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徽古墓發現古代王妃墓,容貌復原後,為何大家都不淡定了
2001年3月23日,碭山縣工地上發現一座墓葬。當時,請了著名的中國刑警學院教授、刑事相貌專家趙成文先生進行了人像復原。
相貌復原之所以大家不淡定,主要是「復原圖」女子確實很漂亮。再加上,古墓被打開時香味撲鼻,人們立刻聯想到當時比較有名的《戲說乾隆》《還珠格格》中的「香妃」,再加上促進旅遊、增加當地知名度等考慮。此墓的墓主人被人說成是「香妃墓」、與乾隆有關的女人。
其後,人們知道該女子是被殺而死,所以,人們傳得更神。
碭山女屍復原圖
女屍全身被塗抹白色混有淺紅色油泥膏,用於防腐。油泥膏的成分是混合中葯,其成分有:白芷、冰片、硃砂、白芨、黃白臘、麻油等,這些都具有殺菌、防腐、保鮮的作用。
由此可見,三四百年屍體之所以沒有成為骷髏,本身就是其地位所致,將其安葬者本身就在有意識地讓其屍身不朽。
⑵ 乾隆一生有很多妃子,為何最終只有5位與其合葬裕陵呢
在封建社會,女子的地位比較低下,因此能夠與丈夫合葬,是一種榮光。放到皇宮里頭也是一樣,我們知道皇帝只有一位正妻皇後,其他的女子即使地位高至皇貴妃、貴妃,也只是妾氏,那麼除了死後可以和皇帝合葬,對她們來說是身份寵愛的象徵,是一種無尚的死後哀榮。
魏佳氏是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後,但這個皇後是死後追封的,因為她是乾隆帝的繼承人嘉慶帝的生母。魏佳氏出身內務府包衣,初入宮封為貴人,同年晉為令嬪,三年後晉升妃位,乾隆二十四年晉為貴妃,乾隆三十年繼後輝發那拉氏出事後,魏佳氏晉皇貴妃,攝六宮事。乾隆四十年病逝,冊謚令懿皇貴妃。直到乾隆六十年宣布其子十五阿哥永琰為儲君時,才同時追封她為孝儀皇後。
作為給乾隆帝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嬪,作為乾隆帝後宮晉位最快、穩步受寵的妃嬪,作為嗣皇帝的生母,孝儀皇後與乾隆帝合葬也是情理之中。
第三位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這位富察氏與孝賢皇後雖然同姓,卻並不出自同一脈,因此身份不如孝賢皇後尊貴。雍正初年成為皇四子弘歷的侍妾,為乾隆生下一子一女,注意哦,這位富察氏是第一個為乾隆帝生子的,早於孝賢皇後,而她生下的就是乾隆帝的皇長子永璜。
⑶ 慈禧的屍骨是因為誰才在歷經了三次盜掘以後還能保存完整
清東陵一共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盜墓行為,都是適逢社會動盪時期。
⑷ 乾隆的屍骨還在地宮嗎
乾隆的屍骨還在地宮。
乾隆皇帝的裕陵被孫殿英用炸葯開啟了地宮,但是乾隆的地宮非常豪華且宏大,比慈禧的地宮大好幾倍,而且在乾隆地宮內有五位同葬的皇後及貴妃,算上乾隆一共6個人,由於盜墓的時候乾隆已經死了2百來年了,屍體僅剩下骨架,在加上乾隆地宮內有不少積。
乾隆的屍骨及5位同葬的屍骨在盜墓分子瘋狂的盜擾下已經全都散落在地宮中,而且全都混在了一起,事後清東陵管理所的考古人員在清理地宮的時候只能把這些散骨全都放在一起,同時入殮到一具棺槨之中,如今就是乾隆地宮中最大的那個棺槨。
乾隆地宮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當時的考古專家於1975年對乾隆和慈禧的陵寢地宮進行清理工作,並且對他們的屍骨情況作了比較。
專家進去後,發現乾隆地宮滿地都是灰漿污水,炸開的第四道石門(1928年被孫殿英部隊炸開)倒在地上。棺床上,放著幾口歪斜的棺床,棺床東北角,堆著一人多高的棺木板。乾隆皇帝棺內,有5個頭骨和許多遺骨。
另一個棺內,有1個頭骨和部分遺骨,遺骨都很散亂。這和1928年重殮的記載基本相符,只不過那具女屍已經完全腐爛,只剩下一堆骨頭。根據現場分析,可能在1928年載澤等人重殮後,又有人進入了地宮,破壞過重殮時的現場。
1975年的清理乾隆裕陵地宮,只復原了3口比較完整的棺槨和1口內棺,其他棺槨因為太過殘破,難以成型,所以沒有修復完成,棺內頭骨、遺骨都沒有動過,至今仍在棺內。
⑸ 清朝的皇陵被盜時,還有沒腐爛的嗎
孫殿英炸開慈禧太後的定東陵,得慈禧葉赫那拉氏之屍,雖歷經十數年而不腐。孫部從金槨內棺盜竊了大量稀世珍寶。但他仍不滿足,再掘乾隆皇帝弘歷的裕陵,他親自進墓點視寶物,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畫、書簽、寶劍等無數。裝了四五十箱,加封蓋章後拉回軍營。後來他回憶說:「乾隆的墓堂皇極了,棺材內乾隆屍體已化,只留下頭發辮子。陪葬寶物不少,其中最寶貴的是頸上的一串朝珠,一百零八顆中最大的兩顆是朱紅色,和一柄九龍寶劍,劍鞘面上嵌了九條龍,劍柄上嵌滿了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