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銀錠品相怎麼看
摘要 清時期銀錠盛行,在日常交易中常見銀錠身影。銀錠的形狀各異,有船型的、方型的、圓形的。由於鑄造銀錠製造方不一,所以鑄造的銀錠形狀也隨之改變。雖然都是銀構造,但是不同地方不同製造商,製造的銀錠中銀的含量也有所不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四川銀錠。四川銀錠是銀錠中一朵瑰麗的奇葩,它只有一種形狀,宛如碗形,有兩種價值,一種是十兩,另外一種是五兩,其中以十兩最為常見。雖然形制單一,但銀錠上的銘文卻是豐富多彩,成為清代銀錠中的亮點,深受收藏家們的珍愛。
2. 銀錠價格表及圖片
您好銀錠價格需要看它的品種,品相,您最好發圖
3. 四川銀錠那種錠最有價值
於四川銀錠數量多,品種豐富,一直以來受到銀錠愛好者追捧和喜愛。其中反映田賦收入的地丁銀錠從3年前的3-4000元人民幣的價格,一直漲到如今的1-2萬元。是什麼原因讓收藏者對它抱有那麼大的興趣?這要從什麼是田賦地丁說起:
地丁是清代田賦收入,用銀兩徵收的叫地丁銀。 清代初期,地賦和丁賦是分別徵收的。地賦是農民交納的地稅,民田稅率分為上中下三等九種,各地稅率高低不一,相差懸殊。丁賦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銀,規定民年十六歲至六十歲為丁,按規定納丁銀,以貧富為差,分為上中下三等,征銀多少,各省有差異。田賦和丁賦都是用銀兩折算,稱為地銀和丁銀。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進行攤丁入畝賦稅改革,首先在廣東、四川推行,雍正二年(1724年)開始在全國推廣。攤丁入畝的原則是由地起丁,田多丁多,田少丁少,每地賦銀一兩,攤入丁銀,最低的省為一厘至二錢不等,最高的省是有二錢到四兩五分三厘不等,一般為一錢至四五錢不等,稱之為地丁銀。
清代民間在交納地丁稅時,折色部分在銀一錢以上者,原則上是要用銀,而不能用錢,但一錢以下的,允許百姓用錢納稅。乾隆元年上諭中說:"朕思民間完納錢糧,銀數在一錢一向者,向例銀錢聽其並用,原以便民……"。然而,由於一兩以下的碎銀,要零星收集起來也不好處理。所以在實際收繳中,對於一兩以下的稅銀,各地州縣大多採用折錢完納。當時能夠鈉銀一兩以上者,就算是大戶了。由於戶部只收銀兩,不收制錢,所以各地州縣必須將所有收上來的銀錢,交予錢庄或銀號兌換成銀兩並鑄造成統一的銀錠,打上地名、銀匠名、時間,有的還有用途等戳記,方可上繳戶部。
四川的地丁銀在咸豐以前,由於當時尚未實行按糧津貼和捐輸,稅目簡單,因此,收繳上來的地丁銀通常不加蓋"地丁"戳記,僅有地名、紀年、銀匠名或銀號名。咸豐四年以後,四川新征按糧津貼和捐輸等田賦附加,為了區別三者不同的用途,開始在銀錠上砸上地丁、津貼、捐輸等字樣。這時的地丁銀銘文大致是地名、銀匠名、紀年和地丁。如:"廣元縣宣統元年地丁匠裕泰德"、"達縣三十年地丁匠恆足生"、"合川地丁"。
現在品像好的地丁銀錠已經很難見到了,由於收藏家的新老更替,使得那些好品種好品像的地丁銀錠深藏閨閣
4. 民國銀錠四川 越嵩 吳記價格
要看品相如何的,最好發圖看看
5. 這個四川銀錠值多少錢
這個四川銀錠值多少錢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因為我對這種銀定嗯的情況不了解所以說你最好自己去專門的找一個專家來給你辨別一下但是我不管覺得怎麼樣你都可以把收藏起來以後可能說一個方是一個發家之路的一個方法
6. 四川十兩銀錠價格
圖片都不發一個!2015嘉士德春拍,清四川五十兩銀錠,五十萬元!2017北京翰海秋拍大清戶部造十兩銀錠,十二萬元!戶部造的比地方造的貴一點!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7. 50兩銀錠價格及圖片
看圖這是山西太谷五十兩銀錠以及山東 河南等地的銀錠!銀錠 ,依據品相不同價格差異比較大,有清晰側面,底面圖看看就能定價格,免費鑒定金銀錠,金銀元寶,估價,銀錠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也在不斷變化,2011年價格炒作到最高,現在正在回調至真實價格
8. 清代四川十兩銀錠現在值多少
這個不好換算,不同時期,不同標准,不同地域的價值都不一樣,一般來講在明清時期的理想狀態是1兩銀子一石米(約120斤),現在大米大概是2元到3元一斤(超市裡常見的一般米,特殊的比如泰國香米之類的品種不提),咱們取個中間價2.5元一斤吧,這樣算下來是120*2.5*10=3000元。
9. 我有一個四川光緒銀錠求專家鑒定一下值多錢~!上面還有三排字~!
請樓主提供此錠的重量、文字等情況。目前最普通的十兩川錠,好品要3000元以上了。
10. 明代四川一百兩銀錠價格是多少
如果真品的話值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