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帥哥圖片 > 周氏簡易圖騰高清圖片

周氏簡易圖騰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2022-06-03 11:54:30

Ⅰ 周姓氏的圖騰是什麼

金絲雀

Ⅱ 姓周家族的人口族譜

山東周氏族譜(山東省昌樂縣路家山子村)周氏字牌輩序:憲、振、興、宗、樹、可、錫、法、建、曉、繼、永。 清朝乾隆年遷入山東。
湖南衡陽藍江周氏始遷祖彥升公,宋理宗時由江西吉水遷居衡陽南鄉矮嶺,派衍三房。長木甫公裔居衡陽木口、衡南石筍;次林甫公裔居衡南藍江橋、祁陽大營驛、邵陽東觀橋;三森甫公裔居祁陽馬江埠、貴州畢節。彥升林甫公班行:碧添景有志 丹廷一宗家 再尚萬年書 應時享榮華 鴻才克尊禮 高賢太極傳 篤親昭穆序 作述慶長綿 世代輔國政 功偉德乃彰 奉先惟思孝 丁衍愈輝昌
河南周姓族譜 (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張店鎮牛三門村周庄)周氏字牌輩序: 機 奎 濂 樹 炳 城 錫 永 松 煥 培 銘 源 本 熙 桃 釗 淮 橋 照
寧鄉河塢周氏始祖層樓公,字上一,明洪武間自江西吉水泥田徙湘,開基於寧鄉河塢,生三子:華甫、華福、華祿,開三大房。清雍乾年間建祠堂於河塢。族譜始修於康熙42年(1703),嘉慶元年(1796)續修,道光9年(1829)三修,同治5年(1866)四修,光緒30年(1904)五修,1931年六修,六修時人丁12573人。派語:層華世思,永陟祖亭,乾元邦正,國善慶明,勵志希儒,為學之珍,文成席聘,科第先登,家尚修齊,達以治平,功垂名列,佐輔良賓,德澤遠守,嵩岳聚靈,英才蔚起,式廓長增。
寧鄉灘山周氏支祖鳴皋公,諱思本,字鶴九,為濂溪公九世孫,居江西吉水泥田,出為荊州教授,無心仕官,與季子玉濱公卜業於寧鄉灘山。濱公生五子:佩、杲、佾、儒、傅,衍為五大宗。佩、杲衍派灘山,佾衍派獅沖,傅衍派古樓,儒衍派山底。明成化間始修族譜,清乾隆9年(1744)各房分修,道光4年(1824)佾房與益陽合修,佩、杲、儒、傅四房合修,同治7年(1868)、光緒29年(1903)、1931年四房續修,1998年儒房七修。嘉慶4年(1799)建鳴皋公祠於灘山。派語:典雅思玉,德教性榮,國正天心順,官清治緒賢,才逢光景運,勛業樹鴻基,端本先敦孝,芳名奕世垂。
四川成都(現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輩:太祖應朝忠,永遠世代興,丕振仙仁月,長源玉厚坤。
益陽大泉周氏字輩:貴文祖志一,永興萬代天,仁學宏宗益,世守紹前賢,繼述聲名顯,由來達孝全,振起三以讓,令德慶悠綿。
重慶市永川區鄧家坳周氏(尚書公後裔)字輩:尚夢應康世,孫宗道仕友,子均仲忠萬,以自時大章,華先維繼述,裕後樂英賢。秩序本天定,彝倫在人全,謨烈由今紹,奕葉譜相傳,家乘恪遵守,祥發永綿延
廣東普邑周氏字輩:開基宏遠猷,篤慶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疇,合家宜睦順,守理重經修,奕世永繩武,千秋恆作裘。
廣東河源周氏字輩:汝南昭穆序,作述發其祥,奕世聲名煥,傳家福慶長,恩明聯統紀,誼美植綱常,允克紹先烈,萬年迪吉康
廣東潮陽泗水周氏字輩:多士敬宏毓,英資衍芳緒,勤修昭厚德,翊贊耀明良,攸子崇伯欽,淑憲紹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運開祥。
瓊州周氏字輩:纘緒成德,經世安邦,家修朝獻,萬奕其昌。
湖南省嘉禾縣周氏字輩(創修班字輩)子宗先德萬,卿桂道如思,彥文天志風,尚大繼開純,有日隆賢佐,昌期應鍾\靈 ,世運蔚起泰,英才繩武孫生(加粗的字輩換新字輩)<;蘭桂滿乾坤,營樂碩儒旺,彪炳映瀟湘,科技肇康莊>
湖南省嘉禾縣周氏字輩(續修班字輩)子俊潮道庭高桂八道宗玄,偉孟永應啟春良,勝興土茂維方正,世代崇隆榮有\光,禮樂詩書昭國典,和平慈惠振家堂,岐陽統緒功名集,太極淵源富貴昌(加粗的字輩換新字輩)<;蘭桂滿乾坤,營樂碩儒旺,彪炳映瀟湘,科技肇康莊>
湖南益陽汾湖周氏字輩:志肇宏昭列,時旺玉堂軒,國字必尚義,言方定澤之。
湖南湘潭周氏老派語:順良廉正紀,德重勝臨卿,傳名敷萬國,允代

周氏圖騰
振家聲。舊派語:大啟昌期遠,宏開福祚長,詩書承世澤,忠厚迪前光。新派語:創業恩先哲,守成在後賢,謨猷貽奕葉,科第慶綿聊。
湖南資江周氏政毅族老派語:政承嗣朝,尚國允興,邦文昌皆,顯達升廷。政庄族老派語:政承嗣朝,尚國永興,邦文昌開,世運紹述。新派語:原起均姬胄,後來錫祚膺,蓮香盈宇宙,味厚合緇澠,道學淵源達,圖書德澤宏,蕭韶欣並奏,衽席慶同登。
沙塘周氏老派語:應添益思,永尚萬世,繼承宗伯,億兆大時。新派語:與元開達,懋哲芳能,希賢克紹,美德光前,允惠嘉顯,才彥璦英,輔翼鴻駿,綱紀文明。
雙賢堂周氏老班行:昌夢代玉培,錫澠以煥祖,思仲廷萬大,宗啟世文光。新班次:榮先維繼述,裕後樂英賢,秩序本天定,彝倫自人全,謨烈由今紹,功勛藉前傳,家乖恪遵守,祥發永綿延。
益陽周氏老派語:典雅思從,維治學文。續派:學文高尚志,習武建熏猷。新派語:德立家之本,名揚士以賢,詩書庭有訓,忠厚世其傳。
汝南堂周氏字輩:道啟玉光嘉,在文才世美,宏學慎修為,發榮良有以。原派語:必子尚一,士孔世維,令文宗正,永思志偉。
北文堂周氏創立派行:存伯念思大,惟濟顯宗方,萬年常鎮世,國泰永安康。續立派行:英才逢景連,良士應時昌,文經聊武緯,耀祖輔朝綱,忠孝傳家遠,詩書衍慶長,後人資積累,歷久愈榮光。
敦睦堂周氏新訂派語:世興錫本,立業敦誠,遠昭祖澤,大振家聲,賢能應連,忠孝余英,永聊宗誼,代會隆平。
至德堂金江周氏派行:文邦思有道,學士重才良,本化成家政,高明照國光,謙和常錫慶,敦敘自申祥,景連逢時泰,培之佑萬方。
福建南安岐山衍派字輩:寶友啟體,毅廷子爾,口為邦彥,可宗百世,泗枝永全,傳其苗裔。
貴州岑鞏:幫、家、有、道、賢、良、重、慶……
湖北麻城蕨淡山周氏字輩為:(周受六之後)
第一至五世 1受、2景、3覺、4友、5伯。五世分為老三房。其中老大房六世七坤以周易八卦命名,七世為 7文 字輩,八世取單字,九世以後為:9思、10之、11世、12承、13重。十四世為單字,自十五世起為:15志16士17仍18先19緒 20祈21希22汝23代24興 25本26宗27延28序29定 30振31起32卜33天34行 35敦36厚37垂38芳39久 40廷41獻42自43家44徵 45從46新47棉48太49衍50 再(繼續前人)【再字以上共50世,以下四字湊成句法,不算派行】.
湖北麻城新店周氏字輩為:(周受七之後)道光丁亥續譜取派二十字。自第十六世起為:16楚17耀18均19銓20汝 21森22然23坦24錫25清 26林27熙28垸29鉅30法 31材32熾33在34鎬35深 【宣統年間至民國初,新店周氏五續宗譜,與東分蕨淡山周氏公議聯合宗派,從二十一世起,另取輩派。東西兩分合取二十字派為:21 東 22邦 23 傳 24盛 25世 26德27大 28 自29功 30崇 31源32遠 33由 34江 35右 36天 37生 38忠 39孝 40同 此後,東分西分絕大多數均未按合派之字取名,西分大多數人仍沿用五行相生字樣,至七續宗譜時,又取二十字備用。為:
41世42代 43光 44先 45緒 46傳 47承 48 基 49業 50雄 51忠 52良 53揚 54國 55瑞 56厚 57道 58繼 59宗 60風
湖北鄖縣東良周氏字輩:凱 紹 興 朝 業,榮 開 萬 世 昌;茂 秀 光 澤 道,培 德 照 家 祥。
湖北漢川新農周氏字輩:文章中道國、德茂玉堂世

Ⅲ 百家姓 "周「的起源

周(zhou)【文王後裔,以國為姓】周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從周姓發源的。是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位的大姓,人口較多,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江蘇地區。當今周姓人群大約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二點零二,總人口大約在2500萬。姓氏排名今序009宋序005位。【楹聯】軍推細柳;品合愛蓮.【異姓聯宗】姬.王.張.楊.賈.魏.蔣.毛【發源地】:都鎬(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縣西北)【圖騰釋義】周,密也,從用,從口.「周」字的原義為環繞之意,字形像水井和水渠流道.因此古時具有鑿井汲水技能的周部落,將象徵鑿井技能的「周」字作為圖騰和族徽,最終形成姓氏.【尋根溯源】一、是出自姬姓,用國名作姓氏的。後稷的裔孫古公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陝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古公的曾孫姬發,繼承其父姬昌的遺志,聯合諸侯,攻滅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後,傳至第24王周赧王時,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滅掉,以赧王為首的王族,都被廢為庶人百姓,遷到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地人稱其為周家,於是他們就以「周」作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個兒子叫姬烈,被另封於汝南(今屬河南),被當地人稱為周家,後來演化成周氏。 三、是東周莊王時,周公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企圖殺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殺,其後代亦稱周氏,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為了避諱,把姬氏改為周氏。五.是鮮卑族復姓中有賀魯氏,後改為周氏。六、周姓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北魏時魏獻帝的次兄晉乃氏改為周氏。孝文帝遷都洛都後改鮮卑姓為漢姓周氏。七、周氏除上述來源外,北周、唐、後梁時又有因改姓、賜姓而姓成的,還有冒為王姓而成的周氏。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發展。從東漢末年到晉代,都有中原周氏南遷的記載。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隨行人員中有周姓將校。從清朝康乾年間始,閩、粵周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得姓始祖】後稷。系自黃帝.周姓的最早血緣先祖可以一直追溯到中華人文始祖黃帝。黃帝軒轅氏有一曾孫名帝嚳,帝嚳的夫人姜尤外出遊玩時,因踩了野人的腳印而懷孕,十月後生下一子。她覺得奇怪,曾幾次拋棄,但孩子都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姜尤於是抱回家中精心撫養,取名為「棄」,以紀念他被遺棄的經歷。棄長大成人後表現出超群的才智,他讓部落的人結束了流動不定的游牧生活,教他們種植莊稼,開荒種田,成為遠古時代最著名的農業神。虞舜見他功勛卓著,便讓他擔任稷官,史稱「後稷」。並封他於邰(今陝西武功西南)。後稷在這里發展農業,使自己的部落成為一個著名的農業部落。後稷的裔孫(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遷到陝西岐山下的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周朝被滅亡後,其宗室子孫和周朝遺民都以周為姓。由於後稷開創有功,後來便被周姓人尊稱為始祖。位於陝西武功縣的教稼台,就是後人為紀念這位周姓始祖而建立的。【遷徙分布】周姓的最初發源地在今陝西渭河平原一帶。秦漢時期,周 姓主要以河南、陝西為中心地帶繁衍生息,後逐漸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秦時,有河南臨汝的周姓人遷往江蘇沛縣。西漢時,有河南葉縣周姓人遷往河南平輿縣。漢末,此支中又有遷往安徽廬江的,河南周燕在漢時遷往山東任太守。可見,這一時期,周姓已活動於陝西、河南、山東、安徽等省,且以河南為主要支流。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盪,大規模的南遷使得周姓人也捲入其中,於是湖北、江西、江蘇等地有了周姓人活動的足跡。如晉代,有周訪任江西潯陽梁州刺史。南朝宋有周毅在江西臨川郡任太守之職。隋唐時,周姓有了大范圍的分布與發展。唐初,隨著陳元光入閩開基福建漳州,周姓族人有加入者,此為周姓最初入閩者。唐僖宗時,又有周姓人隨王潮、王審之入閩而後移居廣東者。這一時期,周姓更廣泛地分布於南方地區。宋元時期,周姓人最為顯著的特點仍是南遷,以致於此期周姓名人多出於南方,如哲學家周敦頤、詞人周邦彥、音韻學家周德清等。明清時期,是周姓發展中一個比較興盛的時期,台灣、雲南、四川、貴州等地也有了周姓人居住。據記載,明初周正行五兄弟從江西遷到貴州麻陽。在台灣分布:清初有福建人周延郡入台,廣東人周朝德居於台灣。主要分布在台北.彰化.台南.高雄等地.在台北有周氏大宗祠. 在嘉義.基隆和高雄都有蘇周連姓宗親會.周姓可謂遍布祖國的山山水水。今日周姓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所佔比例相對高於其他地區. 【郡望堂號】周姓郡望眾多。據《廣韻》所載,主要有十九個:1、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2、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濉溪縣西北;3、陳留郡,治所在今河南開封東南;4、潯陽郡,治所在今江西潯陽;5、臨川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城縣;6、廬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廬江西南;7、泰山郡,治所在今山東泰安東南;8、淮南郡,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壽縣);9、永安郡,治所在新城縣(今河南光山縣西);10、河間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東南);11、臨汝郡,治所在梁縣(今河南臨汝);12、華陰郡,治所在鄭縣(今陝西華縣);13、河東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14、清河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15、江陵郡,治所在江陵縣(今屬湖北);16、長安郡,治所在今陝西西安市一帶;17、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18、昭州郡,治所在今廣西平樂西;19、武功郡,治所在今陝西眉縣以東。【宗族特徵】1周姓以忠孝廉愛仁義為其主要特點,其自立堂號中多以此取名,如「清白」、「忠厚」等。2、周姓之忠孝仁義也反映在其字行輩份中,如浙江一支為:「智仁聖義,中和道德,繼體守義,傳家以孝。」另有一支為:「孝友振家業,種德培祖恩,和睦致瑞祥,忠義永吉慶。」 (家譜:目前在上海圖書館收藏周姓族譜364部,全國其它單位和美.日等國的圖書館還收藏周姓族譜861部。

Ⅳ 為什麼人會有姓呢又為什麼有的人的姓一樣,又有的不一樣呢

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 《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這都說出了「姓」的本義是「生」。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系的種族稱號,簡稱族號。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據文獻記載,我們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為了「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它產生的時間大約在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

姓是怎麼來的?人們推測,姓的由來與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系。在原始蒙眛時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圖騰崇拜物,比如說麥穗、熊、蛇等都曾經是我們祖先的圖騰,這種圖騰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標志。後來便成了這個部落全體成員的代號,即「姓」。

其他說法:
一是以祖先的族號為姓。如堯的一些子孫後代便姓唐。夏、殷、周等姓也大致如上得來。古代帝王死後,在宗廟的牌位上要寫上他們的王位,如周朝有文王、武王等。他們一些後代就分別姓文、姓武。
二是以國名或地名為姓。古代一些國家的居民以國名為姓,如齊、魯、秦、晉等;有的是以居住地的地名為姓,如春秋時期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城郭四邊,就以東郭、西郭、南郭、北郭為姓。諸如東門、南宮、歐陽等姓也如此得來。
三是以官職或職務為姓。古代的官職有司馬、司徒、帥、尉等,任這些職務的人們的後代便取這些為姓。以職務為姓的也很普遍。如管樂器的姓樂,做買賣的姓商等。還有陶、屠、巫、卜等。四是以動植物為姓。許多人以動植物為姓,如牛、馬、龍、熊、楊、柳、柏、花等。五是以數字為姓。如伍、陸、萬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姓氏也不斷演變。如復姓的截音,把公孫截成姓公、姓孫,孟孫截成姓孟、姓孫,有些姓是帝王、官員、師傅賜給的,以後也就沿用下來。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給屬臣賜姓,還有些是持姓人自己選取的。現在,孩子也有選取姓氏的自由,子從父姓不是法定的。

Ⅳ 周字的演變

周字演變圖

「周」字結構構型不甚明了。「周」的甲骨文是一個象形字,像四方的田地里長著植物,作圖1、2;有學者認為字像方格縱橫、刻畫文采之形,為「雕」之初文;有學者認為「周」本義指周密。而在甲骨文中用為方國名。隨後發展到了西周金文,金文中即指姬周。金文的形體在「田」下面添加了一個「口」,作圖3、4、5;商、周文字中「周」均不從「用」,所謂從「用」乃始於春秋戰國間的訛變。《說文》中小篆的形體來自對金文的改造,筆畫長短有所變化,《說文·口部》「周,密也」。此義為雕刻細密,完備。隸書、楷書形體基本一致,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Ⅵ 周姓圖騰是什麼

圖騰是古代氏族的族徽。周姓圖騰記載了周始祖「棄」誕生的傳說和「周」字最初的含義。

黃帝後人帝嚳娶炎帝後裔姜嫄為妻。有一天,姜嫄在本氏族部落所在地邰郊遊,見平地有巨人腳印。當她舉步踏踩這串腳印時,猛覺得腹中有了胎動。胎兒出生後,姜嫄感覺兒子來歷古怪,以為不祥,屢棄被救。後又差人把其子丟在冰面上欲凍致死。但天空中展翅飛翔的鯤鵬與若干小鳥卻飛下來用溫暖的羽毛呵護著這個孩童。其母見狀,認為這孩子可能是神或神靈的使者,是上天的特別恩賜,便抱回精心撫養。因為一開始就想扔掉他,其父母便為其取名曰「棄」。棄擅長於農業耕作,夏帝堯便賜封其官位為農稷,隨父姓姬氏,號後稷。

「周」字起初是一個類似「田」的象形字,表示田間阡陌和溝渠縱橫,中間種植者繁密的莊稼。由於後稷是人們心目中的農神,加之其廿六世傳人太王古公亶父(系周朝文王姬昌祖父、武王姬發曾祖父),率氏族南遷陝西關中岐山腳下的周原定居,繼承發展以農立國的傳統並修築城邑,「田」字下面便加了一個形象四周城牆的「口」,進而演化成「周」字。

綜上,周姓圖騰是「鳥」和「田粟」的合文,由四個部分組成:下為救護後稷的「金鳥」;中為匍匐的「孩童」即「人」;中上為「田粟」,亦稱為「鼎」;上為西岐之「山」。其含意是:由大鵬鳥保護的周人,經田粟與城郭扛鼎登山,直上蒼天拜謁聖祖,以此向各氏族部落宣告周姓是祭天之氏、天子之族。這就是史冊公認、世代相傳的周姓圖騰的主要含義。

閱讀全文

與周氏簡易圖騰高清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戴帽子女生簡筆畫圖片 瀏覽:847
短發男學生發型圖片 瀏覽:907
土豪圖片男生活照現實 瀏覽:331
電腦如何淡化ppt圖片 瀏覽:643
自己在家如何做個假棒圖片 瀏覽:519
藏族人物圖片簡單 瀏覽:54
金所泫可愛的圖片 瀏覽:159
陸軍繪畫圖片簡單槍 瀏覽:553
藍田鍾靈毓秀高清圖片 瀏覽:935
女生睡覺漫畫圖片 瀏覽:116
word內圖片列印出來缺失 瀏覽:174
word變白圖片 瀏覽:995
苗條運動女生圖片 瀏覽:57
揮手再見動漫圖片 瀏覽:499
用布做衣服圖片 瀏覽:440
動漫圖片開始 瀏覽:778
海青短發發型圖片大全 瀏覽:588
精緻高中生女孩圖片 瀏覽:542
朋友圈小文字圖片 瀏覽:94
圖片可愛版可放大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