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七月半燒包封面怎麼寫
天 故 中
運
元
年 之
七
月 期
十 老 奉虔今
五 備
日
世陽 冥
上資逢
人
拜 受
焚 用 封
文明華夏五千年,月半哀思寄祖先.
略備包封呈孝念,幽靈邈邈樂西邊
B. 七月半燒包封面格式
今逢(中元)之期 (子、孫 王孝賢)虔備錢財一封 上奉 (顯考/顯妣 王公xx老大人/王母xxx老太君)受用 日期填寫農歷 己丑年七月十三日(最遲日期七月十五日前)焚化-----在 包 的背面 要寫「封」字,傳統是用毛筆書寫;已故父/母的頭銜分別是 顯考/顯妣,已故祖父母分別是 顯祖考/顯祖妣
C. 貴州七月半燒包封面如何寫
天運農歷乙未年柒月十三日化 故(新逝) 稱呼 X府 諱XX咯老大人(老孺人)收用 冥錢經文沙衣共計 數量封奉 中元之期化財 孝 自稱 名諱虔借
D. 七月半燒包封面圖片
一般是這樣有幾個字我忘記了不方便回去看有點錯朋友可以去看看就行了 按照今年是辛卯的寫法
天運辛卯年 七月十四 信袱冥錢錁錠*包 然後是誰收用跟你什麼關系怎麼稱呼就怎麼寫比如說(新故xxxx老大人、老太君)冥中收用 然後你跟收用人的關系 比如說(孝子、男孫)不對的地方多包涵 我也是貴州的 我家今年200個包都是我寫的 一下午呢 汗~~
E. 七月半燒包怎麼寫
這里每年的七月半鬼節都要寫封包,燒給死去的親人,這種包袱是祭祀逝去的親人用的。包好後一燒,就算把錢寄出去了,就像郵局寄包裹一樣,只不過收件人在陰司地府。 既然是寄錢的包裹,就得寫清寄件人收件人姓名(收件人的地址當然是沒法寫的,寄件的地址便也免了)。這叫寫包袱。寫包袱有很多講究,學問很深,所以請讀過書的老先生寫的多。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草體,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正面的寫法就較復雜了。譬如在陰歷七月十五中元節,某人給故去的父親寫包袱,正面就這樣寫。中元寄錢故顯考某府諱某某老大人魂下受用即日化子 某某某 某某某孫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給故去的母親寫包袱,中間一行則改為「故顯妣某府某老孺人」。其右上角的「中元寄錢」,講的是燒包袱寄錢的原由、時間。人剛死,燒包袱過去,謂伴棺寄錢;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燒包袱過去,分別為「元旦寄錢」、「端陽寄錢」、「中元寄錢」、「中秋寄錢」。 中間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體部分,註明收錢人的稱謂、姓名。「故」,死也。「顯考」、「顯妣」是父親、母親的敬稱,至於父母是否「顯」過,並不重要。如果是孫輩給祖輩燒包袱寄錢,則要寫「顯祖考」、「顯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諱」要朝右挪半個字,上輩人的名字,是不能隨便說隨便寫的。男的接著寫名諱。女的寫姓氏即可,不寫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輩女人也沒有學名,只有小名。而母親的小名,子女並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稱。無論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稱呼,這是公平的。陰間與陽間價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後可能升天,王公大臣死後可能就要下地獄。 「魂下受用」,讓人看到晚輩跪在逝者魂靈前,雙手捧錢高舉過頭頂,孝順地呈上。落款看似後人名字的羅列,其實並不簡單。男人的配偶只能寫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寫姓氏。未出嫁的女兒、孫女可以寫名字,但出嫁後成了別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寫了。伴隨郵給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時,人們還會寫上一兩個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間寫「地盤業主 孤魂野鬼」,右側寫「魂下受用」。這大約是一種買平安的「錢」。所謂「地盤業主」,應是陰間收件親人居所所在地的地主,我懷疑還有惡霸,錢寄過去,給他們上上貢,免得他們找親人麻煩給臉色看,或收保護費。所謂「孤魂野鬼」,即沒有後人照看的鬼魂,這是些一窮二白的亡命之徒,給點錢打發一下,免得他們心存不良,哄搶親人剛收到的錢鈔。 這些名堂,現在的年輕人是弄不懂,也不想弄懂了。包袱也還包的,大多當陽間的信封一樣來寫:「寄父某某某,魂下受用。兒某某某,媳某某某,孫某某某。」 女人大名當然照寫不誤。有的乾脆不包包袱、不寫包袱了,花十幾二十幾塊錢,買個上億元的冥國銀行紙鈔,燒完了就完了,還圖包包袱、寫包袱的麻煩干什麼呢?但有的老人很擔心:「你們這么燒過去的錢,閻王爺恁里認不認?」
F. 這種包在七月半的時候燒,應該什麼寫啊主要是圖片上那畫紅圈的地方怎麼寫,非常感謝!
按照這個格式:十月寒衣之期;你燒多少封就填多少封,一般是120/240/360這些,或者衣裳幾套;祀男要改成孝門徒;故 :妣考改為故恩師某某某;乙未年十月初一;豎寫的話,從右止左 三大行;右寫:今奉寒衣之期 ; 學生徐xx 獻(另起行,比這個抬頭低)上奉 謹具(冥財及寒衣幾封)頓首封(需要看你和亡人的關系而定)
左邊寫天運某年某月某日:這個就和寄信的信封一樣。實在想不起來這樣的寫法,就按信封寫也沒有任何問題的。
七月半(中元節)習俗 農歷七月半俗稱中元節,也叫鬼節,是民間一個比較隆 重的節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 准備給老人燒包。據傳說,七月初一開鬼門,閻王爺就放出 全部的鬼魂,讓他們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 魂歸人間檢查後代們的善惡情況,在陽間的人們就舉辦一些 祭拜活動來款待他們,尤其是中元節這一天。
G. 中元節祭祖紙包怎麼寫
中元節包裹寫法如下:
一、整體文章格式需要豎寫。
二、從右至左,左邊第一行與紙面頂部空兩個字開始寫,「痛悼(哀悼)世伯(父親)大人xxx先生千古」。
三、正中行紙面上下空格近乎相當寫上,寫上「永垂不朽(英靈永存或與天地長存等)」等敬語。
四、末行從紙面底部估計空餘兩個字位置,寫上「世侄(兒或世友)xxx敬輓。
弔唁注意事項
親朋友鄰,雖不至於和孝子一樣悲痛,但也要盡量表現得比較哀痛一些。親友前來弔唁的時候,孝子要陪同。比較親近的親友,一般要在靈前正式舉哀哭悼,直至有人勸慰。
如果不是較親近的親友,則可以在靈前燒化幾張紙錢即可。親友前往弔唁時,一般都要攜帶禮品或禮金。禮金用黃色、藍色簽封好,在正中的藍簽上寫上"折祭×元"。"奠敬×元"的字樣。禮品有匾額、輓聯、挽幛、香燭、紙錢等。
H. 七月半燒紙的封面怎麼寫
常見版本
最右邊: 中元封票洋壹寶奉上
中間: 故顯考*(姓)公諱**(名)老大人正魂收用
左邊:孝子***(本人)具
孝xi***
最左邊:二0 一0 年七月十四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