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蟋蟀的圖片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蟋蟀科種類體長大於3mm;體色變化較大,多為黃褐色至黑褐色,或為綠色、黃色等;體色均一者較少,多數為雜色。身體不具鱗片。口式為下口式或前口式。
觸角絲狀,遠長於體長;觸角柄節多為圓盾形,窄於或等於額突;少數類群為長盾形,較大,寬於額突。復眼較大,一般為頭長的1/4~1/2;單眼一般3枚,呈倒三角形或線狀排列;中單眼位於頭背側、顏面或額突頂端。黃褐色至黑褐色。
(1)動漫蟋蟀圖片擴展閱讀;
蟋蟀的養殖方法
1、養殖環境布置
由於蟋蟀比較小,所以養殖環境對於其影響是很大的。現在養殖蟋蟀基本是仿野生的模式進行,一般用鐵籠進行,鐵籠的大小控制在1.5*1*0.5(米)左右,一個箱子的養殖數量在500隻左右。
為了方便管理,底部和四周要通風,頂部以紗網覆蓋通風即可。箱子底部要有墊料,以乾草類的為佳,不要用新鮮植物墊底,容易腐爛。
2、生活環境控制
等待養殖籠搭建好之後就要進行生活環境的搭建了。蟋蟀不喜光,屬於夜間活動的物體,所以養殖室的燈光需要常年比較昏暗,每天只要3-4個小時的亮光讓蟋蟀稍微安靜一段時間即可。
溫度控制在20℃-25℃即可,這樣的溫度最適合蟋蟀生存,低於10℃以下蟋蟀就有可能出現冬眠的情況。通風和通光口都不能直對養殖箱,不利於蟋蟀生長。
3、食物管理
蟋蟀是雜食動物,青草、蔬菜、螞蟻之類的物品其都會食用,所以一般不需要太擔心食物不足。蟋蟀的食物有干食、稀食兩種選擇,乾料就是蔬菜葉、青草之類的物品,稀料就是用蛋白粉、葡萄糖、蜂蜜之類的混合而成的粘稠物質。
兩種食物類型可以交換使用,保持其新鮮感,餵食時間一般集中在入夜的前夕,白天可以放置一些蔬菜葉之類的青飼料來過渡。
② 這是什麼蟲子呢
這是飛翅蟋蟀,是蟋蟀的一種變異,就像有人有六指一樣。
蟋蟀又叫蛐蛐,既是鳴蟲又是斗蟲。
蟋蟀在兩種情況下會發生飛翅變異,一種是環境潮濕,這種環境不適合蟋蟀生長,所以變異出飛翅,便於蟋蟀逃離這種環境,但是這種變異的飛翅蟋蟀體型都較小,不適合爭斗。
還有一種是環境好,營養過剩,長出飛翅便於蟋蟀控制更大的地盤,這種飛翅蟋蟀體型和普通蟋蟀差不多,甚至還要大一些。戰鬥力強,在蟋蟀的爭斗中勝率較高,是很多養斗蟲的人心目中的上品。
圖片中就是體型較大的飛翅蟋蟀。
③ 78年的問老兄弟們,小時候看過一個歐美動畫片,主角是叫菲利普的蛐蛐或螞蚱,好像普及知識類的動漫。
原型是1940年迪士尼動畫片《木偶奇遇記》裡面的角色一一蟋蟀吉米尼。
《木偶奇遇記》上映後引發強烈反響,吉米尼也成為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由於名氣大增,迪士尼將這只小蟋蟀單獨分離出來,製作了以其為主角的動畫短片,「吉米尼」被當做主角搬上了熒屏。
就這樣,《蟋蟀吉米尼》誕生了。該動畫主要面向低齡兒童,每集不超過十分鍾。向小觀眾們介紹各種科普知識,教育孩子安全用火,以及講解人體構造和各種生活常識。讓小朋友們養成自我保健的意識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鼓勵孩子積極自主地學習成長。
由於譯制的原因,當時國內引進時翻譯成菲利普這個名字。
1、首先畫出蟋蟀的頭部和頭角。2、然後畫出它的眼睛。3、接著畫出它的翅膀。4、接下來畫出它的身體部分。5、最後把畫好的元素都塗上相應的顏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