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國畫怎麼畫
畫國畫:可以從以下方面來進行學習:
一、多臨摹一些名人名家的作品,從基本功練習開始看,練習墨色的運用和把握繪畫的技巧。要突出國畫的特點,突出意境。
二、學習國畫,不能一蹴而就,要認認真真從頭學起。要多觀看視頻,看那些畫家大師們是怎樣調色,調墨的又是如何運筆的,不同的繪畫內容和繪畫對象,運筆的方向技法不同。按照結構要用不同的筆法,學會提、按、頓、挫、壓的運筆方法,使人筆合一,出神入化。
三、學習畫國畫,也可以多看國畫書,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用理論來指導,平時要多加練習,多畫,更要多思,多感悟,不斷的提高自己繪畫水平。
四、學習國畫,要和同行相互學習,相互賞析作品,從鑒賞作品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反思,練習,提高。促進自己繪畫水平更上一層樓!
B. 簡單的國畫怎麼畫
國畫的技法,在實際上可以理解為中國畫家運用毛筆的方法,由於毛筆而產生的用筆、用墨的技法,其中墨法中也包含了色彩的技法。因此中國畫的技法主要是用筆、用墨的技法。
1、用筆之法
(1)初學者要先學會執筆,保持正確的姿勢,還要學會運筆、用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筆正:如果筆正了,那麼鋒就正了,骨法用筆主要以中鋒為本。
②指實:手指執筆需要牢實有力,學會靈活運用。
③掌虛:手指執筆不要握太緊,手指需離開手掌,讓掌心為空,才可以運筆自如。
④懸腕、懸肘:當大面積運筆時,需要利用懸腕或懸肘,才能隨心用筆,保持力貫全局。
國畫怎麼畫
(2)筆鋒
①中鋒用筆:保持握筆正直,使筆頭中間充滿力量,將筆鋒放在筆痕的中央,筆痕呈圓柱形。
②側鋒用筆:筆鋒可以略向左右傾斜,使筆尖和筆腰同時一側著力。這時筆痕的變化較多,就會出現一面光、一面成鋸齒形的效果,就能夠同時體現出線和面。
③逆鋒用筆:需要將筆頭倒逆而行,一般在順筆作畫時,筆根需要在前面,筆尖在後面;而逆鋒用筆是相反的,需要將筆尖放在前面,筆根在後面,自上而下、自右而左逆毛而行,可以體現出蒼勁、古拙的效果。
④拖鋒用筆:拖鋒也可以叫拖筆、露鋒,筆頭側卧在畫面中順毛而行,筆痕需要舒展流暢,保持自然松動。
⑥散鋒用筆:需要將筆毛散開來,筆痕豐富虛靈、輕松飄逸、面積較大,皴擦點簇一般用散鋒。
國畫怎麼畫
(3)用筆常用表現手法
①勾:用線突出造型,屬於工筆、寫意畫法主要手法之一,以工筆畫使用較多。「勾」可以與「染」結合來體現出特定的內容,比如人物的臉、手,以及花卉的勾染等,勾也可以同皴結合使用。
②擦:筆觸不清楚的叫擦,擦是皴工序的一個延續,作為皴的一個補充,為了讓畫面效果更加渾厚。
③點:用面來突出造型的一種表現手法,在寫意畫使用得較多,在工筆畫中也有沒骨點染的方法。
④染:為了增強畫面效果的一種方法,工筆畫和寫意畫都可以使用,但在工筆畫用得更多。
C. 國畫該怎麼畫
1、用筆 《古畫品錄》中六法:骨法用筆。是指用筆要有力度,有骨氣,心隨筆轉,意在筆先。具體說來即提,按,順,逆正,側,藏露,快,慢等。用筆要覺著、痛快,講究提按、順逆、快慢、轉折、正側、藏露等變化。 山水畫運筆有中鋒、側鋒、藏鋒、露鋒、逆鋒、順鋒等方式。
2、中鋒運筆,垂直,行筆時鋒尖處於墨線中心,用中鋒畫出的線條挺勁爽利,多用於勾勒物體的輪廓。側鋒運筆,手掌向左偏倒,鋒尖側向左邊,由於是使用筆毫的側部,故筆線粗壯而毛辣,多用於山石的皴擦。
3、藏鋒運筆,筆鋒要藏而不露,橫行「無往不復」,豎行「無垂不縮」,古人稱之為「一波三折」,畫出的線條沉著含蓄,力透紙背,常用以畫屋宇、舟、橋的輪廓,也用於山石的勾勒,樹乾的雙勾。露鋒則使點畫的鋒芒外露,顯得挺秀勁健,畫竹葉、柳條便是露鋒運筆。
4、逆鋒運筆,筆管向前右傾倒,行筆時鋒尖逆勢推進,使筆鋒散開,筆觸中產生飛白,這種點、線具有蒼勁生辣的筆趣,樹干、山水的勾勒、皴擦都可運用。
5.、順鋒運筆與逆鋒相反,採用拖筆運行,故畫出線條輕快流暢,靈秀活潑,勾雲、畫水常用此法。
中國畫運筆方法十講究,從古至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黃賓虹先生提出的「五筆」之說,「五筆」即「平、圓、留、重、變。
1、」所謂「平」,是指運筆時用力平均,起訖分明,筆筆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輕浮,要「如錐畫沙」。
2、所謂「圓」,是指行筆轉折處要圓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釵股」。
3、所謂「留」,是指運筆要含蓄,要有回顧,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誕獷野,要「如屋漏痕」。所謂「重」即沉著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墜石」,不能象「風吹落葉」,即古人說的「筆力能扛鼎」的意思。
4、所謂「變」,是指用筆有變化,或用中鋒或用側鋒,要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而變化,不能執一。二是指運筆要互相呼應,「意到筆不到,筆斷意不斷。
」筆線的形式概括起來無非是畫線時求得粗、細、曲、直、剛、柔、輕、重的變化和對比,使之為所描繪的對象「傳神寫照」。山水畫的線條的提倡:枯而能潤,剛柔相濟,有質有韻。枯而能潤上乘用筆應有「乾裂秋風,潤含春雨」之妙。「太濕則無筆,太枯則無墨」,所以,必須學會運用枯、潤這一對矛盾,使一對矛盾統一起來。哪么這種筆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呢?李可染先生說得非常清楚:「筆內含水不要太多,這樣運筆則蒼;行筆澀重有力,就能把水份擠出來,這樣運筆鍘潤。」 剛柔相濟是指筆線形式要達到既不柔弱又不剛直的完美境界。剛和柔,又是用筆上的一對矛盾。不會運用這對矛盾,往往不是失之「剛」,就是失之「柔」。
D. 國畫菊花怎麼畫
1.菊葉畫法:
步驟一:側鋒行筆畫中間葉片,定出其動勢。
步驟二:筆尖加水畫右向葉片,比第一筆要小些。
步驟三:項勢擻出第三筆葉片。三片葉子的交叉處呈弧形。
菊葉筋的勾法步驟:起筆時中鋒行筆,如勻花瓣用筆,輔筋要畫細些。在畫時要注意筆意相連和空隙的大小付比。
菊葉的結構與不同姿態圖解:勾葉脈的時候應注意用筆輕重,用線要有彈性。不要在葉子剛畫完時或葉子完全乾時勻葉脈,應在墨色即將干時幻,這樣才可以做到墨色渾然一體.
菊葉的品字形組合法的不同姿態:兩葉組合時要畫出葉子的不同姿態,有上仰、下俯或者左出、右出的變化。
2.菊技畫法
主枝畫法:行筆要有一波三折之勢方顯生動,不可太直也不可過曲。
兩枝組合畫法:兩菊考支組合時,應呈一定態勢,或上密下硫或下硫上密,然後以枝幹或葉梗交叉使二者相連,使其跳密有致而富有節奏感。
三枝上仰穿插法:此種穿插枝幹法實為蘭葉的起手用筆法,即主枝與輔枝呈風眼狀交叉,而第三枝正謂之破風眼。
兩考支組合法:在穿插枝幹時要時刻注意大的硫密時比,同時在大的硫密中又要有小的跳密布豆,使穿插後形成的空隙大小不等而富於節奏變化。
多葉組合時,更要注意葉與葉之間的聚散、俯仰、正側的變化關系,也要安排好葉與枝的位五。葉、枝可以互相遮掩,形成前後層次變化。
生葉的總規律為:豎勢的枝幹以橫勢之葉破之,橫勢的枝幹以豎勢之葉破之。
E. 簡單好看的國畫有哪些
有山水畫、飛鳥圖、花卉圖,以簡單的花卉圖為例,畫法步驟如下:
1、線稿,畫畫自己處理線稿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處理線稿時需要對色彩的深淺有個大概的構思,不能單純認為是對著線稿上色。
F. 怎樣畫中國畫
作畫先不求好,先要求合理,合自然的理,比如畫花卉,木質硬的多生直角,軟者多生銳角。枝葉有對生的和不對生的,即輪生和互生的。
畫翎毛:有食谷類、食肉類、涉水類、游水類,鶴、鴨、雞等等,生長環境不同,所以形體生長不同。要注意觀察。
構圖,有長的、寬的、圓的、扇面形的很多種。我們構圖要像飛一樣,不易太老實,老是那麼一兩個式子。有副對子說得好: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畫東西要里出外進,才像大自然的一部分。老是在畫框子里頭畫畫,不是畫外取畫,就老實得死板小氣了,清朝「如意館」里的畫就常犯這個毛病。
作畫要避免「妙」而不真和真而不妙。古人講要「搜妙創真」,很對!
講筆墨,初講可以說「:線者為筆,染者為墨」,易懂易入手。進而應當明了「筆中有墨,墨中有筆」:用墨無筆,古人稱之為「墨豬」,它有肉無骨;用筆無墨是行筆間缺乏墨色濃淡干濕的變化。其實「筆」與「墨」分不開,所以叫「筆墨」,它是一種表現美麗的手段過程。如同地球公轉和自轉:為表現意象造形的美服務,是「公轉」;它也有美的自我表現,是「自轉」。筆墨離開了這個意思,那就是「耍筆墨」,那不是「筆墨」,更不是寫意畫。
G. 國畫怎麼畫
畫國畫,首先要准備材料,宣紙(有正反面,正面光滑,有金星狀,背面粗糙),毛筆(粗細都要有),水墨(轉畫國畫的那種),顏料,鉛筆,橡皮。首先用鉛筆在宣紙上畫出線稿,然後用最細的毛筆蘸上水墨按照線稿描出來,描的過程中一定要慢,線條的粗細均勻,不能斷線,否則會影響畫的美感。描完以後,先放在通風處一星期左右,等水墨徹底干,不然水墨會和顏料匯合在一起,一個星期後,可以按照你那副畫的顏色先上一層底色,要很淡很淡的那種(把顏料擠一點在調色盤上,然後用國畫專用的粗毛筆沾水把調色盤里的顏料化開,然後就用毛筆塗在畫上),把你整幅畫的內容的上一層底色,等它幹了之後(大約要五分鍾),再把你所需要的顏色的顏料擠一點在調色盤上,然後准備兩支粗毛筆,一支蘸顏料,一支蘸水,(如果會拿毛筆的話,就盡量把兩只毛筆拿在一個手上,這樣換筆的時候會快速,避免顏料風干),用一支毛筆蘸一點點顏料,畫在你要畫的地方的邊緣或角(只要畫少部分就可以),然後用另一隻毛筆蘸水,馬上把顏料化開(不然顏料幹了之後就化不開了),一點一點往後面塗,這樣就會形成深淺不一的顏色。等幹了之後,繼續剛才的步驟,直到整幅畫完成(畫的過程中注意水和顏料的分量,太多了會漫到線稿的外面)
注意:顏料的顏色:黃色+青色=綠色
墨綠色+青色=藍色
買顏料盡量買顏色多的,價格稍貴一點的,不然顏色會不好配
回答問題不容易,望採納。
H. 國畫裡面的燕子怎麼畫
國畫燕子的畫法,下面舉幾個例子:
第一種畫法:
1、先調中等墨色,筆尖蘸濃墨。一筆點頭(圖1)。
I. 怎麼畫國畫牡丹
在國畫的繪畫中,可以從簡單的圖形開始練習畫國畫,比如植物中美麗的牡丹花。那麼,國畫中的牡丹怎麼畫呢?用線描方式,接著用彩色來繪畫牡丹花。這里通過畫牡丹花來給大家演示國畫中牡丹的畫法。
方法/步驟
1/8 分步閱讀
准備好畫國畫的工具和材料,有宣紙、毛筆、鎮紙、墨、顏料盤等,把毛筆拿在手上,准備繪畫
2/8
接著,用中號毛筆,在顏料盤中,選取紅色的顏料並在毛筆上調勻。
3/8
然後,用毛筆在紙上畫出牡丹花的花瓣圖形。
4/8
接著,用毛筆畫出牡丹的多個花瓣圖形,注意花型一般為圓形畫法,如下圖所示。
5/8
然後,用小毛筆沾粉紅顏色,畫出牡丹的花蕊圖形。
6/8
接著,用毛筆畫出旁邊的牡丹,注意顏色和水在宣紙上的疊加。
7/8
然後,用毛筆取橘色顏色畫出花蕊,用綠顏色畫出樹葉,用紅色在牡丹添加邊線,增加立體感效果。
8/8
最後,通過畫出多個牡丹圖形,畫出一幅國畫牡丹花,把紙拿起來看整體效果,如下圖所示。通過臨摹練習和寫生,可以提高繪畫國畫的水平,大家也來畫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