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發型圖片 > 朝和食品的價格及圖片

朝和食品的價格及圖片

發布時間:2022-05-27 01:40:55

1. 朝鮮目前的經濟如何

大量商亭今年上街頭

一個星期天的下午,記者來到平壤街頭散步,但見沿街擺設的幾個商亭,有賣水果的,有賣冰淇淋的,還有賣糕點食品的。商亭前人群熙熙攘攘,真有不少人在掏錢購買。一問價格,上好的梨25朝元一公斤(150朝元兌1美元),32開書大小的蛋糕50朝元一塊,重約500克的打糕100朝元。

賣冰淇淋的商亭前聚集的人最多,看起來買賣最興隆。朝鮮人愛食涼,看到冰冷的食品甘願解囊。一位中年婦女走到商亭前,掏出5朝元買了一個冰淇淋給了身邊十來歲的男孩。

記者問商亭里的售貨姑娘一天能賣多少冰淇淋,她說每天賣的數量都不一樣,像今天這樣的公休日上街的人多,賣得就多,能賣掉400到500個。姑娘告訴記者,她是附近一家飯館的。自從政府允許街頭擺商亭後,飯館擺了這個商亭,她每天就在這兒賣冰淇淋。

平壤市原來有一些固定的商亭,但大量商亭擺上街頭是今年以來才有的事情。不論大街還是住宅小區,到處都有新設的商亭。商亭里的食品等貨物是統一製作的,價格也幾乎是固定的。這是因為這些貨物來自國營商店渠道,其價格受國家商業政策的控制。水果和蔬菜則實行因質定價,優質優價,較之於農民市場(相當於中國的農貿市場)的蔬果更便宜實惠。

圖片:朝鮮地鐵站

平壤的商店也開始熱鬧起來了。現在,流通十多年的外幣兌換券剛剛被取消,到外匯商店買東西得直接花美元、日元等外匯。而普通商店裡如今也能見到部分在外匯商店銷售的商品,為普通群眾提供了購買商品的好去處。

無論是平壤第一百貨商店和光復大街百貨商店等大型綜合商店,還是安相澤小區商店和八谷洞商店等中小型商店,選購各種商品的顧客進進出出,絡繹不絕。再看那商品,品種也蠻豐富:大到電視機、收錄機,小到皮帶、鞋襪都有銷售。一名30多歲的男子花1500朝元買了一個中國產的大書包,拿在手裡翻看著,臉上顯露出滿意的神情。

糧食價格提高了

朝鮮是實行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國家。

幾十年來,它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道路,既取得顯著的成就,也經歷了艱苦曲折。20世紀90年代初起,隨著蘇聯東歐劇變和美國等西方國家加強對朝鮮的封鎖和制裁,朝鮮進入了一個經濟嚴重困難時期,不得不進行「苦難的行軍」以與經濟困難作斗爭。

經過多年努力,朝鮮擺脫了嚴重的經濟困境,經濟逐漸好轉,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在告別20世紀、進入新世紀之際,朝鮮勞動黨和政府在外有壓力、內有困難的情況下,開始謀劃振興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的大計,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強盛國家的口號,踏上了強國富民的新征程。最近,朝鮮勞動黨和政府接連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經濟政策,旨在調整價格貨幣關系、改善和完善經濟管理體制、振興社會主義經濟。

朝鮮的經濟政策調整首先從提高糧食購銷價格入手。過去朝鮮政府長期實行對糧食的統購統銷政策和配給制度。國家以相對較高的價格從農民手裡收購糧食,再以低廉的價格銷售給城鎮居民。這樣做不僅給國家增加了沉重的財政負擔,也不利於農民發揮糧食生產的積極性。最近,朝鮮大幅度地提高了糧食的購銷價格。每公斤大米的收購和銷售價格由原來的0.82朝元和0.08朝元分別提高到40朝元和44朝元,提高幅度分別為約49倍和550倍。原來價格比大米更低的玉米,每公斤收購和銷售價格現分別達到20朝元和24朝元。五穀雜糧的價格也作了相應調整。

糧價提高了,以糧食等為原料的食品及部分相關產品價格也跟著上去了,但上漲的幅度並不那麼大。一碗200克冷麵的價格由原來的20至30朝元上漲至100朝元左右,一碟100克烤牛肉片由20朝元左右上漲到150至160朝元。

物價與工資跟著漲

目前,朝鮮許多商品的價格已經放開,居民的消費品如副食品、日用品、服裝等價格作了適度調整。蔬菜、水果、加工食品和地方特產等不再由國家統一定價,價格制定權下放,並執行靈活的價格政策。國家提高了生產資料和能源的價格,用價格調節它們的供求。電力、煤炭取消了原來的國家補貼,其價格按公用和私用的分類分別提高了60倍和30倍。平壤市地鐵和公共汽車的票價由原來的0.1朝元上調為2朝元。在物價全面調整後,朝幣的匯率也作了大幅度的修正,由原來的2.15朝元兌1美元變為150朝元兌1美元。

記者在平壤街頭看到的新設商亭和商店旺銷現象,直接得益於國家調整或放開糧價和各種物價的政策。過去,朝鮮在商店或內部渠道銷售的商品主要由票證管著,現在則主要由價格管著。除雞蛋、肥皂等少數商品外,其他商品不再實行配給。只要商店有賣的,購買者手裡有錢,買賣就可以成交。

不過,一些必要的票證還繼續保留著,如糧票等。糧票在朝鮮叫「糧食供應票」,由國家按人口的性別、年齡、工種等制定的統一定量標准逐月下發,居民拿著它到糧食供應所購買國家牌價的糧食。一個連年遭受自然災害的國家,糧食還不夠寬裕,用糧票維系國計民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國家調整糧食價格後,糧食供應也有所變化。居民固然仍要拿糧票到糧食供應所買糧,但也有別的渠道買到糧食。人們下飯館,有糧票當然好,沒有糧票多交些錢也能吃到飯。糧價與物價調整的作用與效果顯而易見。

作為糧價和物價全面調整的配套措施,朝鮮對城鎮居民的工資作了大幅度調整。國家提高糧價、物價,還要保證城鎮職工同時得到必要的工資收入。朝鮮城鎮居民原來的月平均工資為110朝元,現在達到2000朝元,提高了18倍。在平壤的一家狗肉館,從服務員到經理,月工資為1500朝元至2000朝元。咸興興南化肥聯合企業總經理申桉鮮享受政府副部級官員待遇,他的月工資為4400朝元。工資最高的要數為國家做出傑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和在煤礦等繁重勞動崗位上的一線工人,他們的工資分別達到6000至7000朝元。

企業重「實利」原則

工人修鐵路在經濟政策調整中,最顯著的變化是改變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評價標准,推行講求效益的「實利」原則。

朝鮮政府要求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將「實利」原則放在首位,要善於算投入產出賬,算增產節約賬,最大限度地爭取盈利。新的經濟管理措施的實施,明顯改善了企業的經營管理,使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由產量為中心轉變為以效益為中心,勢將促進效益型經濟的形成和發展。

目前,渡過經營困難的許多朝鮮企業普遍重新確立了計量工資制等具有生產責任制意義的制度,讓職工在其生產和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各自的技能和潛力,並按照按勞分配的原則得到相應的收入。朝鮮上上下下反映,在收入分配製度中,國家不再實行「無償給予」和平均主義,不允許干多干少、干好乾壞一個樣,而要突出個人的貢獻和業績,讓幹得多和幹得好的人多得實惠。

興南化肥聯合企業是一個擁有萬名職工的大型企業,曾為朝鮮的農業生產作出過巨大貢獻。前幾年,這家聯合企業與朝鮮其他企業一樣,在生產和經營中遇到過嚴重困難。在朝鮮政府出台新的經濟措施後,興南化肥聯合企業運用價格杠桿實行經營管理和經濟核算,加強激勵機制和業績評價制度,正確實行按勞分配原則。聯合企業總經理申桉鮮對記者說,過去企業由國家包下來,國家白給的很多,現在全要靠我們自己干。國家的新措施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企業效益明顯提高,企業職工的收入也增加了。現在,該企業職工的平均月工資達到2000朝元至2500朝元,最高月工資甚至達到6000朝元。

物價和經濟政策的調整還充分考慮到更好地落實社會主義福利制度,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朝鮮原有的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社會保險、職工勞保待遇、以及榮譽軍人、孤兒和鰥寡老人的生活保障等得到了保持和加強。對於停產和不能正常開工的企業的職工,國家實行最低生產保障制度,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經濟建設方向不變

朝鮮女工在包裝食品一段時間以來,外電紛紛報道朝鮮出台調整經濟政策諸措施是在實行「經濟改革」和「市場經濟改革」。記者就此問題請教朝鮮財政省綜合計劃局長金英吉時,他強調,朝鮮目前採取的措施是要糾正社會主義經濟管理體制中的一部分不合理成份。如果將朝鮮採取的改善經濟管理的措施理解成「改變經濟建設的方向」,那是不對的。

朝鮮的經濟政策確實在調整,但是這種調整沒有改變其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金英吉指出,朝鮮在調整物價和改善經營管理方法的同時,仍然堅持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基本原則。

記者在朝鮮各地采訪時了解到,朝鮮工廠企業將繼續實行以黨委集體領導、廠長分工負責為主要內容的「大安工作體系」,合作農場也將繼續實行以集體勞動、憑工分進行統一核算的基本管理制度。而經濟核算、聯產計酬、加強激勵機制、實行多勞多得等,當是朝鮮改善和完善工廠企業和合作農場經營管理的新亮點。

2. 匯率和食品價格的問題

匯率問題被吵得沸沸揚揚,可以說狼煙四起,不僅有日本的發難,更有美國的通牒。我認為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有中國國內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國際上的主觀要求。
從國內客觀情況看,人民幣升值我認為主要還是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的結果,中國企業競爭力的不斷增強。近20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內涌現出像海爾這樣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加,這一競爭力表現為我國密集型產業的初級產品的自給自足,由於出口價格低,使得產品在國際市場頗有競爭力,從而推動了中國對外出口,中國國際收支順差擴大。國內的經濟高速穩步的發展使得中國具有很好的投資前景,吸引了大量的外資,而外資在我國的使用就表現為生產性貸款和消費性貸款,生產性貸款改進了我國的福利水平,消費性貸款不管用於提前消費,熨平消費,還是提前消費,都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發展。
隨著2006年11月中國外匯儲備一舉突破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持續增長也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表現,儲備數額為世界第一讓世人看到了中國的發展,中國能夠應付國內出現的各種經濟問題,確保了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使世界各國增強了對人民幣的信心,他們願意使用人民幣,相信人民幣,人民幣就有了升值的潛力。但外匯儲備的增加並非愈多愈好。隨著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使貨幣政策難以保持較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在相當程度上陷入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與抑制貨幣供給增長難以兼顧的兩難境地,進而影響宏觀調控的有效性,造成通貨膨脹、勞動生產成本上升等影響;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還會引起國際上對中國貿易狀況和人民幣幣值的高度關注,甚至為一些國家提供壓制中國貿易的口實。
近期,隨著美元持續走弱,人民幣呈現出穩步升值的趨勢人民幣對美元的加速升值,同時導致人民幣對港幣的加速升值,港幣兌換人民幣最近也首次跌破1比1。在適當時機下,人民幣、港幣和澳元將融合,形成單一貨幣,這是經濟上穿插的政治上的策略,使中國實現從國土、貨幣上的統一。
從國際主觀情況看,要求人民幣升值最強烈的是美國。在中美兩國的經濟議題中,貿易不平衡和人民幣的幣值問題一直是兩國爭議的兩個最重要的問題。而這兩個問題又以人民幣的幣值最為根本。美國的就業率下降,貿易出現逆差,視為中國人民幣幣值過低的結果。中國的經濟還在發展階段,中國在加入WTO後,進口沒有明顯的增加,反而中國的貿易都為順差,這是因為中國出口的產品都是初級加工品,且出口價格較低,在國際上很有競爭優勢,這就加大了中國的出口。美國是中國的最的貿易夥伴,中國初級產品大量佔有美國市場,中國的出口品的優勢是造成美國初級產品市場疲軟的一大原因。美國就強烈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來改變美國的困境,使中國的出口品不再有優勢。我認為美國這一呼聲很明顯是出自自己臆斷的,美國在尋找解救自己國家的一個出路,阻礙中國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美國在這個經濟問題的要求背後,實際是有更深一層的戰略和政治考量。
日本作為二戰後迅速崛起的國家,其經濟的高速發展穩定了日元的亞洲地位。但日本近年來經濟的衰退與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於中國的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匯率的穩定使中國周邊國家大部分越來越來越相信人民幣,對日元的地位造成了影響的亞元位置受到了人民幣的沖擊,日本要求人民幣升值也是出於降低中國出口優勢的考慮,從而降低人民幣的優勢,以確保日元在亞洲的地位。
綜上所述,人民幣升值是中國國內情況和國際的共同要求,是中國與美日等國家政治與經濟上的較量。
在人民幣升值中能夠獲益的行業首先是擁有人民幣資產的行業,如房地產業、金融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和擁有地產資源的商業企業。人民幣升值,對於它們而言就意味著資產價值相應程度的提升,也意味著經濟實力的提升;其二是外匯負債率較高的行業。主要包括航空、貿易等行業,在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它們的償債能力將隨之提高;其三是進口原材料或零部件佔比較高的行業,如,造紙業、鋼鐵、轎車、石化、化纖及塑料等行業,匯率升值將使這些行業主要原料的進口成本降低,而提高行業的盈利能力。
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受到不利影響的主要集中在出口比例大的行業。傳統的出口優勢行業將受到直接沖擊,包括紡織服裝、家電、機械等產品,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成本上升會使行業的利潤率有所下降;同時國際化定價的行業將受到一定的沖擊,包括有色金屬、鋼鐵、電子元器件等行業,人民幣升值將使它們以人民幣計價情況下的售價有所下降,從而導致利潤的下降。
雖然升值的短期之內對我國具有優勢的出口項目有一定的打擊,使我國的傳統出口產品出口價格升高,失去了競爭優勢,同時大量的進口產品也會湧入中國,給中國自主產業造成不利的影響。但人民幣升值後具有更強的購買力,內地百姓的消費能力增強,福利水平提高。對香港來說,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提高人民幣的地位,從而有利於繁榮香港金融市場的人民幣業務。同時,內地對香港商品、服務、旅遊的需求有利於刺激香港經濟的繁榮。從長遠來看利大於弊。中國經濟非常具有潛力,人民幣現在升值的幅度是微不足道的,在未來的日子裡,人民幣還會升值,但只有在合理的范圍內升值才對中國有益,過高對中國的出口不利,過低就是把中國的產品賤賣了,合理的范圍是由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相適應的,還有的是國際市場的制約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不同行業產生的影響不同,而影響的程度也與企業應對匯率風險的能力有很大系

全球食品漲價主因
●供應短缺,部分因為生物燃料行業的發展和氣候變化,以及印度和中國等國經濟不斷增長,推升了小麥、玉米、牛奶和食用油等農產品價格。
●氣候變化成為全球農業面臨的一個新挑戰。氣候變暖可能使土豆和花生等農作物的野生親緣植物滅絕,給幫助這些農作物抵抗害蟲和乾旱的寶貴基因源帶來威脅。
●未來50年,51種野生花生中有超過60%會滅絕,108種野生土豆中12%會滅絕。

國家統計局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在介紹2007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談到糧食、肉禽及其製品、蛋類的價格上漲等問題時說,首先糧食價格上漲是因為國際市場糧食漲價和糧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國際市場糧食價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續上漲,並延續到目前。
國際市場糧價變動直接傳導並推動了國內糧價的上漲,1至5月份,我國的穀物及穀物粉進口80萬噸,在2006年下降42.7%的基礎上又下降了51.5%,也就是在國際糧食價格上漲的時候,我們進口又少了,而出口又在大幅度增加,今年1至5月份,出口506萬噸,增長53.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人民直接消費糧食的比重在減弱,但是人們對肉禽蛋消費在增加,相應來說飼料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近幾年,我們也投產了一些生物燃料,比如說乙醇項目,相應來說工業生產用糧需求也在不斷增多,相應也增加了對糧食的需求。另外,今年上半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同比上漲5.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9個百分點,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今年上半年我國糧食價格的上漲。
二是在肉禽及其製品價格上漲中,尤其以生豬價格上漲較快,生豬價格上漲主要受飼料價格上漲、成本增加、收益較低、供給減少這些因素的影響。今年以來,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從事養豬事業的工人工資相應也增加,加上運輸成本也在不斷上升,飼養生豬的成本在提高,加之進城務工工資較飼養生豬收益高,比較利益相應在下降,也影響了飼養生豬的積極性。另外,在全國大約有20多個省市生豬藍耳病疫情的大面積發生,也影響了生豬的供應。
三是去年同期基數低,相應也顯得今年上漲幅度比較高。去年上半年,在居民消費價格中食品價格上漲1.9%,其中糧食上漲1.3%,肉禽及其製品下降7.7%,蛋價格下降10.9%。因此,當前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具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徵。今年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項目後的核心價格指數僅上漲0.9%,而且工業品出廠價格基本穩定,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還在回落。

3. 仲景食品的發行價格,300908的發行價格

通過對美國和日本股市消費品賽道的復盤,我們會發現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徵也就是長牛股特別多,不僅僅是麥當勞、墨式燒烤,還有龜甲萬等經常能聽到的都在上面,作為一個比美國和日本擁有更加強大的內需消費的中國,自然也會擁有著龐大的消費市場發展空間,進而有更多的機會讓那些消費企業發展成為巨頭。而香菇醬作為在調味品領域的首創而言,這個仲景食品是秉持著讓"健康有滋有味"的使命的,能不能也有這樣的投資機會呢?現在就讓我們來一起來分析一下食品品牌。


研究仲景食品前,大家先好好研究一下這份調味品行業龍頭股名單吧,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調味品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公司前身為南陽張仲景植物萃取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將近二十年的發展,終於成為了國內採用超臨界CO2 萃取技術生產調味配料的主要生產商之一,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調味品公司。公司的主要產品為仲景香菇醬、勁道牛肉醬、仲景特色調味油、辣辣隊新鮮辣椒醬、仲景火鍋用料、仲景花椒系列配料、仲景辣椒系列配料。


說完了公司的基本情況之後,接下來分析一下公司的長處。


亮點一:多年沉澱,業內領先,打造調味料和調味品雙輪驅動模式


自從公司成立開始,調味配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腳步,公司於2005年開始專注香辛料超臨界CO2 萃取的調味配料業務,成功成為國內超臨界萃取調味配料的先驅者,擁有的核心技術如下:分子蒸餾、風味指標數據化、風味定量調配等;2008 年公司第一個開創了香菇醬品類,最終形成了仲景香菇醬系列產品,接著就逐漸開始發展調味食品業務,然而香菇醬和普通調味品的區別就是,高蛋白、低脂肪、零膽固醇、多膳食纖維是香菇的特點,所以香菇其實是健康類食材,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增長的背景之下,符合大眾對健康的高度需求,有著廣闊的未來空間,


亮點二:重視客戶、重視創新,布局全國


調味品和調味醬其實也是會受到地域口味的限制的,不過公司也並沒有就此止步,在這些原有的銷售地區,也就是以華中、華東、華北為主的區域外,向全國市場進軍。對原有的區域、縱向延伸渠道精耕渠道,擴張終端網點;對新興區域,加強招商布局,建立銷售辦事處。


在這同時,公司很是重視新市場和新產品調研,而且也會重視客戶和消費者需求,及時建立起市場信息快速反饋機制,把市場信息和研發創新工作融合在一起,使得公司的開創創新能夠真正滿足市場需求、公司產品能夠真正銷往全國。


當然,公司還有許多其他強大優勢,篇幅是有限制的,若還想深入了解更多關於仲景食品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學姐幫大家弄到這篇研報里了,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仲景食品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調味品行業其實是一個典型的頂級行業,因為調味品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必需品,所具有的市場空間巨大,是人人必須使用且終生使用的產品。同時,調味品消費占家庭和餐飲企業的支出比重不大,產品有著極低的單價,所以產品漲價時,客戶沒有很高的感知力,公司以此就能夠增加銷售收入。另外,隨著消費升級,通過品類的擴張和升級,公司可以增加自己的利潤,確實是個頂級行業,不會因為經濟周期影響了經濟發展的收益。


所以,行業的長牛特性決定了行業內的許多企業都將有較多機會,在技術上優勢,實現業內領先,在不斷積極發展自己的仲景食品,相信在未來也將迎來屬於它的長牛機會。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比較好奇仲景食品未來行情的朋友,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仲景食品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仲景食品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4. 越南食品的物價大概是多少

瘦豬肉 10萬盾/公斤(約人民幣40多元)

豬肋骨 9萬盾/公斤(約人民幣39元)

大米 1.8萬盾/公斤(約人民幣8元)

青菜 1.5~2.萬盾/公斤(約人民幣6~9元)

一碗牛肉米粉的價格是2.5萬盾(約合人民幣10元多)

「24pho」里的招牌米粉價格達3.4萬盾(約合人民幣14元)。

5升裝豆油15萬盾(約合人民幣66元)

一杯普通咖啡的價格在1.5-2萬盾之間(約合人民幣6-8元)

一杯卡布其諾咖啡要3.4萬盾(約合人民幣14元)

中國品牌的摩托車價格1000萬盾(約合人民幣4000多元)

義大利進口的摩托車售價高達5000-6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4萬元)。

上面是越南首都河內市近期的一部分日用生活品的物價。

有人說越南買房子比中國差不了多少。據悉,最近樓價下跌狂潮中,河內受到的沖擊不大,只下跌了20%左右,而胡志明市則跌掉了一半。但即使是跌掉一半,其住宅樓的價格依然維持在每平方米2000萬盾(人民幣8500元左右),商務樓則每平方米達到4000萬盾(人民幣1.7萬元左右)。

今年中秋節期間河內月餅的價格一般多為20萬至50萬越盾左右(人民幣85-200多元)一盒,高檔的約100萬越盾(人民幣400多元)。其中最貴的一盒達 250萬越盾(人民幣1000多元)。一專賣點的負責人說,今年高檔月餅禮盒的價格較去年已大為降低,300萬-500萬越盾一盒的月餅已不見蹤影,一些高檔月餅禮盒都要事先預訂。

今年4月到5月,越南的物價成倍翻升,食品CPI的曲線更是垂直上揚,但人們的消費熱情絲毫沒有減退。主婦們的臉上並沒有什麼愁雲慘霧。

在冰櫃前挑選豬排骨的阮太太說,她每周都會為家人做一次排骨湯。「去年的排骨每斤只要1萬盾(約合人民幣4元多),現在要3萬多盾(約合人民幣12.5元)。半年前最貴的時候,農貿市場上的排骨居然賣到7萬盾(約合人民幣29元)一斤,和那時相比,現在已經好很多了。」

和今年春節後的物價相比,河內、胡志明市等越南主要城市的肉類漲了3倍,蔬菜為2倍。阮太太說,加上其他輔料,她家的排骨湯要花掉近5萬盾(人民幣20多元),合「3美元一道湯!」。

阮太太的先生是一位土建工程師,兩口之家的月收入為850萬盾(約合人民幣3500多元),在河內屬中等水平。至於每月開支,「以前大約300萬盾(約合人民幣1200多元),這幾個月差不多要把錢花完了。」

近3 個月來,越南物價飛漲波瀾不斷。據《越南經濟時報》9月23日報道,越南當局將主動對大米、食糖、食用油、家畜肉、家禽肉、加工食品、禽蛋及葯品等8大類商品價格進行調節以平抑市場價格,同時配合確保成品油、水泥、鋼材、液化氣、化肥、植保葯、獸醫葯、食鹽、牛奶、鐵路額運硬座票和飼料等商品的市場供應。

越南的物價在往上漲,越南人民目前工資水平到底又有多少呢?目前公布的工資因產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過目前為止大部份行業的工資都沒有再調漲;越南胡志明市人民的工資基本分別如下:

一般公司月工資約300萬越盾;銀行業月工資為700萬越盾;廣告設計公司月工資為400萬越盾;建築業月工資為350萬越盾;但並非所有越南產業的薪資都沒有調漲薪資,例如TOYOTA越南廠員工薪資有調漲16%。所以整體而言,外商公司所給的工資福利較好。

越南人的工作時間和過去的中國一樣,每周一至六工作,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8小時。越南實行公費醫療制度。由於越南政府的財政開支困難,公費醫療經費也經常不到位,公立醫院用葯水平低、葯品供應不足的情況也相當普遍。當然越南比朝鮮強很多,但比咱中國還有段距離,所以有些越南人說,下輩子生在中國才知足呀!

5. 超市的生鮮食品是如何定價的需要從哪幾個方面考慮有沒有專門的計算公式

生鮮食品常用定價方法
1.成本導向法
它主要根據商品的成本來定價,較少考慮競爭者的價格水平,它是在成本數額上加一定比例的利潤,形成商品的售價。它的計算公式是:
商品價格=商品成本÷(1­—毛利率)
對於麵包、熟食以及日配等加工產品,由於各家的品質多有不同,超市之間價格難以比較,因此,這類商品更多地運用這個成本導向定價方法。
2.競爭導向法
它是以主要競爭者的價格水平為定價基礎。其價格水平可能與競爭對手持平,也可能略高或略低。競爭導向定價法雖然可以顧及到商品價格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但是極易產生負作用。如有些超市在與對手之間的競爭中,忽視整體營銷策略,一味的降價,其結果可能遭致更強烈的報復和反擊,利潤全部喪失。在這里,要明確的是,競爭導向定價絕不是或主要不是競相降價,靠降價而取一時之利是超市經營不成熟的表現。有競爭力的競爭導向定價是以成本為基礎,通過降低成本來降低價格。
對於初級生鮮食品——果蔬、水產、肉類,顧客對價格非常敏感,這些商品主要採用競爭導向性。這些商品定價前要做好市場調研及訪價工作,並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化,及時做好本超市商品價格的調整工作。一般來說,這類商品的毛利率都比較低。現將某一大型超市的各類生鮮食品的毛利率和損耗率列表於下,

6. 燕窩多少錢一斤

一斤燕窩的價格也要在上萬元以上。不同渠道的不同品質燕窩價位不同。

燕窩主要產地東起菲律賓西至緬甸沿海附近荒島的山洞裡,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山打根、新加坡和泰國等東南亞一帶海域及我國南海諸島居多。其中印尼由於天氣和環境最為適合燕子聚居,因此印尼燕窩品質最佳,印尼燕窩產量也最大,其次是馬來西亞。

(6)朝和食品的價格及圖片擴展閱讀:

銷售分類

燕盞是毛燕經過清洗、挑毛、定型和乾燥後達到少有雜質、可正常燉食標準的燕窩,其基本上保持燕窩最初的形狀。由於燕窩行業沒有統一的標准,不同商家將燕盞按品質分為不同的等級,如龍牙盞、龍頭盞、一級燕盞、二級燕盞、A級燕盞、官燕等。

燕條、燕碎、燕餅、燕角有些是毛燕或燕盞在清洗、挑毛、定型或加工過程中形成的,其營養價值與燕盞相當;而有些是由草燕經過加工製作的。其營養價值與燕盞相當,只是賣相不同。

7.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的價格,圖片,湯圓和元宵的區別的

1、製作工藝


其實,元宵和湯圓完全不同,本質區別在於製作工藝:元宵是「滾」出來的,而湯圓則是「包」出來的。

「製作元宵時,首先要將餡料做好,沾上水,再投進盛滿糯米粉的容器內搖;然後再沾水,繼續滾上糯米粉,如此反復多次,讓其逐漸變圓、變大。」

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質量總監郭亞萍告訴記者,元宵一般是手工做成,現做現賣。

她說,湯圓的做法則像包餃子,先把干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團,再用面團去包餡料,團成圓形,做好後進行速凍,便於保存。湯圓多由機器製作。


2、外觀


元宵做好後表面會有「茸頭」,即麵粉浮粉,下鍋煮時麵粉融入水中,湯呈乳白色。元宵煮後迅速膨脹,比湯圓大。而湯圓皮是用干糯米粉加水和成的面,抱團性較好,表面更光滑,煮制湯水清澈。


3、口感


從口感來看,元宵更有咬勁,有突出的糯米面香味;湯圓則比較軟糯,糯香味不明顯。

8. 調查並列舉反季節蔬菜,水果的價格;經常吃有什麼不好到超市購買食品要注意哪些內容

所謂的不好,主要是來自於兩種原因:
1.反季節農產品雖然在生長環境上能通過一些手段來調節,但是也會加入一些特殊的生長激素類物質來適應反季節。例如生根劑等等。這些和環境關系不大,主要是因為植物自身生物鍾。對人體的傷害,一定程度上來自於化學葯品的積累所產生的對人體自身技能的損害

2.反季節農產品並非自然生長,所以其營養結構等等都與正常農產品有所差異,而這種差異,某些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不健康的。


今年五月份,一則來自北京市食品安全辦的消費提示:市民要慎買反季節蔬菜。專家說,反季節蔬菜主要是以大棚菜為主,如果屬於無公害食品,那麼其品質和正常季節的產品無大的區別。但如果不是,就要小心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1、大棚蔬菜積累了太多農葯


反季節蔬菜以大棚菜為主,大棚中的溫度和濕度較高,不利於農葯降解,使它們大部分殘留在蔬菜上。在體內長期積累微量農葯,對人的肝腎容易造成損害,引起貧血、脫皮,甚至白血病。大棚菜光照不足,硝酸鹽含量較高,輕則導致頭暈、惡心,重則痙攣、昏迷,甚至死亡。長期食用這種被污染的蔬菜,會造成慢性或急性中毒。


2、運輸時間長,營養損失多


反季節蔬菜經常是長途運輸過來的,運輸中會造成一定的營養損失。據營養學家測定,在運輸過程中,3天之內,青蒜及蔥會失去50%的胡蘿卜素,綠豆將失去60%的維生素C。一些食物中天然的抗癌物質和酶在運輸過程中也會被破壞。此外,路途中各種灰塵和燃料廢氣,以及短時間內冷熱濕燥的氣候變化都會影響蔬菜的營養成分。


就是這一條來自政府部門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也由此拉開了反季節蔬菜有害說的序幕。


反季節蔬菜,看看專家怎麼

農業專家說:「反季節蔬菜有害說」不準確


反季節蔬菜不全是大棚菜


反季節蔬菜生產可歸納為三大類型:1、利用山區立體氣候資源,進行夏秋季反季節蔬菜生產;2、利用冬春溫暖小氣候進行冬季反季節蔬菜生產,例如海南等地區,因為有充足的光熱資源,是發展冬種反季節蔬菜的適宜地區。3、利用保護性、半保護性設施進行反季節栽培,這才是我們所說的大棚菜。


高溫更有利於化學物質的分解


對於「生長在大棚內的反季節蔬菜會因為溫度和濕度較高,影響農葯的降解,農葯殘留量較大。」這一說法並不準確。


專家指出:蔬菜是否被污染與其是否採用反季節種植方式無關,而是與農葯、化肥施放合理還是過量等因素有關。因為不同種類農葯分解條件不同,不能以「氣溫高」一概而論。在多數情況下,高溫實際上更有利於化學物質的分解。此外,「硝酸鹽含量高」也與光照無關,而是取決於氮肥是否施用過量、光照是否充足,與食品安全並沒有關系。


營養價值及口感略遜一籌


關於大棚菜的營養及口感,專家介紹說:大棚菜受日照的時間和強度,不如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蔬菜。日照會影響蔬菜中糖分和維生素的合成,所以反季節蔬菜的糖和維生素的含量會比同類的時令蔬菜略低,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反季節蔬菜吃起來口感較淡的原因。


但這並不意味著反季節蔬菜的營養不如時令蔬菜,因為人體進食蔬菜,除了維生素,主要是著重於對所含纖維素和葉綠素等成分的吸收,至於糖分和維生素,可以通過別的食品加以補充。反季節蔬菜只要烹飪得當,大可放心食用。


中醫說:少吃反季節菜


食物和葯物一要講究「氣」,二要講究「味」。因為在中醫看來,食物和葯物都是由氣味組成的,而它們的氣味只有在當令時,即生長成熟符合節氣的時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氣。


《黃帝內經》中有一句名言叫作「司歲備物」,就是說要遵循大自然的陰陽氣化采備葯物、食物,這樣的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氣,氣味淳厚,營養價值高。所以人們應該吃節氣菜,吃葯也最好服用野生草葯。


動植物在一定的生長周期內才能成熟,含的氣味才夠。違背自然生長規律的菜,違背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寒熱消長規律,會導致食品寒熱不調,氣味混亂,成為所謂的「形似菜」。沒有時令的氣質,是徒有其形而無其質。如夏天的白菜,外表可以,但味道遠不如冬天的;冬天的西紅柿大多質硬而無味。這些反季節菜,含激素太多,長期食用的話,對人體有害無益。孔子的名言曾說:「不時,不食。」就是說,不符合節氣的菜,盡量別吃。


如何安全食用反季節蔬菜?


社會發展到現今的水平,如果再讓我們每年冬天只能吃土豆、白菜和胡蘿卜,估計肯定是不可能的了,那如何才能在眾多的反季節蔬菜中,挑選危險性最小的?如何才能把反季節蔬菜吃的最健康呢?


買蔬菜最好去正規超市或農貿市場


小攤小販的蔬菜和正規超市、農貿市場的蔬菜從外觀上看同樣光鮮亮麗,而且價格還較便宜,這正好迎合了部分消費者的心理。但這些蔬菜卻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市面上的零散攤位一般都是自產自銷,完全沒有經過相關的質量安全檢測,食用未必安全,存在較大的隱患。由於他們較為分散,也沒有統一的進貨渠道,質檢部門根本無從入手進行檢測,因此買蔬菜一定要去正規超市或農貿市場,切忌貪小便宜而因小失大。


反季節蔬菜要選有「外衣」的


挑選蔬菜要慎重,要認真辨別形狀和顏色。盡量少買形狀、顏色奇怪的蔬菜;有些蔬菜雖然經過催熟,但果皮或其他地方還會留下青澀的痕跡,買的時候要注意。


絕對無污染的農產品幾乎是不存在的,「無公害也只是相對而言。只要通過國家的相關檢測,就是可以吃的放心蔬菜。所以,市民最好購買有明確標志的綠色和無公害蔬菜。


專家提醒市民,比起吃反季節的蔬菜來,選擇時令蔬菜和吃本地菜是更好的選擇,順應自然是最好的健康法則。如果要買反季節蔬菜,也最好多買些洋蔥、胡蘿卜、茄子等,這類帶皮的蔬菜,其農葯殘留物較少。


清洗、製作方法很重要


農葯易殘留在蔬菜上,如果能夠去皮的蔬菜就盡量去皮,不能去皮的蔬菜在清洗時,可把蔬菜放在清水裡先浸泡20~30分鍾,讓農葯充分溶解,再用清水反復沖洗;或把蔬菜放在淘米水浸泡10分鍾後倒去浸液,再反復以流動清水沖洗,淘米水中的生物鹼對農葯有很好的溶解作用;如有可能,也可以將蔬菜先在熱水中焯一下,然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製作,也可以用爆炒等方法,也能清除蔬菜上的殘留農葯。

對於標著「無公害蔬菜」的反季節蔬菜也不能掉以輕心


所謂「無公害蔬菜」是指在一定的生態環境下,按照一定的生產技術規程生產的,經法定專業質檢部門檢測,不含有毒有害物質,符合國家標準的蔬菜。「放心菜」就是「無公害蔬菜」的俗稱。


作為消費者,買到了無公害蔬菜,並不等於就是買到了沒有使用農葯的蔬菜,只是農葯殘留符合國家標准,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而已。從市場上買回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涼水浸泡半個小時左右再食用。


相關鏈接:反季節水果購買要謹慎


雖然是在冬天,但在市面上還是有許多反季水果。很多反季水果都是用一些化學物質催熟、保鮮的,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反季水果反而成了「問題水果」。


我們在這里列舉了4種常見的問題水果,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


草莓:中間有空心、形狀不規則。體形過大的草莓,一般是激素過量所致。草莓用了催熟劑或其他激素類葯後生長期變短,顏色也新鮮了,但果味卻變淡了。


香蕉:為了讓香蕉表皮變得嫩黃好看,有的不法商販用二氧化硫來催熟,但果肉吃上去仍是硬硬的,一點也不甜,並且二氧化硫對人體是有害的。


西瓜:超標准地使用催熟劑、膨大劑。這種西瓜皮上的條紋不均勻,切開後瓜瓤特別鮮艷,可瓜子卻是白色的,吃完嘴裡有異味。


葡萄:一些不法商販和果農使用催熟劑,將沒有成熟的青葡萄放入稀釋液中浸濕,過一兩天青葡萄就變成紫葡萄。

分享到

網路分享

-

臨近春節,很多市民在采購蔬菜和水果的時候都會有這樣一個想法:買點貴的、平時捨不得吃的,但殊不知,目前市場上價格比較高的蔬菜,大多數都是反季節的。隨著大棚蔬菜的普及,時下年輕人對於蔬菜時令的觀念已經越來越模糊,究竟哪些菜是當季的呢?網路上流傳一種說法「吃反季節蔬菜,不符合自然規律,會破壞自身平衡。」又是不是真的呢?

柳揚

市民觀念:過年就要吃「貴」菜

每逢節慶,親朋好友歡聚一堂,最常說的一句祝酒詞就是「吃好喝好」,可見「吃好」從來就是節日期間的頭等大事,而「好菜」自然成為「吃好」的根本要求。年前的最後幾天,正是市民置辦年貨的高峰期,記者在菜場、超市裡看到,采購的人潮洶涌,各種市場的蔬菜水果的種類也非常之多。

記者探訪發現,目前市場上蔬菜價格差異很大,雖然大多數在臨近過年時價格有所上漲,但便宜的諸如大白菜、土豆卻一直保持低價,如本地產白菜每斤只要5毛,蘿卜也就1元/斤,還有紅薯,也淘得到1元/斤的。不過,大多數市民卻並不傾向於購買這些便宜菜,而認為過年時候應該吃點好的。

「大過年的吃白菜蘿卜多寒磣啊,還是買點精細菜吃吃。」住在奧體一帶的孫女士昨天特別買了4元/斤的黃瓜,8元/斤的茭白,7元/斤的豌豆和10元/斤的金針菇,雖然不多幾樣蔬菜就花了三四十塊,但她覺得這樣才有過年的感覺。

白菜土豆,那都是過去家窮才吃的,現在生活好得吃點好菜。「今天買的荷蘭豆、苦菊、西芹。」家住姜家園附近的市民顧先生同樣認為,過年應該吃點「貴」菜。

市場探訪:「貴」菜多是反季節菜

記者在市場中走一圈發現,很多價格比較貴的菜,其實都是反季節的,比如夏季時令的黃瓜在夏季一般賣2元/斤,但是到了冬季基本上都在4元/斤。最近價格瘋漲到7塊一斤的青椒,同樣是夏季的時令菜,平日里也多三塊一斤,更別說豇豆、豌豆、四季豆、荷蘭豆等豆類,目前普遍價格從5元/斤到10元/斤不等,在蔬菜當中不可謂不貴。但事實上,豆類蔬菜都是夏季的時令菜,在當季的時候,價格並不高。就連南京人最為喜歡的蘆蒿其實也並非是時令菜,目前市場上售價普遍在4-5元/斤,野生的更是賣到6元/斤。苦瓜、茄子、韭菜、萵筍……記者在市場上看到,大多數菜品其實都不是當季的時令菜。

南京眾彩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經理盧雲龍向記者介紹說,十多年前自己剛從事這一行的時候,南京冬季市場只有很少幾種蔬菜,市民腌菜的也特別多,還有人在家一囤就是幾麻袋。而現在市場上品種已經非常多了,細細算算,差不多有接近70%都不是當季菜。

「要說反季節菜,其實也不好一概而論,一種像冬瓜、豇豆這樣的,雖然在我們這里來看屬於反季節菜,但是其實在海南、廣西等產地,它們都是當季生產的時令菜;另一種是大棚菜,就是人工創造出一種跟外部環境不同的自然環境來種植;此外,還有一種是在當季收獲了,一直放在冷庫里保存至今的,諸如土豆、大蒜等。」

「要貴上不少。」盧總告訴記者,跟當季蔬菜相比,反季節菜價格的確要貴一些。「比如從海南運過來的菜,每斤凈成本就要增加4毛錢,而蔬菜大棚里的菜需要人工養護,價格肯定是比露天的要高。目前市場上,不少價格偏高的菜都是反季節菜。」

記者調查:年輕人不分蔬菜時令

但是對於反季節菜和時令菜,記者隨機調查了十多位正在買菜的市民,列舉了「菠菜、蓮藕、青辣椒、蘆蒿」等幾種蔬菜來詢問時令,發現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很難區分出蔬菜的時令。

「青椒是四季都有吧,應該不屬於反季節菜。」(青椒是夏秋季的時令菜,目前南京市場上的多產自海南,屬於外地產的本地菜)

「蓮藕不是夏天的嗎?肯定是反季節啊。」(荷花雖然是夏季開放,但是蓮藕卻是秋冬季采購,加之蓮藕生在水中,想反季節還比較困難呢,因此正是當季菜)

「蘆蒿肯定是當季的,我記得每年春節都能買到。」(蘆蒿屬於野菜,時令季節自然是春季,但是由於南京人特別愛吃,因此現在菜農都採取大棚等種植方式,讓蘆蒿提前上市搶占春節市場)

「過去到菜市場看看就知道哪個是當季的菜,但現在什麼菜都有,已經搞不大清楚。」70年代出生的市民呂小姐告訴記者,現在對於蔬菜時令的記憶全憑著小時候的記憶,現在什麼菜都有,到自己孩子長大後估計是完全分不清楚蔬菜的時節了。

記者在網路上搜索,網友們詢問關於蔬菜或水果時令的問題更是多達數萬條,一部分是詢問蔬菜水果的時令區分,還有一部分是咨詢,反季節蔬菜食用是否健康。

專家建議:最好吃當季當地菜

「不主張吃反季節的蔬菜,中醫裡面講究最好吃當季當地的。」中大醫院中醫內科的主任醫師王長松告訴記者,學過中醫的人都知道,中醫里主張在飲食上不宜違背自然規律,雖然現在還未有過人確切驗證是因為吃了反季節菜而導致身體疾病,但是反季節的菜或者是從外地漂洋過海運過來的食物總不是那麼好。

「中醫講究應時而食,也就是說什麼時節就吃什麼時候的菜,比如夏季里人大汗淋漓時,吃上一口冰涼可口的西瓜,頓時感覺清爽舒暢,古代西瓜被稱為白虎湯,就有清熱止渴止熱的功效,對身體很有好處。但是如果是在冬季,天氣本來就冷,肚子若是還發脹,再吃西瓜,肯定是不合適。」南京中醫葯大學的黃煌認為,反季節菜好不好現在還比較難說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應當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進行飲食,選擇適口的菜。「就像冬季里也有馬蘭頭,但總是吃不出春天裡那種香味和野味。」

江蘇省烹飪協會副秘書長周明元告訴記者,從日常的飲食習慣來說,自己也不太吃反季節菜,主要是擔憂大棚菜會使用過多的農葯,可能不太健康。南京是個四季分明的城市,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時令食材,就算是食材偏少的冬季,也有水芹、青菜、豆苗等風味獨特的時令菜,只要用合適的烹飪方式,一樣能做出美味來。

一年四季的時令蔬菜

春季(農歷一至三月)

蔬菜:辣椒、青椒、彩椒、洋蔥、花椰菜、甜豆、豌豆、芹菜、萵苣、薺菜、油菜、菠菜、香椿、春筍、馬蘭頭、瓠瓜、韭菜。

夏季(農歷四至六月)

蔬菜:辣椒、絲瓜、苦瓜、冬瓜、菜豆、蘆筍、茭白、洋蔥、黃瓜、佛手瓜、南瓜、莧菜、山蘇、空心菜、龍須菜、地瓜葉、竹筍、生菜、西紅柿、捲心菜、茄子。

秋季(農歷七至九月)

蔬菜:秋葵、菱角、蓮藕、辣椒、栗子、冬瓜、四季豆、地瓜葉、豆角、山葯、白菜、扁豆。

冬季(農歷十至十二月)

蔬菜:青椒、捲心菜、白菜、洋蔥、花椰菜、胡蘿卜、蘿卜、甜豆、芹菜、菠菜、芥菜、葵年菜、萵苣。

食物的「性格」

食物的性是指「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食性。此外,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和,稱為平性。能減輕或消除熱證的食物,屬寒涼性;能減輕和消除寒證的食物屬溫熱性。一般認為,寒涼性食物大都具有清熱、瀉火、解毒作用,常用於熱性病證。溫熱性食物大多具有溫中、助陽、散寒等作用,常用於寒性病證。平性食物則有健脾、開胃、補益身體的作用。

屬於寒性的食物有:苦瓜、番茄、茭白、荸薺、菱肉、百合、藕、竹筍、慈姑、魔芋、空心菜、蒲公英、魚腥草、馬齒莧、蕨菜、苦菜、薺菜、香椿、蒓菜、黑魚、鯉魚、河蟹、泥螺、文蛤、蟶子、海蜇、海帶、紫菜、田螺、河蚌、蛤蜊、牛奶、豆豉、桑葚、甘蔗、梨、西瓜、柿子、香蕉等。

溫熱性食物有:適用於風寒感冒、發熱、惡寒、流涕、頭痛等症象的生薑、蔥白、香菜;適用於腹痛、嘔吐、喜熱飲等症象的乾薑、紅茶;適用於肢冷、畏寒、風濕性關節痛等症象的辣椒、酒等。

平性食物有:大米、黃豆、黑芝麻、花生、土豆、白菜、圓白菜、胡蘿卜、洋蔥、黑木耳、雞蛋,魚肉中的鯉魚、鯽魚、泥鰍、黃魚、鯧魚。另外我們日常里飲用的牛奶也屬於平性食物。

涼性食物有:蕎麥、玉米、白蘿卜、冬瓜、蘑菇、芹菜、萵筍、油菜、橙子、蘋果等等。

寒性食物有:小米、綠豆、海帶、綠豆芽、苦瓜、西紅柿、黃瓜、香蕉、西瓜、甜瓜等等。

綜合

-

吶~這都是東拼西湊找來的,喜歡就用吧!!!!

--

--
閱讀全文

與朝和食品的價格及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媧酒圖片價格 瀏覽:532
手機版圖片轉文字 瀏覽:201
網頁製作文字圖片 瀏覽:290
粉色頭發搭配衣服好看圖片 瀏覽:429
如何辨別檀木手珠真假圖片 瀏覽:445
手機如何在圖中插入圖片 瀏覽:379
可愛的動漫女孩子圖片 瀏覽:549
老虎的簡筆畫可愛的圖片 瀏覽:741
漫畫內衣圖片女生圖片 瀏覽:541
婚紗少女動漫圖片唯美 瀏覽:976
ai里怎麼讓圖片變形 瀏覽:669
清新圖片男生唯美傷感 瀏覽:152
怎麼在word中把圖片和文字框組合 瀏覽:458
旅途中有你圖片帶文字 瀏覽:570
一年級猴子簡單畫圖片 瀏覽:750
男生漫畫人物帥氣圖片 瀏覽:564
用槍的動漫圖片 瀏覽:941
名為小綠的文字圖片 瀏覽:714
文件櫃圖片及價格 瀏覽:700
動漫版的帥哥圖片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