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咸豐通寶及其價值介紹
據資料記載: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發展迅猛,並在江蘇南京建都,此時清政府賴以鑄錢之用的滇銅(雲南省出產的銅料),因道路阻斷而無法運進北京。一方面是鎮壓起義急需大量的軍餉開銷,一方面是鑄錢的原材料告缺,給清政府造成了嚴重的財政困難,最終迫使清政府自咸豐三年開始發行紙幣和改鑄大錢來彌補財政虧空。
咸豐年間發行了一系列的錢幣,以此來維護經濟的發展。當五十以下的錢幣是咸豐重寶,當五十以上的就是咸豐元寶,小平錢是咸豐通寶。它們的名稱不同,代表的面值以及版別也是不同的。在各種咸豐錢幣中,當十錢的記值極低,也是鑄造時間最早流通范圍最廣的一個版別。因此,從咸豐重寶價格表就看出,它們的價格很低,但是卻很受歡迎。
下圖的咸豐通寶便是我有幸見到的其中一枚,正面鑄有楷書「咸豐通寶」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幣背面左右用滿文寫有錢局的名稱。此枚咸豐通寶版本比較高檔,字跡清晰深俊,銅質精良,鑄工精細,包漿渾厚溫潤,字體清晰端莊,筆畫圓潤工整,中間穿正方形孔,在日光的照射下更散發出熠熠光輝。整幣紋脈清晰,網格完整,並無明顯的磕損,是難得一見的品相。
對古錢幣非常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咸豐錢幣雖然不是中國最早的鑄幣。黃銅質的原料,加上精良優美的外形,雕刻細膩的工筆,銅光閃閃的大字,古生古韻的包漿,就連細節處都是精雕細琢、幾乎完美,實為藝術品市場中千年不遇的第一珍藏貨幣。
得注意的是,升值最快的當數其中的珍品類古錢幣,由於在市場上十分受追捧,漲幅很大,拍賣會上更是大放光彩,如在2009年嘉德秋季拍賣會錢幣專場中,一枚極其罕見的清代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字「大清壹百」以196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出;2013年嘉德春拍上,一枚珍罕品——寶源局造背鎮庫大錢,以253萬元成交,打破了清錢的成交紀錄,而在此之前,此枚「海歸錢幣」曾於2009年底在日本東京上拍,成交價摺合人民幣約100萬元,不到4年的時間里價格翻了兩倍多。而在2018年夏季古錢幣拍賣專場上,一枚咸豐通寶以547萬拿下當時最高價,由此可見其潛力之高。
錢幣收藏家表示,古錢幣板塊的熱門品類要數先秦和清代的製品。先秦因為距今久遠,其錢幣的鑄造、文字、風格等有特殊性,對收藏者極有吸引力。而清代相對較近,而且清錢幣的形制比較大,收藏者容易接受,所以大多數收藏者對清錢都容易產生好感。
如果有此類古錢幣的盆友們可要注意好好保存哦!古錢幣乃是我國重要的古文物研究對象,錢幣本身就代表著期所在時代的經濟、歷史、金融等信息,實乃觀賞收藏之極品。
❷ 咸豐通寶背福壽現在市場價格謝謝
咸豐通寶背福壽,真品行情要超過2萬元;不過市場上仿品不少,千萬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