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牛有哪些品種
牛的常見種類:
1、普通牛:分布較廣,數量極多,與人類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如美洲野牛、歐洲野牛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5、黃牛: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另外現代牛的生產類型可分以下4種:
1、乳用品種:主要包括荷斯坦牛、愛爾夏牛、娟姍牛、更賽牛等;
2、肉用品種:主要包括海福特牛短角牛、阿伯丁-安格斯牛、夏洛來牛、利穆贊牛、皮埃蒙特牛、契安尼娜牛、林肯紅牛、無角紅牛、格羅維牛、德房牛、墨利灰牛,以及近代用瘤牛與普通牛雜交育成的一些品種,如婆羅門牛、婆羅福特牛、婆羅格斯牛等;
3、兼用品種:主要包括兼用型短角牛、西門塔爾牛、瑞士褐牛、丹麥紅牛、安格勒牛、辛地紅牛、沙希華牛和中國的,以及用兼用型短角牛和瑞士褐牛分別改良蒙古牛和新疆伊犁牛而育成的草原紅牛和新疆褐牛等;
4、役用品種:主要有中國的黃牛和水牛等。有的黃牛也可役肉兼用,如中國的南陽牛,秦川牛和魯西牛等。70年代前水牛在中國一些地方也作乳役兼用;
此外,有些國家還培育成一種強悍善斗的鬥牛,主要供比賽用。除西班牙廣泛飼養外,其他一些國家如墨西哥、秘魯、葡萄牙等也有飼養。關於中國的黃牛品種其中南陽牛、晉南牛、延邊牛、秦川牛、魯西黃牛是我國五大名貴牛種。
(1)草原黃牛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我國是世界上牛品種最多的國家:
我國肉牛主要為地方良種黃牛和雜交改良牛兩大類。黃牛是我國的特色資源,據品種資源調查及國家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核,我國黃牛有69個品種,其中地方品種52個,培育品種5個,引入品種12個,是世界上牛品種最多的國家。
秦川牛、晉南牛、南陽牛、魯西牛、延邊牛被譽為我國五大良種黃牛,自農耕文明以來,我國的養牛業一直以役用為主,因此牛的後軀普遍不發達、產肉率較低、生長速度慢,目前正逐步向肉用方向改良。
為了改良肉牛品種,我國先後從國外引入了一大批優良肉牛品種,主要有和牛、安格斯、利木贊等國外著名肉牛品種,培育出了」秦寶牛「、」雪龍黑牛「、」長白山黑牛「、」大地黑牛「、」遼育白牛「等優良肉牛。
⑵ 牛的種類
常見種類
1、普通牛,分布較為廣泛,數量極其多,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毛長過膝,能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及其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如美洲野牛、歐洲野牛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
5、黃牛,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2)草原黃牛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常見起源
根據出土的牛顱骨化石和古代遺留的壁畫等資料,可以證明普通牛起源於原牛(Bos primie-nius),在新石器時代開始馴化。
原牛的遺骸在西亞、北非和歐洲大陸都有發現。多數學者認為,普通牛最初馴化的地點在中亞,以後擴展到歐洲、中國和亞洲。亞洲是野牛原種的棲息地,迄今仍有許多在原地生活於野生狀態中,而在歐洲和北美則除動物園和保護區尚存少數外,野牛已絕跡。
中國黃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材料也在南北許多地方發現,如大同博物館陳列的原牛頭骨,經鑒定已有7萬年。安徽省博物館保存的長約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區更新世晚期地層中發掘到的。此外,在東北的榆樹縣也發掘到原牛的化石和萬年前牛的野生種遺骨
⑶ 內蒙古牛的品種有哪些
最早馴化的牛以役用為主。
以後,特別是18世紀以後,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消費需要的變化,除少數發展中國家的黃牛仍以役用為主外,普通牛經過不斷的選育和雜交改良,均已向專門化方向發展。如英國育成了許多肉用牛和肉乳兼用品種;歐洲大陸國家則是大多數奶牛品種的主要產地。英國的兼用型短角牛傳入美國後向乳用方向選育,又育成了體型有所改變的乳用短角牛。實驗牛品種的選取一般根據試驗需要進行,沒有專門的試驗用牛品系。
現代牛的生產類型可分以下4種:
(一)乳用品種
主要包括荷斯坦牛、娟姍牛、更賽牛等。
(二)肉用品種
主要包括海福特牛、短角牛、安格斯牛、夏洛來牛、利木贊牛、契安尼娜牛、林肯紅牛、無角紅牛、格羅維牛、德房牛、墨利灰牛,以及近代用肉牛與普通牛雜交育成的一些品種,如婆羅門牛、婆羅福特牛、婆羅格斯牛、聖赫特魯迪斯牛、肉牛王、幫斯瑪拉牛和比法羅牛等。
(三)兼用品種
主要包括兼用型短角牛、西門塔爾牛、瑞士褐牛、丹麥紅牛、安格斯牛、辛地紅牛、沙希華牛和中國的用兼用型短角牛和瑞士褐牛分別改良蒙古牛和新疆伊犁牛而育成的草原紅牛和新疆褐牛等。
(四)役用品種
主要有中國的黃牛和水牛等。有的黃牛也可役肉兼用,如中國的南陽黃牛、郟縣紅牛和魯西牛等。20世紀70年代前水牛在中國一些地方也作乳役兼用。
此外,有些國家還培育成一種強悍善斗的鬥牛品種,主要供比賽用。
⑷ 中國牛的品種那麼多,哪種牛的肉最好吃
1.富鍾水牛
富鍾水牛是廣西的地方優良品種之一。原名為富川水牛,1985年被列入《廣西家畜家禽品種志》後,改定名為富鍾水牛。是中國水牛的代表品種之一。具有體型高大,繁殖力好,成熟早,肉質好,性情溫順,耐粗飼等優良特性。富鍾水牛屬於役肉兼用型品種,役用性能強,肉用性能也比較好,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水牛品種。
4.延邊牛
延邊牛是東北地區優良的地方牛種之一。也叫做延邊黃牛。屬於役肉兼用品種。具有體形大、易育肥、皮質好、產肉率高等特點。延邊牛的體質結實,抗寒性能良好,耐粗飼,抗病能力強。適合在中溫帶和寒溫帶等地區飼養。春夏適合在林間放牧,秋冬季節趕迴圈舍飼養。延邊牛是我國東北地區,寶貴的抗寒牛品種之一。2000年被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⑸ 氂牛和黃牛是 一樣嗎
不一樣,黃牛是家裡養著耕田的,氂牛是在大草原上的
⑹ 草原上的牛是什麼色
草原的牛有很多種,奶牛主要是黑白花奶牛,當然顏色是黑白;黃牛當然是褐黃色,青海、四川、甘肅、西藏等草原牧區除奶牛外,還有氂牛,氂牛主要是黑色,少數為白色。
⑺ 我國有哪些黃牛品種特點是什麼
我國黃牛品種多,資源量豐富,全國有黃牛品種28個。
(1)依體型大小可分為較大和較小兩類。較大體型黃牛品種的典型代表有秦川牛、晉南牛、魯西牛、南陽牛、延邊牛、復州牛、郟縣紅牛、渤海黑牛、冀南黃牛、蒙古牛等;較小體型黃牛品種的典型代表有巫陵牛、雷瓊牛、棗北牛、巴山牛、廣豐牛等。
(2)新培育品種的代表有三河牛、草原紅牛、新疆褐牛等。
(3)各品種都有獨特的特點,在牛肉生產的分級檔次中,較大體型黃牛品種和新培育的品種都能夠生產高檔(高價)牛肉,較小體型黃牛品種能夠生產優質牛肉,但生產高檔(高價)牛肉較難。
(4)我國黃牛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極強,能在高山陡坡、奇山異石、叢山密林中行走採食;也能在酷暑嚴寒中生存。
認識肉牛品種是選擇優質育肥牛的重要內容。
14-1.秦川牛的品種特點是什麼?
秦川牛的主產區在陝西關中平原,咸陽市、渭南市是秦川牛的育成地。
1.秦川牛的體形外貌
秦川牛的外貌特徵為體格高大,結構勻稱,肌肉豐滿,毛色紫紅,體質結實,骨骼粗壯,具有肉用牛的體形(彩圖1)。
(1)牛頭
面平口方,頭大額寬,清秀。
(2)牛角
鈍角,短粗,向後,常常是活動角。
(3)鼻鏡
鼻鏡寬大,粉紅色。
(4)被毛
紫紅色,皮厚薄適中而有彈性。
(5)軀體
胸部寬深,肋骨開張良好,背腰平直,長短適中,尻部稍斜,胸部深而寬。
(6)四肢
四肢粗壯,直立。
(7)臀部
臀部較發達,育肥後圓而寬大。
(8)牛蹄
蹄圓大,蹄殼紅色。
2.秦川牛的體尺、體重
秦川牛的體尺和體重見表1-4。
表1-22巫陵牛的體尺和體重
3.巫陵牛的產肉性能
未經育肥飼養、膘情中等的公牛4頭、母牛4頭、閹公牛4頭屠宰測定,屠宰率49.5%,凈肉率39.8%,骨肉比1:4.2。
14-11.雷瓊牛的品種特點是什麼?
雷瓊牛的主產區在廣東的徐聞縣和海南省的瓊山、澄邁縣和海口市。
1.雷瓊牛的體形外貌特徵
前寬後窄,小體形。
(1)牛頭
頭略短、略小、略方、額較寬。
(2)牛角
公牛角長,略彎曲或直立稍向外;母牛角短或無角。
(3)鼻鏡
黑色。
(4)被毛
大多數為黃色,大多數牛被毛有十三黑的特徵,即鼻鏡、眼瞼、耳尖、四蹄、尾掃、背線、陰戶、陰囊為黑色。
(5)軀體
前軀發達,後軀較小,軀干結實。
(6)臀部
尻部方正,尾根高、尾長,尾尖叢生黑毛。
(7)四肢
四肢結實,管圍略細。
(8)牛蹄
蹄小圓而堅實,黑色。
2.雷瓊牛的產肉性能
(1)淘汰牛產肉性能
屠宰率49.3%(44.5%~53.3%)。
(2)成年牛產肉性能
屠宰率49.6%,凈肉率37.3%。
14-12.棗北牛的品種特點是什麼?
棗北牛的主產區在湖北省襄陽市的襄陽縣、棗陽縣、光化縣、隨縣。
1.棗北牛的體形外貌特徵
前寬後窄,小體形。
(1)牛頭
公牛頭方寬,頸粗短,肩峰發達,母牛頭較窄長。
(2)牛角
迎風角,角色以淡黃色為多。
(3)鼻鏡
鼻鏡顏色多為肉色。
(4)被毛
以淺黃、紅、草白色為多,全身毛色以四肢、陰戶及胸腹底部較淡,背線及胸腹兩側的毛色最濃。
(5)軀體
前軀發達,背腰稍有凹形,腹部圓大。
(6)臀部
尻部稍斜,臀部發育一般。
(7)四肢
四肢粗細適中,直立有勁。
(8)牛蹄
蹄圓小、有光澤,蹄殼多為琥珀色和蠟黃色。
2.棗北牛的產肉性能
1.5~2歲未經育肥牛的屠宰率為47.4%,凈肉率為36.3%,骨肉比1:3.3。
14-13.巴山牛的品種特點是什麼?
巴山牛的主產區在四川、湖北、陝西三省交界的大巴山區。
1.巴山牛的體形外貌特徵
紅毛黑蹄、一高(肩峰高)、二大(睾丸大)、三寬(頭、胸、尻寬)、四窄(蹄縫緊)、五粗(頸、四肢)、六光(兩眼、
⑻ 中國有多少種牛,種類名稱是什麼
有5種,分別是黃牛,三河牛,中國水牛,氂牛和犏牛。
1、黃牛:是我國最常見的牛,作用也很大,分布十分廣泛。可做耕牛,也可食用。
2、三河牛:是一種十分良好的奶牛品種,也可做肉牛食用。產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大興安嶺西麓的額爾古納右旗三河。
3、中國水牛:我國南方最多的一種牛,自古以來被人們當做耕牛。水牛角還可入葯,替代犀角。
4、氂牛:是產於青藏高原的一種牛,被藏族人民作為重要運輸工具使用。也可做食用。
5、犏牛:有黃牛和氂牛雜交而得,沒有生育能力。具有氂牛耐勞,黃牛馴服的特點。
資料擴展:
牛,即是牛族,為牛亞科下的一個族,是人類的家畜之一,牛族的成員都是大到極大的草食性動物,其中包括對人類非常重要的家牛、黃牛、水牛和氂牛。
⑼ 草原牧民為啥喜歡穿馬靴
草原牧民喜歡穿馬靴,很多人以為只是為了騎手在騎馬作戰或者放牧時,避免馬鐙傷害騎手的腳,對腳有保護的作用,其實在草原上穿馬靴還有非常多的其它好處,遊客夏季去草原旅遊,也可以准備一雙,它非常實用,而且它也是草原旅遊的一個文創產品,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旅途中既可保護遊客的腳,提升旅遊體驗,讓遊客在草原上徒步也不覺得勞累。
【溫馨提示】
草原最美的時刻是清晨和傍晚,都不是日照強烈的時刻,而蚊蟲在此時也不活躍,想要欣賞草原獨特美景,最應該准備的是一雙馬靴和蒙古袍,其實這樣的文創產品也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