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雲南製造唐繼繞五十文古幣值多少錢
唐繼堯紀念銅幣
雲南省造當制錢五十文
根據品相價格在150元-500元左右。
㈡ 雲南富滇銀行發行民國十八年的一百元古幣現在值多少錢
如果是真品,價格1500元左右(視品相定)
㈢ 雲南古幣,一面是光緒雲寶。庫平三錢六分。另一面是龍沒有英文。的大概多少錢。還有一中幣是。雲南省造半
沒看到圖片只能判斷第一種幣為雲南三錢六分,此幣分兩種,一種為新龍,一種為老龍,新龍由於銀不純且存世量大,目前視品相定120-150元之間;老龍貴些380元左右。第二種是1932年雲南省造民國銀幣5角,目前價120-150元左右,視品相定。
㈣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厘值多少錢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釐收藏價值
9閱讀
普賢願王賜佑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釐:目前市場價值劣品相的都不應該低於3500元/枚。對於當前的古錢幣投資收藏價值來分析,可以參照現代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流通紀念幣市場價值。例如:當前中國人民銀行發行200萬枚的「壹圓面值的建行40周年流通紀念幣」,目前市場價值已經達到4000元/枚。那麼由此可見,古代這些銀幣的品種如果世存量少於200萬枚,其收藏價值就不應該少於現代流通紀念幣的收藏價值。不過當前收藏市場炒作亂象,造成現代流通紀念幣價值過高,但根據古代銀幣的歷史意義來分析,更具備投資性和收藏性,因為當前古代銀幣從材質、鑄造工藝、歷史背景、世存量、以及目前較低的市場價格,都佔有很大的投資優勢。如果這種「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釐」的銀幣在現如今保留下來的世存量不足10萬枚的話,那麼它目前每一枚的收藏價值就應該在7萬元以上。據全國各地區古錢幣收藏協會消息統計,對這枚「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釐」作出了初步估計,保留下來的世存量可能不到1萬枚。然而在一些古玩市場偶爾能看到其蹤影,價值根據品相在800元至10000元不等。收藏價值極具潛力。
創建於13小時前
武漢市 江漢區
㈤ 我手上有爺爺留下的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的古幣11枚,請問懂行情的朋友告訴我能值多少錢,如有需...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老版市場價1500元左右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新版市場價300元左右
㈥ 雲南古幣價格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新版,美品市場價2300--2500元左右.
雲南省造宣統元寶
,美品市場價5000--5500元左右.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老版,美品市場價5000--5500元左右.
雲南省造宣統元寶3.6美品市場價1250--1400元左右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厘老版,美品市場價1500--1800元左右.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厘新版,美品市場價650--800元左右
㈦ 古錢幣收藏價格表
樓主,我替你上個圖,你看看是不是和你所說對一樣,下面是一些資料,期望對你有用。關於價格,此中錢幣根據行情和品相以及其他型狀,價格差別很大,高對幾千,低對幾十。
北宋徽宗政和年間(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鑄造。
「通寶」有小平,折二型銅錢及折三型鐵錢,對錢,有數十種之多,篆書,隸書二種書體。特色之處是隸書中雜有楷意,有時也稱作楷書。小平銅錢存世量大,版別復雜,變化多在「政」和「通」上。鐵錢鑄造量極大,現在存世較多。另有珍罕的銀質「政和通寶」,古泉大珍。「政和重寶」為折二錢,楷書,錢文瘦金體,直讀光背,徑3厘米,傳世以折二重寶鐵母數種珍品
政和通寶簡介
政和是宋徽宗(1101~1125)的年號。
趙佶當皇帝是個庸君、昏君,以至於失地、喪國、亡命,但在藝術上是個大家,在國畫上、書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因為皇帝的身分,他的周圍聚集了一批的文人,因為皇帝的愛好,繁榮了藝術的創作,因為皇帝的資源,他有能力組織《宣和書譜》《宣和畫譜》的編輯。他於崇寧三年(1104年)設立了畫學,正式納入科舉考試之中當時,畫家的地位顯著提高。他畫的畫富有書卷氣,貴族氣,富麗堂皇。他創立的「瘦金體」,屈鐵斷金,鐵劃銀鉤,書法史上以此面貌出現的就他一人。
趙佶在藝術上的嗜好也用在了泉貨上了。他親自書寫錢文鑄造銅錢,他鑄的錢幣是中國錢幣史上的四個高峰之一。他當政的年號很多,有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等,鑄幣的版別也多,字體也多,有楷書、行書、篆書、隸書。他用瘦金書書寫的「大觀通寶」「崇寧通寶」,鑄的精,字更美,是泉友們的愛物。
政和通寶,本身就有很多的版別,小平、折二的都有,字體我知道的就有篆、隸、楷,還分什麼真政,文政。
這枚政和通寶,小平,熟坑,應是隸書,真政。
宋代錢幣種類、版別之多,居歷代之首。南宋和北宋319年間共發行了46種年號錢及6種非年號錢,被稱之為「鑄錢大師」的宋徽宗在位時,「政和通寶」白銅錢約有十多個版別,但這些白銅錢,幾乎全是小平錢的形制。據孫仲匯、胡薇所著《古錢幣圖解》184頁載,有一種「政和通寶」篆書錢文,直徑28毫米,穿徑7毫米,定級為樣錢,屬二級上品。直徑28毫米,已經是所載最大的「政和通寶」白銅錢。
可見白銅政和居多,大錢珍罕。而這枚「政和通寶」白銅錢直徑已達30毫米,可達折三標准。經查閱各種錢譜,均無此幣的記載。
這枚「政和通寶」白銅錢是部頒樣錢或進呈樣錢。宋代鑄錢負責長官須向朝廷進呈樣錢。這種進呈給皇帝的樣錢
政和通寶
必定特別講究。
頒行諸路的錢樣為部頒樣錢,這些樣錢都可當作母錢使用。各地的初鑄品稱初鑄大樣,也比普通銅錢大且精美,如母錢數量不夠,初鑄大樣亦可代替。另據《古錢的鑒定和保養》一書介紹,北宋、南宋初的母錢、樣錢,有相當數量為白銅鑄成。而今,這枚「政和通寶」白銅折三大錢如此精美異常,完全有理由將其歸入樣錢之列。
政和通寶鑒定方法
銀元,是我國近代歷史上通用的一種錢幣,這種貨幣形制從西班牙、墨西哥等國傳入,清光緒年間開始正式製造
政和通寶
中國的銀元,俗稱「龍洋」,隨後在市面上流通。
銀元於民國二十四年廢除。
銀元兌換採用十進位制,一元為十角,一角為十分,一分為十文。通用銀元的重量約26.7克,圖案以龍和人物頭像為主。龍洋多數是清朝所鑄,如大清光緒元寶等。銀元中常見的人物像,有民國時期的袁世凱、孫中山等。
鑒定銀元的價值,應先分出朝代、年號、發行機構、版別等。像清朝時湖北出的凡重一兩銀元、廣東局出的雙龍銀元、陝西所出的光緒元寶、「吉」字一兩銀元等,每枚價值幾十萬元。
1998年,「吉」字一兩銀元拍賣出單枚100萬元的高價。戴冠袁世凱像背飛龍銀元、孫中山像背三鳥銀元與奧、英、意、日、美版銀元等均是珍品,如「十八年地球版」曾拍賣到50萬元一枚。
由於一些銀元極為珍貴,因此鑒定真假很重要。鑒定的主要方法有:一是看形制是機器沖壓還是翻砂,凡是翻砂版均是假幣;二是看文字是否凹凸,風格與當時韻味是否相符,用放大鏡一看就一目瞭然;三是看齒輪,假幣齒輪遠不如真幣規整,兩者一對比特別明顯;四是看顏色,銀元應是白色,有包漿、銀銹,擦掉即露白,不同的含銀量,顏色略有差異,清朝銀元含銀量最高90%,最低50%,通常在88%;五是聽聲音,真銀元敲擊後發出的聲音純正婉轉、柔和,感覺沉穩,而含銅量高的假銀元敲擊後發出的聲音尖高,全銅鍍銀的假銀元聲音短促,夾銅或夾鉛的假銀元聲音呆滯而沒有轉音,挖補的假銀元聲音低啞或為「啞版」;六是用比重法測試,白銀的比重為10.5,低於黃金、白金比重,而高於銅、鉛、鋅等其他普通金屬的比重,由於假銀元都摻入了較大比例的銅、鉛、鋅等其他金屬,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元與真銀元比較一下,即可辨出真偽。
政和通寶白銅錢
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始鑄政和通寶重寶錢。材質有銅、鐵、銀三種。通寶有小平折二兩種。錢文分篆、
政和通寶
隸、真三體,其中以小平銅錢版別最為復雜,約有近百個品種。
折二錢少於小平,版別也較為單調。其中折二銀錢僅見一枚。折二白銅錢也不多見。孫仲匯的《古錢幣圖解》書中拓有一枚,為寬緣篆書體。內蒙古錢幣專刊上曾發過兩枚,一枚為外國館藏,一枚為內蒙古錢幣愛好者擁有。後兩枚均為寬緣隸書體,和筆者收藏的這枚錢文字相符。現將這枚錢介紹如下見圖:此錢徑長為3.1厘米,重8.8克,厚約0.18厘米,緣寬0.4厘米,穿寬0.6厘米,通體無銹,錢體銀白色。此錢整體製作工整,文字清晰,應為樣錢或銀錢。
不應該是流通幣。北宋九個皇帝改了35次年號,鑄了27個年號錢和三種非年號錢。其中在小平錢中白銅錢並不稀見,而折二白銅錢卻十分難得。此枚錢的發現又為我們提供了北宋白銅大錢的一個實物。由於本人對古錢了解甚少、研究不深,所以拿不準此錢是珍稀幣還是普通幣。希望專家和泉友指點迷津。
㈧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市場價多少
雲南省造
光緒元寶
庫平三錢六分銀幣
俗稱半元也叫五角
大開門真品無疑
市場價格在五百元左右吧
㈨ 我有個光緒元寶古幣雲南造龍元現在能值多少錢
光緒元寶古幣雲南造龍元,常見版式的50元。
㈩ 求一枚古幣的價格,謝謝!圖片在我的空間文章中.
樓主空間圖片中的是一枚咸豐重寶背寶東局當十錢,雲南省鑄造,比普通當十稍少,目前好品市場價在60到100元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