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日本武士題材的漫畫
【7武士】,【銀魂】,【鴉】,【浪客劍心】
鬼眼狂刀,講戰國末期的,還有風魔小太郎漫畫的有井上雄彥的《宮本武藏》 《影武者德川家康》《戰國武將風雲錄》 《信長》——長手由加 《瀛男》——椎名高志 《信長》——池上遼一 和上一部作者不同《破軍星左近》 《花之慶次》 《影武者德川家康》《戰國BASARA亂世亂舞》
2. 歷史上的日本武士在現實生活中是哪種樣子
黃昏清兵衛
這部電影想必很多人都看過。清兵衛一年的俸祿僅僅50石,加上妻子有病,他每天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了照顧家上,而上班時間卻是昏昏沉沉的。
為了補貼家用,他不得不像農民一樣在業余干一些粗糙的手工活來補貼家用。其實,此時的日本在刻意打壓武士階層,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很多人印象里日本武士的主要工作就是砍人,這是錯誤的。
3. 繼續 日本武士圖案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5%BD%B9%FABASARA&in=7280&cl=2&cm=1&sc=0&lm=-1&pn=49&rn=1&di=16407128568&ln=2000&fr=&ic=0&s=0&se=1#pn50
4. 誰有日本武士 霸氣圖片我想做頭像
信長野望、太閣立志傳里那麼多日本戰國時期武士的頭像,你隨便去選一個就可以了。
5. 日本武士頭但中間沒剃發叫什麼發型
月代頭是古代日本武士所梳的頭型,因為戰爭搏殺中,頭發往往會因各種原因而散落,這時頭頂中前部的那些頭發便會遮住臉面,擋住視線,影響戰斗。於是便有武士將頭頂中前部的那些頭發剃除,這樣即便頭發在戰斗中散落,也只是披散於頭部兩側和後背,不會影響視野。由於其效果明顯,武士便紛紛效仿,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不成文的傳統,不過這種剃發也只限於武士階層。至於說沒有剃的,那也屬於個別例外或者是並不要親臨戰陣的指揮人員。
月代頭自身繼承了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在古墳時代的陶俑中,有一種被稱作『美豆良』,在耳際圍成圈,用繩子綁起來紮成束的發型。而月代頭則受到這種發髻文化趨勢的影響應運而生,在當時並沒有造成奇怪的反響。
當時,不僅僅是武士,就連町人也留這樣的發髻,是一個以身份、階級、年齡的不同而呈現出多種多樣的發髻種類的社會。與現在的時尚流行一樣,新樣式的發髻風格的出現,說不定在當時也是一種酷炫的存在。
6. 古代的日本武士,他們在日本的地位究竟有多高
武士,這個詞大家可能都聽過。雖然聽起來有點像「武術家」,但「日本武士」的含義似乎遠不止於此。日本的「武士」似乎不是職業,而是類似身份的階層。但是為什麼叫「武士」?
其實「武士」的意思在一開始就是「武官」,日本平安時期(中國隋唐時期)開始實行法制。有了國家法制,自然有比較正規的軍隊。平安以前,除了奴隸,所有自由人都有被皇帝徵召的責任和義務。這種職業軍隊不得不自給自足,所以很多人無法回到家鄉,而是選擇在當地定居。這就是所謂的「防民」,平安初期桓武天皇因防民不正,給農民帶來巨大負擔而將其廢除。
日本人經常偽裝成「武士」。日本武士在歷史上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吳恆皇帝建立了一支相對正規的軍隊,但在古代,封建最高統治者往往只與豪族合作,日本也是如此。皇帝向當地貴族家庭尋求幫助,並提議將「征夷將軍」的頭銜授予任何能夠代替自己討伐北本州(那裡的大和政權尚未統治,由當地土著夏夷人控制)的當地勢力。這些貴族家庭,精於弓馬和馬,很快成為皇帝用來消滅抵抗力量的工具。
現在軍人已經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了,日本的武士制,全職軍人,已經開始流行了。另外,一堆世家大族也有自己的武裝保衛領主的庄園,地位自然也比較高。
元日戰爭末期,日本武士總是在元軍的子彈下沖鋒。(《蒙古畫》,鐮倉幕府武士武崎吉昌1293年畫)
值得注意的是,從貴族中招募精銳部隊幾乎是古典政權的做法,比如新羅的華郎,明軍的「北京營」,歐洲國家的貴族軍官...因為在一個嚴格的等級社會里,軍事權力必須由統治階級壟斷,這樣統治者才能放心。
由於日本的特殊情況,軍屬開始控制政權,天皇逐漸成為「虛擬君主」。12世紀末,武士首領袁賴朝成為「征夷將軍」,並創立幕府指揮天下軍政,標志著武士時代的到來,也就是說,「武士」從「官」這個職業成為統治階級。
眾所周知,封建時代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地主階級控制土地資源和農民。日本武士其實有點像中國的「地主階級」,日本最高統治者「幕府將軍」(也是級別最高的武士)是大地主(中國皇帝也是)。
由於日本的國情(山多,全國各部門差距比較大,中央集權弱),名門望族多,大名鼎鼎。這些人被一個一個的分成武士團,這些武士掌握了土地資源,成為事實上的地主。
這不僅是日本,也是歐洲,但歐洲不叫「武士」,叫「騎士」。
理論上日本武士必須文武雙全。除了擅長日本劍術、馬術、射箭等武術外,還必須讀書、學習漢語、練字、大做文章;尤其是兵法和軍事戰略要掌握。道德,正直,勇氣也是評價的。
如果一些武士道高手吃虧了怎麼辦?武士如果失去了主人,就會變成「浪人」。
「武士」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會說「山城」、「武士道」等等,這是真的。日本歷史上,除了貴族,只有武士可以佩戴長刀,普通平民無權使用。所謂「武士道」,其實就是統治階級所遵循的「道德」。但這不是武士最根本的特徵。武士最根本的特點就是完全失業。
說起「忍者」,忍者不屬於武士階層,只是名義下收編的雇傭人員,一般只有平民身份。高級忍者相當於下士,所以社會地位比武士低。雖然有一部分忍者確實有軍士的身份,但嚴格來說只屬於幕府特工或者忍者組織的頭目。
但是?眾所周知,世事無常。如果說中國晚清很多旗手也生活在貧困之中,一些日本武士就慘了。江戶時代以後,很多中下層武士也是衣食無著(中國也有很多中小地主破產)。他們以鄉村教師和醫生為生,有些人被迫跑去當和尚。當然,理論上他們的社會地位還是很高的。因為武士基本上都是貴族出身,在江戶時期,武士軍銜分為中士和下士。軍士(上級武士)包括擁有官職和領地的貴族,如將軍、大名、旗幟、諸侯等,與騎士非常相似,而下士(下級武士)則是那些沒落貴族(鎮民)的後代,或者是被自己的諸侯政府革職的浪人。他雖然有貴族血統,卻一直被忽視,與平民無異。
忍者的興衰
忍者在1336年至1600年的動盪時期發展迅速。在持續的戰爭中,忍者對各方都很重要,內部的權力斗爭是通過忍者的竊取情報和暗殺來進行的。
後來,德川家康在1603年成為幕府將軍,一些忍者加入了德川家康的軍隊,但是隨著戰爭頻率的降低,忍者的數量大大減少。在江戶日本,穩定與和平成為主旋律,結束了忍者的故事。然而忍者的技能和傳奇故事被保存和美化,活躍在今天的電影、游戲和漫畫中。
7. 日本武士和忍者有什麼區別
武士是有國家和地方養的有正規編制的職業軍人。他們從小被灌輸武士道精神(吸收了儒家文化),接受嚴格的訓練,不僅戰鬥力強悍,而且對領主忠心耿耿,是日本政府及地方領主的武力支柱。
拓展資料:
武士有以下幾種含義:1.有勇力的人。 2.指宮廷衛士。 3.即武卒。 4.中世紀歐洲封建統治階級中的騎士。 【深層含義】 武士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中可以有以下的意思: 1.武士,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列國中的的特殊階層; 2.武士,中國後世泛指習武練兵之人,如著名的秦代武士俑,漢代武士俑,唐代武士俑等; 3.武士,古代日本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階級。
忍者是日本特有的一種特殊職業,「忍」即「隱」,有漢語詞「隱忍」,簡單的解釋就是在古代日本一種受過特殊機構施以特殊「忍術訓練」而產生出來的特戰殺手、特戰間諜。其所呈現的是屬於「派系組織性的單位」形態。類似於「間諜」。如蔡錦江忍者等。
正式名稱確定於江戶時代,忍者們接受忍術的訓練,主要從事間諜活動。像日本武士的武士道一樣,忍者也遵循一套自己引以為榮的專門規范。忍者通常都穿深藍或深紫色的衣服。因為接近夜空顏色的深藍色和深紫色著裝能讓忍者比較不容易被別人發現。
8. 古代日本大多武士,為何在背上會背一個鼓鼓囊囊的大包袱
隨著網路通訊飛速發展,各國歷史文化藉助媒體也有了更廣泛的傳播。日本,韓國等亞洲一些國家的古裝劇也逐漸進入中國觀眾的視野當中。以《平清盛》《八代將軍吉宗 》等為代表的日本古裝劇也受到我國觀眾的青睞。
由此看來,無論是在哪個國家,任何朝代,戰士們在前線奮力廝殺靠的不僅僅是對家國的忠貞,更有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感,這也是一種信念,引導著他們前進。
9. 找一個暴走漫畫圖,表情是圖片上這個表情。樣子是日本武士的樣子。有一把刀
10. 尋求一些動漫日本武士的圖片類似這樣的 要是日本武士 要多
下面這些動漫都是涉及武士題材的哦。
《薄櫻鬼》
《滑頭鬼之孫》
《幕末搖滾》
《幕末機關說之伊呂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