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阿膠真的有作用嗎
某中醫院校七年制中醫學畢業,現臨床工作兩年半,勸你別隨便吃阿膠,同時包括人參當歸黃芪枸杞川芎三七熟地黨參鹿茸菟絲子山萸肉鎖陽肉蓯蓉巴戟天紫河車,這都是葯物,不要覺得泡泡茶煲煲湯沒關系,「中葯無毒」是老百姓的誤解,「保健吃吃」是商家的異心。
下24小時夜班回來……分……隔……線…
我想就這個問題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以下提及阿膠功用部分的內容,如有專業人士看到,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是求同存異,沒關系,文明交流即可。)
1.阿膠這個葯呢,是不是個好葯?
是,的確是個很不錯的葯,這就好比一件幾萬塊錢的皮草,是不是好東西呢?是的,但是你可以在夏天穿它嘛?當然不能。所以說,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2.阿膠是用來補血的嗎?
是的,但是這里的補血是指血不固攝的情況下因出血造成的血虛,需要用阿膠來補血,通過補血來止血,聽著有點繞,但就是這么回事兒。和你去醫院查個血常規,發現血紅蛋白有些低,於是你就吃阿膠去補血,這個通俗的講叫做用游泳的評價體系來評估一個人打籃球的水平——不是一碼事兒。
何況就算現代葯理學研究證明它可以補血,那麼貧血的病人何不根據貧血所屬的類型去口服葉酸或者維生素b12或者硫酸亞鐵這一類葯物,便宜、精準,而且來得快,或者很低很低的時候,為了保證攜氧,甚至要考慮直接輸懸浮紅細胞。
3.那我在網上買的那些阿膠,幾十塊錢一小袋什麼的管用嗎?
這么說吧,你看到的那些阿膠和堅果仁兒攪在一起,什麼糕點之類的,裡面有沒有阿膠還兩碼事呢。我們以天貓旗艦店同仁堂的阿膠價格為例:
看到了嗎?這玩意兒一斤就要2000來塊錢,拿出來看的話大概就是你在超市買的散裝那種四五片大的餅乾的量。所以你權衡一下你買的那些阿膠是否為真。
4.那我要是平時就想吃點阿膠會怎麼樣呢?
這么說吧,你見過有人買一斤阿司匹林隨便吃嗎?這個葯對降低部分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有幫助,因為對血小板聚集有抑製作用,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但是沒見哪個老百姓隨便吃這個東西吧,現代醫學叫做適應症和禁忌症,需要專業的醫生進行檢查評估和指導之後,方能用此葯。中葯也是一樣,而阿膠具有「長養」的作用,尤其對於乳腺,甲狀腺,子宮有肌瘤結節增生這類的女性,你吃多了這些東西會長得更快。
5.中葯無毒嗎?
不,並不是沒有毒的,《神農本草經》開始就說了,上品無毒,可久服,不傷人;中品無毒有毒,斟酌其宜;下品多毒,不可久服。「是葯三分毒」這句話還是更客觀一些。形象簡化的說,想像人體是一個前進的車輪,中葯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寒熱溫涼等性味歸經理論,就是為這個前進的車輪服務,哪裡少一點了給補上去,哪裡多出來個犄角了,給它割掉。就是為了保證這個車輪能夠圓滾滾的向前滾動。如果你總去吃一些補品,那麼就像你總在車輪的某一個地方給他以同樣的方式修修補補,長期下來要麼多餘,要麼缺損……這輪兒自然滾動的不好了。
6.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吃補品呢?
這個可以說是自古以來中醫界都很無奈的一個問題,同時也是有些中醫大夫糊塗的地方,總用氣血虧虛、腎虛、陰虛、陽虛、宮寒、體寒、體質虛弱這些詞……很多人(包括中醫大夫和患者)是「以補為喜」,很多高明的中醫(徐靈胎,陳士鐸,王孟英等等等等)早就告訴我們了,「真虛者,百無其一」類似的意思,但是「人參殺人無過,大黃救人無功」還是很深入人心,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醫生給你開了補葯,貴重的葯品,然後患者的病加重甚至死了,一般是不會有過錯的,患者也不會責怪醫生,但是如果你用了大黃這一類攻下瀉下又便宜的葯物,最後治好了病,病人反而不會感激你,甚至病人死了,那麼家屬就會抱怨你為啥不用補葯。你沒看錯,就是這么尷尬。
7.但是我還是想養生,怎麼辦呢?我的想法是如下:
《黃帝內經·素問·臟氣法時論篇》有雲:毒葯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幾十個字簡單明了,點明了養生的要點,大白話就是說什麼都要吃,要吃的豐富,要吃的健康,而葯物則是用來攻克疾病的,這個葯物不是由你自己去吃,而是真的生病了,找專業的人士給你辨證論治。
再擴展下就是:保持良好的習慣,由內而外的從身到心,健康的飲食,規律的睡眠,吃嘛嘛香的良好心態,適當運動,所謂修身養性嘛。我們人也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身在當中,就順應自然規律,比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太陽出來萬物復甦,日落而「萬籟此都寂,」就是說該動的時候動,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其實萬千事物都是一個理(這些思想源自黃帝內經,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看,要看就看專業類的或者原條文,不要看所謂的「科普類」的,就是那種封面上畫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或者老太太或者畫一個五行的什麼圖,或者畫一些花花草草的,然後書名是「誰誰誰教你如何學習黃帝內經,」另外不建議你看了以後去找幾本中醫科普類的書籍或者《傷寒論》、《溫病條辨》以及其他方劑相關書籍,然後對照著自己的情況開方吃葯,千萬不要,千萬不要,說出事就出事……),有不舒服就去正規醫院去做檢查和治療。
8.要看西醫就去正規的醫院看正規的西醫大夫,要看中醫,就去正規的醫院看中醫大夫,在這個前提下,可以幫你避掉很多栽跟頭的可能,雖然民間有高手,但是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分辨「真偽」高手的能力。
9.附上我說的《黃帝內經》專業書籍圖片,有興趣可以從裡面任何一本看起。願大家身體健康,吃嘛嘛香,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