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套人民幣99年50元DC257880001-2578810000價格
目前99版五套幣50元升值2倍多了
目前花腰刀是122一張
白腰刀大約108一張
還是很不錯的 你可以好好保存 將來升值是非常大的
2. 正宗的保安腰刀多少錢一把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2-09
3. 保安腰刀的價格。特別是折花刀的價格。折花刀於其他腰刀有何不同
一般的1000左右,折花刀和一般的腰刀鍛造工藝不同,折花刀是鋼和鐵折疊擰花反復鍛造的,剛性和韌性都很好,表面還有折疊鍛造是留下的花紋,很好看。
4. 保安腰刀是什麼 保安腰刀的價值
我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可謂是琳琅滿目,而對於中國西北的少數民族保安族而言,其保安腰刀就是他們最璀璨的一張名片,那麼本期的 民族文化 ,就跟隨小編來了解下什麼是保安腰刀及其價值吧。
保安腰刀簡介
我國著名的腰刀民族——保安族,其最有名的就是保安腰刀了。保安腰刀與維吾爾族英吉沙刀、阿昌族戶撒刀並稱我國少數民族三大名刀,保安腰刀製作工藝是保安族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安人打制腰刀的歷史久遠,保安腰刀的出現與元代的軍事活動密切相關。1227年成吉思汗東征時,把部分來自中亞的官兵和工匠留在青海同仁地區。一脈相通的冶鐵技術使他們具備了雄厚的制刀資質。於是保安族開始用腰刀交換牧民的牛羊和其他日常用品。從此,保安族腰刀和經濟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
保安腰刀的價值
學術價值:保安腰刀的淵源直接涉及到保安族的族源,追溯保安人打制腰刀的歷史,可以推斷保安族先民在歷史上的經濟、軍事生活上的特點。因此,保安腰刀手工藝,從歷史學、人類學等多角度研究保安族提供了可貴的線索和思路。
實用價值:生活在廣漠草原上的保安族男人,喜歡在腰間挎一把腰刀,即可防身,又能顯示出男人的陽剛之美。保安族婦女喜歡在腰間帶一把,掛帶上鑲嵌著銀飾品的十樣錦刀,即使用方便,又顯其華貴。城裡人把保安腰刀放在愽古架上,當工藝品欣賞,豐富了家庭的民族文化內涵。
經濟價值:打制「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最重要的經濟活動,是保安族群眾增加經濟收入,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精神價值:保安族人民在從事幾百年的「果爾」(金屬工匠)生產實踐中,積累了寶貴和精神財富。一是「一把手」表現的不畏強權,堅持正義的精神;二是折花刀「千錘百煉成一刀」的百折不擾、精益求精的精神;因此,保安腰刀也提高和豐富了保安族的民族文化。
5. QQ仙靈怎麼跑商
天下城買進價格:青瓷1.1W-1.8W白蠟1.5W-2.3W 漆器2.6W-4.3W 賣出價格:北>未>望>雲>中
中原南買進價格 : 蜂蜜1.1W-1.8W油茶1.2W-1.8W 木耳2.3W-3.6W賣出價格 : 未>北>雲>天>望
望月城買進價格 : 彩陶0.75-1.2W角雕1.1W-1.8W 沉香1.5W-2.5W賣出價格 : 雲>未>天>北>中
雲水鄉買進價格 : 竹編1.1W-1.8W紙傘1.1W-1.8W 草席2.2W-3.5W賣出價格 : 望>中>北>未>天
未央城買進價格 : 腰刀0.78-1.2W麝香1.3W-1.8W 熊膽1.5W-2.4W賣出價格 : 中>天>望>雲>北
北 冥買進價格 : 人參0.75-1.1W鹿茸1.2W-1.8W 貂皮1.5W-2.4W賣出價格 : 中>雲>天>望>未
路線因為不能使用飛行符,跑著去的話先吃一個香野外不會遇到怪,然後你該怎麼去就怎麼去。。注意驛站什麼的。就是中原南到未央比較麻煩,中原南(商)---- 天下城----長林竹海----雲水鄉-----龍戰之野(驛站)----未央城(商)----九幽殿(門派傳送員)----天下城(驛站)----中原南(商)
6. 中國民間故事裡的寶物
一,聚寶盆
聚寶盆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寶物。這寶貝的功能是無論放在裡面什麼東西,放一個進去就會變成滿滿的一大盆。這可是我們懶人的夢想呀,無論放進好吃的還是金錢,都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二, 阿拉丁神燈
《一千零一夜》里的神奇寶物,從神燈里能召喚出強大的精靈,隨時會聽從主人的差遣。而這個精靈無疑是法力無邊的,幾乎沒有它不能辦成的事情,所以擁有了神燈,那就幾乎意味著擁有了一切。
三,神奇桌布
出自《格林童話》,這塊神奇的桌布只要一鋪上,就可以隨時變出一桌豐盛的飯菜,各種美味佳餚應有盡有。另外格林童話里還有自動上菜的小桌子,和這個桌布功能比較相似。這點對於吃貨可是大大的好處呀,估計都夢寐以求這種神物吧。
四,背囊
也是《格林童話》中的神奇道具。敲一下背囊,裡面便會出來一個隊長和六個士兵,你可以對他們發號施令,而他們則會無條件的聽從你的命令去做任何事。想想這種別人臣服於自己的感覺就很美呀。
五,號角
出自《格林童話》,這個神奇的號角,如果有人吹起它,一切城牆、要塞以及城市和村莊里的建築都將坍塌。這對於破壞力強的人很是適用呢,但這個好像是太暴力了。
六,隱身帽
中外童話和傳說里都有的神奇寶物,戴上這頂帽子,你能瞬間隱身,別人再也看不到你,如果想現身,那麼只要摘下帽子就可以了,非常方便。隱身帽在各大童話中出現,也許是源於人們都想擁有隱身這種能力的夢想吧。
七,神筆
提到神筆,大家應該會立馬想起「神筆馬良」,這個是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了。無論你用神筆畫什麼都會馬上變成真的,這可是好多人小時候的夢想呀!
八,飛毯
《一千零一夜》里的神奇道具,坐著它可以飛翔在天空,日行千里萬里,想上哪兒它就會把你帶到哪兒。和同一類型的飛天掃帚相比,它的優勢是能乘坐多人。
九,神奇斗篷
在西方童話里經常出現,形象是斗篷,但有時也會是帽子,或者是靴子。它的功能是能瞬間轉移空間,類似於中國神話里的瞬間轉移法術。有了它你想去哪兒,它會立馬把你「變」到哪兒,真的很神奇,你要不要來一款呢?
十,魔鏡
提到魔鏡,這也是一件家喻戶曉的神物,因為世界著名童話《白雪公主》裡面的王後便有一個這樣的魔鏡。這個魔鏡無所不知,你可以要它回答你的任何問題,並且魔鏡是不會撒謊的。
7. 水滸中記載的兵器,哪一些在宋朝其實並不存在
一部古典名著《水滸傳》,把北宋末年的風雲百態生動道來。但倘若較真下其中細節,卻也常見各種「穿越」橋段,比如很多元明年間民俗風情,都被作者妙筆一揮,盡數安排到了北宋年間。就連北宋時限制極嚴,亂吃就有可能入罪,吃一頓更價格不菲的牛肉。《水滸傳》里的宋朝好漢們,都能像元末時一樣,走到哪裡都能輕松吃。
但比這「吃牛肉」更讓人有「穿越既視感」的,卻更當屬《水滸傳》里的各色兵器。好些在小說里出盡風頭的知名兵器,倘若真較真一下兵器發展史,卻都是「提前」來到了宋朝:有的在北宋時還尚未普及,還有的甚至北宋時壓根沒出現。幾乎都是元明時代的傢伙。
比較典型的,就是下面幾件兵器。
一、朴刀,桿棒
宋朝已經出現的兵器,比如,《水滸傳》中的兩件「明星」兵器——朴(Po)刀和桿棒,出場次數很多,使用的人也不少,像宋江、盧俊義、林沖、武松等人都用過。朴刀全長1米2到1米5,跟大刀很像,不過朴刀最初卻不是武器,而是務農器械。宋朝時,朝廷三令五申民間不得私造、私藏兵器,但民間打鬥卻常有,朴刀好歹也是金屬器具,於是漸漸地成了一件非常方便攜帶的自衛或是行凶的兵器。
凌振雖然是一代制炮專家,但在《水滸傳》中卻只是一個配角,除了開始的驚艷亮相,在好漢們攻城拔寨的戰斗中,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他的火炮基本淪落成聯絡信號,這很可能是因為作者施耐庵發揮了巨大的軍事想像力,得出子母炮的形制,卻缺少具體實戰經驗的一個佐證吧。
8. 歷史上的賒刀人究竟是什麼來歷,為什麼會這么神秘
歷史上神秘的賒刀人,究竟是什麼來頭,為什麼現在消失不見了?
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賒刀人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首先人們整體素質提高了,不再相信封建迷信的事物,其次如今農村的發展十分迅速,網路通訊、電子設備普及,讓人無論何時何地第一時間就能得到全國各地的新聞。賒刀人賴以生存的土壤越來越少,除了偏遠山區,幾乎看不到這個職業遊走在農村的大街小巷了。反正我這一輩是沒有見過,到是問起父輩他們對此還有些印象,不過老人家的話匣子一打開各位小夥伴可就有得聽嘍。
9. 拍賣時的每種手勢代表什麼意思
一般舉牌就可以了
具體的內容
拍賣
目錄[隱藏]
釋義
簡介
術語
方式
規則
流程
由來
春季藝術品拍賣收藏投資熱點全剖析
[編輯本段]釋義
1、以委託寄售為業的商行當眾出賣寄售的貨物,由許多顧客出價爭購,到沒有人再出更高一些的價時,就拍板,表示成交。
2、稱減價拋售;甩賣:大拍賣。
[編輯本段]簡介
拍賣也稱競買,資本主義制度一種買賣方式」,這是79年版本辭海中的解釋,相隔十年以後出了第二版,上面是這樣說的:「拍賣也稱競買,商業中的一種買賣方式,賣方把商品賣給出價最高的人」,應該說這是一大進步,是改革開放的結果。拍賣品是不是都是處理商品,現在外面很多拆房子,換季拍賣等,實質上是一種大甩賣、賤賣,我們所說的拍賣是一種高檔次的行為,不是削價處理,價格是不固定的,必須要有二個以上的買主,要有競爭,價高者得,沒有這三個條件的不能稱為拍賣。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定義:「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將特定的物品或財產權利轉讓給最高應價者的買賣方式」。
美國經濟學家麥卡菲認為:「拍賣是一種市場狀態,此市場狀態在市場參入者標價基礎上具有決定資源配置和資源價格的明確規則」。
經濟學界認為:「拍賣是一個集體(拍賣群體)決定價格及其分配的過程」
拍賣基本原則
我國拍賣法中已確認公開、公平、公正及誠實信用為拍賣活動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
[編輯本段]術語
拍賣當事人 拍賣當事人包括:拍賣人、委託人、競買人、買受人。
拍賣人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設立的從事拍賣活動的企業法人。
委託人 委託拍賣人拍賣物品或財產權利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競買人 參加競購拍賣標的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買受人 以最高應價購得拍賣標的競買人。「競買人」、「買受人」有時亦統稱買家。
拍賣標的 委託人委託拍賣人以拍賣方式出售的其所有或依法可以處分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
應計費用 拍賣人對保險、圖錄刊登、包裝運輸、文物火漆、鑒定估價等酌情向委託人和買受人雙方收取的相應費用。
成交價 又稱「落槌價」,指拍賣會上拍賣師落槌決定拍賣標的售予某一買受人的價格。
參考價 又稱「估價」,指拍賣人印製的拍賣圖錄上對每件拍賣標的的明示價格。該價格由拍賣人決定,不屬最後確定之售價。
拍賣底價 又稱「保留價」,指拍賣人與委託人對其委託的拍賣標的的共同商定,並在委託書上標明的最低出售價格。 「拍定物」指已拍賣成交的拍賣標的。
傭金 又稱「代理費」,指拍賣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成交後向委託人、買受人收取的服務費用。
拍賣收益 指拍賣人在拍賣成交後支付給委託人的出售拍賣標的的款項凈額,即成交價扣除傭金及委託人應付應計費用後的余額。
拍賣的好處 它通過一個賣方(拍賣機構)與多個買方(競買人)進行現場交易,使不同的買方圍繞同一物品或財產權利競相出高價從而在拍賣競價中去發現其真實價格和稀缺程度,避免交易的主觀隨意性,更直接地反映市場需求,最終實現商品的最大價值。
[編輯本段]方式
拍賣方式有英格蘭式拍賣、荷蘭式拍賣、英格蘭式與荷蘭式相結合的拍賣方式。
英格蘭拍賣也稱「增價拍賣」或「低估價拍賣」。是指在拍賣過程中,拍賣人宣布拍賣標的的起叫價及最低增幅,競買人以起叫價為起點,由低至高競相應價,最後以最高競價者以三次報價無人應價後,響槌成交。但成交價不得低於保留價。
荷蘭式拍賣也稱「降價拍賣」或「高估價拍賣」。是指在拍賣過程中,拍賣人宣布拍賣標的的起叫價及降幅,並依次叫價,第一位應價人響槌成交。但成交價不得低於保留價。
英格蘭式與荷蘭式相結合的拍賣方式。是指在拍賣過程中,拍賣人宣布起拍價後及最低增幅,由競買人競相應價,拍賣人依次升高叫價,以最高應價者競得。若無人應價則轉為拍賣人依次降低叫價及降幅,並依次叫價,以第一位應價者競得。但成交價不得低於保留價。
密封遞價拍賣
又稱招標式拍賣。由買主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密封的報價單(也稱標書)遞交拍賣人,由拍賣人選擇買主。這種拍賣方式,和上述兩種方式相比較,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除價格條件外,還可能有其他交易條件需要考慮:二是可以採取公開開標方式,也可以採取不公開開標方式。拍賣大型設施或數量較大的庫存物資或政府罰沒物資時,可能採用這種方式。
標准增量式拍賣
這是一種拍賣標的數量遠大於單個競買人的需求量而採取的一種拍賣方式(此拍賣方式非常適合大宗積壓物資的拍賣活動)。賣方為拍賣標的設計一個需求量與成交價格的關系曲線。競買人提交所需標的的數量之後,如果接受賣方根據他的數量而報出的成交價即可成為買受人。
速勝式拍賣
這是增價式拍賣的一種變體。拍賣標的物的競價也是按照競價階梯由低到高、依次遞增,不同的是,當某個競買人的出價達到(大於或等於)保留價時,拍賣結束,此競買人成為買受人。
反向拍賣
反向拍賣也叫拍買,常用於政府采購、工程采購等。由采購方提供希望得到的產品的信息、需要服務的要求和可以承受的價格定位,由賣家之間以競爭方式決定最終產品提供商和服務供應商,從而使采購方以最優的性能價格比實現購買。
定向拍賣
這是一種為特定的拍賣標的物而設計的拍賣方式,有意競買者必須符合賣家所提出的相關條件,才可成為競買人參與競價。
[編輯本段]規則
國際貨物的拍賣業務具有以下特點:
1.拍賣是一種公開競買的現貨交易。
2.拍賣是在一定的機構內有組織的進行。
3.拍賣具有自己獨特的法律和規章。
拍賣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增價拍賣、減價拍賣和投標式拍賣。前者是指由拍賣人宣布一個最低價格,然後由買方或賣方逐漸增高價格直至成交;減價拍賣則與之相反;投標式拍賣採用的是「密封遞價方式」,由買者在規定期限內將自己的出價放在密封信件內遞給或寄給拍賣人,經拍賣人比較後,把商品賣給出價最高的買主,並向社會公布。
[編輯本段]流程
拍賣業務的一般程序可分為三個階段:
春季藝術品拍賣收藏投資熱點全剖析
1.准備階段
貨主把貨物運到拍賣地點→委託拍賣行進行挑選和分批→拍賣行編印目錄並招攬買主。參加拍賣的買主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倉庫查看貨物→了解商品品質→擬定自己的出價標准,做好拍賣前的准備工作。拍賣行一般還提供各種書面資料,進行宣傳以擴大影響。
2.正式拍賣
正式拍賣是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按照拍賣目錄規定的次序逐筆喊價成交。拍賣過程中,買主在正式拍賣的每一次叫價,都相當於一項發盤,當另一競買者報出更高價格時,該發盤即行失效。拍賣主持人以擊槌的方式代表賣主表示接受後,交易即告達成.
3.成交與交貨
拍賣成交後,買主即在成交確認書上簽字,拍賣行分別向委託人和買主收取一定比例的傭金,傭金一般不超過成交價的5%。買主通常以現匯支付貨款,並在規定的期限內按倉庫交貨條件到指定倉庫提貨。由於拍賣前買主可事先看貨,所以,事後的索賠現象較少。但如果貨物確有瑕疵,或拍賣人、委託人不能保證其真偽的,必須事先聲明,否則,拍賣人要負擔保責任。
拍賣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在金融類使用較多,在公共場所從.......元起價,價高者得.
拍賣,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處置國有資產時,按照《拍賣法》對國有資產以公開競價的形式,將特定物品或者財產權轉讓給最高應價者的買賣方式。
[編輯本段]由來
拍賣一說從哪兒來
「撲賣」指的是宋代一種全民熱衷的博彩行為,小到衣物玩偶,大到車馬宅院,出售時都搞「撲賣」,這個詞經過演變,在今天的陝北話里保留了部分詞義,叫作「撲面」。
而「撲買」一詞指的是投標奪買,是政府向商人、民戶出賣某種征稅權或其他權力的制度。在一系列的語音演變之後,它或許與我們今天常用的「拍賣」頗有關聯。
陝北有一個專用詞,用於賭博時或玩兒色子賭酒時,在賭註上加倍,它的讀音是「撲面」。在玩耍興奮的酒桌上,常聽見決心加倍的大聲叫喊:「撲面!」
這個詞源自宋元時期的「撲買」、「撲賣」。
撲買就是投標奪買,是宋元政府向商人、民戶出賣某種征稅權或其他權力的制度。也叫買撲、承買。
南北朝已見包辦租稅。五代十國時,吳越國的龍泉縣縣民張延熙用1009貫819文錢撲買了縣內三個酒坊,獲利豐厚。楊億《武夷新集》十五《論龍泉縣三處酒坊乞減額狀》里說:「縣民張延熙貪婪無識,遂入狀,添起虛額,撲買勾當。」這是史書最早記載的撲買實踐。宋朝時為穩定酒業稅源,實行包稅。南宋建炎以後,為擴大稅收,任人加價撲買,承辦包稅。元代,包稅范圍則不限於酒醋。
《宋史·趙開傳》:「浚銳意興復,委任不疑,於是大變酒法,自成都始。先罷公使賣供給酒,即舊撲買坊場所置隔槽,設官主之,曲與釀具官悉自買,聽釀戶各以米赴官場自釀,凡一石米輸三千,並頭子雜用等二十二。其釀之多寡,惟錢是視,不限數也。」
《續資治通鑒》卷一百二十七金皇統七年:「帝諭宰執曰:臨安居民皆汲西湖,近來為人撲買倫(作)田,種菱藕之類,沃以糞穢,豈得為便?況諸庫引以造酒,用於祭祀,尤非所宜,可禁止之。」
《元史·耶律楚材傳》:「富人劉忽篤馬、涉獵發丁、劉廷玉等以銀一百四十萬兩撲買天下課稅,楚材曰:『此貪利之徒,罔上虐下,為害甚大。』奏罷之……自庚寅定課稅格,至甲午平河南,歲有增羨,至戊戌,課銀增至一百一十萬兩。譯史安天合者,諂事鎮海,首引奧都剌合蠻撲買課稅,又增至二百二十萬兩。楚材極力辯諫,至聲色俱厲,言與涕俱。帝曰:『爾欲搏鬥耶?』又曰:『爾欲為百姓哭耶?姑令試行之。』楚材力不能止,乃嘆息曰:『民之困窮,將自此始矣!』」朝廷稅收一百一十萬兩,他有錢人一撲買就給二百二十萬兩,加倍,皇上能不動心嗎?這是給他們家掙錢呀。
撲賣,也寫作「博賣」,也叫「賣撲」,是商販以賭博招攬生意。多以擲錢為之,視錢正反面的多少定輸贏。贏者得物,輸者失錢。宋時,中央地方,幹部百姓,全民熱衷撲賣。
宋·孟元老等《東京夢華錄》卷三:「每日入宅舍宮院前,則有就門……博賣冠梳領抹、頭面衣著、動使銅鐵器皿、衣箱、瓷器之類。」卷十:「御街遊人嬉集,觀者如織。賣撲土木粉捏小象兒,並紙畫,看人攜歸,以為獻遺。」卷七:「池苑內除酒家藝人占外,多以彩幕繳絡,鋪設珍玉、奇玩、匹帛、動使茶酒器物關撲。有以一笏撲三十笏者。以至車馬、地宅、歌姬、舞女,皆約以價而撲之。」賭注竟然能下到三十倍之多。
由此,「撲買」、「撲賣」的詞語流傳了下來。到今天,陝北使用的「撲面」,似更接近古代的「撲賣」。在民間,它們的詞義只剩下了「加倍」,它們的讀音也走了樣兒了。
但是,在當代普通話里,有一個已經走入大雅之堂,進入市場經濟的詞,卻很像「撲買」。它就是今天的「拍賣」。雖然中國古代寺院等已有拍賣估衣之類的行為,但由於現代拍賣制度是從西方引進的,於是就有說「拍賣」一詞來自外語。其實,拉丁語說拍賣的「Auctio」、「Autuc」和後來英文的拍賣「Auction」,都不會翻譯成「拍賣」這個漢語音。古時,「撲」有音與「博」音近,所以「撲賣」可以寫作「博賣」。而今天拍賣的「拍」,又曾有與「博」一樣的音。《康熙字典》釋「拍」:「《集韻》、《韻會》、《正韻》並伯各切,音博。」宋代《夷堅志》里也把酒稅承包者叫作「酒拍戶」,實際上應該是「酒撲戶」,是撲買的意思(楊聯升《國史探微》)。我想,會不會是這個詞的「博」音,漸漸演變為「拍」音後,正好趕上商業行為的拍賣被引進來。於是,「撲買」這個自古以來用於具有稅權拍賣特徵的政府行為的詞,便被拿過來繼承使用了,也被普通話認可了———成了「拍賣」。
拍賣的歷史發展歷程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拍賣行為,見諸於文字記載的是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其所著的《歷史》一書中對古巴比倫(公元前1894--前709年)拍賣新娘的一段描述。所謂「拍賣新娘」,是以適婚女子為拍賣標的的一種拍賣活動,將女子按美麗、健康程度順序先後拍賣,讓出價最高的男子中標,成為新郎。
古巴比倫、古希臘、古埃及的拍賣是世界拍賣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其特點:歷史悠久,時間跨度長,首尾延續了大約千年左右。
羅馬共和時期(公元前510-前27年)的拍賣已經得到空前發展,在保留奴隸拍賣的基礎上,出現了戰利品拍賣和商品拍賣。
羅馬時期的拍賣是世界拍賣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首尾也延續了約千年左右的時間。這時,拍賣內容豐富,拍賣標的廣泛。羅馬時期的拍賣是人類歷史上拍賣業發展過程中的第一個高峰,為近現代拍奠定了基礎,確立了模式,堪稱近現代拍賣的源泉和鼻祖。
拍賣業萌芽於古代羅馬,但正式形成卻是在17、18世紀的近代歐洲。1660年11月,英國出現舊船、廢船拍賣;1689年2月又有繪畫及手稿拍賣;1739年首次拍賣房地產等。近代歐洲拍賣是世界拍賣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並因此出現了人類歷史上拍賣業發展過程的又一高峰。其主要表現為:
1、拍賣機構大量出現。1744年和1766年,當今世界上兩大拍賣行------蘇富比和佳士得,分別在倫敦成立。當時倫敦已有60多家大大小小的拍賣行,拍賣業十分紅火。1744年3月,蘇富比舉辦首次拍賣會,拍賣標的是某貴族遺留的數百本書籍,拍賣成交額826英鎊.1766年12月,佳士得舉辦首次拍賣會,拍賣標的是某貴族遺留物89件,拍賣成效額176英鎊.在兩大拍賣行成立前後,一些目前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拍賣行相繼問世。
2、拍賣市場初步形成。歐美國家的拍賣業開始興旺起來。從英國倫敦到德國漢堡,從奧地利維也納到美國費城,功能齊全的新型拍賣行大量露面。荷蘭以拍賣農副產品見長,英國以拍賣藝術品、馬匹、羊毛、茶葉見長;美國則主要拍賣歐洲的生產資料等。
3、拍賣法規逐漸完善。1677年,英國《禁止欺詐法》中已含有拍賣條款:「拍賣商可代表賣方和買方簽署經雙方要求或為顧及雙方利益而設立的任何合同,以便合同之履行。這類合同涉及土地或商品拍賣標的之價值,當在10英鎊以上。」1845年,英國出台《貨物買賣法》;1867年實施《土地拍賣法》;1893年又在《貨物買賣法》中設立拍賣條款。1901年美國在《統一商法》中明確設立拍賣條款。
[編輯本段]春季藝術品拍賣收藏投資熱點全剖析
「泡沫」、「崩盤」,……,這些詞語或許是在今年春拍以前,投資者對於市場最大的擔心。但是從綜觀上半年的藝術品拍賣會上,這些擔憂毫無必要,但是如果以傳統眼光來看藝術品市場也是不可取的。相比以往的藝術品投資市場,許多新特點的出現,使得投資者應該及時轉換自己的投資理念。
天價拍品層出不窮
翻開上半年藝術品拍賣成交記錄,最大的一個印象就是天價拍品較以往更多:清晚期?紅木雕花鑲嵌緙絲絹繪屏風,在崇源國際在澳門舉行的春拍上,以8533萬元成交(價格以人民幣為單位,包含10%的買家傭金,下同),創造了中國傢具拍賣的世界記錄;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以8323.12萬元成交,創造了明代瓷器拍賣的世界記錄;清乾隆?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在中國嘉德春拍上以5280萬元成交,創造了乾隆時期的瓷器的拍賣記錄;清乾隆?御制金桃鞘「天字十字型大小」寶勝腰刀,在香港蘇富比的春拍上以4880.24萬元成交,創造了刀具拍賣的世界記錄。
與古玩市場的強勁走勢相比,書畫市場的高價拍品也比比皆是,雖然市場預料的調整也如期出現,但是成交超過千萬的拍品還是可以看到許多:在中貿聖佳的春拍上,陸遠的《歲朝喜慶圖》立軸,以1650萬元成交。惲壽平《載鶴圖》手卷,以1111萬元成交;香港佳士得的春拍中,崔如琢在2005年創作的《千山飛雪圖(八幅)》,以1556.08萬元的價格,創造了在世畫家拍賣的最高記錄。
與同期相比,2006年上半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沒有產生任何的疲態,市場的資金面也沒有產生任何的問題,市場已經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油畫市場空前火爆
如果說前兩年市場上,藝術品拍賣的熱點是中國書畫的話,那麼在今年上半年油畫的空前火爆,則將成為引領今年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一根主線。在不久前結束的北京翰海拍賣會上,徐悲鴻油畫代表作《愚公移山》以3300萬元價格成交。這一價格也創下國內油畫拍賣最高紀錄以及徐悲鴻作品拍賣最高紀錄。值得注意的是,這件作品曾於2000年在中國嘉德在網上舉行的拍賣會上,以250萬元的價格易主。
6年增值10倍,不僅顯示了《愚公移山》巨大的投資回報,也顯示出中國油畫市場的巨大潛力。
中國書畫兩大亮點
中國書畫市場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現,雖然不如前幾年,但是依然有著比較槍眼的表現,像中國書畫部分總成交達到2.28億元。其中,「中國古代書畫」專場總成交8746.5萬元,成交比率79.29%,兩件作品成交價突破千萬。石濤的《蓮社圖》卷以1177萬元的高價成交,成為本場的最大亮點。古代書畫市場的高企,是今年中國書畫的一大亮點。
古代書畫與現代書畫表現相對堅挺。究其原因,從表面來看是古代書畫相對稀少,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主要是因為近現代書畫市場,很多作品以及畫家背後一般都有人托盤。而古代書畫基本上都是以質取勝,幾乎可能通過坐莊的方式進行運作。不少拍賣行紛紛在春拍中加大了春拍中加重了古代書畫的分量。投資者也對其產生了空間的熱情,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作品之外,更有許多「黑馬」出現,像在上海國拍的春拍中,宣德皇帝書法手卷,從1.8萬元起拍經近40分鍾、200餘次的競價至226.6萬元成交。此拍品競爭之激烈、價位攀升之高,實在令人嘆為觀止。這主要是因為,這件作品的真偽存在著一定的爭議,主辦方需要通過市場對其進行定價,從最終的情況來看,顯示出目前的古代書畫市場的投資者還是非常成熟的,也對於古代書畫的投資潛力非常看好。
古玩瓷器兩極分化
在今年首場舉行的大型藝術品拍賣,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就創造了許多天價成交。像明宣德釉里紅三魚紋高足?拍出了1615.44萬元。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掀起古玩拍賣市場的高峰之後,市場就屢有高價出現,期間香港佳士得推出的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以8323.12萬元成交,將這個高潮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至於中國嘉德推出的清乾隆?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以超過估價的10倍成交,也顯示出內地的古玩瓷器拍賣市場也在逐漸崛起。
雖然高價屢有出現,甚至是創記錄的,但是也應該看到這個市場的兩極分化也是非常嚴重的。像在今年滬上的一場春拍上,整場拍賣的最高價也只有十幾萬元。更值得關注的是,在上海嘉泰的拍賣會上,明洪武年間的一件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與剛在香港佳士得以7852萬港元成交的「明洪武釉里紅玉壺春瓶」器型極為相似,花紋顏色偏淡,在嘉泰拍賣中以308萬元成交。這顯示出市場對於珍品的甄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其他拍品機會多多
在今年上海嘉泰春拍的古籍善本專場上,元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以308萬元成交,創造了古籍善本拍賣的最好成績。這套書在2000年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的春拍中就已出現並引起業界關注??此次送拍的收藏家當年以209萬元購得此書,這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幾年間,元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一直是古籍善本類收藏的首選,再次面世自然引起眾多藏家的關注,308萬元的成交價是國內古籍善本拍賣的最好成績。
在上半年的錢幣的拍賣市場上,中國嘉德和北京誠軒拍賣行的錢幣專場的成交價分別達到了1160多萬元和1380多萬元,兩大拍賣行的成交總額均超過千萬,這在以往是非常罕見的,在今年春季的錢幣專場拍賣中,有許多紀錄被刷新,其中最為顯眼的就是張作霖像陸海軍大元帥紀念壹圓金幣,以319萬元的高價在中國嘉德成交,刷新了中國金幣拍賣的世界紀錄。
在今年上半年的郵品拍賣市場上,先是兩枚紅印花珍品郵票在上海成功拍賣(一枚存世僅11枚的「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小字2分倒蓋兼復蓋變體新票」以45萬元底價起拍,經過激烈的競爭後最終被一買家以68萬元競得;而另一枚存世少於22枚的「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小字4分紫黑色復蓋新票」以32萬元起拍,在50萬元的價位上落槌);後又有「紅印花小壹圓」郵票以242萬元的高價成交。小小的一枚郵票,價值可與大件瓷器甚至青銅重器相匹敵,這不能不讓集郵愛好者歡欣鼓舞。也顯示出中國古典郵票的巨大投資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