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發型圖片 > 秦幣秦幣圖片與價格表

秦幣秦幣圖片與價格表

發布時間:2022-04-02 00:23:49

1. 秦朝錢幣價格是多少

聲明我復制來的
先秦-秦
秦代貨幣名稱形制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貝幣天然貝 10元 使用海貝打磨穿孔加工而成,始產一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曾亦行使貨幣之功能;銅貝--始鑄於殷商晚期,下迄春秋時期。此當人類史上最早之金屬鑄幣。
貝幣骨貝 25元
貝幣銅貝 5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武 1300元 春秋早期至戰國初。周王畿地區。青銅,按今發現,空首布尚有鉛質,以及銀質者鑄。形狀為平肩平足,附註於此不另載。鏟型,有銎。
平肩弧足空首布冊 18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南 15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安藏 10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東周 50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官考 3200元
斜肩弧足空首布盧氏 1050元 春秋至戰國初。周王畿地區。青銅,鏟形,斜肩,有銎。
斜肩弧足空首布三川 1100元
聳肩尖足空首布八 4000元 春秋至戰國初。晉。青銅。起源於生產工具「耒」,肩,足皆成尖角狀,有銎。
聳肩空首布無文 2600元
釿布梁半釿 2600元 戰國早、中期,以魏國為主,另趙,楚諸地亦曾鑄有。青銅,平首,一般為圓檔方足。
釿布梁一釿 2000元
釿布梁二釿 8000元
釿布晉半釿 15000元
釿布晉陽二釿 8000元
釿布晉陽一釿 2500元
釿布安邑一釿 600元
釿布晉陽半釿 6000元
釿布虞一釿 2000元
釿布虞半釿 22000元
釿布氏半釿 22000元
布幣山陽 10000元
布幣分布 3000元
布幣四布當釿 30000元
布幣殊布當釿、十貨 1400元
銳角布公 100元 戰國中、後期,韓,魏等地,青銅,首部兩端呈銳角,平肩方足。
銳角布垂 220元
銳角布涅金 200元
布幣盧氏涅金 6000元 戰國中、後期。三晉地區、燕國,青銅。平首、平肩、方足。小方足布是目前存世最多的一種布幣,歷年均有出土。
方足布藺 100元
方足布平陽 35元
方足布安陽 120元
方足布齊備 120元
方足布襄坪背左 80元
方足布同是 150元
方足布高都 180元
方足布奇氏 280元
方足布烏壤 300元
方足布長安 700元
方足布 550元
方足布東周 1600元
方足布右明新治 1500元
尖足布邪山 1200元 戰國中、後期,趙、燕等地,青銅。平首、聳肩,尖足。
尖足布茲氏半 150元
尖足布武安 150元
尖足布中陽 400元
尖足布商水 900元
尖足布壽陰 350元
圓足布藺、五 1300元 戰國後期,趙國,青銅,圓首,圓肩,圓檔、圓足。
圓足布離石 3000元
圓足布離石、三十五 2200元
三孔布北九門 50000元 戰國晚期,趙國,青銅,由圓足布演化之別種;首與兩足部各有一小圓孔,故名。三孔布背文皆以「朱」「兩」紀重,首開「銖」、「兩」紀重製,對後世影響極大。
三孔布宋子 50000元
三孔布下專 50000元
刀幣針首刀 700元 春秋末期至戰國早期,燕國一帶,青銅,首部尖狀,面文為記號、符號或單字。
刀幣尖首刀 1200元
刀幣博山博山刀 1500元
刀幣八明刀圓折 70元 戰國中、晚期,燕國,青銅,有圓折和磬折兩種。
刀幣左二明九磬折 40元
刀幣明、齊化齊明刀 8000元 戰國晚期,齊境內,青銅,刀身多輕薄,「明」字為方折,細長。
刀幣甘丹直刀 250元 戰國中晚期,趙、中山國,青銅,圓首,刀身平直,大者微帶弧意,形體皆輕薄。
刀幣晉匕直刀 10000元
刀幣即墨之法化齊大五字 2500元
刀幣齊造邦長法化齊六字刀 8000元
刀幣即墨法化齊四字刀 2200元
刀幣齊法化齊三字刀 400元
環錢離石 1500元 戰國中後期,周王畿、魏、秦、趙等地,青銅,圓形圓孔,制古拙,而背無郭,穿孔正面大,背面小;錢背呈平面狀,背徑大於面徑。背緣上及穿眼肉多能觀察到范線,而錢體外緣亦能找到澆口痕跡。字文大篆,筆劃鋒勁,俊灑不羈。
環錢藺 10000元
環錢共屯赤金 15000元
環錢東周 1500元
環錢西周 1200元
環錢共 1000元
環錢半環 10000元
環錢長垣一釿 2500元
圓錢幣貝益四化 150元 戰國中晚期,秦、齊、燕等地。鉛,銅,圓形方孔,分無郭,有兩種,後世相沿之方孔圓錢定製即源出於此。
圓錢幣貝益六化 180元
圓錢幣貝益化 600元
一化方孔幣 10元
明化方孔幣 10元
兩甾方孔幣 1200元
蟻鼻錢君 800元 戰國,楚,青銅,貝形,凸形,平背,一端有孔,錢面鑄陰文。
蟻鼻錢金 200元
蟻鼻錢行 400元
文信方孔幣 5000元
半兩秦鑄(小平) 30元 公元前221年----前206年,秦初由於中央政權統一鑄幣,至末年,社稷動盪,各地方鑄、私鑄錢出焉,青銅,規范秦半兩製作精好,錢文整,挺拔,一般直徑在3.2厘米上下,重約8克左右。
半兩大型(小平) 50元
半兩秦鑄36mm 200元
兩兩秦鑄小平 600元
半兩秦精鑄傳形 500元 秦並六國統一鑄幣,名曰半兩,方孔圓錢從此成為定製,古以廿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錢文半兩二字高挺,兩中人字偏下,上橫較短,半字下橫較長,據咸陽出土:徑2.3--3.8厘米,重2.8--8.1克,傳世徑3.5厘米以上者少見。
半兩秦特大型

2. 秦幣的價格是多少康熙通寶值錢嗎

秦統一中國,也統一了貨幣,規定黃金為上幣,單位「鎰」(合20兩);銅為下幣,單位「半兩」。半兩錢在戰國秦即已鑄行,初為國錢,旋即改為方孔圓錢。秦統一以後,將半兩錢推行全國。自此,方孔圓錢這種貨幣形制一直沿用了兩千餘年。《史記平準書索隱》引《古今注》:「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今見秦半兩錢大小輕重不一,錢徑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錢文突起而狹長,略具弧形。無內外郭,背平素。有重過10克以上,甚至重達20多克的,或說即《索隱》所載的「當百錢」。 一般價值在幾百元左右。

康熙通寶鑄於清聖祖康熙年間(1662~1722年)。錢徑2.5-2.7厘米,重3.8-5.5克。
錢面文字「康熙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康熙通寶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仿"順治四式"的滿文錢。錢背滿文"寶泉"、"寶源"左讀,是戶、工兩部所造。另外一類是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
康熙通寶共有24種版式,分別是24個鑄錢局鑄造的。從正面文字看,並沒有多大區別,皆為楷書康熙通寶。可背文卻各不相同,除戶部寶泉局和寶源局為滿文外,其它22種錢幣均為滿漢兩種文字並存,左邊是滿文,右邊是漢文,這22個滿漢對照的字代表22個鑄錢局。
局名收集齊全俗稱「詩文幣」。它們是:同福寧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臨廣浙,台桂陝雲漳。此外還有「鞏」(甘肅鞏昌局)、「西」(山西省局)局,但它們鑄量極少。「台」、「廣」、「南」亦少見。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羅漢錢 1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十四種監局 3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小「台」 4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大「台」 15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西」 300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鞏」 200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漳」 1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桂」 2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南」 3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廣」 100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大清」 80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南」星月 40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子」 250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丑」 250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寅」 250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巳」 2500元
康熙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干支「福」 2500元

3. 這個是什麼秦幣

秦幣也叫秦半兩,為外圓內方,和古代銅錢類似,不過製作較粗糙,順便說一下那時的兩和今天不一樣,就像秦制一尺等於現在23cm,而不是33.3cm一樣。

希望對您有幫助

4. 有人知道秦幣現在值多少錢么

秦幣,垣字,現在優美品值1800錢么.
秦半兩美品價值450--500元左右.

5. 我有一枚秦朝錢幣價值多少錢

人民幣10-20元。北京市場 秦國的貴些。

6. 秦朝錢幣

秦(半兩),市場價格一般幾元錢,除非半字是罕見體。
北周宇文邕「布泉」幣不太了解,可以查下我的錢幣圖錄。
最好你有圖給我。

7. 秦幣的秦國的鑄幣

秦國的鑄幣是圜錢,其初期形態是圓形圓孔。按其重量可分一兩型和半兩型的兩種。一兩型的圓形圓孔錢,面孔稍大於背孔,無廓,背平素;面文有「珠重一兩·十二」、「珠重一兩·十四」,珠是圓或圜的意思,「一兩」是面值,「珠重一兩」,即這1枚圜錢重量是1兩;「十二」、「十四」與紀重無關,可能是鑄錢的錢范編號或發行年代;重量多是12克至14克,最重的15.62克,即秦1兩或接近1兩;錢文大篆體,古樸粗獷,筆劃粗細不等,錢肉高低不平,多切鑿痕跡,鑄法原始,具有早期鑄錢特徵。丁福保《歷代古錢圖說》 、《泉幣》期刊等有著錄,中國歷史博物館、天津歷史博物館、西安文管會等有藏品。其可肯定為秦幣的理由:首先,此種錢幣解放後在扶風,西安、鳳翔都有發現,陳直《關中秦漢陶錄》卷4著錄有「珠重一兩·十四」圜錢陰文殘青石范一塊,錢和范出土地皆屬戰國秦地;其次,此錢的兩字筆劃作「睘」,與其他秦幣相同,而與趙幣的兩字絕異。
半兩型的稱「半圜」錢,亦圓形圓孔,無廓。吳鎮烽記錄的兩枚,面有對稱的「半睘」二字,字體大篆,鑄法亦較原始,直徑較小,重6.9克至7克,將近半兩。鄭家相看到的一枚「半睘」,言同一兩型「紀重圜金出土於陝省,亦屬秦國所鑄無疑」。只標面值不標地名是秦幣的特點。「睘」即圜之古文,半圜即幣值相當半個圜錢,與一兩型圜錢可能同時或稍後鑄行,兩者輕重相權,並行流通。可見秦幣初期是大小二等制。

8. 這個秦幣值多少錢

您的這一個錢幣,是典型的的仿古工藝品;國內藝術品市場上比較常見,市場上一般喊價在10元左右;市場上常見不法商人,拿著這樣的,冒充老的錢幣珍品,高價銷售,千萬要注意!

9. 秦朝錢幣分為上幣和下幣,上幣為黃金,下幣為銅,為什麼網上找不到上幣圖片

收藏古錢幣幾十年了,第一次聽說什麼上幣下幣的,不知道是你自創的還是被人忽悠的。

10. 秦幣的周景王鑄錢

春秋時周景王鑄大錢,所鑄銅幣為平肩空首布,但在此之前早有輕(子)重(母)兩種銅幣同時流通,「子母相權」(《國語·周語下》)而行。這兩種輕重不同的貨幣,都可能是圜錢。文獻中所見的圜錢雖然還未出土,但不能說沒有,正如西周有12王,至今一個王陵也沒發現,不能說西周沒有王陵。周景王之後,周王室控制的區域內空首布與圜錢並行流通。洛陽王城遺址南部的瞿家屯以東,發現戰國時的糧倉,其62號糧窖出土鑄幣116枚,既有「王」、「東周」、「安臧」等空首布,也有圓形圓孔圜錢47枚,中有錢文「安臧」圜錢,當為趙幣流入王城者,其他多為東周王畿所鑄,窖內填土中含有春秋戰國陶片,可見其空首布和圜錢也是春秋戰國時在東周王城流通的貨幣。戰國中晚期周王室分裂出西周和東周兩個公國,各在其彈丸之地鑄「西周」和「東周」兩種圜錢。其圓形圓孔仍恪守祖制。
圜錢的取像有幾種說法,以取像於玉石璧環理由充足。西周實行「工商食官」制度,工商業由官府經營,為奴隸主貴族服務。由於貴族喜用外來的裝飾品,所以海貝、璧環等較早地充當商品一般等價物,進而成為鑄幣的取像。誠如王獻唐所言:「飾品之環,商已用為財貨。由金文、《尚書》言之,周又改鑄銅質,脫離飾品,專以交易。復由幣文考之,環幣於名飾品時,已早名環。鑄為貨幣時,亦隨名環。名同形同,先後一貫。」對「半圜」錢的「圜」字,郭沫若雲:「余謂圜即玉環之初文,象衣之當胸處有環也「。中國自古有崇玉的風尚,古代貴族婦女身上都佩帶玉環,《禮記·經解》雲:「步行則有環佩之聲。」亦用作朝聘、祭祀、喪葬、嫁娶的禮品,是當時市場上價格昂貴的商品,具有成為一般等價物的條件,在實物貨幣階段珠玉是「上幣」。據《爾雅·釋器》:在玉器中,邊大孔小的稱璧,孔大邊小的稱瑗,邊孔相等的稱環。璧、瑗、環形相近而可以活用。圜錢皆圓邊而中心有孔,與璧、瑗、環的形狀一致。
秦國的圓形圓孔圜錢採用了周圜錢的形式,仍舊保持了璧、瑗、環的形象:圜字作是金文的寫法,秦國在商鞅變法以前仍用籀文大篆,王國維稱之為「西土文字」,不同於以後形成的小篆。從錢形和錢文可以斷定圓形圓孔在圓形方孔之前,是秦幣的早期形態,獻公、孝公時的鑄幣當是圓形圓孔錢。

閱讀全文

與秦幣秦幣圖片與價格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班點線畫簡單圖片 瀏覽:659
男生和美女一起沖澡圖片 瀏覽:602
dpf如何獨立刪除兩張圖片 瀏覽:370
電腦記事本里如何圖片轉文字 瀏覽:290
可愛卡通親親圖片 瀏覽:587
美女穿絲襪和高跟鞋圖片 瀏覽:120
阿貢可愛圖片大全 瀏覽:595
萌萌噠圖片大全女生 瀏覽:474
贏就這么簡單的圖片 瀏覽:79
唯美憂傷圖片文字 瀏覽:546
動漫瓶子圖片 瀏覽:891
國產汽車圖片大全 瀏覽:144
火影九尾動漫圖片 瀏覽:98
圖片轉換文字軟體電腦下載 瀏覽:766
流浪地球發型圖片 瀏覽:728
小孩學畫簡單的圖片 瀏覽:397
初一女生胸罩圖片 瀏覽:915
蘋果電腦word壓縮圖片大小的方法 瀏覽:431
可愛賣萌圖片女生 瀏覽:982
生活小妙招簡單的圖片 瀏覽: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