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鎦金帶鉤
衣帶的鉤子
鎦金也稱火鍍金,古人用於青銅器及銀飾品表面裝飾黃金的方法。這種工藝己有數千年的歷史。
黃金和水銀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金汞齊。在需要裝飾的表面將金汞齊手工塗上,然後加溫蒸發汞,黃金便留在器物表面。如此反復數層至十數層,視金層飽滿勻稱即成,然後用瑪瑙壓光。這種傳統工藝因金層飽滿豐厚,裝飾性強,不易磨損。
灑金即餾金,人為將鎦金形成一種象碎金薄隨意灑在紙上的效果,多用於銅爐的裝飾。我將它用於餾金鉤,鉤頭上斑斑點點就是灑金。
在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遺址,曾多次出土玉帶鉤,大多出於人架下肢部位。商周時期的腰帶多為絲帛所制的寬頻,《詩·曹風·鸕鳩》:「淑人君子,其帶伊絲。」鄭箋:「謂素絲大帶,有雜色飾者。」大帶又名紳帶,《禮記·玉藻》說紳帶的長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紳即絲帶束緊腰部後下垂的部分。女子的腰帶也用絲質,下垂部分名襳褵(Xian音先,li音離)。女子的長腰帶名綢繆,打成環狀結易於解開的叫紐,打緊死結不好解開的叫締。因在紳帶上不好勾掛佩飾,所以又束革帶。開初革帶兩頭是用短絲繩和環系結,並不美觀,只有貧賤的人才把革帶束在外面,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把革帶束在裡面,再在外面束紳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華夏民族採用銅帶鉤固定在革帶的一端上,只要把帶鉤勾住革帶另一端的環或孔眼,就能把革帶勾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觀,所以就把革帶直接束在外面來了。古文獻記載春秋時齊國管仲追趕齊桓公,拔箭向齊桓公射去,正好射中齊桓公的帶鉤,齊桓公裝死躲過了這場災難,後成為齊國的國君,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記前仇,重用管仲,終於完成霸業的故事。《淮南子·說林訓》所記,「滿堂之坐,視鉤各異」,都說明革帶已經露在外面。在這種情況下,革帶的製作也越來越精美華麗,後來不但把帶鞓(tīng音汀)漆上顏色,還鑲嵌金玉裝飾。從考古發現的材料證明,早在西周晚至春秋早期山東蓬萊村裡集墓就有方形素麵銅帶鉤出土。春秋中期的銅帶鉤在河南洛陽中州路西工段、淅川下寺、湖南湘鄉韶山灌區、陝西寶雞茹家莊、北京懷柔等地墓葬均有出土。山東臨淄郎家莊1號春秋墓和陝西鳳翔高庄10號春秋墓曾出土金帶鉤、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大墓有玉帶鉤、銅環與玉瑗、玉璜和回形玉飾組成的佩飾同出。到戰國時期,也有帶鉤與環同出的情形,如河南汲縣5號戰國墓鐵帶鉤與骨環同出,6號戰國墓青銅嵌綠松石的帶鉤與羊脂玉環同出,安陽大司空村131號戰國墓人架腹部有銅帶鉤與玉髓環套合在一起。因此腰帶帶鉤的功用就有數種,一種是橫裝於帶端用來搭接革帶兩端的,一種是與環相配直掛在革帶上勾掛佩飾的。另有一種較長的衣鉤可裝於衣服肩部勾掛衣領或裝於衣領勾掛衣服肩部,這種衣鉤至今仍在和尚的袈裟上使用。
戰國時期的帶鉤,材質高貴,工藝精美,製作十分考究。形式有多種變化,但鉤體都作S形,下面有柱。其形制有八種類型:
第一種:體像螳螂之腹,鉤短,作龍首或鳥首形,下有圓柱,近於一端,柱頂圓形。
第二種:腹作方形,鉤短作獸首形,下方有方柱,近於一端,柱頂較城粗大。
第三種:身短鉤長。
第四種:身長方形,鉤短,柱方,柱在中央。
第五種:腹寬有一短鉤,背有柱。
第六種:體作圓形、細長頸、短鉤,下有圓柱。
第七種:體作動物形。
第八種:體作琵琶形。
帶鉤的材料有玉質的、金銀的、青銅的、鐵的。工藝製作除雕鏤花紋外,有的在青銅上鑲嵌綠松石,有的在銅或銀上鎏金,有的在銅、鐵上錯金嵌銀,即金銀錯工藝。1951年在河南輝縣固圍村5號戰國墓出土的包金嵌琉璃銀帶鉤,長18.4厘米、寬4.9厘米,呈琵琶形底,銀托麵包金組成浮雕獸首,兩側纏繞著二龍,至鉤端合為龍首,口銜狀若鴨首的白玉帶鉤,兩側有二鸚鵡,鉤背嵌三縠紋白玉玦,兩端的玦中嵌琉璃珠,玲瓏透剔,包金鑲玉,文飾繁華,雍容華貴,現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1965年在江蘇漣水三里墩戰國墓出土的交龍金帶鉤,端為獸頭,柄陰刻二夔龍,鉤身透雕成獸形,原嵌有黑色料珠,系用鑄造、透雕、剔刻法製成的。此件長12厘米,重275克。現由南京博物院收藏。另1件長7厘米,重56克。在山東曲阜魯故城出土的猿形銀帶鉤,通長16.7厘米,猿作振臂回首跨進狀,身微拱,極為生動。目嵌藍色料珠,通體貼金,背面有一圓鈕。1978年在湖北隨縣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4個金帶鉤,各長10厘米,是用鑄造法製作,鉤似鴨首、鼓腹、光素無紋,腹下為一圓鈕。現由湖北省博物館收藏。河北邯鄲百家村戰國墓的兩次發掘中,就出土銅帶鉤60件,形制多樣。四川昭化出土1件戰國金銀錯犀牛帶鉤,全體布滿花紋。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戰國楚墓發現5件金銀錯鐵帶鉤,2個圓柱形,3個扁條形、滿身嵌錯金銀三角雲紋和斜條卷雲紋,扁條形帶鉤中有2個鑲有黃金和青玉,每條鑲三角形與方形黃金4塊,方形玉3塊,金與玉相間排列於帶鉤背部,金塊表面浮雕幾條互相纏繞的蛟龍,鐵表面呈青黑色,很少銹蝕。1978年在河北平山中山國王陪葬墓曾出土玉帶鉤。以上所介紹的,都是華夏地區所使用的帶鉤的情況。我國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吸收北方游牧民族騎兵的服式來推行服裝改革,強化軍隊的戰鬥力的故事,已在前面敘述。過去研究中國服飾史的學者,常說我國古代的帶鉤是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從胡服中吸收過來的,此說從時間上推算是講不通的,因為趙武靈王比齊桓公晚300年,是戰國中期的人,而帶鉤在春秋中期已普遍應用了。
在我國北方居住的匈奴、東胡等族也在革帶上使用一種類似帶鉤的金屬裝置,即在鞓上裝一種斗獸紋銅飾牌而用銅鐍扣結。鐍是有舌或有喙狀突起的環狀物,可用來固定帶子。匈奴帶鐍在相當春秋晚期的墓中已有發現,內蒙古杭錦旗桃紅巴拉和毛慶溝匈奴墓中都出土過圓形帶鐍,當中有供穿帶用的孔,前部有喙狀突起,尾部有鈕孔。這種鐍每條帶上只出1枚,其作用相當於帶扣。國內外出土很多匈奴、東胡式銅器(也稱鄂爾多斯式銅器)中的透雕帶扣,很多都鑄有喙狀突起和穿帶子的孔,這種突起物常因使用損耗而不十分明顯,加上透雕的斗獸紋極為繁復生動,因而往往被人忽略,而把它們當作單純的飾牌,年代可從春秋晚期延續到東漢。這類革帶在用鐍扣結和鞓的裝飾牌等方面都與中原革帶的帶鉤不同,因而是另一系統的帶飾。在古代文獻中稱它們為鮮卑、師比、胥紙、犀毗、私紕頭等。《漢書·匈奴傳》顏師古註:「犀毗,胡帶之鉤也,亦曰鮮卑,亦謂師比,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又引張宴說:「鮮卑,郭落帶瑞獸名也,東胡好服之。」郭落帶即突厥的革帶,鮮卑相當蒙古語的〓obar《〓·五爪虎》,因鮮卑人崇拜它,把它用作本部族的名稱,並鑄其形於革帶上作為裝飾。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鉤,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帶鉤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魏晉南北朝時逐漸消失取代。
1951年11月,在輝縣市固圍村的戰國墓中出土一件包金鑲玉銀帶鉤,其工藝精湛、清新、華麗,美不勝收,是精美罕見的古代藝術珍品,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此帶鉤為白銀鑄造,通體鎏金,全體長18.4厘米,寬4.9厘米。鉤體鑄出浮雕獸首和長尾鳥,獸首分列鉤身前後兩端,作相背對稱排列,形似牛首,雙耳作扁環狀,長尾鳥居鉤體左右兩側,體修長呈S形,盤曲逶迤迴旋,尾部作歧出的分尾形,並以爪、尾、反復虯結,點綴鳥體,使裝飾效果突出。鉤體正面嵌飾白玉共3枚,玉塊表面線刻谷紋,自前而後大小依次遞增,在玉塊中心,各鑲一粒豐球形琉璃彩珠(俗稱蜻蜓眼)。鉤體前端又鑲入用白玉製成鴻雁首形的彎鉤作鉤首,其上用陽線雕出口、眼等細部,側看恰似一曲頸昂首的鴻雁。鉤身局部還鑿飾小點,以黑漆勾線、點睛、突出輪廓,豐富了色彩層次,顯示出戰國時我國古代金屬工藝的高度水平。
市場價格不好確定~
你可以去古玩鑒定的地方,詳細查明年代,然後出具證書
讓典當行或者拍賣行估價
② 如何自製衣鉤
牙刷用久了,到不可再用的時候,可不要將其丟掉哦。我們可以先將牙刷柄上的殘毛去掉,然後把牙刷柄放在開水中燙一下,用手(或鉗子)將其彎成掛衣服的鉤子。再用木螺釘把它固定在牆壁或專用掛衣服的柱子上,這樣就是一個理想的掛衣服的衣鉤,可以適當掛衣服、帽子等。
③ 掛衣鉤尺寸
81301135×80mm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尺寸是81301135×80mm。 從材料劃分,掛衣鉤一般有金屬衣鉤和塑料衣鉤兩種,後者一般是自貼式的。從鉤數劃分,有單鉤,有排鉤。一般裝在衛生間、淋浴房、卧室、衣櫃等地方,用於掛晾毛巾、衣物等。
④ 物品分類衣鉤屬於什麼
衣鉤,是指用來把衣服掛在某一地方的東西。大多數衣鉤都是金屬或其他堅韌材料做成或彎成的曲線形或彎角,用以鉤住衣服或者其他用途。
衣櫃屬於生活用品-家用五金。
衣櫃分類:
按照用途分類可以分為:卧室衣鉤,廚房衣鉤,衛生間衣鉤,兒童房衣鉤,書房衣鉤,公共場所衣鉤,傢具衣鉤。
按照結構可以分為:單衣鉤,排鉤,多功能衣鉤,異形衣鉤,明裝衣鉤,暗裝衣鉤。
按照材質可以分為:銅衣鉤,不銹鋼衣鉤,鋅合金衣鉤,太空鋁衣鉤,塑料衣鉤,鐵制衣鉤,陶瓷衣鉤,樹脂衣。鉤,木製衣鉤。
⑤ 木質掛衣鉤價格是多少
實木掛鉤一般一個1元-5元之間,整套買會更實惠。
掛鉤,指聯系約定;形狀彎曲,用於探取、懸掛器物的用品,可分為釣鉤、掛鉤、帶鉤等。我個人推薦你使用無痕掛鉤,無痕掛鉤承重強,可反復使用,壽命長,不傷牆面,適用於各種平滑表面廚房掛物、衛浴、卧室,貼著後完全防水、防油、防塵、可用清潔劑沖洗。
價格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⑥ 掛衣鉤由哪些材質製成,掛鉤又有哪些款式哪種材質的掛衣鉤好
掛衣鉤的材質一般分為不銹鋼、鋁合金、鋅合金、銅合金四種。
其中不銹鋼掛衣鉤屬於中低檔產品,其防銹性好,但是加工性能差,外觀造型較單一;
鋅合金掛衣鉤屬於抵擋產品,加工性能差,底座笨重,款式陳舊,表面光澤度差;
鋁合金掛衣鉤屬於中低檔產品,重量輕,抗彎性能不是很好;
銅合金歐式掛衣鉤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歐式掛衣鉤材料,其中以環保銅為最高檔材料。
銅合金歐式掛衣鉤具有好的加工性能,良好的附著性,表面光潔度好,附著力強,造型上也時尚美觀。
⑦ 五金材料大全及圖片
導語:現代人的生活水平較以前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隨之升高的還有人們的生活壓力,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房子成了考驗他們的第一個任務,但房子由於市場和需求的不均衡性價格不斷抬升,對於剛剛起步的年輕人來說是一筆不可小覷的大開支。所以房子裝修的精打細算成為了社會的主題,而其中五金產品的選擇是一項比較重要的支出,所以我們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它。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五金材料都有哪些吧。
五金產品是一個統稱,種類非常的繁多,就目前來看,市場上常見的五金類產品大致可以分為10多類,產品更是非常的繁多。
第一類:門窗類。1、鉸鏈;2、軌道:抽屜軌道、推拉門軌道、吊輪、玻璃滑輪;3、插銷(明、暗)。4、門吸;5、地吸;6、地彈簧;7、合頁;8、防盜扣籃、板銷;9、門鏡等。
第二類:拉手類。1、門拉手;2、抽屜拉手;3、櫃門拉手。
第三類:水暖類。1、鋁塑管;2、對絲彎頭;3、普通地漏;4、專用地漏;5、生膠帶;6、防漏閥;7、八字閥;8、三通等。
第四類:家居鎖類。1、鎖體;2、電子鎖;3、鎖芯;4、外裝門鎖;5、號碼鎖;6、執手鎖;7、球型門鎖;8、浴室鎖;9、鏈子鎖;10、玻璃櫥窗鎖;11、防盜鎖等。
第五類:裝飾類五金產品。1、窗簾桿(銅質、木質);2、膨脹螺栓;3、萬向輪;4、不銹鋼管;5、衣鉤、衣架;6、密封條;7、拉鉚釘;8、玻璃托;9、鋁合金梯子;10、金屬吊撐;11、塑料脹管;12、堵頭;13、玻璃夾;14、廣告釘;15、升降晾衣架;16、風管;17、櫃腿;18、貨品支架;19、不銹鋼垃圾桶;20、鍍鋅鐵管。
第六類:衛浴類五金。1、紙巾架;2、單層置物架;3、皂碟架、皂蝶;4、多層置物架;5、單杯架、單杯;6、延時龍頭;7、皂液器;8、美容鏡;9、洗衣機龍頭;10、花灑。
第七類:傢具五金。1、馬釘;2、五星腳;3、滑道;4、多工位機;5、打頭機;6、隔板銷;7、吊掛件;8、傢具五金腳;9、木螺絲。
總結: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介紹的各類五金材料大全了。怎麼樣,是不是很詳細呢,五金類產品繁多而雍雜,想要徹底掌握還需要大家多多積累喔~希望小編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⑧ 誰用過這種衣架,那個鉤有什麼用
這種衣架的鉤可以用用來掛褲子。
衣架,用來搭披衣衫的架子。《魯班經匠鏡》講到有素衣架和花衣架兩種,外間較為少見。當時的衣架與現在的衣架不同。現代衣架大多採用掛鉤式或枝叉式,衣物多以脖領處掛在衣鉤上。
古人衣架,包括清代衣架,多採用橫桿形式,兩側有立柱,上下承木墩底座,兩座之間有橫板或橫棖,立柱頂端安橫梁,兩端長出立柱,盡端雕出龍鳳紋或靈芝或雲頭之類。橫桿之下安中牌子,上有透雕裝飾,主要起牢固作用。衣服脫下後就搭在橫桿之上。此外,還有同名的電影。
國內
衣架是我國較早出現的一種傢具,周朝開始實行禮制,貴族階層對衣冠十分重視,為了適應這種需要,較早就出現了專門用來懸掛衣物的架子。各個朝代的衣架形式各有不同,名稱也有所不同。春秋時期,橫架的木桿,用以掛衣曰「桁」,又叫「木施」。
在宋代,衣架的使用較前代更為普遍,並且有形象的資料,河南禹縣宋墓壁畫梳妝圖中的衣架,它由兩根立柱支撐一根橫桿,橫桿兩頭長出立柱,兩頭微向上翹,並做成花朵狀。下部用兩橫木墩以穩定立柱,在上橫桿下部的兩柱之間,另加一根橫棖,以起加固作用。
明代衣架整體造型仍保持著傳統模式,但用材、製作、裝飾尤精。衣架下端以兩塊墩子木作足,里外兩面浮雕回紋,墩上植立柱,前後兩個鏤雕卷草花站牙抵夾。
站牙上部和下部分用榫與立柱和座墩連接,兩墩安裝用小塊木料攢接的欞格,由於欞格具有一定的寬度,故可以擺放鞋履等物。各個橫材與立柱結合部的下側,都有透雕拐子回紋花牙承托。衣架從選材、設計、雕刻製作,在明代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
⑨ 掛鉤的種類 掛衣鉤什麼材質好
按照鉤的數量不同,可以大體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單衣鉤、雙衣鉤,排衣鉤(三鉤以上)、活動衣鉤。
綜合以上,建議購買銅材料製造的衣鉤,衛生間浴室的環境比較潮濕,銅材料掛衣鉤也能很好的防止腐蝕生銹,長久下來,比較實用。造型也相對時尚美觀。
⑩ 毛線有哪幾種類型 分別是什麼樣的 圖
毛線主要分為:棉線、麻線、毛絨線、絲線。
1、棉線。是用棉花纖維搓紡而成的線。棉纖維大概是最廣泛應用於服裝行業的一種纖維。棉織物透氣、吸汗,但是彈性較差。用於編織的棉線除了多股的棉線外還有棉繩、空心扁帶棉等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