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岫岩玉的價格
您的問題,岫岩玉的價格,等級不一樣,價格有差異;有500--2萬元之間一公斤的!
2. 肉玉的介紹
肉玉,從字面理解就是長得像肉一樣的玉石。自然產物,石頭,有白、有紅、有紅白相間。也叫肉石(一種玉石),造型很像市場上賣的豬肉。其形態無論是「肉皮」到「肉心」,「肥肉」和「瘦肉」都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肉石系天然石種,多數屬沉積岩,硅質岩或變質岩,質地堅硬,是在地質運動過程中與其他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肉石在自然界十分罕見,所以價格也自然不菲。
3. 詳細說明一下玉的種類和價格
玉有軟玉、硬玉之分 軟玉一般指產於我國新疆一帶的白玉、青玉、碧玉與東北岫玉等,硬玉是指產於緬甸的翡翠。無論是軟玉、硬玉,它們的質地都非常堅硬,顏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譽。玉石價值本已不菲,再經過巧匠的加工雕琢,就變成了一件件價值連城的寶物。玉器隨著時代發展,就逐漸形成了玉的文化。
三 玉的鑒定
玉器可分為軟玉和硬玉兩種,硬玉又名翡翠。從化學成分來看,軟玉是含鈣、鎂和鐵的硅酸鹽,而硬玉則是含鈉和鋁的硅酸鹽。
下面介紹鑒別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鑒別法
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
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鑒別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此外,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主要看有無裂痕,有裂痕的其價值
玉石的品質鑒別
鑒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准,即「色、透、勻、形、敲、照」。
(1)色
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色澤暗淡、微黃色的為下品。如果是單色玉,以色澤均勻的為好。
(2)透
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臟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居多。
(3)勻
玉的色澤重在均勻,雖含白、綠但色澤不均勻的,則價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准。一般地說,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
(5)敲
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一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台板上,可以從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一照,便可一覽無余。
玉的品質可分為10級,每一級又可細分為上、中、下3檔。其中,白玉無論其色澤好壞,透明度如何,價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點是略呈淺色,而不帶有淺藍色(俗稱邪色)。另外還有一種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外觀頗似深色「老坑玉」。鑒定的方法很簡單,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重者為真玉。
目前,市場上常常混雜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別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聽、測。
(1)看
主要看晶體透明度、內部結構、光澤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澤,花紋自然,內部纖維狀態是不易模仿的。
(2)聽
真玉聲音清脆,人造假玉聲音發悶。
(3)測
主要是測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為標准,除岫玉、綠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劃出條痕,而玉石本身絲毫無損。假玉一般較軟,劃不動玻璃。
常見的假玉一般用塑膠、玻璃加工而成,它們都是非晶質材料,硬度低,密度小,還有材料本質的特徵。如塑膠能用鋼針挑得動,或能刻出劃痕,拿在手中輕飄。玻璃在燈光或陽光下內部顯示氣泡,偏光鏡下顯示非晶質性(轉動時無周期性的明暗變化),有原料製作漩渦狀條紋等。
四 翡翠的質量鑒別
在玉石家族眾多成員中,最名貴的當推翡翠。它是一種天然礦石,硬度極高,產量極少。其色彩主要以綠色、紅色為主。紅色為翡,綠色為翠,故名翡翠。
(1)翡翠的分級
①特級:艷綠色(祖母綠色)、蘋果綠色,玻璃地(半透明、質地細膩),均勻鮮艷,無雜質,無裂紋。
②商品級:綠色,油青地,微透明、間雜半透明的祖母綠色細脈和斑點翠。
③普通級:藕粉地、豆綠色、淺綠色,白色細膩,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飾。
(2)翡翠的質量鑒別
①質地。天然翡翠質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潤亮澤,仔細觀察,可見近圓形的稍透明「鹽粒」和圍繞其周圍的纖維狀物質。
②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鋒利的刀具刻劃,不會留有痕跡;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劃出痕跡。
③翠性。天然翡翠對著強光觀察,可見其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翠色閃光,稱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製成的偽品都無此種「翠性」特徵。
④相對密度(比重)。天然翡翠結構堅硬緊密,無氣泡,密度較大,敲擊時聲音清脆;偽品則結構較松或有氣泡,密度較小,敲擊聲音沙啞不清脆。
⑤色澤。真品翠色濃艷純正。而有些偽品是用白玉、蛇紋石、澳洲玉、韓國玉、雲石甚至雜石,經脫色後,灌入高硬塑料漿並作加色處理,或浸入綠色液體製成「加色翡翠」,在強光下觀察,可見綠色紋路,雜亂而細小;有的雖不顯紋路,但渾濁不清,光澤差,其重量比真品輕。
將上述假品放入煮熔的蠟液中,所灌入的顏料會慢慢析出。這樣檢驗,既不會損壞被檢樣品,又可鑒別出真假。
用塞爾西濾色鏡觀察,加色翠在鏡下為紫紅色,天然真品顏色不變。
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煉而成,結構鬆懈,綠色均勻偏暗,有的有氣泡,用硬器敲擊,聲音沙啞。
(3)翡翠的選購
①看顏色。看顏色是否純正、濃艷、均勻,並用聚光手電筒檢查是否有隱藏的雜色。以顏色濃艷、純正、均勻,雜質微小者為佳。翡翠中翠綠色具有較高的價位,其次為紅色、紫色。綠色中又以鮮嫩、略帶黃色調的秧苗綠為最佳,其次為寶石綠、江水綠、油綠,均以綠分布均勻者好。
②觀察透明度。在強光下觀察,透明度愈高愈好。
③聽聲音。敲擊聲清脆悅耳者為佳。
④觀察翠性和石花。對光觀察,翡翠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閃光(即翠性),並常有團塊狀白花,稱石花。兩者均以少為好。
⑤看裂痕和黑斑。裂痕有的是原礦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以少為好;黑斑是翡翠中各處的黑色斑點,也以少而小為好。
⑥看加工水平。以表面平滑、拋光好、形態正為佳。
另外告訴樓主的是——玉無價
4. 玉的種類和價格
玉的種類
在《說文解字》裡面對玉的定義是" 石之美者。" 石之美者,在中國古代均稱
為玉,因此,中國古代的玉石種類非常復雜,很難區分。] 十九世紀的法國礦物學
家德穆爾根據現代地質學的理論,將玉分為" 硬玉" 和" 軟玉" 兩種,這一分類的
方法沿用至今。
" 硬玉" 專指翡翠,屬輝石類,質地堅密,有玻璃光澤,對著光看有隱約的水
晶結構。其摩氏硬度為7 ,硬度較高,比重為3.33,拿在手裡面有沉甸甸的壓手感。
" 軟玉" 屬角閃石類,其摩氏硬度最高一般不超過6-6.5 ,較硬玉軟。軟玉的
種類非常多,岫玉、南陽玉、藍田玉、和田玉、瑪瑙、水晶、珊瑚、綠松石、青金
石等等,均屬於軟玉范疇。後來由於絲綢之路的開通,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得
到了一致的認可,開始在宮廷、官方及民間的玉器加工中,逐漸成為主角,軟玉逐
漸演變成了和田玉的代名詞。
和田玉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流入了中原,但是大量流入中原還是在絲綢之路開
通以後,由於其色彩豐富,肌理溫潤,細膩美觀,佩之避邪安神,深得人們的喜愛,
古代的人們命之" 玉有五德" ,用以鑒人,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形成了中國古代
獨特的玉文化。
和田玉硬度為6-6.5 ,比重為2.963.17,由於其成分的不同,在色彩上又分為
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其中黃玉最為罕見珍貴,次之則是羊脂白玉(因
其溫潤潔白如羊脂而得名),墨玉的數量也非常少。青玉是和田玉中數量最多的,
也是質量和價格最低的一種。
遠在夏商周時代,中國就有了了玉器加工業,到目前為止,已經綿延了數千年,
由於和田玉的礦藏有限,目前已經很少出產,所以目前玉器市場上有不良商販用青
海白玉和俄羅斯白玉冒充和田玉,牟取暴利。
對於玉器愛好者來說,弄清楚玉的種類是收藏玉器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倒底
一步,只有弄清楚了玉的種類,才可以在日後的收藏與鑒別中順利的收到自己喜愛
的玉器。
X 登錄 · · · · · ·
5. 請問誰知道肉玉石的價格是多少
上淘寶網搜啊
6. 「肉玉」是什麼
一種玉石,造型很像市場上賣的肉,所以叫肉玉石,但具體屬於岫玉還是什麼我也不清楚。比如台北故宮博物院里收藏的東坡肉石,應該就屬於肉玉的。
7. 肉玉的分布
據資料介紹,目前全世界共有大小67塊肉石。一塊現藏於「台灣故宮博物館」,用純黃金底座托住,是1949年蔣介石從大陸撤退時,從北京故宮帶走的,一塊在新加坡「世界奇石收藏大王」張榮光手中,被一直認為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塊肉石,台北故宮博物院里收藏的東坡肉石。肉石珍貴在有皮。世間紅白相間的石頭比較多,但要有皮才算肉石。據考證,此石身價不凡。
2010年1月27日,在河南省洛陽市御寶軒,一塊重達23公斤的純天然「黃臘玉紅燒肉」玉石面世。
該玉石是黃臘玉石質地,顏色金黃,五花肉層明晰,非常像豬的半個後臀,肉皮燒的痕跡明顯,有像燒制時起的肉泡,有汗毛孔,還有腿心骨,是未經人工雕琢的純天然傑作。
據悉,這塊「黃臘玉紅燒肉」玉石是洛陽市御寶軒的李先生前些時在伏牛山腹地的一條河道里發現的,是當前已知世界上最大一塊「黃臘玉紅燒肉」玉石。李先生講,他收藏的這塊「黃臘玉紅燒肉」玉石將作為天然珍寶,參加國際文博會。
上網查詢類似玉石,僅在台灣故宮博物院藏有價值1.3億元的玉雕紅燒肉石作品,但體積和重量都很小,且是經過雕刻的單件玉雕作品。
肉石系天然石種,多數屬沉積岩,硅置岩或變質岩,是在地質運動過程中與其他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肉石在自然界十分罕見。據資料介紹,目前全世界共有大小67塊肉石。一塊現藏於「台灣故宮博物館」,用純黃金底座托住,是1949年蔣介石從大陸撤退時,從北京故宮帶走的,一塊在新加坡「世界奇石收藏大王」張榮光手中,被一直認為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塊肉石。
肉石珍貴貴在有皮,世間紅白相間的石頭比較多,但要有皮才算肉石,推考證,此石身價不凡。翠城無價之寶持物都有各樣寶貴,肉玉含有的微量元素通過皮膚吸入人體內,從而能平衡陰陽氣血的失調,使人祛病保健益壽。從葯物學角度來講,長期接觸可以補充人體不足的元素和微量元素,吸收或排泄過剩的元素和微元素,使人體保持一個特有的正間值。 108道「好菜」在台灣公立歷史博物館布置成一室滿漢全席,南北佳餚、台菜小吃、甜點冰品……什麼好料都有,看得人垂涎三尺但就是吃不到,因為它們全是石頭做成的。
據北美《世界日報》報道,專收奇石的收藏家徐俊義,10年前在赴台北「故宮博物院」參觀時,對故宮鎮館寶肉形石特別感興趣,從此專門收酷似食物的奇石,10年來前後收進了260多道「菜」。
在徐俊義的收藏品當中,如一塊散發著巧克力香味的奇石,原是來自雲南的金香玉;「鹵蛋」是來自南投的鐵丸石、「獅子頭」是廣西的鍾乳石,「紅色湯圓」以加拿大的薔薇輝石打造而成。此外,貌似豬腳、鳥蛋、甲魚、綠豆……等美食的奇石,原料全都是戈壁石。 肉玉石的形成條件是極其特殊復雜的。它們大多來自地下幾十公里深處的高溫融化的岩漿,這些高溫的漿體從地下沿著裂縫涌到地球表面,冷卻後成為堅硬的石頭。在此過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緩慢地結晶成堅硬的玉石或寶石,且它們的形成時間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玉器是中國最早的傳統的工藝品之一。英國自然科學家李約瑟博士曾說:對於玉器的愛好,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據考證,中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有了簡單的玉制工具。距今8000年的遼寧省查海遺址,出土了最有價值的玉塊。距今6000-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玉珠、玉管和玉塊等。玉器的起源,應該說比這還早,不過,當時的人並不懂得玉器的價值,他們只是選用那些堅硬和精美的石塊磨製成武器或工具罷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慢慢認識到石中之美--玉石,經過耐心琢磨,使玉石成為一件件藝術品,同時是實用品。
中國古時把玉器作為權力的象徵和禮儀的標志。黃帝曾以玉分賜部落首領,作為享有權力的標志。之後,商周期間,玉為禮天把地之禮器。周代重玉之風極盛,祭祀時兼用玉器,宴享只用銅器。春秋戰國崇尚君子比德於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說教。到了西漢,玉器被說成辟邪厭勝之物。奴隸社會至封建社會初期,玉器已被當作觀賞為主的藝術品了。中國從古墓出土的殉葬品中,發現了許多玉制的裝飾品和禮儀用具。如今,在中國各地的博物館中,常見的古代玉器有玉瓶、玉爐、玉薰、玉鼎、玉杯、玉爵、玉盂等。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中國世代留下的玉器多如繁星,僅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傳世珍品就有2萬多件。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期,出現了大型玉器。現存在北京北海公園團城上的一隻大玉瓮--瀆山大玉海,好似一隻大浴缸,乃是元朝忽必烈大宴群臣時的盛灑器,可盛酒3000多公升。玉瓮重達3噸半,最大周圍長493厘米,高70厘米,瓮膛深55厘米。玉瓮呈橢圓形,四周刻有雲濤、蚊龍、海馬等,造型精美,是中國現存時代最早,形體最大的傳世玉器。 北京故宮珍寶館內陳列著一件十八世紀清朝乾隆時期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玉山。它是以宋人所畫的《大禹治水圖》為藍本雕琢而成的,這座玉雕高達2.4米,寬約l米,生動地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奮戰洪水時的情景。據史料記載,這塊大玉產自中國新疆和田地區,重達5噸多,經三年時間,行程4000多公里才運到北京的。後又經多年才雕琢成這件希世國寶。
中國有四大名玉,即新疆白玉、遼寧岫玉、河南獨山玉和湖北綠石。尤其是硬玉中的翡翠有玉中之王的美譽。翡翠極為珍貴,從前多為帝王或豪富所佔有。俗語說黃金有價玉無價,或謂玉石價值連城。據說秦昭王曾以15座城去換一塊珍貴的和氏壁。
玉石如此珍貴原因何在呢? 其一,稀少。物以稀為貴。玉石的形成要在地殼下經過漫長的年代,尤其是翡翠、白玉、瑪瑙、青金等更加難得。中國古代采玉人騎著耗牛,翻山越嶺到山上找玉,靠著牲口的四蹄,把露頭或半露頭的玉石踏采出來。有的玉石順山水、冰川沖到下游,途中便被人撈走了。據記載,古時在新疆和田采玉,曾以女人棵體入水撈取。相傳古人認為玉為陽精,須用陰氣相召,玉石才不致流失,否則難以得到美玉。後來,玉石越來越少,才開始鑿山開礦,攻山采玉。採到一塊好玉是極不容易的。 其二,堅硬。玉石大致可分為硬玉和軟玉兩類。硬玉質地細密堅韌,硬度相當大。如果把金剛石硬度定為10度,那麼最硬的玉石如翡翠則能達到8度、9度。一般來說,硬度在6度以上的稱為硬玉。只有金剛砂和金剛鑽粉工具才能磨製硬玉,多硬的鋼刀之類都是無濟於事的,硬玉被琢磨成為玉器,呈半透明,柔潤光潔,晶瑩美麗,內眼便分辨不出礦物的顆粒了。硬度在6度以下的玉石為軟玉。軟玉質地較軟,韌性較好,一般都能用刀刻劃,價值就較為低廉了。其三,色彩美麗。相傳,在鳳凰棲息過的地方,都有美玉。玉石具有豐富的天然色彩,有白如羊脂、紅如雞血、綠如碧海……常見的有白鑽石、綠寶石、藍寶石和變石等,可加工成戒指或耳環等玉器,不退色、不變質、堅固耐用,是高級裝飾品。有的玉石上佔有好幾種顏色,稱為巧色,即使有些玉石質地不純,但一經匠心巧琢,變瑕疵為美點,把瑕疵琢成花上小蟲或樹上松鼠,惟妙惟肖,引人入勝。
中國民間說玉不琢,不成器。古人最早用石、骨等工具,借用砂粒、水作介質來琢磨玉石,很費功夫。後來才用鐵、銅作圓盤,借用金剛砂或金剛鑽粉的介質,便加快了玉器的雕琢。目前中國各地均有玉雕廠。玉雕由過去的人工操作逐漸走向半機械和電氣化,生產率提高了,但天然玉料卻越來越少,所以玉器價格仍然是昂貴的。
8. 和田玉市場價多少錢一克
新疆和田玉籽料現在基本步入克千時代了,當然是好的,一般普通的還是很便宜,垃級籽料比比皆是,精美肉細的基本都到克千克萬克幾萬的程度
9. 和田玉價格一克多少錢
近年來,和田玉價格扶搖直上。2013年,一件和田玉珍品,在一塊難得一見的紅皮白肉獨顆籽料上,隨形淺雕一張佛臉。這件重34克的小掛件眼下市場價已好幾十萬元,單克價格已在萬元以上。那麼和田玉多少錢一克呢?
和田玉多少錢一克可從幾方面回答。我們先看看最頂尖的羊脂玉,目前它的價格每克在2-3萬元之間,普通的羊脂玉亦上萬元;品質稍遜的白玉等,每克價格在6000至8000元之間;品質一般的飾品價格則在千元左右;最次數百元者亦有之。
和田白玉山料平均價格在4000~20000元/公斤(4~20元/克), 白玉籽料的售價已經難以量化, 每公斤的售價可能是幾萬元、幾十萬元(每克的售價在幾塊到幾十塊元)甚至更高,碧玉、墨玉原料的價格相對要低點,碧玉每公斤的售價平均在8000~15000元之間(每克的售價平均在8~15元之間), 墨玉與碧玉接近, 青玉與青白玉原料價格要低一些,但每公斤的價格也超過了千元(每克的價格超過1元)。
和田玉的價格主要取決於和田玉的質地和產地,便宜的幾塊一克,羊脂的幾萬一克。
黃金有價玉無價,雖然不能漫天要價,但也說明一個問題就是玉沒有一個非常准確的定價尺度,和田玉里有白玉,清白,碧玉 黃玉 ,墨玉 糖玉,青玉,而且還分籽料和山料,價格差別很大,最貴的要屬羊脂玉,有的高達萬元一克,網上曾今有個報道叫比黃金貴40倍的石頭指的就是和田玉,當然不同類別的玉的價格相差很大,只有自己懂的認玉,並了解行情才能合適的估價。
比如按照和田玉的顏色來劃分,包括:品白、唐白、青白、雞骨白、魚骨白、象牙白等等;按照玉料的來源和產地來分,又有和田料、南疆料、北疆料、印度料,俄羅斯料,阿富汗料等。從目前的市場上來看,真正的和田玉多少錢一克,如果是一等品的話,每克在1-1.2萬之間;二等品的話,每克在2000-3600元左右;三等品的話,每克在1000元左右。
舉個例子來說,一塊40mm*50mm*6mm的和田玉掛件,如果它是和田和田玉的話,那麼價值應該在1.5-5萬元之間,具體還要綜合玉料、做工等方面來定價;如果是南疆料或北疆料,價格要比和田玉低很多,大約在3000元以上;如果只是阿富汗料的話,那麼就值100元左右。此外,如果是印度料和俄羅斯料,也可以考慮入手,因為這兩種玉料有很大的升值空間,但是在價格方面目前尚未有區間限制。
10. 肉玉是什麼
肉玉,從字面理解就是長得像肉一樣的玉石。自然產物,石頭,有白、有紅、有紅白相間。也叫肉石(一種玉石),造型很像市場上賣的豬肉。其形態無論是「肉皮」到「肉心」,「肥肉」和「瘦肉」都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