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都深夜通宵游——難忘的成都美食與美女
我和朋友坐車到了成都東站,接著我們開始了作死的旅遊計劃,第一晚為了省錢,直接來個通宵成都深夜遊。
剛到成都,就去了之前預訂的酒店,把行李存放在前台後,打算先去春熙路,然後再到寬窄巷子和蘭桂坊。
路上已經開始吃起來了。來成都,還有比吃的更重要的事情嗎?答案是,沒有的。
第一次吃兔腿,第一口感覺麻麻地,咬下去感覺肉質很緊實,感覺像雞肉,果然沒有味蕾基礎也是吃不出兔肉有多優秀吧。
在成都必須吃小面,超好吃。
很快到了春熙路,但是失望的是,晚上去感覺沒什麼特別的,去了有名的龍抄手,才明白什麼叫景點的東西都不好吃。
實際上牛肚燒餅還不錯。
逛沒多久感覺沒啥好逛的我們又去了寬窄巷子。春熙路還是應該早上來的,熱鬧點,但是重點必須是看各路美女了。然而晚上的寬窄巷子也是不好玩的。一個人都沒有,趕了個晚市,成都人晚上很早下班了感覺。我們去了唯一還營業的茶館,在裡面點了兩杯茶和一盤水果,就包了一間大包廂,非常愜意。可惜估計是晚上沒什麼人喝茶吧,貌似只有我們。
晚上的寬窄巷子感覺有點恐怖。
寬窄巷子深夜觀光失敗後我們就去了成都傳說中的蘭桂坊。剛下車,就在竹絲路口碰見一個人在酒後爭執,兄弟激烈地吵起來有推扯一陣子,就罵爹罵娘地各自離開了。我朋友說,這種事情我在重慶見過了,不奇怪,第二天起來關系照樣,好像就沒發生什麼事情一樣。
看到前面有家缽缽雞,我們的目光早已被放在外面兩大個黃色陶瓷製大盆吸引住了,通紅的紅油上面飄著白芝麻,一捆一捆缽缽雞串和蔬菜串擺出了各種誘惑的姿勢,撒上芝麻的雞爪,雞腎,雞皮,雞心讓人胃液大增。一大晚上誰受得了這種明晃晃的誘惑,就像廣州的明檔一樣,把一隻只燒鵝,燒鴨,叉燒,白切雞擺在你面前,也是一種赤裸的誘惑呀。
老闆指引著我們這兩個門外漢,讓我們喜歡什麼就拿什麼,或者跟他說下幫著拿,拿完後問一句,「要加熱嗎?」,當然了,現在外面可是9℃,我就下半身穿著一件牛仔褲,感覺冷風不停地往縫裡面透,冷得不及防。
加熱後的缽缽雞非常驚艷,口水直流,吃起來感覺到了川菜調味的精髓,非常麻,就是停不下來,非常好吃,食材負責口感與底味,調料的味道才是主角。第一次吃缽缽雞,從此對它們產生感情了,怎麼辦。
看到菜單有一道叫煮啤酒的,就好奇地點了一份,想不到非常好喝。偷偷看了私密配方。
用當地啤酒加冰糖,枸杞,紅棗和廖糟熬成的「朋克養生」派的煮啤酒,味道非同凡響。
吃完我們就逛起來酒吧,逛了很久最後選了一家清吧,沒想到2點就修業了,無奈轉移戰場,到了茶馬古道,就在我們喝酒暢聊的時候,背後一桌來了一對男女,因為很近,可以聽見只言片語,女的大概有29左右,似乎對眼前那個肥頭大耳的男的一點興趣都沒有,但還是配合他的演出,然後突然她轉過身子,問我:「你們是不是廣東人呀,聽你們說話挺像的,」我們愣了一下,突如其來搭話,不過這在酒吧也正常,「是呀,你怎麼看出來了?」,我回道。這時候才隱約看清了女的臉,長得確實艷麗,五官非常標致。她笑了一下,說:「我就知道去,我聽了幾年廣東話了,你一開口我就認出來了,我在廣東呆過幾年,所以認得。」原來如此,我們都笑了,然後聊起來。
她說:「你們這兩個學生,那麼晚來這里幹嘛呢,這里不是你們該來的地方哈哈哈!」
那時候我們都還在讀大學。聽到這話,我開玩笑地回了句,「我們是來體驗生活的,旅遊項目來的哈哈哈。」
她高興起來,來了興致,就對著我們說,「看著」,然後猝不及防地大吼了一聲,「小二!過來!」,我們兩個目瞪口呆,還不知道什麼情況,之間有個像兼職的瘦個子男連忙跑了過來,戰戰兢兢地問了句,「……需要什麼幫忙的嗎?」,然後她爽朗地笑了幾聲,然後突然又潑辣地回道,「沒事!回去吧」,隨後又是若無旁人地笑聲不斷。不愧是四川妹子,說不出來的氣魄。那是我第一次見識到我朋友口中所謂的四川女子的性格,果不其然,實在讓我印象深刻,彷彿覺得男女平等有望了。與我在廣東見到的柔弱女子形象完全不能比呀。果然每個地方的人性格是不一樣的。到現在仍然記得那個酒吧美女的非凡氣魄,恐怕這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成都記憶了。
即使是開得最晚的酒吧,也只營業到凌晨4點,我們失策了,滾出酒吧後迎接我們的是成都凌晨超低溫寒流,開始後悔沒有穿多點衣服,只能靠抖來驅寒的我們看到一家便利店馬上進去了。隨便吃早餐,可以說非常難吃的包子,休息片刻,6點開始我們又開始計劃第二天的行程了。非常疲累與寒冷,但是仍然興致勃勃,聽到朋友說要去熊貓養殖基地後,我有點想要回酒店睡覺了。
——待續
㈡ 從味蕾到神經美食作品如何拍攝
導語 :本期跟大家介紹一位美女美食攝影師游向藍天的魚,她的作品都用自然光拍攝,並且不依賴後期。閱讀內容學習怎樣利用自然光拍出誘人、高畫質的美食作品,風格還有點治癒系哦。
一、她的拍攝裝備
D7000 24-70 F2.8 45mm ISO200 曝光補償0.33
機身:D7000、K10d、550D
鏡頭:24-70、理光50 1.8f、50 2.8f
腳架:百諾
24-70構圖方便,色彩還原度好,銳度足夠,而理光50 1.8f 光圈夠大,這兩個優勢可以讓美食作品看起來更光鮮。
二、在家拍攝,什麼位置最有利?
D7000 光圈 : f/2.8 曝光時間 : 1/13 ISO: 320 焦距 : 62mm
在家拍攝美食圖片,需要選擇光線充足的區域,譬如:陽台、窗邊。但不要在日光直射的情況下進行,比如這張《腌篤鮮——舌尖上的江南Style》,拍攝時光線比較生硬,光比比較大,陰影較重。
三、如何在餐廳尋找有利拍攝的自然光?
盡量選擇燈光充足的地方
在餐廳拍攝,容易受到場地的限制。如果能選擇坐在窗邊自然是最好的,如果沒有那就只能盡量選擇燈光充足的地方。
多數西餐廳燈光都會比較幽暗,這對於想要很清晰地表達美食有一定難度,再加上多人用餐,桌上難免會排放滿盤、碟等物品,因此一般角度很難避開雜亂的背景。這種時候,可以選擇俯拍,干凈純粹地表達菜品,將西餐的精緻與優雅收進鏡頭中。
四、用白布或白紙巾測光
對於沒有測光表的人來說,可以憑借經驗先調節不同的參數試拍幾張。我曾經見到一位有經驗的攝影師,利用白色的毛巾進行測光。具體辦法,因為我家中沒有純白色的毛巾,只好用紙巾勉強做下示範。
具體做法是將紙巾揉搓(毛巾隨意擺放就可以了)後,放在你打算拍攝的場景中,不知道大家日常拍照時用什麼檔,我一般用A檔(光圈優先),自動白平衡。
陰影較重,高光還算湊合
可以看出現在的`陰影較重,高光還算湊合能看出細節,整體偏暖。需要增加曝光補償,在陰影處放置反光板,稍微調高色溫。
五、了解自己的相機,准確曝光
D7000 光圈 : f/4.5 曝光時間: 1/30 ISO: 200 焦距: 48mm 曝光補償:+0.67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相機,我以前用pentax的時候,通常正常曝光都會暗,必須加一檔曝光,當然,這跟拍攝物體有關,及想要的風格有關。通常情況下,因為我一般用側逆光,所以都會加點曝光。
六、食物怎麼擺拍怎樣構圖才吸引?
九宮格構圖法
最常用的是九宮格構圖法,可以將食物擺放在單色背景下,比如干凈的餐桌布,讓視覺聚集在主體上。圖1為了不讓畫面看起來呆板,將食物焦點偏右構圖。圖2雖然增加了其他物體點綴畫面,但主體不能讓人清晰知道裡面是什麼食物。
4:3構圖
4:3構圖,適當的留白可以增加畫面的張力。圖1畫面中的小竹籃起到延伸作用,這是作者的悉心擺放,與白色背景形成一致色調,突出重點綠色菜式,讓它很清晰地展現在畫面中。圖2擺放的食物太多,構圖太滿削弱了想表達的主體,而且會給人壓迫感。
K10d 光圈: f/2.8 快門: 1/200 ISO: 250 焦距: 50
利用光線營造治癒系效果。日落時分的光線是柔和的暖調,正好營造冬日中暖陽的感覺,看到這樣的美食圖心情都會好起來吧。
讓畫面具有靈性。通過一些流動的物質,讓畫面更有動感。後2張照片比起第一張是不是更具可觀性呢?
七、後期分享
她的作品不需要太依賴後期,用ps進行簡單的曲線調節(亮度、對比度),有時加一些銳化。pentax與cannon的照片普遍偏軟(與鏡頭和機身有關)所以有必要進行適當的銳化。一張照片,從拍攝完成到呈現在眾人面前,通常會經歷以下5個簡單快捷的步驟。
對比圖
對亮度、對比度的進行調節
第一步,通過適當的曲線調節對亮度、對比度的進行調節。達到更好的層次。
進行USM銳化
第二步,利用快速蒙版,選擇照片中的主體部分,對所選部分進行USM銳化,讓細節更加清晰的呈現。
裁切工具對照片進行重新構圖
第三步,如果有必要,可以用裁切工具對照片進行重新構圖,裁出一些沒必要的場景才能是主體更加突出。
第四步,有時,為了使圖片更加有縱深感,帶些lomo效果,也可以為圖片加上淺淺的暗角。新建一個圖層,使用圓形漸變工具,拉出白(圓心)—→黑的漸變,然後選擇“線性加深”的疊加方式,調節圖層的透明度,達到理想。
最後,個性化你的圖片,為它加上一個專屬的logo,擺放在適當的位置,既不妨礙表達主體,也不至於讓人忽略,若能增加圖片美感,是最好的。
㈢ 美女廚神姜妍都有哪些美食製作時的精彩瞬間
姜妍,國內女演員,近些年所拍的劇不算多,我們所知道的她以往的影視作品有《老牛家的戰爭》、《醫館笑傳》、《美好生活》、《精英律師》等等。我們偶爾會在綜藝上看到她,尤其是一些製作美食類的節目,她的廚藝也是在這些節目當中得以展現。有些人說她不去做美食博主真的可惜了,還有些網友建議她去開餐廳,可以說是一個被演藝事業耽誤的美女廚神了。那麼她製作美食的節目都有些哪些精彩的時刻呢?下面就來給大家說說。
姜妍雖然戲拍得不多,但是在關於美食方面的綜藝卻是帶給大家新鮮的認知,感嘆廚藝頗高,真可謂美女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