(男2號)2008年《翻滾吧!蛋炒飯》飾演—米麒麟(男1號)2009年《愛就宅一起》飾演—庄俊男(Mars)(男1號)2009年《終極三國》飾演—汪大東&孫策(客串)&夏蘭荇德·天(傳音入密)2009年《桃花小妹》飾演—史朗(男1號)2010年《陽光天使》飾jiro(客串)【聲明一下,重點寫的大東的,還有一張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