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帥哥圖片 > 武裝奪艦圖片高清

武裝奪艦圖片高清

發布時間:2022-06-03 15:54:37

A. 求高達SEED李裡面的全部戰艦圖片及名稱和詳細資料

大天使號
中文譯名: 大天使號
英文譯名:Archangel
(天使長也有Arkhangelsk拼寫)
類型: 大天使級強襲特裝艦 MS搭載艦
製造方: 地球聯合軍(大西洋聯邦) ,奧布曙光社
所屬方: 地球聯合軍(大西洋聯邦),奧布,三艦聯盟
尺寸: 長420米
重量: 未知
已確認的艦只: 大天使號,主天使號
推進力: 未知
艦載MS上限:最少5台MS

已知載機:

MS:強襲高達(Strike)。
拂曉高達(Akatsuki)。
自由高達(Freedom)。
正義高達(JUSTICE)。
強襲·紅(Strike-ROGE)。
暴風高達(Buster)。
村雨(MuLaSaMe)。
強襲自由高達(Strike Freedom )。
無限正義高達(Infinite Justice)
MA:空中霸王。
莫必斯<零式>。
裝備和設計特點: 疊層裝甲,可抵禦光束,有最大散熱極限;隔熱膠體,可令戰艦突入大氣圈
首次服役: C.E.71年1月25日

武器:

「Lohengri」(羅安格林)陽電子破城炮×2,存放在前方的「腿」(蹄部) ;
尚未接到可連射報告,無法自主控制射擊角度,陽電子炮可一炮擊沉一般戰艦,目前已知能防禦住本炮的MS MA 戰艦只有在SEED終了時的strike(用盾擋完MS就解體了)和處於destiny時期地球聯合軍開放的大型MA在展開護盾時以及穆所駕駛的拂曉高達。本炮在地面發射時會對地表造成污染。
「Gottfried」 Mk-71 225cm (哥德菲爾特,也稱主炮)高能光束炮×2;
尚未接到可連射報告,可自主控制射擊角度,本炮威力低於羅安格林但強於巴里安特,屬於光束型武器,在大氣層內使用會因光束折損率提高而威力減小。目前已知能抗禦本炮的戰艦只有密涅瓦號,能完全抵擋住本炮攻擊的只有destiny時期地球聯合軍的大型可變MS/MA destiny
「Valient」(巴里安特) 110cm 線性磁軌炮×2;
本炮可連射,可自主控制射擊角度,射擊角度較大,屬於磁軌炮類武器,作為大天使號的主要武器之一,此炮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此炮存在威力較小的缺點,卻因大天使號出色的指揮系統能夠發揮出其最大能力,在彌撒亞攻略戰的後半戰僅以此炮的攻擊使密涅瓦號,使密涅瓦號主炮擊破,導彈發射管大破。
對空導彈發射管×16(海達特);
艦尾大型飛彈發射管×24;
可選武器:艦對艦飛彈(克林特斯)、對空防禦飛彈(羅曼特)、擴散彈頭飛彈;
多用途發射管×8可選:反光束爆雷(可分散光束粒子減少艦體所受的光束武器的攻擊)、信號彈
「Igelstellung」75mm 自動多管CIWS(巴爾干炮)可用於擊破襲擊母艦的導彈群,但導彈過多的話無法全部擊破

技術和歷史記錄

(Technical and Historical Notes)
地球聯合軍在MS開發上追趕扎夫特的同時,他們也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戰艦以配合新型MS。這艘戰艦的開發與奧布的曙光社一同完成,因此,大天使級戰艦是在奧布的出雲級戰艦的基礎上設計的。除了搭載機動戰士外,大天使號使用了其他聯合軍戰艦所沒有的新技術。首先,大天使級戰艦裝備了隔熱膠體,因而可以獨自突入大氣圈;其次,它也裝備了疊層裝甲,使其在戰斗中難以被嚴重地破壞。在武裝發面,大天使級戰艦是一個機動要塞。它主要的武器是存放在「兩腿」前端的雙重「Lohengrin」陽電子破城炮。大天使級戰艦還裝有一系列的其他武器,例如「Gottfried」光束炮,「Valient」線性槍,「Igelstellun大天使號引擎g」巴爾干炮,另外,還有大量飛彈發射管。
本艦型的第一艘戰艦是大天使號。這艘艦在C.E.71年1月25日赫立奧波利斯被扎夫特襲擊時首次進入戰斗。由於扎夫特的特襲,原艦長和大部分船員都被殺,只留下了少部分的下級軍官。隨著第一場戰斗的結束,生存者中官銜最高的瑪琉·拉美亞斯成為了大天使號的艦長。由一群聯合軍軍官和赫立奧波利斯平民組成的大天使號操控群隨後離開了已解體的殖民星並前往與友軍會合。在一場損失慘重的戰爭後,大天使號回到地球,但很不幸運地在扎夫特地控制地北非著陸。經過一段艱辛地旅途,大天使號抵達聯合軍總部——阿拉斯加的JOSH-A。
很不幸運,阿拉斯加基地是扎夫特軍Sptibreak作戰的目標。由於聯合軍的大部分艦隊正前往巴拿馬,修理好的大天使號被迫進入戰斗並對付有壓倒性數量的MS。當瑪琉知道聯合軍以她的戰艦和其他同伴作為誘餌以使用致命的獨眼巨人系統時,她違反命令並推出戰場。隨後,大天使號前往奧布進行修理並加入奧布軍抵抗聯合軍。奧布被攻陷後,大天使號與出雲級戰艦草剃號和永恆號形成獨立於地球軍和扎夫特外並渴望結束戰爭的三艦聯盟。在宇宙,大天使號被第二艘大天使級戰艦主天使號追擊,其艦長正是原大天使號的大副娜塔爾·巴基露露。在C.E.71年8月27日的最後一場戰斗中,大天使號擊毀主天使號。雅金·多維之戰後,大天使號隱藏於斯堪的納維亞王國的水下。在C.E.73年奧布代表卡嘉莉·尤拉·阿斯哈的婚禮進行當日,大天使號載著代表離開奧布,再次成為獨立的艦船。

其他情報

(Other Information)
艦內人員: 艦長-瑪琉·拉美亞斯,MS駕駛員-基拉·大和,MS&MA戰斗導航員-拉克絲·克萊恩,副舵手-多爾·克尼,電子戰負責人-塞·阿蓋爾,總舵手-阿諾爾德·諾伊曼,管制員-傑基·特諾姆拉,通信員-達利達·羅拉哈·查恩德拉二世,射擊指揮-羅梅爾·帕爾,整備員-科傑羅·馬德克。原通信員-卡茨.巴斯卡克,原戰斗指揮-娜塔爾·巴基露露,原MS&MA戰斗導航員-米莉雅.赫
C.E.73年的人員構成
艦長-瑪琉·拉米阿斯,機械駕駛-阿諾爾德·諾伊曼,命令傳達-阿德琉·巴魯菲爾德,射擊司令官-達利達·羅拉哈·查恩德拉二世,通信員-拉克絲·克萊恩/米麗雅莉亞·哈烏,整備員-科傑羅·馬德克
從軍隊脫離之後,進行了許多與軍方理論不同的改裝,控制系統更為簡潔,無論在哪個位置上都能夠完成大半的操作,CIClo在保留必要的功能下實現了即使只有少數人也可以運轉。而巴魯菲爾德的固定位置實際上為參謀席,沒有一直在位置上的必要。

主天使號 [ドミニオン]
地球聯合軍所屬大天使級強襲機動特裝艦的二號艦,大天使號的同型艦。也是災厄、禁斷和強奪三架高達的母艦,全長420米(本體長345米)。艦長為娜塔爾·巴吉露爾少校。
主武裝:「Lohengri」(羅安格林)陽電子破城炮×2,存放在前方的「腿」(蹄部) ;
「Gottfried」 Mk-71 225cm (哥德菲爾特,也稱主炮)高能光束炮×2;
「Valient」(巴里安特) 110cm 線性磁軌炮×2;
對空導彈發射管×16(海達特);
艦尾大型飛彈發射管×24;
可選武器:艦對艦飛彈(克林特斯)、對空防禦飛彈(羅曼特)、擴散彈頭飛彈;
多用途發射管×8可選:反光束爆雷(可分散光束粒子減少艦體所受的光束武器的攻擊)、信號彈
「Igelstellung」75mm 自動多管CIWS(巴爾干炮)可用於擊破襲擊母艦的導彈群,但導彈過多的話無法全部擊破
主天使號戰史:
在奧布防衛戰之後,大天使號以及草剃號往宇宙進發。於是,藍色波斯菊的盟主摩路達·阿茲拉埃爾親自登上此艦,准備一舉消滅大天使號。而在與扎夫特的戰斗中,阿茲拉埃爾又使用了數以百計的核彈,摧毀了扎夫特軍宇宙要塞——Boaz(波阿茨)。在雅金·杜戰役中,他又准備發動核攻擊部隊摧毀P.L.A.N.T.,後作戰計劃被自由高達和正義高達配備「Metore」告破。在於大天使號的對戰中,強迫艦內人員啟動陽電子破城炮「羅安格林」,准備摧毀大天使號。艦長娜塔爾·巴吉露爾為了保證大天使號的安全,下令全員棄艦,自己與阿茲拉埃爾留在了主天使號上。後來因為強襲高達的機師穆·拉·弗拉格擋住了「羅安格林」並致使其被擊毀,大天使號艦長瑪琉·拉米亞斯啟動了「羅安格林」,擊毀了主天使號。

密涅瓦號 中文譯名: 密涅瓦
類型: 高速戰斗艦
製造方: 扎夫特(Z.A.F.T)
所屬方: 扎夫特(Z.A.F.T)
尺寸: 長320米
重量: 未知
已確認的艦只: 密涅瓦號
推進力: 未知
最大搭載數: 未知
裝備和設計特點: 未知
首次服役: C.E.73年
固定武器: QZX-1「Tannhauser」陽離子破城炮;XM-47「Tristan」光束炮×2;M10「Isolde」420mm 投射炮;40mm CIWS(Close In Weapon System)×12;導彈發射器;Wolfram M-25 前部魚雷發射器,位於艦首兩側
可選武器: 導彈發射器可選:「Neidhart」ASM/S 宇宙用導彈,Parsifal ASM/A 對地用導彈,Dispar AMM 攔截導彈
外加裝備武器: 無
技術和歷史記錄(Technical and Historical Notes)
本艦是ZAFT為了新千年系列高達而建造的最新型戰艦,識別號為LHM-BB01,可以在宇宙、空中及海上航行。其最大的特點在於有朝左右伸展的翅膀與特殊能源傳達機構的發射端——氘核光束供電系統。艦體左右的發進通道由一般MS用,中央艦橋下的發射器是脈動高達專用的。本艦一共有3個MS停機甲板。
QZX-1「Tannhauser」是裝備在艦首的巨型陽電子炮,平常保持收納狀態,使用時會將外部裝甲展開,使炮身本體出現,有著一擊能將戰艦擊沉的巨大威力。XM-47「Tristan」大口徑光束炮裝備在艦體左右的MS停機甲板上方,共計4門,使用在通常的戰鬥上,在對艦戰斗中擔當主要角色。本艦的其中一項防禦武器是反光束爆雷,這中暴雷能產生防護膜,能折射光束攻擊。導彈發射器裝有「Neidhart」ASM/S 宇宙用導彈,在大氣圈內戰斗時改為Parsifal ASM/A 對地用導彈。M10「Isolde」420mm 投射炮是裝備在艦體中央部分的三連主炮,通常是收納在艦身內部,戰斗時則是展開來使用,與大口徑光束炮並列,都是在通常戰斗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武器。
其他情報(Other Information)
艦內人員: 艦長:塔莉亞·庫拉狄絲;MS通訊管制:美琳·霍克;副艦長:阿瑟·川恩;MS技術人員:威諾·普雷茲,尤蘭·肯特;瑪克·艾芙斯;操舵:馬里克·雅勃特斯;火器管制:陳正義;索敵:巴特·海姆

永恆號 中文譯名: 永恆號
類型: MS專用支援艦 宇宙MS搭載艦
製造方: 扎夫特(Z.A.F.T)
所屬方: 三艦聯盟
尺寸: 長600米
寬度:148 m
高度:78 m
重量:142900t
已確認的艦只: 永恆號
推進力: 220赫馬力
最大搭載數: 9500t
裝備和設計特點: 復合型裝甲 武器系統多 Metoer
首次服役: C.E.71年10月
固定武器: 光束炮×1,24X自行機關炮。8X自行截擊炮 12x自行攔截導彈
可選武器: 無
外加裝備武器: Meter(Freedom & Justice)
技術和歷史記錄(Technical and Historical Notes)
扎夫特的運輸艦永恆號是專門為了支援ZGMF-X09A Justice Gundam和ZGMF-X10A Freedom Gundam而設計的。除了作為兩台機動戰士的基地外,永恆號也作為METEOR的存放平台。永恆號有一個為收容和放出高達而設的內部修理庫和直線彈射器,然而,METEOR是停放在艦體前端外壁的。作為一艘運輸艦,永恆號只裝備了飛彈發射台、機關炮和光束炮。在戰爭的後期,永恆號被拉克絲•克萊恩和她的支持者所奪取,並與離開聯合軍的戰艦大天使號和奧布戰艦草剃號組成獨立於聯合軍和扎夫特的三艦聯盟。
其他情報(Other Information)
艦內人員: 艦長:安特留•巴爾菲盧特;指揮官:拉克絲•克萊恩

這三艘是能查到具體參數的,圖片麻煩LZ自己去找了~查名字就能查到,其他的戰艦幾乎是炮灰艦了……奧布的草Ti號查不到……

B. 世界上第一艘配艦載機的驅逐艦或護衛艦是哪艘,於哪年啟用

中國的是瓦良格,尚未起用

C. 英國45型驅逐艦資料及圖片

45型驅逐艦是英國皇家海軍擁有的新型導向導彈驅逐艦。皇家海軍在1991年參與的法、義未來護衛艦「地平線」(CNGF)「計劃失敗後, 英國決定自行發展新一代驅逐艦。首艘勇敢級驅逐艦「勇敢「號2003年開工,並且在2006年2月1日下水,2009年7月23日正式服役。英國皇家海軍已經簽定建造6艘的合同,同時總需要量為12艘,用以大幅汰換在福克蘭戰爭中證明設計失敗的42型驅逐艦,預計12艘勇敢級驅逐艦項目總價值約60億英磅(95億美元)。
系統諸元
[編輯]
電戰系統 & 武裝
防空系統
PAAMS(主要防空導彈系統)
SAMPSON 多重目標追蹤雷達
S1850M 3D 對空監視雷達
6個8聯裝SYLVER A50,搭載48枚MBDA Aster 防空導彈(可混裝Aster 15 或是 Aster 30 紫苑導彈)
火炮系統
1 x BAE系統公司4.5英吋 (114 mm) Mark 8 海軍艦炮
2 x 奧立岡 30 mm KCB 快炮
2 x 方陣 20 mm 近迫武器系統
反艦系統

勇敢級驅逐艦預計安裝一對四聯裝共八枚的魚叉反艦導彈,但是尚未定案(截至2006)。[1]
反潛系統
MFS 7000 聲納
STWS (Ship-launched Torpedo Weapon System) Mark 2三聯裝之324厘米𫚉魚魚雷。
對地系統

勇敢級驅逐艦並沒有進駐對地攻擊導彈以及SYLVER A50導彈發射系統也沒有發射這種導彈的能力。不過,皇家海軍新一代軍艦是有可能更為強大的, 因為勇敢級驅逐艦有可能會安裝美國Mk. 41 VLS垂直導彈發射系統,並且發射BGM-109 戰斧巡航導彈;有關單位主持這個計劃到2004年,但是還沒有計劃要安裝此一系統。[2]法國海軍正在將暴風之影/SCALP空射型巡航導彈改裝成艦用型給SYLVER A70系統使用,屆時就可以使用在勇敢級驅逐艦上面。
電戰系統
海蚊"Seagnat decoy system"導彈誘導系統被用作誘導以及干擾雷達導引武器,並且讓敵方導彈飛過以及安全避開攻擊,紅外線干擾型正研究當中。
Surface Ship Torpedo Defence System (SSTD) 魚雷誘導系統
METOC 水文與氣象系統
METOC系統是BAE發展的上空測量系統,使用英國Skycom Telecom Ltd 和德國Graw Radiosondes 的無線電測量系統聯合作業,是一全面天氣感知系統和水文系統,可以提供所有載具「全環境資訊」以用於彈道計算、雷達影響、一般航海方面和海圖資料等。
直升機
1架Lynx 力士 HMA 8 反潛直升機 可發射海賊鷗反艦導彈以及𫚉魚魚雷

Merlin HM Mark1反潛直升機還無法降落在勇敢號,由於節省預算的緣故使得勇敢號無法降落該型直升機和缺少相關的設施。這些設施未來有可能會再度安裝,或者是在後續的幾只同級艦上裝設。勇敢級驅逐艦的飛行甲板最大可以容納 CH-47契努克直升機。
額外居住區

勇敢級驅逐艦將有提供給60位皇家海軍陸戰隊的床位以及相關空間安置他們的裝備。
[編輯]
動力系統

雙軸扇葉
2座勞斯萊斯/諾斯洛普格魯曼 燃氣鍋爐引擎(21.5 MW)
2座Alstom阿斯頓DCN WR-21發電機 (20 MW))
[編輯]
艦名資料

勇敢級驅逐艦被皇家海軍歸類於D級。本級艦預計建造12艘,目前已經命名並且開工6艘,第7艘之後的軍艦尚未命名。首批六隻軍艦叫做勇敢, 不屈,鑽石,飛龍,衛士和鄧肯.

在 3月9日 2007年,獨立報報道了沙烏地阿拉伯考慮向皇家海軍購買2或3艘的勇敢級驅逐艦的消息。艦名 艦號 開工 下水 服役時間
Daring 勇敢 D32 3月28日 2003年 2月1日 2006年 2009年7月
Dauntless 不屈 D33 8月26日 2004年 1月23日 2007年 2010年6月
Diamond 鑽石 D34 2月25日 2005年 11月27日 2007年 2011年5月6日
Dragon 飛龍 D35 12月19日 2005年 11月17日 2008年 預計2011年9月
Defender 衛士 D36 7月31日 2006年 10月21日 2009年 預計2012年
Duncan 鄧肯 D37 1月26日 2007年 11月21日 2010年 預計2013年

[編輯]
批評

一般批評勇敢級驅逐艦的高造價與及生產的再三延遲。總造價由原定的五十四億七千萬英鎊升至六十四億六千萬。下水的日期亦由原定的2007年押後至2009年。2007年時英國國會的防衛委員會(Defence Select Committee)對國防部與及主要建造商 BAE Systems 在控製成本提升上的無能表示不滿。

D. 圖中是什麼軍艦

英國皇家海軍大膽級隱身驅逐艦第3艘艦鑽石號(HMS Diamond)。2005年3月25日開工,2007年11月27日下水,2010年9月22日交付英國皇家海軍,2011年7月13日服役。耗資10億英鎊(合15億美元),由BAE系統公司建造。可以執行多種類型的任務,包括打擊海盜與走私活動、災難救援工作、監視任務和高強度作戰。45型驅逐艦還可以同時與多個目標作戰,能夠為航母和其它艦艇抵禦來自空中的強大威脅。艦長:152.4米艦寬:21.2米吃水:7.4米標准排水量:7350噸滿載排水量:8000噸總功率:120000馬力航速:29節續航力:7000海里(18節)全艦編制:190人(最大可達235人)對地攻擊武器只有一門114毫米艦炮,火力明顯不足。

E. 耗資達700多億元,建造總數將超100艘,056型護衛艦為何如此重要

畢竟隨著我國在海外的利益越來越大,還是需要一直遠洋作戰能力比較強的海軍,來維護我國在海外的利益。而像056這樣的輕型護衛艦,執行近海防禦任務是不錯的,數量夠用就好,畢竟進攻是最好的防禦。

F. 無敵艦隊

無敵艦隊分為十個支隊,其番號如次:
(一)葡萄牙支隊,由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指揮,10艘四桅船和2艘輕快船。
(二)卡斯提爾支隊,由瓦爾德茲(Diego Fbores de Valdez)指揮,10艘四桅船,4艘武裝商船和2艘輕快船(註:伐爾德茲本人與梅迪納在一起,同乘他的旗艦「聖馬丁」(San Martin)號)。
(三)安達魯西亞(Andalusia)支隊,由皮德羅(Pedrode Valdez)指揮,10艘武裝商船,和1艘輕快船。
(四)比斯開支隊,由李卡爾德(Juan Martinez de Recalde)指揮,10艘武裝商船和4艘輕快船。
(五)古普茲可(Guipuzcoa)支隊,由阿昆多(Miguel de Dquendo)指揮,10艘武裝商船,2艘輕快船。
(六)義大利支隊,由布爾吞多拉(Martin de Berteudora)指揮,10艘武船商船,2艘輕快船。
(七)圓船(Urcas)支隊,由余安哥米茲(Juan Gomez de Medina)指揮,共23艘。
(八)差船(Pataches)支隊,由安托尼阿(Antonio Hurtado de Mendoza)指揮,共22艘。
(九)中型帆船(Galleasses)支隊,由雨果(Hugo de Moncada)指揮,共4艘。
(十)長船支隊,由迭戈(Diego de Medrado)指揮,共4艘(註:這個支隊根本沒有出發)。
英吉利艦隊組織如下:(一)皇家海軍,共有船隻34艘,以「皇家方舟」(The Ark Royal)號為旗艦(重八百噸)。(二)倫敦支隊,共有船隻30艘。(三)德雷克的支隊,共有船隻34艘。(四)湯姆斯·霍華德勛爵的支隊,共有船隻38艘,全為商船與近海船隻。(五)15艘補給運輸船,和23艘志願船,以及在北海邊上的西莫爾勛爵的支隊,共有船隻23艘。(註:這些船隻多數都未參加戰斗。在會戰中,雙方所依賴的都是全部實力中的一部分。英國方面為女王的船隻及少數其他船隻,西班牙方面則為他們的四桅船、武裝商船和中型炮船。)
5月20日,當英國艦隊尚集中在普利茅斯時,西班牙艦隊出海了。但大西洋上的風濤是那樣的險惡,6月9日,梅迪納率部進入柯魯拉(Coruna)避難。在那裡,使他感到驚慌的是,許多補給品都腐爛了,並且有大量的飲水都已經從新制的木桶中漏光。他也發現有許多船需要修補,有許多人都已害病,在召開了一次戰爭會議之後,他送了一個建議給西班牙國王,主張暫停這次遠征,到明年再圖大舉。腓力拒絕考慮這個建議,於是在采購了一些新的補給之後,盡管天氣惡劣,西班牙艦隊還是在7月12日再度開航了。7月19日,可以望見李查德(The Lizard),在那裡梅迪納暫息了幾個鍾點,以等待其全部船隻趕到。第二天,他向東航行,在午夜前不久,從一個捕獲的英國漁船上,獲得了英國艦隊在那天下午已經出海的消息。這其實是不確切的。
當西班牙艦隊在可以望見李查德的時候,弗萊明(Capt. Thomas Fleming)船長——他是留在海峽中監視敵軍的四艘快船中之一的指揮者——就報告說他們來了。這是一個完全的奇襲,霍華德和德雷克發現他們現在的處境,正與他們意圖中所希望的敵人處境完全相同——即在他們自己的海岸上或港口中攻擊敵方的艦隊,並把他們擊敗。雖然如此,在這個星期六,7月20日,霍華德還是馬上率領其艦隊中的五十四艘船隻,毅然地駛出了海峽。還沒有走到艾地斯東(Eddystone),即發現西班牙軍,可以明顯的看到其全部的艦隊,艦隊向西排開,直到孚威為止。霍華德於是下令收帆,只留著光桅桿。
因為在伊麗莎白一朝,從來不頒發關於戰爭的訓令,所以不可能說出霍華德所採取的是何種戰斗序列。很可能根本就無序列之可言,僅僅只是「跟隨我的帶領」(Follow my Leader)而已,因為在當時,他的艦隊甚至於尚未組成支隊。此外,雖然有人形容西班牙艦隊的陣容像是一個新月形,但也無記錄足以作為確證。我們所能確切知道的,是它還依照慣例,分為主力(Main Battlr)、前衛(右翼)、和後衛(左翼)。科貝特認為根據假想的戰略情況,這三個集團的船隻,可能是組成兩個區分(Division)——或半獨立的艦隊。主力部分,由梅迪納指揮,在前面迎擊被假定留在達爾特茅斯(Dartmouth)的霍華德,而前後衛則都留在後面,以對抗據說留在普利茅斯的德雷克。這里的附圖即表示他所假想的陣容,若從後方看去,似乎也頗像一個新月形。
因為德雷克在海峽中並未露面,所以梅迪納認為他一定還在普利茅斯港中熟睡。擊毀他的機會實在太明顯了,所以西班牙艦隊的總船長(Captain General),李弗亞(Don Alonzo de Leyva),和其他的人員都力勸梅迪納,應乘德雷克尚未駛出海峽之前,即先將其擊毀。這也是常識,因為要施展他們的側舷戰術,英國人必須有寬廣的海面供調動之用,而西班牙人則依賴攀登的戰術,所以希望在狹窄的水面上作戰。假使李弗亞的建議能夠立即被採納,那麼英國的艦隊也會像李班多之戰中的土耳其艦隊一樣,遭到一次慘重的失敗。但是西班牙國王的命令卻是一個攔路鬼,所以梅迪納拒絕聽從他的建議。
說起來,似乎是夠奇怪的,在7月20日這一整天之內,西班牙人都不曾看見英國的艦隊。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點鍾的時候,他們從幾個俘虜的口中,才知道德雷克和霍華德都已駛出普利茅斯。梅迪納立即投錨,命令他的各支隊指揮官擺成戰斗序列。
當他們正在採取這種行動時,月亮升起來了,把他們的位置顯示了出來,使英國人看得清清楚楚。接著,西班牙人注意到有八艘英國船所組成的一個小隊從普利茅斯港口出來,迎著風向海岸與西班牙艦隊左舷之間疾駛。他們錯誤地認為這就是英國主力艦隊的前衛,哪知道霍華德和他的五十多艘船,卻順著風向艾地斯東的西方行駛,距離西班牙艦隊只有兩個「里格」。在拂曉時,梅迪納不禁大吃一驚,他發現了大批的敵方艦隊,正准備來攻,而且正使他居於逆風的地位。他認清現在已經無法避免戰鬥了,於是升上王室的旗幟,這也是全面備戰的訊號。
英軍占著「天時之利」(Weather Guage),使自己順風而敵人逆風,可以獲得主動和機動,而且炮煙也順著風吹向敵方,足以蒙蔽敵人的視線。他們排成一條單長線——西班牙人稱之為「Fnala」。依照科貝特的記載,他們首先經過西班牙的前衛,即為後方區分的右翼和下風方面,一面行駛一面從遠距離發炮射擊。然後打擊在後衛的部分,這只有在採取密接縱隊時,才能達到這個目的。這個效果馬上就顯示出來了,西班牙後衛中有一部分船長立即出現了可恥的恐慌現象。為了阻止部隊的潰逃,李卡爾德立即乘「Gran Grin」號趕上,於是又立即受到了德雷克、霍金斯、弗羅比舍的包圍,他們把猛烈的火力向該船注射,其程度的強烈是海上戰爭前所未有的。接著皮德羅的坐船也參加了戰斗,不久梅迪納也在他的旗艦「聖馬丁」號中加入了戰斗。可是直到李卡爾德的船隻已經完全喪失了作戰能力,梅迪納才能夠集中起足夠的兵力來救援他。於是霍華德擺脫了這次戰斗,不久之後,西班牙艦隊軍需處長和金庫所在的「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號被擊中起火,退出了戰線。霍華德用信號通知他的部隊,趕緊趨向這艘正在燃燒的船隻,結果又引起了一場新的戰斗,此後他又下令撤退了。
這一場戰斗,是兩國艦隊的第一次交手,在精神上具有極大的重要性。它證明英國船隻和炮手都遠比西班牙優秀。後者因為未能攀登敵船,和放棄了「聖薩爾瓦多」號,在精神上大受打擊。誠如梅迪納自己所說的:「敵人的船隻是那樣的輕快利便,所以對它們有無可奈何之感。」
那天夜裡,霍華德指派德雷克守夜,接著就在「皇家方舟」號上舉行了一次戰爭會議,大家一致認為西班牙人一定會前往維特島(Wight),以便在英格蘭土壤上建立一個基地,並為其艦隊尋找一個投錨地——很明顯,這是惟一的正確路線。西班牙各船長也的確是勸說梅迪納採取這條路線的,因為英國人的戰術使西班牙人的彈葯消耗得太厲害,所以他們認為必須在英國的南部海岸上,佔領一個港口或碇泊所——實際上即為維特島——使西班牙艦隊可以掩護彈葯補給,使之源源不斷地從西班牙流來,並且堅守到與帕爾馬取得合作之後再行動。為了阻止這個可能事件的發生,英軍的戰爭會議決定立即向敵人實行追擊;德雷克在「復仇」號上點起船頭的大燈,率領艦隊在夜間採取行動。
夜深之後,突然,他的燈不見了,於是在他後面的船隻,有些徘徊不前,有些保持航向不變,結果亂成了一團。等到7月22日日出時,還看不見「復仇」號的蹤影。
事實的真象有如下述:當德雷克聽說皮德羅的船隻已經損壞,不能動彈,於是他熄滅了他的燈,偷偷前進,因為據說皮德羅船上存有大量的珍寶。上午的時候,他捕獲了敵船,把它護送進了托爾拜(Torbay)港,然後才回來加入大隊(註:他對於皮德羅的招待十分禮貌,請他同桌用膳,住在他自己的艙里)。很明顯,他這次行動完全是見財起心,所以使其他的人員都感到不平,弗羅比舍說:「他想使我們對於這一萬五千達克特不能染指,可是我們見財有份,否則我就要請他肚子里流出鮮血來償還我。」
因為英國艦隊中途發生了混亂,所以使梅迪納獲得了一個喘息的機會,使他能有時間改組他的後衛。現在改由堂阿侖左指揮,至於前衛部分則仍保留舊有的組織不動,因為西莫爾的支隊尚未遇著,所以他又揚帆前進。但是英國艦隊卻直到7月22日黃昏時,才重新集合完畢。這時風已停了,所以雙方艦隊都停止行駛,在波特蘭(Portland)和聖奧爾本海岬(St. Alban's Head)之間,彼此相隔在炮彈射程之內。
次日拂曉時,風從東北面吹來,這就使西班牙人佔了風向的便利,梅迪納馬上發出全面備戰的訊號,於是戰斗又開始繼續。不久,弗羅比舍的坐船「凱旋」(Triumph)號——1100噸,為英國的最大船隻——和另外五艘船隻受到敵人的包圍。梅迪納看到這種情形,立即率領他的十六艘最好的四桅大船,去阻止霍華德救援「凱旋」號。可是在突擊之下,經過一番激烈的戰斗,西班牙人卻被迫放棄,像一群綿羊似的被趕開了。據霍華德自己的記載:從上午到黃昏,這個戰斗都光榮地繼續發展著,統帥也始終在激勵戰斗之中。也可以說有史以來,都不曾看見大型炮彈會具有這種可怕的作用,也從來不曾見過如此激烈的戰斗。雖然輕武的數量也非常之多,但是在巨炮聲,簡直有讓人難以分辨之感。
第二天,霍華德的記載又告訴我們:幾乎不能再戰,因為大部分彈葯都消耗完畢了,於是他只好派快船和小艇,到岸上去接運新的彈葯補充。並且他把艦隊分為四個支隊,由他自己、德雷克、霍金斯和弗羅比舍四人分任指揮。這是第一次,我們發現英軍企圖在混亂中,正式地整理出一個秩序來。在此以前,除了第一次交戰以外,英國的船隻還是蜂擁而上地實行混戰,在他們中間只有幾個最傑出的船長,擔負著最多的戰斗任務。現在這些船長就要分別率領自己的支隊了,雖然這並不是說霍華德和德雷克已經決定此後採取縱隊的戰術,但是因為每個支隊都會隨著他們自己的指揮官行動,所以這也就是朝這個方向走的一個具體的前提。此外,為了便於進攻,霍華德又規定在夜間,每個支隊應抽出六艘武裝商船來牽制敵人,使西班牙人經常處於緊張戒備之中。
不幸的是,風又停了,於是這個牽制性的攻擊必須被放棄。此時,梅迪納決定以四十艘船作為前衛,而主力則繼續前進,但不久以後,在維特島以南幾哩遠的地方,又因為無風而停止了。
第二天,7月25日星期四的上午,霍華德發現李卡爾德的旗艦「桑塔阿拉」(Santa Ana)號脫離了大隊,留在較南的位置上,於是命令霍金斯放下一些小艇去攻擊它。接著,在西班牙方面,有三艘中型的炮船也向這些小艇劃去,但是霍華德的「方舟」號和「金獅」號卻使他們受到了重大的損失。接著風又起了,雙方艦隊再度交手,一連激烈地戰鬥了幾小時之久。卡里爵士(Sir George Carey)對於這一點曾有下述記載:「因為彈葯消耗太多,在這個時候,火力還是非常的強烈,好像是在陸戰中用槍彈一樣,而不像是在海戰中用炮彈。不過感謝上帝,在這樣的激戰中,我方居然並無一兩個人受傷。」——對於這樣一個激烈的戰斗,似乎可以算是一個反高潮。
梅迪納對於這一天的戰斗,本來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當他發現他的船隻這一次還是趕不上敵人時,就放棄了一切奪占維特島的希望,派了一艘快船去通知帕爾馬,說他就要來了,同時立即向加萊前進。於是霍華德也向多維爾轉進,以求與西莫爾勛爵和溫特爾爵士(Sir William Wynter)的兵力相會合。
這一天的戰斗真正決定了這整個冒險事業的命運。西班牙人並未被擊潰,截至此時,其損失也極有限,但是英國人的拒絕接近戰術——即拒絕為西班牙重炮所轟擊——卻使雙方的彈葯都消耗殆盡了。霍華德可以從附近的港口中獲得補充,而梅迪納卻在到達佛蘭德之前,完全無法獲得接濟。
在7月26日星期六的拂曉,霍華德說:「西班牙人在英軍的前面,像綿羊一樣地退去了。」這並非因為他們害怕英國人,而是因為炮彈打完了。星期六黃昏時候,梅迪納到達加萊附近,投錨在加萊與格里斯尼茲角(Cape Gris-Nez)之間。英國艦隊投錨的地點,距離敵方在長炮的射程之內。此時,西莫爾和溫特爾的兵力都已經與霍華德會合在一起,使他統率的兵力增到了136艘船隻,其中46艘為「大船」;而西班牙艦隊的實力已減到了124艘。
戰術形勢已經完全改變了,因為霍華德在彈葯方面至少可以獲得一部分補充,而梅迪納則完全不能。所以,霍華德現在可以從心所欲,進到輕兵器射程的邊緣上,用他的長炮作真正毀船性的火力。現在已經到了緊急關頭——西班牙艦隊已經受困了。但是若想攀登西班牙的船隻,則毫無疑問,是一個沒有希望而代價昂貴的行動,因為他們軍人的訓練和裝備,都是最適宜於應付這種攻擊的。
這種情況早已在預料之中,在西班牙艦隊進入加萊碇泊所前的日子裡,華爾新漢就曾將一個命令送到多維爾,搜集一些漁船、瀝青和柴薪,以來製造火船。這個建議可能得自霍華德和德雷克,他們一定能夠看清楚,假使敵人不能夠控制海峽,則勢必被迫進入某些港口或碇泊所。
7月28日(星期六)的清晨,英國方面又在「皇家方舟」號的主艙內,召開了一個戰爭會議。在會議中決定,因為攻擊的時機已經如此迫切,所以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等待從多維爾得到火船。於是,他們直接在艦隊中選擇了八艘二百噸以下的小船,改裝後作火船之用。因為准備的時間太匆促,連船上的炮都來不及拆卸。
到達加萊之後,梅迪納立即派他的秘書去催促帕爾馬公爵,讓他趕緊採取行動。可是當他出發之後不久,以前那個乘船前往的使者回來了,說帕爾馬還在布魯吉斯,截至目前為止,尚無一人上船。接著,他這位秘書也回來了,說在十四天之內,帕爾馬是不能使其陸軍上船的。
真正的事實似乎並不是帕爾馬部隊上船的行動遲誤了,而是因為裘斯提尼安(Justinian of Nassau)所率領的荷蘭艦隊封鎖了港口,使帕爾馬無法出來。必須先把裘斯提尼安的船隻趕走,否則他的部隊即使已經上船,也還是毫無用處。這只封鎖港口的荷蘭艦隊,對於這次戰役具有極大的貢獻。否則,即令有西莫爾爵士的支隊攔截,當西班牙艦隊正在維特島附近的時候,帕爾馬就可能有渡過海峽到達馬爾格特的機會。米特雲(Emanuel van Meteren)對荷蘭艦隊封鎖的影響,曾經有過以下評述:「荷蘭的船隻繼續留在帕爾馬的船隻前,不斷地以火力威脅他們,使他們感受到極大的不便。因為害怕這些船隻,所以海員們都私自撤退了,因為他們害怕陸軍登船以後,帕爾馬公爵會強迫他們沖出,以突破荷蘭艦隊的封鎖線。照他們看來,因為港口的平直,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在西班牙艦隊方面,也是極感失望,因為加萊的總督已經向梅迪納提出警告,說這個碇泊所是非常危險的,同時他們又接到從帕爾馬方面傳來的壞消息。如路易士(Don Luis be Miranda)所記載的:「我們整夜都在投錨之中,而敵人投錨的地點距離我們只有半個里格遠。只有耐心等候,因為沒有其他事情可做。預料敵人必將來攻,所以在星期日一整天,我們都在加強戒備。」上述記載並不完全正確,因為英軍用火船進攻的機會至為明顯,所以梅迪納已經命令用巡邏艇組成了一個支隊,以便在火船出現時即可加以攔截。
午夜已經過了,這已經是星期一的清晨,萬籟俱寂之中,西班牙的哨兵看到有幾艘淺裝的船隻向他們接近,接著突然燃起了火焰。他們對安特衛普的「地獄燃燒者」(Hell-burner)——三年前曾經使帕爾馬損失了成千的人員——記憶猶新,如今在火光照耀之下,西班牙人感到心旌搖動了。梅迪納下了一個致命的命令,叫各船砍斷錨索。他的原意是等火船過去之後,再來重新佔領這個投錨地。在混亂之中,又發生了恐慌現象,許多船在黑暗之中互相碰撞著,有一個西班牙軍官這樣的寫道:這種火船使英軍大獲利盆,因為僅僅八艘火船就使他們全部潰散,而他們雖然擁有船隻一百五十艘,都不敢作同樣的企圖。
當火船已經飄遠——實際上並未造成任何損失——梅迪納下令放了一聲號炮,通知其所屬艦隊再次集中到加萊去。有少數船隻立即遵從了這個信號,但是多數的船隻,因為已經喪失了兩個錨,專靠剩餘的一個錨已經系留不住了,所以沿著海岸向東北漂流。最後梅迪納才認清因為風向是南南西,所以這些船隻是無法向他的旗艦「聖馬丁」號靠攏的,於是他也命令起錨,駛往中流隨著其他的船隻走。
拂曉之後,霍華德的部下發現他們已經居於有利的形勢,勝利正在向他們招手:沿著海岸向敦刻爾克方面,西班牙艦隊都分散飄流開,已經不可能再回到加萊碇泊所了。擱淺在沙灘上,緊靠城鎮的炮口,是一艘中型炮船「卡皮塔拉」(Capitana)號,上面有雨果所率領的八百人。現在霍華德已經有了對敵方艦隊攻擊的機會,他本來已經出發了,但這艘大船對於他似乎是一個太具誘惑力的香餌。結果他竟然不去追擊逃走的敵人,而先去攻擊這艘孤船,經過一番苦戰才俘虜了它,雨果也戰死了。
德雷克、霍金斯和弗羅比舍卻立即出動船隻去追擊敵人。因為他們的彈葯已經極感缺乏,所以盡量接近敵人,以保證彈葯的命中率。這種行動現在已經不再算是冒險,因為西班牙人的炮彈早已打完了。在這種追擊戰中,他們的目的是要想搶到西班牙船隻的上風位置,而把其餘的殘敵沿下風方嚮往齊蘭德(Zeeland)的海岸上趕去。米特雲對於這次戰斗有一下評述:
「英國船隻善於把握風向,進退靈活,隨時給敵人以打擊。他們常常非常接近西班牙船隻,時而左舷時而右舷,不斷地將大小炮彈射向敵船。」
沿著往敦刻爾克方向的海岸,戰斗在不斷發展之中。大約九點鍾時,雙方艦隊在格南費里尼斯的岸邊交戰。這場戰斗直到下午六時才結束。在西班牙方面,艾斯塔德(Estrade)的記載是頗有趣味的,因為他對於英軍火力的厲害有很生動的描寫。
他說:「我們正在向北和東北航行,秩序異常混亂,彼此間距離都不一致。英軍占著我們的上風,向我們作巧妙的射擊,各炮之間能夠彼此合作,使我方損失慘重。」這種對英軍炮術的贊揚也與溫特爾的報道相符,他在8月1日致書華爾新漢說:「我的船隻已經發射了五百發炮彈,有時與敵船距離極近,彼此說話的聲音都能聽見。所有的人員都有良好的表現,毫無疑問,敵人所受的損失是極為慘重的。當人員都已疲憊不堪,而且彈葯也都消耗完畢時,我們才停火,但仍然尾隨著敵人追擊。」
大約下午六點鍾的時候,戰斗達到了最高潮,西班牙艦隊的毀滅也似乎已成定局。可是風向突然轉變,向著敵人吹去,這使久戰的疲兵大感欣慰。於是霍華德和德雷克立即擺脫了戰斗(註:事實上,他們的彈葯也已經用完,無法再戰了),而李卡爾德的另一艘船隻,665噸的「馬利亞余安」(Maria Juan)號也在此時沉沒了。隨著這一陣風,會戰也告一結束。梅迪納已經被迫退出海峽,到了敦刻爾克以下的地點,所以離與帕爾馬攜手的機會也就愈來愈遠了。
夜幕將垂時,風力增大,西班牙艦隊中有三艘船被吹上了海岸。7月30日(星期四)拂曉,梅迪納從他的旗艦上,看到英軍的109艘船隻正位於他這個分散了的艦隊後方,距離不過半個里格。根據杜羅(Duro)的記載:
「公爵放了兩炮來收集他的艦隊,並派了一艘快船去通知各船以船頭向風,並保持接近岸邊的位置。因為同樣的原因,敵人也留在距離很遠的位置上,知道西班牙艦隊是一定會全軍覆沒的。在旗艦上的駕駛人員,和在這個海岸上有經驗的人員都告訴公爵說:假使風向仍保持西北不變,則西班牙艦隊將一艘船也保不住。所以每個人都應該上岸去。只有上帝才有能力阻止它。這時艦隊是在危險之中,在六尋半的深水,根本無處可避。幸好多虧了天意,風向轉為西南西,所以船隻才都沒有損失。」
在整個一星期的戰斗中,盡管西班牙方面已經用去了十萬發以上的大炮彈,可是英國船隻卻並無一艘受到重傷。陣亡的人只有一位船長和二十餘名海員。反之,專以格南費里尼一戰而論,西班牙軍即已死了六百人,傷了八百人。
7月29日黃昏,梅迪納召開了一次戰爭會議,決定假使風向轉變,西班牙艦隊即應再度企圖控制海峽,盡管在此時,他的船既缺乏補給,又缺乏炮彈。在另一方面,若是不能再進入海峽,那麼惟一可行的路線即為繞道北海回西班牙去。因為風向始終不變,所以最終採取了後述的路線。
這是一個令人喪膽的冒險,因為不僅他的多數船隻都已損壞,而且所有的補給也不夠這樣長程的航行之用。雖然如此,盡管一方面遇著惡風,把他們向北吹,而另一方面又受到德雷克的追擊,梅迪納仍然有機會來挽回這個厄運。這就是他可以在福思(Forth)登陸,以鼓動蘇格蘭人反對英國女王。但這時他卻一心只想回西班牙去,8月2日,經過了福思,西班牙艦隊結成一個整體,向奧克尼(Orkneys)群島進發。第二天,霍華德放棄了追擊的企圖,於8月7日返回了英國北海方面的各個港口。
圖1 無敵艦隊戰役(阿馬達戰役)
8月8日,他從馬爾格特碇泊所,上書華爾新漢說:「我祈禱上帝讓我們可以聽到補給的消息,因為我們通常是在挨餓。」此外,為了預防敵人再卷土重來,他又立勸英國政府應注重國防。
這個故事的後半段更是悲慘,當西班牙艦隊向本國返航時,一路的損失極為巨大。許多船隻都在中途沉沒。當他們5月間從里斯本出發時,一共有130艘船,其中有63艘被認定已經喪失。有2艘是被敵人奪去,3艘在法國海岸邊喪失,2艘在荷蘭海岸邊喪失,格南費里尼之戰被擊沉了2艘,在蘇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海岸邊一共損毀了19艘,還有35艘失蹤,下落不明。英國人卻一艘船都沒有損失。
那些在愛爾蘭海岸邊失事的船隻,其人員逃上岸後,又都被英國人所殘殺。有些船雖然沒有失事,但其乘員所遭受的苦難卻更有過之,因為創傷、疾病、飢餓和口渴,死亡者也數以千計——有些船隻斷水達十四天之久。最後,到了9月中旬,才有一個使者從埃斯柯里亞爾(Escorial)提前趕回來,報告說梅迪納已於9月12日回到了該港。當這位使者把這些壞消息告訴腓力時,他正坐在他的辦公桌前。聽完了之後,腓力卻不改常態,只是這樣說道:「我應感謝上帝,使我具有這么大的權力,只要我願意,就可以很容易再建一支艦隊。只要泉源不斷,一道流水雖然有時可被阻止,但也並沒有太大的重要性。」
這顯然是上帝的意志,所以他勇敢地接受他的失敗。不過他對於這些英勇的將士在這次悲慘的十字軍遠征中所受的苦難,卻並非沒有加以關切。他傾其全力來撫慰他們,使其各安生計。他不但沒有責備梅迪納,反而讓他重返卡地茲,並繼續做他的總督。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的作風就完全不同了,她的第一個考慮就是裁減費用。她與腓力完全不同,在她的個性中,是毫無俠義和偉大的氣概的。而且即使她的心靈也和她的頭腦一樣是女性化的,在剛剛勝利之後,似乎也不應該坐視她的英勇海員們因為貧困和疾病而走上死路。
(註:僅僅在這一次巨大的失敗之後,腓力才開始著手建立一個遠洋海軍,以建立西班牙的制海權。為了確保其海外的財源起見,他放棄了用大艦隊來載運的老辦法,而改用一種叫做「Callizabras」的快速武裝船隻,雖然載重只有二百噸,但卻不需要護送而自由航行。雖然這並非戰船,並不能幫助它贏得與英格蘭之間的戰爭,但卻可以使英國的突襲者無法施其慣伎,因此也可以使英國人無法贏得貿易的戰爭——實際上,這也是真正的戰爭。)
西班牙艦隊的失敗,好像一個耳語一樣,把帝國的秘密送進了英國人的耳中;在一個商業的時代,贏得海洋要比贏得陸地更為有利,也許在1588年,對這一點還並無太明確的認識,可是在下一個世紀,這個耳語的聲音就變得越來越大,終於成為了每一個英國人的呼聲。
所以,西班牙艦隊的失敗,在歷史上的重要性是這樣的:它為不列顛帝國奠定了基礎,使英國人獲得了西班牙所喪失的威望。這種威望,和對於其國運所具有的信心,促使英國人走上了帝國主義的道路。最後他們的旗幟飄揚在世界之上,成為亘古以來所未有的海洋大帝國。這個帝國從興起到衰頹,差不多經過了三百年以上的時間。

G. 光榮級巡洋艦組圖最好是高清細節圖打包發我。艦橋,桅桿,天線,煙囪,機庫還有彈倉。

光榮級巡洋艦
排水量:基準排水量9800噸(滿載11200噸)

規格:全長610.2英尺(186米),全寬68.2英尺(20.8米),吃水9英尺(7.6米)

裝備:ss-n-12x反潛導彈雙聯裝發射器8具,16枚導彈、sa-n-6防空導彈發射器8具,64枚導彈、sa-n-4防空 導彈雙聯裝發射器2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10具(五聯裝兩組)、type 53魚雷、130毫米炮2門、30毫米六管防空機炮6具、rbu 6000十二管反潛火箭發射器2具。

搭載機:卡默夫ka-25賀爾蒙b式標定直升機1架

主機:4具燃氣渦輪機(120000軸馬力),雙軸,航速34節。

光榮級是懲罰級和十字級的後續艦,同時也是具防空、反潛兩用途的基洛夫級的縮小版(只是基洛夫級擁有兩種動力,除核動力外還備有傳統動力)。光榮級巡洋艦的武裝非常強大,在其滿載排水量11000噸的艦體中均衡地配置了各項武器。雖然光榮級的設計並沒有任何特殊之處 ,但它們擁有足以與其餘先進艦只在遠洋戰爭中相抗衡的能力則是不容置疑的。

第一艘光榮號於1976年動工,1979年下水,1982年完工。第二艘及第三艘烏斯提諾夫元帥號(marshal ustinov)、奇佛納烏克蘭號(cherrvona ukraina)分別在1986年與1990年完工,第四艘羅勃夫上將號預定1993年完工。然而前蘇聯防衛預算的縮減勢必在將來影響此型及其他海軍艦艇的建造,這點是必須說明的。

光榮級的主要武裝為16枚ss-n-12反艦導彈,傾斜8度置於艦橋左右兩側,每側各有4具雙聯裝發射器。另在煙囪附近有8具sa-n-6 防空導彈發射器,一具發射器有8枚導彈,導彈置於旋轉彈倉中,使用tvm引導系統,然而因為只有一套射控雷達,使得導彈的效率大打折扣。sa-n-6是一種多用途導彈,其設計需求是能夠攔截各種彈道 武器,以及一些雷達迅跡極小的低飛目標,如戰斧導彈或魚叉導彈等。

光榮級巡洋艦上搭載有 一架ka-25 賀爾蒙b式直升機,以為艦上的長程感測裝備,可提供地平線以外目標的資料,亦可為艦上導彈進行中途巡弋導航。上述資料亦可經由衛星通訊提供。

光榮號目前為黑海艦隊一員,烏斯提諾夫元帥號自1987年起即以北方艦隊為永久基地,而奇佛納烏克蘭號則自1990年10月起加入太平洋艦隊服役。

1983年初,美國新型導彈巡洋艦"提康德羅加"號服役。同年9月,前蘇聯一艘面目全新的導彈巡洋艦也出現在海面上,這就是迄今為止俄羅斯發展的最後一級巡洋艦-"光榮"級。它的裝備特點和在俄海軍艦隊中的使命類似於"基洛夫"級。也許是由於"基洛夫"的造價過於昂貴,前蘇聯才發展了這樣一級使用常規動力的縮小型"基洛夫"。

從該艦的性能、武備特點看,它的對艦導彈數量多、威力大;防空裝備除"基洛夫"號外比前蘇聯任何一級巡洋艦都強,是一級具有較強防空能力的反艦型導彈巡洋艦。該級艦適於配合核動力水面艦只活動,為艦隊擔任警戒、護航。此外還可作為艦隊的組成部分,用來攻擊敵航空母艦和兩棲力量,破壞敵海上交通線,並在兩棲登陸作戰行動中提供對岸火力支援。該級艦共有四艘。分別為"光榮"號、"烏斯季諾夫元帥"號、"瓦良格"號和"羅波夫海軍上將"號。

★ 基本性能與總體布置

規格:全長610.2英尺(186米),全寬68.2英尺(20.8米),吃水9英尺(7.6米)標准排水量9800噸,滿載排水量11200噸。編制員額454人,其中軍官38名。該級艦為燃氣輪機推進方式,最大航速32節,續航力7500海里/15節。

該級的艦體,大抵是從"卡拉"級導彈巡洋艦衍變而來。為容納遠程對艦、對空導彈等,其艦體比"卡拉"級長約14米,型寬和吃水也略有增加。首尾部比"卡拉"級顯得外傾。它的前部上層建築高5層,其後端與封閉的金字塔形主桅連成一體,由水面至主桅頂高達30多米。艦中略靠後的煙囪呈長方形,兩側有許多散熱孔,前面是大進氣口。兩座煙囪間有空隙,用來放置旋轉吊的吊桿。露天甲板的軌道,用來運送彈葯、物品等。在煙囪後的旋轉吊和後部上層建築之間有一段開闊處,甲處下設有vls系統。
艦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大的圓形遠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它們沿前部上層建築兩側成階梯形傾斜排列,占據甲板較大位置。該裝置的形式較為簡單,有固定仰角,每對發射口位於前一對發射管後端之上。這樣,占據甲板面積較少,同時也克服了發射筒相互之間的發射氣浪影響。但是,為了減小氣浪對上層建築的影響,上層建築造得較高。

★ 武器裝備:

·反艦:主要為8座雙聯ss-n-12"沙箱"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該裝置布設在前部上層建築兩側,其直徑約2米,長約12米,共16個,2個一對,左右舷各4對,均呈16度仰角。該導彈長10.9米,直徑0.9米,指令修正慣性制導,主動雷達尋的。1.7馬赫時射程550千米。戰斗部為350千噸當量的核彈頭,或1000千克高能裝葯。本級艦配備的1架卡-27直升機,主要用於該型導彈的中繼制導。另外,該級艦還有一座雙管130mm炮,最大射程29千米。

·防空:主要為sa-n-6vls遠程艦空導彈。它的發射裝置在艦中後部的甲板下面,沿縱線兩側對稱排列,每邊4個,共8個。發射井內沿圓周布置8個導彈發射筒,總共備彈64枚。sa-n-6為s-300的艦用型,指令制導,半主動雷達尋的,戰斗部重90千克,射程100千米,射高27千米。在該級艦尾部直升機機庫兩側,各設有一座俄海軍自1970年以來就裝備的sa-n-4近程防空導彈。它的導彈艙呈圓筒形,直徑約3.25米,高6米,可容納一對能垂直升降的導彈發射 架,備有sa-n-4"壁虎"導彈20枚。該彈長3.2米,直徑0.21米,2.5馬赫時射程約15公里,備彈40枚。另外,該級艦還裝有6座ak-650型6管30mm炮用於末端防禦。一對設在艦橋前方甲板室上部,縱向排列:另外二對設在艦中部兩側專用平台上。該炮射程2千米,射速3000發/分。

·反潛:這並不是該級艦的主要任務。它只備有2具五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和2座射程為6千米的rbu600012管反潛深彈發射器,起輔助作用。

★ 電子裝備:

· 雷達:對空搜索為三座標"頂對",c/d波段,對大型飛機的搜索距離為366千米,對2平方米的目標為183千米。對空對海搜索為三座標"頂舵"或"頂板",d/f波段。火控則有"前門"(用於ss-n-12)、"頂罩"(用於sa-n-6)、"汽槍群"(用於sa-n-4)、"鳶鳴"(用於130mm炮)、"椴木樹"(用於30mm炮)等。

· 電子設備:2部"t柱形"或3部"傾壺"光電指揮儀、2部"穿碗"衛星數據系統、2部"冠鍾"和"推鍾"數據鏈;8部"邊球"用於電子對抗,4部"灑桶"用於電子偵聽;2座pk-2或12座pk-10箔條發射器。

· 聲納:"公牛角"或"小公牛皮"艦殼聲納,低/中頻,主動搜索和攻擊。

★搭載機:卡默夫ka-25賀爾蒙b式標定直升機1架

★主機:4具燃氣渦輪機(120000軸馬力),雙軸,航速34節。

光榮級是懲罰級和十字級的後續艦,同時也是具防空、反潛兩用途的基洛夫級的縮小版(只是基洛夫級擁有兩種動力,除核動力外還備有傳統動力)。光榮級巡洋艦的武裝非常強大,在其滿載排水量11000噸的艦體中均衡地配置了各項武器。雖然光榮級的設計並沒有任何特殊之處,但它們擁有足以與其餘先進艦只在遠洋戰爭中相抗衡的能力則是不容置疑的。

第一艘光榮號於1976年動工,1979年下水,1982年完工。第二艘及第三艘烏斯提諾夫元帥號(marshal ustinov)、奇佛納烏克蘭號(cherrvona ukraina)分別在1986年與1990年完工,第四艘羅勃夫上將號預定1993年完工。然而前蘇聯防衛預算的縮減勢必在將來影響此型及其他海軍艦艇的建造,這點是必須說明的。

光榮級的主要武裝為16枚ss-n-12反艦導彈,傾斜8度置於艦橋左右兩側,每側各有4具雙聯裝發射器。另在煙囪附近有8具sa-n-6 防空導彈發射器,一具發射器有8枚導彈,導彈置於旋轉彈倉中,使用tvm引導系統,然而因為只有一套射控雷達,使得導彈的效率大打折扣。sa-n-6是一種多用途導彈,其設計需求是能夠攔截各種彈道武器,以及一些雷達迅跡極小的低飛目標,如戰斧導彈或魚叉導彈等。

光榮級巡洋艦上搭載有 一架ka-25 賀爾蒙b式直升機,以為艦上的長程感測裝備,可提供地平線以外目標的資料,亦可為艦上導彈進行中途巡弋導航。上述資料亦可經由衛星通訊提供。

光榮號目前為黑海艦隊一員,烏斯提諾夫元帥號自1987年起即以北方艦隊為永久基地,而奇佛納烏克蘭號則自1990年10月起加入太平洋艦隊服役。

H. 海南艦海上畫面曝光,裝備有何吸睛之處

4月23日,對於我國海軍來說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特殊日子。因為這一天正好是中國海軍成立72周年的紀念日;而且就在這一天南海艦隊迎來了“一艇兩艦”三個新成員。

海南艦的入役標志著我國海軍的作戰能力不光有質的飛躍,未來為了更好的維護祖國的安全和權益。 還會有更多的新式裝備加入。

I. 軍艦有哪些種類

艦艇俗稱軍艦,又稱海軍艦艇,是指有武器裝備,能在海洋執行作戰任務的海軍船隻,是海軍的主要裝備。艦艇被視為國家領土的一部分,只遵守本國的法律和公認的國際法。艦艇主要用於海上機動作戰,進行戰略核突襲,保護己方或破壞敵方的海上交通線,進行封鎖或反封鎖,參加登陸或抗登陸作戰,以及擔負海上補給、運輸、修理、救生、醫療、偵察、調查、測量、工程和試驗等保障勤務,主要有戰斗艦艇和輔助戰斗艦艇兩大類。直接執行戰斗任務的叫戰斗艦艇,執行輔助戰斗任務的是輔助戰斗艦艇。

  1. 戰斗艦艇依其使命有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艇)、布雷艦(艇)、掃雷艦(艇)、登陸艦(艇)、潛艇、導彈艇、炮艇和魚雷艇、獵潛(艦艇)等;

  2. 輔助戰斗艦艇。依其使命分為修理艦船、運輸艦船、補給艦船、測量船、打撈救生船、醫院船、拖船等。

閱讀全文

與武裝奪艦圖片高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圖片可愛版可放大 瀏覽:787
寸頭發型教程圖片大全 瀏覽:899
圖片放進word顯示不出來 瀏覽:366
金毛圓子高清圖片 瀏覽:924
簡單化妝步驟全過程圖片 瀏覽:812
背景圖片可愛卡通重疊 瀏覽:737
wps如何把圖片裡面的文字提出來 瀏覽:263
想媽媽的圖片文字 瀏覽:657
動漫人物摩羯圖片 瀏覽:956
男生發型燙發圖片推薦 瀏覽:206
粉鞋板鞋配什麼褲子和衣服圖片 瀏覽:61
杠精去搜一下如何在抖音里發圖片 瀏覽:703
我想小女孩的圖片 瀏覽:100
衣服上有膠印圖片嗎 瀏覽:920
涿州雪景高清圖片 瀏覽:524
女生牛仔套裝圖片 瀏覽:595
發色男生圖片顯白 瀏覽:731
word文檔怎麼挪圖片位置 瀏覽:578
sk2價格和圖片 瀏覽:450
圖片插入到word中有部分看不到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