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農用的發酵菌劑和人食用的發酵菌價格差別那麼大有什麼陰毛
首先發酵菌劑實際上就是各種各樣的微生物 飼用的和食品用的有很大的差別 飼用的多為混合菌 食品用多為純種菌 其中用的比較多的是乳酸菌 酵母菌等 飼用菌的生產沒有食品用菌的生產要求高 食品用菌對安全方面要求更高 用於食品的酵母菌和乳酸菌一般能買到都是高活性的 添加量很少就能達到發酵的目的 這也是價錢相對高的原因吧 (其實酵母菌也很便宜 乳酸菌菌粉貴一些)
酸奶生產用的是乳酸菌 而且是乳酸菌中的某幾種 (保加利亞乳桿菌 嗜熱鏈球菌等等)當然不能用飼用的菌劑發酵 若不想買乳酸菌 可以直接用買來的酸奶作為發酵劑 碼字很辛苦啊~~採納哦
Ⅱ 大豆菟絲子是什麼
菟絲子是1年生草本植物,又稱豆寄生,屬旋花科菟絲子屬。菟絲子有歐洲菟絲子(Cuscuta australis R.Br.)和中國菟絲子(C.chinensis Lamb.)兩種。全國均有分布,但以東北及山東、新疆、安徽和湖北等地發生普遍而嚴重。大豆被寄生後,植株矮小不育或逐漸枯死,產量損失20%~80%。
形態特徵莖絲狀,黃色、橘黃色或黃綠色,在寄主上向左纏繞,無葉。花多數,黃白色,蔟生。子房半球形,2室,每室有2胚珠,能生成4個種子。蒴果扁球形,外有萼片和花冠。種子近圓形,黃色、黃褐色或黑褐色(彩版十二,66)。
為害特性
菟絲子除寄生大豆、亞麻外,尚可寄生菊科、豆科、藜科、茄科和莧科多種作物與雜草。種子在15℃以下或35℃以上不萌發,25~35℃為發芽適溫。土壤含水量以15%~30%為適宜發芽濕度,土層深1厘米左右,種子出苗最快,6厘米以下不能萌發出土。菟絲子的繁殖力特強,任其生長可產種子140萬粒。莖有很強生活力,被折斷的莖節,只要有1個生長點,遇到寄主仍可發育成新株。高溫、陰雨時,每個生長點24小時可生長10厘米以上。
發生特點
菟絲子主要靠種子調運作遠距離傳播。以種子在土壤里越冬為次年的主要侵染源。種子抗逆力強,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也不失去發芽力,且有分批萌發的特點,給防治帶來一定困難。混有菟絲子的大豆秸稈作牲口飼料,經牲口腸胃再排出體外,如不經高溫漚熟,菟絲子種子仍保存生活力,當施到田間又成了侵染源,此外還可靠流水和風力傳播。由於菟絲子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生長快,因此在多雨年份、水澆地或澇窪地菟絲子的發生與為害也就重。
防治方法
(1)實行檢疫。嚴禁菟絲子隨種子調運,杜絕為害。
(2)農業防治。秋季深翻土壤,將菟絲子種子深埋,減少侵染源。與玉米、小麥、高粱和穀子等菟絲子非寄生作物實行輪作。精選種子,將混在大豆內菟絲子清除出去;混有菟絲子的基肥,一定要漚熟後再運到田間。結合中耕除草,割除有菟絲子寄生的豆株,越早越好(一定要在它開花、結果前),並將割除豆株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減輕為害。
(3)葯劑防治。每667平方米用45%敵草隆150克對水60~80千克於大豆發芽前噴施。大豆3復葉期,每667平方米用48%地樂胺250克拌細土30千克,結合灌水或中耕鬆土均勻撒於地表。魯保1號菌劑(每克含孢子30億個以上)每667平方米用250~400克,在菟絲子纏繞大豆3~5株時對水30~40千克在陰天或小雨天噴,保證菌液在菟絲子莖上停留6個小時以上;若能噴「魯保1號」前,用木棒打斷菟絲子莖,造成傷口,有利真菌孢子侵入,則防效更高。
Ⅲ 種植的獼猴桃發現葉面有褐色斑點,到底是什麼病害
獼猴桃的病毒性病害較少,但是分布廣,危害大,防治難,無特效葯。種植時選用抗病性好的品種;切斷病毒病傳播途徑,做好園內的蟲害防治,生長間盡量避免蚜蟲等可傳播病源的害蟲的危害。病毒性病害難防難治,即使使用脫毒苗也難以達到目的。刺吸式昆蟲普遍傳播,除非是密封的設施農業。如果發生此類病害,最好的辦法是選用抗病品種。
而獼猴桃在種植期間,一般會遇到譬如:根腐病、爛根病、根結線蟲病、枯葉病、花腐病等五種常見植物病症。筆者一個朋友曾經種植過獼猴桃,獼猴桃褐斑病是一種常見的病害,發病重的果園,病葉率高達70%,甚至更高。一般5~5月份開始發病,7~8月進入病發高峰期。到了秋季病情發展緩慢,如果9月遇到多雨天氣,病害仍然很重。
Ⅳ 獼猴桃生長容易滋生灰霉病,如何防治才能讓獼猴桃增產
獼猴桃灰霉病主要發生在獼猴桃現蕾期、花期、幼果期和貯藏期。在嚴重年份果園發病率和貯藏期發病率可達50%以上。獼猴桃灰霉病已成為影響獼猴桃產業健康發展的主要病害之一。
農業防治:及時清除病殘體,如枯枝、落葉、病葉、病花等,減少侵染源;整理藤蔓,降低園內濕度;加強肥水管理,增施磷鉀肥,有機肥+綠都菌劑1號500克/畝,提高植株抗病性。
微生物菌劑+化學葯劑防治:
(1)萌芽至開花前:用綠都菌劑1號500倍+50%多菌靈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異菌脲)粉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粉劑800倍液),每隔7~10天噴施1次,注意化學葯劑輪換與「綠都菌劑1號」現配現用,貯藏期可用硫酸氫鈉緩慢釋放二氧化硫氣體,達到防病保鮮的目的。
【大農圈】里有躬耕農業的種養大戶,也有洞悉市場的企業家;有神通廣大的產業經紀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劃人;有研究農業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員;還有村官、投資家、電商達人……這個圈子,給你的不只是市場信息,還有一大批有價值的農業朋友。
Ⅳ 軟棗獼猴桃種植技術樹葉長黑斑咋辦
獼猴桃黑斑病是獼猴桃的一種主要病害,危害葉片、枝蔓和果實,嚴重影響獼猴桃的生長、結果和果實品質。
防治方法:
嚴格檢疫。實行苗木檢疫,並用綠都菌劑1號80倍噴淋處理苗木或接穗,防止病害傳播。苗木栽植前,用綠都菌劑1號100倍液進行蘸根處理;栽植後,用綠都菌劑1號800倍液進行全園噴霧。可以預防病害侵染,並提高成活率。
搞好冬季清園。清除病株殘體和剪除發病枝蔓,集中燒毀。春季展葉前15天,全園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
展葉後至花前:噴施利克沙1500倍+金諾豐1500倍噴2次,間隔7-10天/次。
花期:花開5%和花落85%,用綠都菌劑1號1200倍+綠都硼1500噴施各一次(兼防花腐病、蒂腐病)。
花後至套袋前:補鈣3-4次。
第一次花後第7-10天噴施利克沙1500倍+綠元有機活性鈣1500倍+殺蟲劑(現配現用)。
第二次花後第15-20天,噴施綠都菌劑1號500倍+綠元有機活性鈣1500倍+金諾豐1500倍+殺蟲劑(現配現用)。
第三次花後25-30天,噴施利克沙1000倍+綠元有機活性鈣1500倍+金諾豐1000倍+殺蟲劑(現配現用)。
套袋前沾果時,用綠都優果100毫升+利克沙10克兌(純凈水或涼開水)30斤沾果。
註:對上年黑斑病較重的果園,可用利克沙1500倍+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或5%膠體硫400倍液)+金諾豐1000倍噴施,連噴2-3次,間隔10天/次。
套袋後:噴施綠都菌劑1號500倍+金諾豐1000倍+10%苯醚甲環唑4000倍液,間隔10-15天/次,連用3-5次(兼防褐斑病、灰斑病、軟腐病、黑頭病等多種病害)。
6-7月份,全園沖施高鉀水溶肥+綠都菌劑1號500g/畝,沖施2次,一月一次。
脫袋後噴施利克沙1000倍+綠元有機活性鈣1500倍+上上甲1500倍液一次。
Ⅵ 西紅柿黃葉枯萎怎麼辦
一、發病情況
該病在蒼南嚴重發生,發病初期,番茄植株長勢衰弱,基部葉片變黃、變褐,從復葉的葉端向葉柄蔓延,病株的葉片自下向上枯黃,植株發病部位不定根明顯,撥起病株可發現根系壞死,且主根呈螺旋狀盤繞生長。後期發病植株全株葉片枯黃、下垂、萎蔫,繼而成片枯死,造成果實減產、品質變劣。嚴重田塊發病率高達70%以上,產量損失極大,嚴重影響了蒼南番茄種植戶的經濟效益。
二、病因診斷
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對蒼南番茄基地出現的突發性 「黃葉枯萎」病進行了田間采樣、實驗室分離純化、致病性測定、形態學鏡檢及分子生物學診斷,確診了蒼南番茄基地出現的突發性 「黃葉枯萎」病害是由一種鐮刀菌侵染引進的番茄枯萎病。經鑒定,番茄黃葉枯萎病的病原菌為半知菌亞門的尖孢鐮刀菌。
6、高溫悶棚,一茬番茄採收後,利用夏季高溫及時進行高溫悶棚,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基數。
7、生物菌劑防治,在發病初期採用熒光假單孢菌制劑500倍液,或乙蒜素制劑500-800倍液灌根防治。
Ⅶ 微生物菌肥登記證怎麼查詢
生物肥料登記證是農業部辦理的,農業部辦理的所有正式肥料登記證的格式是 農肥准字(XXXX)號,如:
登記證號 企業名稱 產品通用名稱
1 農肥准字0047號 新疆匯通旱地龍腐植酸有限責任公司 土壤調理劑
2 農肥准字0046號 武漢洪山區鄂海應用技術研究所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3 農肥准字0042號 包頭市大西北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4 農肥准字0041號 常州市永豐生物活力素廠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5 農肥准字0040號 淮安市興農多元微肥廠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6 農肥准字0037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化工研究院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7 農肥准字0036號 江西省科學院生物保健品廠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8 農肥准字0034號 北京世紀綠都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9 農肥准字0033號 桂林花信植物組培苗有限公司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10 農肥准字0032號 安徽省岳西縣撞鍾化肥有限責任公司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Ⅷ 什麼品種的白笈較好
甘根白芨、三叉白芨、巨莖白芨、紫花白芨、白花白芨都可以,品種是一方面,管理技術也是白芨高產的原因
1、選地整地
白芨適應力強,對於土壤無特殊的要求,它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不耐寒,種植時宜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腐殖質的沙質土壤。選好地塊後,將其翻耕20cm以上,用翠姆復合肥加菌劑做基肥。施肥後將其和土壤攪拌均勻,種植前淺耕一次後耙細整平,做1.5米寬的高畦。
2、繁殖方法
白及可用種子和塊莖進行繁殖,但是播種較難,成活率較低,而塊莖繁殖較易,所以生產時大多使用塊莖繁殖。塊莖繁殖一般在9-11月時,將白芨挖出,選擇大小中等、無病蟲害的塊莖,要求每塊要帶有一至兩個芽眼,使用草木灰攪拌後即可栽種。在畦面上按行距20-25cm開溝,溝深5-6cm即可,栽種時將塊莖按10cm的株距放入溝內,要求芽眼向上,填土壓實,澆水蓋草即可。
3、田間管理
在白芨出苗後,要做好除草工作,白芨苗期管理對於除草極為重視,雜草會影響到幼苗的生長,除草時最好受到拔草。除草後要結合幼苗生長狀況以及土壤的疏鬆情況,及時中耕及時中耕鬆土,不管是中耕還是除草,一定要淺鋤,以免傷害到根系。
4、肥水管理
白芨是喜肥植物,它的肥水管理關繫到它的產量,一般每月要施肥一次,每次施肥時不宜過濃,可採用肥料兌水稀釋後噴施或澆施的方法,能促進根系對於肥料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在7-8月後,植株停止生長進入到休眠期,這時要停止施肥,但要注意雜草和病蟲害的危害。而水分管理,白芨是喜陰植物,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在乾旱時要及時澆水,尤其在7-9月時,要早晚各澆水一次,但同時它也怕澇,所以在雨季要注意排水,以免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