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圖片 > 古代美女手工圖片大全

古代美女手工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4-03-29 11:09:25

1. 中國古代內衣美女圖片

這幅美女圖做桌面也能。祝福快樂!

2. 古代美女古裝圖畫繪畫唯美到極致

很多古裝的古代美女圖畫都很漂亮,尤其是手繪的古裝美女圖片,特別唯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古代美女圖畫繪畫,希望大家喜歡!

古代美女圖畫繪畫展示

古代美女圖畫繪畫1

古代美女圖畫繪畫2

古代美女圖畫繪畫3

古代美女圖畫繪畫4

古代美女圖畫繪畫5 中國古代美女審美

中國漢代以前,人們對女性只注重面部形象,到了魏晉,才開始著重於裝飾。魏文帝喜歡打扮華麗並將頭發挽成蟬翼形的妃子。唐朝是開放社會,容許袒胸露臂,崇尚的女性體態美是額寬、臉圓、體胖。

唐朝以後沒有定論。宋朝以後,大致是以觀音菩薩的本貌作為女性美的高標准,各個時代所雕塑繪畫的觀音菩薩,就是當時審美標準的具體說明。

時代對美的詮釋更是大相徑庭。唐代世人又以體態豐腴、豐胸肥臀的楊玉環為美;但是到了宋代人們以“身輕如燕,身姿窈窕的趙飛燕(漢代)為最美。”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中國古代的貂蟬,西施,王昭君和楊貴妃。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 故事 組成的歷史 典故 。

娥眉青黛:娥眉是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把眉毛剃掉,再用青黑色的顏料來繪畫眉毛,這種眉毛化妝,早在西周時已十分流行,在《詩經》和《楚辭》中,便已出現這個形容詞.。細腰雪膚:雖然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是身材豐滿的美女,但國人還是偏好纖瘦型美女,細腰便是腰肢幼細;雪膚則是肌膚雪白,相傳趙飛燕便是細腰雪膚的表表者。

蓮步小襪:蓮步是指美女的腳步,更指纏過的小腳。小襪則指纏足女性所穿的襪子;小腳步伐如蓮,再穿上小襪,便成為美女的一種美態。

中國各朝代的審美標准都不同,而當時女性地位低,往往要為了迎合男性的眼光去塑造體態,做出損害身體健康的事。例如春秋戰國時楚國某國君喜歡腰細的女子,不少宮嬪因為節食減腰而餓死,故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說法。

漢代時趙飛燕以身材輕巧見稱。而唐朝時則崇尚豐滿,認為豐滿的人生育能力強,武則天與楊貴妃都是身材豐滿的女人,“燕瘦環肥”就是指趙飛燕和楊玉環。

中國古代有不少男性戀足,纏足的習俗相傳起源於五代十國南唐宮中。明清時認為有“三寸金蓮”的女性才是美女,所以不少女性被迫纏足至弓型,嚴重損害健康。

中國傳統上病態美的女性亦受到喜愛,給人一種柔弱、楚楚可憐的感覺,激起男性的保護欲,例如春秋時期越國美女西施,相傳她心痛時捧心皺眉的樣子很迷人。著名小說《紅樓夢》里的林黛玉也是病態美的代表人物。

古代中國美女的三圍標准:當今社會,女人的身材標准已經漸漸模糊,有的豐滿成熟,有的纖瘦清純,各有各的追求者。17世紀,佛蘭德畫家魯本斯所畫的婦女,在當今是不會被當作“美”的典型的,她們蒼白的臉上略帶粉紅色,顯得光彩奪目。

胸圍:古代中國人對女性的胸圍要求不高,對擁有一雙豐滿隆起的乳房的女性也頗不以為然。其實,古代男子欣賞的女性乳房是恰堪一握的丁香乳。

腰圍:公元前6世紀的楚靈王偏愛細腰女子;與楚襄王同時的楚人宋玉,在其《登徒子好色賦》中,對那位漂亮的“東家之子”也有“腰如束素”的描寫有所偏愛。不過,纖細腰身,荊楚一帶的風尚。而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只要腰身和整個身材配合得宜,寬與窄都無所謂,美其名曰“小蠻腰”;細腰美其曰“楊柳腰”。具有“曲線玲瓏”之美。

臀圍:它的豐滿與否,成為古代中國美女的重要件之一。其原因,中國人認為臀部渾圓的女人會多生孩子。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代農業社會里,肥臀自有其重要性。

古代描寫美女的詩句

1、屆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

2、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3、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著流紈素,耳垂明月當。指若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4、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5、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6、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7、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8、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9、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10、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1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12、聘聘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13、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14、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

1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16、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17、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18、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

19、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20、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看了AAA還看:

3. 有才藝的女人才更加迷人,古代女子的才藝包括哪些

古代女子必備技藝為女紅。

女紅(gōng),亦作「女工」、「女功」,或稱「女事」,屬於中國民間藝術的一環,多指女子所做的針線活方面的工作。舉凡婦女以手工製作出的傳統技藝,像是紡織、編織、縫紉、刺綉、拼布、貼布綉、剪花、漿染等等,就稱為「女紅」。

而這項女紅技巧從過去到現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傳襲而來,因此又可稱為"母親的藝術"。而女紅中,最著名的就是刺綉了。

刺綉俗稱「綉花」,是在已經加工好的織物上,以針引線,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穿刺,通過運針將綉線組織成各種圖案和色彩的一種技藝,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刺綉滲透了無數婦女的聰明智慧和美好的願望,十指春風,充滿了熾熱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情感。

手中的針線猶如畫家手中的筆墨丹青,可以綉出璀璨精美的圖畫,並能表達綉女的個性,顯示出不同時代的文化風貌和藝術成就。眾所周知,中國素以「絲綢之國」聞名世界,中國南部廣大地區自古以來產有蠶絲,促進了刺綉、織錦工藝的發展。

刺綉熟稱「綉花」,是在已加工好的織物上,以針引線,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穿刺,通過運針將綉線組織成各種圖案和色彩的一種技藝。刺綉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文化,它與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絲絲縷縷聯系著。是婦女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

對繼承傳統文化並發展現代的藝術創作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在外國人眼裡,刺綉是中國文化藝術的代表之一。

(3)古代美女手工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古代讀書人的才藝:

1、書法

且不說王羲之、張旭、顏真卿、柳公權等等公認的書法名家,就連普通讀書人的書法,恐怕也要令當世不少書法家汗顏了。

退一步說,就算今人把一幅字寫得再漂亮,但古人筆墨間隨意流淌的那種情趣、情懷,恐怕是很難找回來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有一篇叫《筆墨祭》的文章,說的正是此意。

2、音樂(古琴)

古人精通音律者極多,有名的如三國儒將周瑜,當時有諺語說:「曲有誤,周郎顧」。周瑜寫的曲子《長河吟》,連他的死對頭諸葛亮都會彈奏。

中國傳統文化對音樂極為重視,尤其是儒家學派。孔子就認為:「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我們都知道儒家有「四書五經」,其實應該是「六經」,還有一部《樂經》,可惜已失傳。孔子本人也擅長彈奏古琴,且造詣很高。

與今人更多地把音樂作為一種消遣不同,對古代讀書人而言,音樂是修身必要的一門基本功,不及格是不行的。

3、中醫

在古代讀書人中,懂中醫的人就非常多。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古人比今人更講孝道。所謂「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懂一點醫術,能更好地照顧父母,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孝。

4. 古代婦女的頭飾有哪些

古代婦女頭飾簡介(這是我同學的文章,可惜我沒拿到圖片,只有文字

譚 璐

摘要:古代頭飾精巧華美,本文簡單的介紹了古代婦女頭飾的種類,頭飾的發展演變,以及古代婦女根據身份,出席的場合來佩戴不同的頭飾。

關鍵詞:笄,簪,釵,華勝,擿,花鈿,步搖,梳篦

經常可以看到電視劇中古代女子穿著雍容華麗的服裝,戴著製作精美的頭飾,這亮麗的一幕使我們不禁感慨古代手工技術的發達。但是細細想來,電視劇中呈現出來的只是崇尚簡潔的現代人參考史料對古代頭飾的仿照品。這就不難想像真正的古代頭飾有多麼的巧奪天工。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古代婦女所佩戴的頭飾。

1. 1. 笄,簪,釵,擿,華勝

笄是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的。在《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鄭玄註:「笄,今之簪。」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發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時候就用笄將頭發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禮。《儀禮·士昏禮》:「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鄭玄註:「笄,女之禮,猶冠男也。」《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而笄。」鄭玄註:「謂應年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

簪是由笄發展而的,是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可用金屬,骨頭,玉石等製成。後來專指婦女綰髻的首飾。擿,簪股,將頭部做成可搔頭的簪子,所以俗稱為搔頭。《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後宮人搔頭皆用玉簪。《後漢書·輿服志》有:「黃金龍首銜白珠,魚須擿,長一尺,為簪珥。」的記載。

釵,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用來綰住頭發,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發上。五代五縞《中華古今注·釵子》:「釵子,蓋古笄之遺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為之,敬王以玳瑁為之,始皇又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釵與簪是有區別的,發簪作成一股,而發釵一般作成兩股。

華勝,即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製成花草的形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釋名·釋首飾》:「華勝,華,象草木之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蔽發前為飾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暠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唐顏師古注;「勝,婦人之首飾也,漢代謂之華勝。」

2. 步搖

步搖,古代婦女附在簪釵上的一種首飾。《釋名·釋首飾》:「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後漢書·輿服志下》:「步搖以黃金為題……」王先謙集解引陳祥道曰:「漢之步搖黃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采玉,以垂下,行則動搖。」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來形容楊貴妃。

古代婦女將頭發綰成髻鬟,用簪釵固定,以免髻鬟鬆散墜落。古代的簪釵形式繁多,用石,竹,玉,骨,金,銀等多種材料製成,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簪釵也有變化,從歷代遺留下的款式多樣的簪釵中可以看出其變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見的有:(1)圓頂形,簪身為圓柱體,頂端作球體或半球體,少數刻有旋紋;(2)花頂形,簪身與上相同,惟於頂端鏤鑿梅,蓮,菊,桃等花紋;(3)耳挖形以金屬或玉形成,簪身略扁,上端寬闊,至頸部明顯收束,並朝正面彎轉,形成耳挖,使一物具有兩種功用;(4)如意形,簪身作圓形或扁形,簪身朝前彎轉,呈如意頭狀;(5)動物形,簪首飾以飛禽走獸,常見的有龍,鳳,麒麟,燕,雀及游魚等。

這些形狀的發簪,發釵在各地的古墓中時有發現,例如: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848年)墓出土雙鳳紋鎏金銀釵,另有鏤空穿枝菊花紋釵,形象豐美。廣州皇帝崗唐代木槨墓出土金銀首飾中有花鳥釵,花穗釵,纏枝釵,圓錐釵等,用模壓,雕刻,剪鑿等工藝做成,每式釵朵都是一式兩件,花紋相同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圖1)

唐代花釵:(1)斯德哥爾摩kempe氏藏(2)廣州皇帝崗唐墓出土(3)唐代菊花紋釵(西安出土)(4)唐代雙鳳紋釵(西安出土)

安徽合肥西郊南唐保大年間墓出土一件金鑲玉長28厘米的步搖,上端像雙翅展開,鑲著精琢玉片花飾,其下分垂珠玉串飾。另一件長18厘米,頂端有四蝶紛飛,下垂珠玉串飾的銀步搖,製作都極精緻(圖2)

圖2—1安徽合肥出土的南唐金鑲玉步搖(右下為步搖上所鑲玉片紋飾)

圖2—2安徽合肥出土南唐四蝶銀步搖

2. 3. 梳篦,鈿花

篦,一種比梳子密的梳頭工具。亦指用篦梳頭剔除發垢。唐李賀《秦宮》詩:「鸞篦奪得不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王琦匯解:「篦,所以去發垢,以竹為之,鸞篦必鸞形象之也。」

鈿花,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鈿花用。」鍾廣言註:「鈿花:用貴重物品做成花朵狀的裝飾品,如金鈿,螺鈿,寶鈿,翠鈿,玉鈿等。」

中國自古便注重禮儀,人們對自己的儀容裝飾十分重視,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之物。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風氣。

湖北江陵出土幾件秦木質彩繪角抵圖木篦,馬蹄形,上繪三人作角抵戲。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出土的梳篦是象牙製成的,均作馬蹄形,長均8.8厘米,寬均5.9厘米,梳20齒,篦47齒,細密均勻。在山東臨沂銀雀山和湖北江陵紀南城出土的西漢木梳,背平直,上面有四個裝飾紐。湖南長沙南門紙圓沖唐墓出土銅梳已殘,背上有清晰的紋飾,作雙鳥徘徊旋飛。河南陝縣廟底溝出土了精美的骨梳(圖3)

圖3—1唐代銅梳(湖南長沙紙圓沖出土,根據殘物復原)

圖3—2河南陝縣廟底溝出土的骨梳

簪釵是用來綰住頭發的,而花鈿直接插入綰好的發髻起裝飾的作用。(圖4)

圖4—1琉璃制寶鈿(江蘇新海連市海州東門外五代墓出土實物拓片)

圖4—2團花金鈿(傳世實物,現藏日本大和文華館)

圖4—3折枝花形金鈿(廣東廣州皇帝崗唐墓出土)

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早在四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便有插梳的習慣。當時,雖不完全是為了裝飾(有的和宗教,葬俗有關),但卻是後世插梳習俗的源流。

春秋以前的梳子,不論形制多麼復雜,裝飾多麼考究,它們的外形特徵基本一致,都是直豎形,梳把較高,橫面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

從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為主,尤以木料最常見。梳篦的造型多上圓下方形似馬蹄。

自魏晉在婦女頭上流行插梳之風,至唐更盛,這種梳篦常用金,銀,玉,犀等高貴材料製作,插戴方法在唐代的繪畫如張萱的《搗練圖》,周肪《紈扇仕女圖》及敦煌莫高窟唐代供養人壁畫中均能看到。元稹在《恨妝成》中描寫:「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靨。」王建的《宮詞》中也有「歸來別施一頭梳」的描寫,這些正說明這種插梳的風尚。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顯降低,其質料及裝飾視用途而別。宋朝以後,梳子的形狀趨於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時期的梳篦樣式,基本保持宋制。

4.結語

從古代婦女的頭飾中可以看到當時社會發展的經濟狀況,經濟越發達,婦女們所佩戴的頭飾越多,製作的也越為精巧,復雜。婦女們佩戴頭飾也是有身份地位的講究的,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場合所佩戴的頭飾不一。這點從《後漢書·輿服志》中可以看出,其中太皇太後,皇太後入廟時所佩戴的首飾:「簪以瑇瑁為擿,長一尺,端為華勝,上為鳳皇爵,以翡翠為毛羽,下有白珠,垂黃金鑷。左右一橫簪之,以安蔮結。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級焉。」

「皇後謁廟服假結,步搖,簪珥。步搖以黃金為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九等,熊,虎,赤羆,天鹿,辟邪,南山豐大特六獸,詩所謂『副笄六珈』者。諸爵獸皆以翡翠為毛羽。金題,白珠璫繞,以翡翠為華雲。」「公,卿,列侯,中兩千石,二千石夫人,紺繒蔮,黃金龍首銜白珠,魚須擿,長一尺,為簪珥。」《舊唐書·輿服志》中也有記載:「武德令,皇後服有緯衣,鞠衣,鈿釵禮衣三等。緯衣,首

飾花十二樹,並兩博鬢……鈿釵禮衣,十二鈿……;皇太子妃服,首飾花九樹,……細釵禮衣,九鈿……;內外命婦服花釵,翟衣青質,第一品花鈿九樹,翟九等。第二品花鈿八樹,翟八等。第三品花鈿七樹,翟七等。第四品花鈿六樹,翟六等。第五品花鈿五樹,翟五等。鈿釵禮衣,……第一品九鈿,第二品八鈿,第三品七鈿,第四品六鈿,第五品五鈿……。」

古代婦女的頭飾是古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文明傳承過程中我們汲取了很多,也舍棄了很多,在有著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崇尚簡潔的人們已不再佩戴象古代那樣華麗且形式復雜多樣的頭飾,但是簪,釵等頭飾並沒有消失,它們被簡化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經常可以看到女子用簡單,大方的簪釵來綰頭發。希望簪釵作為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繼續發展與傳承下去,中華文明這個璀璨的皇冠上不可缺少這樣一顆閃耀的珍珠。

參考書目:

《儀禮·士冠禮》《儀禮·士昏禮》《禮記·內則》《西京雜記》《後漢書·輿服志》

《中華古今注·釵子》《釋名·釋首飾》《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天工開物·玉》《舊唐書·輿服志》《漢語大辭典》《中華文化通志·服飾志》

圖片資料來源於《中華文化通志·服飾志》,部分資料來自漢服網。

5. 古代女子的發型代表了她們的年齡和身份,各朝代有哪些發型美到讓人驚嘆呢

古代女子的發型確實是代表著年齡和身份,也是女子重要的裝飾,古代婦女發式造型的變化,極為富麗而多姿,不斷變化,相關的記載有很多,在古代的書中也有記載大概要有好幾百種。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不同朝代的不同好看的發型,這些發名皆是由發型與首飾寓意而命名,叫法雖然多,按其編法與發式可概括為幾種基本的類型。

閱讀全文

與古代美女手工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橡皮筋槍高清圖片 瀏覽:691
白鹿原刪減內容免費閱讀 瀏覽:844
比較開放的外國電影有哪些 瀏覽:22
兩女給男主戒網癮韓國電影 瀏覽:418
在線免費播放電影 瀏覽:213
童玲電影有哪些 瀏覽:847
鬼片免費電影 瀏覽:919
邵氏毒女 瀏覽:738
電影院10排哪個位置好 瀏覽:348
戀母小說 瀏覽:681
姓蔣圖片文字 瀏覽:77
主角是個大學生的鄉村小說 瀏覽:832
男生穿婚紗的圖片 瀏覽:144
壁紙貓和女孩圖片 瀏覽:968
野人電影都有那些 瀏覽:573
日本電影女主腿有殘疾 瀏覽:612
打電話動漫圖片大全 瀏覽:844
男男真做電影 瀏覽:450
染島貢幫人幹活的作品 瀏覽:648
有一部狼姚貓妖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