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黑龍江一對爸媽剪床單陪兒子玩真人版打地鼠,他們玩的開心嗎
玩得很開心,這是爸媽愛孩子的表現,是值得其他家長學習的好辦法。
黑龍江因為疫情原因,不能隨意外出,爸媽為了孩子安全更不能帶孩子出去玩,於是孩子在家老是坐著不動或者看電視,這對爸媽感覺這樣對孩子不好,為了讓孩子動起來,就把家中的訂單剪了多個洞,和孩子一起玩起了真人版的打地鼠,孩子玩得特別開心,同時也達到了讓孩子多運動的目的,一舉兩得,真是個好辦法。
三、親子游戲可以多安排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親子游戲可以多安排,這是拉近親子關系的有效手段,也是培養孩子情商智商和促進孩子身心發育的有效方法。在玩親子游戲的時候,可以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要知道孩子喜歡什麼,只要能讓孩子動起來,多學習多動腦就是有益的游戲,家長陪孩子玩親子游戲時,不用太拘泥於形式,只要對成長有利,孩子喜歡,能讓孩子玩得開心就可以。
B. 《奔跑吧兄弟》道具大揭秘:涉及多項物理學科
不得不說《機器貓》上映挑了個好檔期,這兩天朋友圈裡大家好像都在忙著過節曬電影票找童年。哆啦A夢大概是所有人小時候的夢想玩伴,因為它有一個總能拿出新奇又好玩的道具的「四次元空間袋」。小時候「機器貓」給了我無數歡樂,如今,《奔跑吧兄弟》代替了「機器貓」,為長大後的我們製造了同樣的歡樂,而在這些歡樂的背後,也有著一些擁有「四次元空間袋」的「哆啦A夢」。
在《奔跑吧兄弟》中,每一期都會有一些根據主題設置的創意小游戲,這部分內容占據了節目的大半時間。為了讓這些游戲變得充滿笑點,節目組的編導們不得不專門為游戲打造了許多「神奇道具」。「真人打地鼠」的大舞台、令明星們聞之色變的飛椅……編導們彷彿「哆啦A夢」一樣把一個個好玩的想法變成現實,並以此帶給觀眾無數歡樂。
哆啦A夢的道具隨便掏一掏就有,而《奔跑吧兄弟》里的道具卻得實打實地動手做。因為某些道具的專業性,節目組還必須研究多項物理學科,包括動力學、人體工程學、材料力學等等,甚至一些看似簡單的道具背後也蘊含著許多並不簡單的心思。
他們不是哆啦A夢但彷彿卻有著「四次元空間袋」
編導身先士卒勇做「小白鼠」 保證道具安全可行
作為每期都有的「壓軸大戲」,撕名牌大戰或許是《奔跑吧兄弟》中最受歡迎的一項游戲。然而在撕名牌大戰之前,占據節目更多時間的是一個個同樣有趣的創意游戲。為了讓這些游戲能夠看起來更好玩更有趣,節目組的編導們紛紛變身「哆啦A夢」,拿出了自己的「四次元空間袋」。
在《奔跑吧兄弟》之前,你可曾看過真人版的「打地鼠」?你可曾看過明星們坐在椅子上被彈進水中?你可曾看過他們在水面上奔跑?這些光是想想就讓人覺得很神奇的畫面,其中的道具更像是動畫片里的東西。而《奔跑吧兄弟》的編導們把這些神奇的道具搬到了現實中。「最快的時候從有想法到做出道具來只用了兩天半」,節目組的工作人員不無自豪地表示:「如果有必要,我們甚至能造個真的『糖果屋』出來。」看過了那麼多好玩的東西,有時候不得不懷疑他們是不是真的有個「四次元空間袋」。
當然想法和現實總有出入,道具也不會一開始就那麼「神奇」。為了達到節目中的效果,編導們在正式開錄之前都得拿自己當「小白鼠」,一遍遍地調試道具直到結果令人滿意。為了測試每個彈射椅的力度、角度和拍攝效果,最重要的是座椅的安全性,編導們在保證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曾為了測試彈射椅而落水不下百次;為了保證「人體保齡球」能夠成功,有的編導多次進行滑行實驗甚至磨破了皮也毫不在意……他們不是「哆啦A夢」,卻能靠努力把神奇的想法照進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