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漫圖片 > 尿液是怎麼形成的過程圖片

尿液是怎麼形成的過程圖片

發布時間:2022-05-08 03:32:37

⑴ 右圖為尿液形成過程

(1)、 原 尿 蛋 白質 葡 萄 糖 尿 素 (2)、重 吸 收 腎 小 管 (3)、腎 小 球 糖 尿 病 腎 小 管 胰 島 素 圖中標號①是腎小囊,裡面的液體是原尿,因為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原尿中不含有蛋白質與血細胞,在經過腎小管時,腎小管將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所以尿液與原尿相比,沒有葡萄糖,如果發現尿液中有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那麼可能是腎小球發生病變,通透性變大,尿液招螞蟻,說明尿液中有葡萄糖,可能是腎小管發生病變,沒有將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或者是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分泌過少,細胞對血糖的利用和轉化能力減弱,導致血糖濃度升高,一部分血糖就會隨尿液排出,形成糖尿。

⑵ 尿液形成的過程

尿的形成過程: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無機鹽和葡萄糖等物,質通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當尿液流經腎小管時,原尿中對人體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經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⑶ 尿液生成過程

尿液的產生分三步:
第一、是濾過。當人體血液流經腎小球的時候血漿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從腎小球中濾過進入腎小囊腫。
第二、就是重吸收。濾過的液體經過腎小囊進入腎小管和集合管,許多的有用的物質就在這里被重吸收回血液。
第三、就是分泌。腎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可以將周圍毛細血管一些成分以及這些細胞本身產生的物質分泌到腎小管和集合管的腔內,兩側內臟每分鍾形成的濾液大約有125毫升,這一天總共有180毫升濾液產生,但是每分鍾經過腎臟最後形成的尿液僅有1毫升,最後也就是說我們每天大約有1500毫升的尿量。
尿生成指腎小球毛細血管網內的血漿成分向腎小囊腔濾過。濾過的動力是腎小球的有效濾過壓,濾過的結構基礎是濾過膜,由腎小球毛細血管的內皮細胞、基膜和腎小囊臟層上皮細胞(又稱足細胞)構成。人的濾過膜厚約325納米(nm),其中內皮細胞和足細胞層各厚約40納米。內皮細胞上有分布規整的窗孔,孔徑50~100納米,窗孔總面積占毛細血管總面積的5~10%,而肌肉毛細血管窗孔總面積占毛細血管總面積的0.2%,故前者的通透性比後者大100倍或更多。基膜是由水合凝膠組成的微纖維網,網孔隙4~8納米,伸展性較大。足細胞是有突起的細胞,從胞體伸出初級突起,再由後者伸出次級突起,與相鄰足細胞的突起形成指狀交叉,突起間的裂隙稱裂孔,孔徑25納米,上覆有一層薄膜稱裂隙膜,是物質濾過的最後一道屏障。濾過膜的結構像多層篩,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又構成濾過膜的機械屏障,限制大分子物質通過。
(一)腎小球濾過
是指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的水分、無機離子和小分子溶質通過濾過膜濾入腎小囊形成腎小球濾液(原尿)的過程。濾液除含極少量蛋白質外,其餘各種成分的濃度、滲透壓和酸鹼度都與血漿接近。而血細胞和大分子血漿蛋白不能濾入腎小囊囊腔,仍存留於血液中。
(二)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當原尿流經腎小管和集合管時,其中的水分和各種溶質全部或部分地透過小管上皮細胞,重新進入周圍毛細血管血液中去的過程。由於腎小管各段和集合管的結構各有特點,故重吸收的能力差異很大。近端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強,原尿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幾乎全部在近端小管被吸收。此外,原尿中大部分水和電解質及部分尿素、尿酸等,也在該段被重吸收。
(三)腎小管和集合管分泌與排泄
腎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將代謝產物或血液中的某些物質排入小管液中的過程稱分泌與排泄過程。主要包括泌H+、泌K+、泌NH3.還可將血漿中的其他物質如肌酐、對氨基馬尿酸等排入管腔。此外,進入體內的某些物質,如青黴素、酚紅等,也主要通過腎小管排泄。以上這些物質的排泄大多在近端小管進行。

⑷ 如圖為人體尿液的形成過程示意圖,表中的血漿、原尿、尿液分別取自於圖中結構

在腎單位的結構模式圖中,各部分的名稱分別是:①腎小球、②進球小動脈、③出球小動脈、④腎小囊、⑤腎小管、⑥腎靜脈. (1)圖中的③是出球小動脈,動脈里流的是動脈血,圖中②是進球小動脈,裡面流的也是動脈血,但是兩種血液是不同的,因為在腎小球有過濾作用,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少量小分子蛋白質,尿素等被過濾到腎小囊腔中,所以③中動脈血中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的濃度比②中高了. (2)原尿的成分是: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尿液的成分是:水,無機鹽,尿素;液體B中有葡萄糖但沒有蛋白質,所以是原尿,原尿是經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過濾到腎小囊中的. 故答案為: (1)動脈;血細胞和蛋白質(或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答全得分,不答、多答不得分) (2)原尿;4;腎小囊濾過(或過濾)

⑸ 尿液是怎樣形成的

血液流經腎臟時,血漿中的水分和所有晶體物由腎小球濾過進入腎小管,為原尿;腎小管將原尿的營養物質、大部分水分和無機鹽重新吸收回血液,然後排出含有少量氨的代謝產物和鹽類的水溶液為終尿;尿經過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

簡單來說分三部分:腎絲球過濾作用→腎小管再吸收作用→腎小管分泌作用

(5)尿液是怎麼形成的過程圖片擴展閱讀

尿液成分與尿石形成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有些成分是形成結石的主要成分物質,例如鈣、尿酸、草酸等,有些成分則是形成結石的抑制物,例如枸櫞酸、酸性黏多糖、鎂等。

正常人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佔96%~97%,固體成分佔3%~4%。正常成人每天排出固體物質約60克,固體物質中無機鹽約25克,其中一半是鈉、氯離子;有機物約35 克,其中尿素約30克,其餘是少量的糖類、蛋白及體內多種代謝產物。

在野外被劃傷,傷口都會有許多病菌,如果沒有消毒葯品,可以用中段尿液清洗傷口,並及時到醫院就診,但注意不要使用剛排出的尿液清洗傷口,不要儲存尿液備用。(中段尿正常情況下,基本可以認為是無菌的。在緊急情況沒有清潔物的時候,可以用中段尿沖洗傷口,起清潔作用。但必須及時到醫院就診)

⑹ 尿的生成過程示意圖

(1)從圖中可知:①是進球小動脈,②是出球小動脈,③是腎小球,④是腎小囊,⑤是腎小管.
(2)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原尿和血液的區別在於,原尿中沒有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原尿和尿液的區別在於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故答案為:(1)腎小球;腎小囊;(2)腎小球的濾過;腎小管的重吸收.

⑺ 如圖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1)尿的形成包括[④]______作用和______作用.經過④的作用,在圖中③內形

尿的形成主要有兩個過程,④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和⑤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③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在圖中③內形成的液體是原尿;與血漿相比,除不含大分蛋白質子外,其它成分相似.當原尿流經⑤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不重吸收尿素;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尿液與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有的是葡萄糖,濃度增加的物質是尿素.
(2)每個腎臟是由100多萬個腎單位構成的,腎單位是腎臟的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有腎小體和腎小管構成,腎小體又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因此腎單位包括小囊、腎小管、腎小球.
(3)當腎小球發生病變時,會導致腎小球的通透性增大,本不能濾過到腎小囊腔的血細胞和蛋白質會進入腎小囊腔中,但腎小管對血細胞和蛋白質沒有重吸收能力,因此這些血細胞和蛋白質就會隨尿液排出而形成血尿或蛋白尿.故有一病人出現血尿被醫生診斷為急性腎炎,其病變部位是圖中的④腎小球.
(4)A、腎小球是個毛細血管球,由進球小動脈分支形成的數條毛細血管網包繞而成,另一端匯集成一條出球小動脈,出球小動脈和進球小動脈內都流動脈血.故不符合題意;
B、腎臟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血液在流經腎臟時,經過過濾和重吸收作用,其中的水、尿素(尿酸)和無機鹽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因此,血液中的尿素、尿酸等代謝廢物含量減少;腎臟的組織細胞完成呼吸作用需要從血液中獲取氧氣,同時會將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到血液中,所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會增加,而氧氣含量會減少.故不符合題意;
C、②出球小動脈的兩端都是毛細血管,前端是腎小球內的毛細血管,後端是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故不符合題意;
D、④腎小球處毛細血管的兩端均為動脈.前端是進球小動脈和後端是出球小動脈;腎小球、出球小動脈和進球小動脈內都流動脈血.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1)腎小球的過濾;⑤;腎小管的重吸收;原尿;大分子蛋白質;葡萄糖;尿素;
(2)B;
(3)④;
(4)D

⑻ 尿液是怎麼形成的

尿液的形成過程比較復雜,大致是由於腎臟濾過人體的血液而產生。人體的血液經過腎臟以後進入到腎臟內部,腎臟內部含有大約300萬個左右的腎小球。腎小球像一層濾網一樣,然後血液經過腎小球濾過,比較大的分子,比如蛋白或營養物質就不能通過這個濾網而留在體內。而比較小的有毒物質,比如尿素氮、肌酐和胍類物質,就可以通過篩網而濾過進入腎小管之中,水分也可以通過濾網而進入腎小管質中。腎小管就重吸收水分,再返回到人體的血液之中,而且小分子的物質通過腎小管的分泌進入腎盂之中,少部分的水分也會進入腎盂之中,混雜這些有毒物質就最終形成了人類的終尿。這些終尿被集合系統收集,存儲在膀胱之內,當存儲到大約200-300ml左右時就會產生一種憋尿感,促進患者去排出這些有毒物質,也就是人體最終排出的尿液。
尿液由腎臟產生,其生成的過程主要為腎臟動脈供應血液進入腎臟,血漿在腎小球的毛細血管處通過濾過作用形成了超濾液。腎小管和集合管有重吸收及分泌的作用,當形成的超濾液流經腎小管以及集合管的過程中被選擇性的重吸收,然後經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終形成尿液。人體通過尿液的生成和排出腎臟,實現了排出體內代謝終產物,調節水及電解質平衡、調節體內滲透壓力、體液的量以及電解質的濃度、酸鹼平衡的作用,尿液產生的過程中受多種激素調控。

⑼ 尿的生成過程分哪幾個基本步驟

尿生成基本過程包括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腎小管和集合管分泌與排泄三個基本步驟。

1、腎小球濾過是指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的水分、無機離子和小分子溶質通過濾過膜濾入腎小囊形成腎小球濾液的過程。濾液除含極少量蛋白質外,其餘各種成分的濃度、滲透壓和酸鹼度都與血漿接近。而血細胞和大分子血漿蛋白不能濾入腎小囊囊腔,仍存留於血液中。

2、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當原尿流經腎小管和集合管時,其中的水分和各種溶質全部或部分地透過小管上皮細胞,重新進入周圍毛細血管血液中去的過程。

3、腎小管和集合管分泌與排泄,腎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將代謝產物或血液中的某些物質排入小管液中的過程稱分泌與排泄過程。

尿的信號:

尿急:一般是指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難以控制。

尿頻:一般正常成人白天排尿3-6次,夜間1-2次,單位時間排尿次數增多就是尿頻。當然,如果是飲水增多、天氣寒冷或者精神緊張,又沒有其他症狀的話,就很可能是生理性尿頻。

尿痛:就是指排尿時感到恥骨上區、會陰部和尿道內疼痛或燒灼感。

如果三種情況同時出現,十有八九,就是尿道炎症。這幾個症狀,是很多泌尿系統疾病經常會出現的,應該警惕,特別是合並了其他情況,如血尿、多飲、尿線細等等,應盡快去醫院診治。

飲水千般好

細心的人可能會觀察自己的尿,有時候清亮一點,有時候就黃一些,甚至有時會出現白色渾濁的尿液,慌慌張張跑到醫院驗尿,卻發現沒有問題。

閱讀全文

與尿液是怎麼形成的過程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i里怎麼讓圖片變形 瀏覽:667
清新圖片男生唯美傷感 瀏覽:152
怎麼在word中把圖片和文字框組合 瀏覽:458
旅途中有你圖片帶文字 瀏覽:570
一年級猴子簡單畫圖片 瀏覽:750
男生漫畫人物帥氣圖片 瀏覽:564
用槍的動漫圖片 瀏覽:941
名為小綠的文字圖片 瀏覽:714
文件櫃圖片及價格 瀏覽:700
動漫版的帥哥圖片 瀏覽:367
wps中的ppt如何查找圖片版式 瀏覽:954
古力娜扎照片大全圖片 瀏覽:187
怎麼手工製作卡片圖片 瀏覽:82
衣服和帽子的圖片 瀏覽:774
微信里的圖片怎麼移到word文檔 瀏覽:611
美女傷感唯美圖片側面 瀏覽:385
剃刀邊緣發型圖片 瀏覽:601
維族漂亮女孩圖片 瀏覽:732
女生手輕微擦傷的圖片 瀏覽:325
農忖別墅圖片簡單實用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