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貓和老鼠 背景音樂
這些是屬於標題音樂。題目《貓和老鼠》 (Cat and Mouse) 在英語中是個成語,帶有「欲擒顧縱」的意思。貓通常喜歡玩「捉老鼠」的游戲,抓住老鼠並不吃掉,而把老鼠放了,再抓,最後才吃掉。所以結合樂曲,可以劃分如下,見表4。 表4: 小節數 1~4 5~8 9~13 14 15~20 21~28 29~32 表示形象 貓 鼠 貓 貓撲鼠 鼠躲貓 鼠逗貓 鼠逃 小節數 33~39 40~50 51~58 59~62 63~71 72~80 80~83 表示形象 貓鼠互藏 相互誇耀 貓追鼠 貓放鼠 貓追鼠 老鼠 貓吃鼠 根據表4,可以想像出, 1~4小節猶如在夜半的空屋裡,貓伸著懶腰並小試捕捉獵物的前撲翻滾動作。 5~8小節的等分形模式,表現老鼠機警地四處張望並在空屋中流竄的形象。 9~13小節幾個帶裝飾音的和弦刻畫了搖著大尾巴的狡猾的貓邁者大步慢悠悠在屋中巡視的景象。 14小節處用了一連串和弦向上跳進後下滑鍵的技巧,描寫了貓撲向老鼠的音樂形象。 15小節以後是老鼠的逃竄和貓強有力的追擊。 20~21小節之間的延長(long)似乎預示了下面有更獨特的情景: 21~28小節在原地重復的四十六音型(即托卡塔音型)好像是在老鼠轉圈逗引貓的追逐。 28與第29小節之間的小節線上的短延長(shor)後,老鼠勝利的逃遁。 33~30小節很慢處,右手和左手先後出現的長音以及靈巧的級進音型之後,出現了多個明顯力度變化的長音和弦,似教堂鍾聲的回盪,而貓和老鼠也似乎隱匿在對方看不見的地方。 40小節開始的這一段,好像是描寫貓和老鼠在相距很遠的地方各自飄然起舞,誇耀自己之長,幻想美事。直到 50小節的漸慢和小節線上的延長,想是它們陶醉的幾乎昏昏欲睡。 51小節開始,用稍有變化的第一段中的材料並使其發展到更強的音量(ff,fff,sf)使用不諧和的和弦大跳進行後,突然,一切都停止,只留下一個低音 68~72小節是全曲的高潮,貓和老鼠的斗爭追逃進入白熱化狀態,好像都昏了頭似地在屋頂竄、跳、沖、闖,在第72小節一個最強的短促的大和弦及音的延續,好像老鼠失足摔下,奄奄一息。 72~80小節在低音的襯托下,左、右手各自的和弦與雙音不諧和地、輕聲地各自的和弦與雙音不諧和地、輕聲地同時向下行,老鼠因恐慌而喪了魂似的身體悲慘地前行,但是貓已經決定不玩了,所以在第80小節線處的長延長(long)後,音停止,用極輕的離調的帶有附點節奏的音型描寫貓一口將老鼠吃掉了,然後向遠方走去。
Ⅱ 貓和老鼠音樂收藏怎麼用
將游戲內的音效音樂都拉到最低關掉默認音樂,在使用手機內安裝的其他音樂軟體來播放原版動畫的音樂來體驗游戲,打開主界面左上角的齒輪圖標就可以在設置界面將音樂和音效拉到最低。
建議是關掉音樂,音效最好不要關,因為游戲中的很多操作都有會有一定的音效,特別是其他人扔過來的道具等等需要我們通過聲音來判斷並進行躲避。
介紹
《貓和老鼠》手游由華納正版IP授權,網易游戲誠意打造的歡樂互動手游,游戲以貓鼠追逃為玩法核心,還原動畫中的角色和場景,該作於2019年5月31日正式公開測試。2020年4月,《貓和老鼠》手游開放國際服,有泰語和馬來語兩種語言可選。
游戲採用實時聯網多人對戰模式,有7種玩法:經典模式、跑酷、天梯模式、玩吧、誰是外星人、戰隊賽和自定義模式。經典模式每局游戲由5名玩家組成,1名玩家扮演貓,4名玩家扮演老鼠。
Ⅲ 幼兒園大班音樂游戲《老鼠畫貓》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我整理的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意圖】
動畫片《貓和老鼠》是一部深受幼兒喜愛的片子。故事講述了黑貓湯姆受盡老鼠傑利欺負的事情,詼諧、幽默。幼兒對於老鼠那種不畏強大、機智勇敢、聰明幽默的表現非常喜歡。因此我根據幼兒的興趣,選擇了一首情節幽默、詼諧的歌曲——《老鼠畫貓》,讓幼兒感受歌曲的不同風格,學習說唱形式的演唱方法並嘗試運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活動目標】
1、能自然、輕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學習說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動中會控制自己的歌聲。
3、嘗試運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活動准備】
1、大老鼠頭飾一個,小老鼠胸飾與幼兒相等。
2、紙、筆與幼兒人數相等;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創設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燈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師扮演老鼠媽媽:寶寶們,前幾天,媽媽發現了一個地方有好多油,我們現在去弄點來吃吃吧。(播放音樂《小老鼠上燈台》,幼兒律動)
2、遇到了一隻兇狠的大野貓(播放課件),使老鼠們的覓食行動受到了阻礙,貓趾高氣昂地走了。(貓來了,趕緊躲起來呀!)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探索的一種動力和成功的誘因。所以,活動一開始,我採用了游戲的口吻激起幼兒的興趣,我做鼠媽媽,孩子們做鼠寶寶,誇張的語調再配以隨樂的律動,迅速挑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集中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把孩子們帶進我預設的情景。很好的為下一環節的開展,做好了全方位的鋪墊。)
3、鼠媽媽:"哎呀呀,好痛!我可憐的孩子們被嚇壞了吧?該死的野貓,眼睛要是再小點就不會發現我們了,看,這是被貓爪子抓的,好疼呀!要是貓的爪子再少一點,該多好啊!"
(評析:隨著游戲的進一步深入,我通過受傷來讓孩子們提煉出歌詞的相關內容:眼睛小,爪子少…。為下面的理解歌詞做准備)
二、學習新歌曲《老鼠畫貓》
1、初步感受旋律:
(1)鼠媽媽:看來這兒並不安全,咱們還是回家吧!(隨著歌曲旋律,鼠媽媽帶著鼠寶寶回到座位上。)
(2)鼠媽媽:寶貝們,咱們折騰了一天,很累了。趕快休息一下,美美的睡上一覺吧!
(3)(睡眠曲響起,眾鼠作睡覺的樣子,其間鼠媽媽不斷發出笑聲。)"哈哈,我剛才做了一個很美的夢,夢見有隻能乾的小老鼠把討厭的大野貓變得不厲害了,你們猜猜看,他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小老鼠"們議論紛紛,鼠媽媽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評析:提出問題,引導"鼠寶寶"們自由交流討論,如何讓野貓變得不厲害?在這里我融入了語言領域的教育;《綱要》指出: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語言教育應當滲透在所有的活動中。)
(4)鼠媽媽:乖寶寶,你們的想法和能乾的小老鼠是一樣的,都想讓野貓的眼睛變得小小的,爪子變短,牙齒也沒有了…我們來看看夢中的小老鼠是怎麼畫貓的!(教師邊慢速唱歌邊將貓的樣子給畫出來)
(評析:在此環節中,我邊慢速唱歌邊按歌詞順序把貓的滑稽樣子畫出來,以悄然滲透的方式讓孩子們進一步熟悉歌詞,並為後面的孩子邊唱邊畫打下基礎。)
2、理解、熟悉歌詞:
(1)鼠媽媽:小老鼠畫的貓和大野貓一樣嗎?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麼眼睛要變得小小的,腿變得短短的,鬍子要往上翹(讓他們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
(2)小老鼠先畫什麼?再畫什麼?(引導幼兒熟悉歌詞,逐步出示課件上的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評析:在充分分析、理解教材後,我覺得這首歌曲中,幼兒對老鼠畫貓的順序不容易掌握,很容易把歌詞顛亂,於是,我在讓鼠寶寶觀察、比較夢中的野貓和現實中的野貓的區別以後,教學時嘗試運用歌詞記憶圖來記憶歌詞。)
(3)"寶寶們,一起跟著媽媽來說說小老鼠是怎樣畫貓的。"(指著課件上的圖片隨著歌曲旋律按節奏讀歌詞。)
(4)"看著這樣的貓,小老鼠的心情會怎樣?"(很高興、很得意、很開心)你們從哪裡看出來的?"(圖片上小老鼠的眼神、尾巴、姿態等)請幼兒學學小老鼠得意的樣子。
(5)"我的寶寶們真能幹,那我們一起學著小老鼠來得意地唱一唱。
(6)我的寶貝們,你們喜歡這首歌嗎?為什麼?(有趣、滑稽??)那我們再來唱一遍,要把小老鼠的得意和歌曲的滑稽味兒唱出來。
(評析:本環節提高了難度,要求幼兒將歌曲詼諧有趣的情緒通過聲音和動作表現出來。對於滑音的處理,我設計了一個箭頭向上的標記;說白的一句要求幼兒正確表達並得意地演唱;唱到"鬍子要畫翹"的"翹"字時提醒幼兒語言要突出。對於這些細節,由於處理得當,幼兒掌握較好。)
(7)鼠媽媽:寶貝們,你們想不想也畫一隻這樣的貓?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畫吧!(音樂旋律起,幼兒根據音樂歌詞畫貓。)
(評析: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為了讓幼兒對歌曲有更深的印象,我讓幼兒一邊聽歌曲,一邊來畫畫。在唱唱、畫畫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8)"小寶貝,你們的貓畫好了嗎?讓我們用歌聲來檢查一遍。"(拿著自己的畫,隨音樂一起表演唱)
三、結束部分
一聲貓叫——(課件上的貓出現,眾鼠蹲下)鼠媽媽:看來,我們夢想的貓是不存在的,真的貓還是要來的,我們還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燈台》的音樂聲中結束)
(評析:《老鼠畫貓》整首歌曲幽默、詼諧,所以在活動的結束部分我也運用了游戲的形式:一聲貓叫後,眾鼠隨樂一起跳起來,活動結束。和整首歌曲的風格相呼應。)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看看,唱唱等活動,初步學會歌曲《老鼠畫貓》。
2、通過歌唱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 初步學會歌曲《老鼠畫貓》。
活動難點: 幼兒用動作表演歌曲。
活動准備:
1、貓頭飾,大老鼠頭飾各一個。
2、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創設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燈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師扮演老鼠媽媽帶領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隊前進!播放音樂《小老鼠上燈台》。
2、遇到了一隻兇狠的大野貓(另一老師飾),使老鼠們的覓食行動受到了阻礙,貓趾高氣昂地走了。
3、為新歌的畫面,埋下伏筆。鼠媽媽:「哎呀呀,好痛!我可憐的孩子們被嚇壞了吧?討厭的野貓,眼睛要是再小點就不會發現我們了,看,這是被貓爪子抓的,要是貓的爪子再少一點,該多好啊!」
二、學習新歌曲《老鼠畫貓》
1、初步感受旋律:
(1)媽媽:看來這兒並不安全,咱們還是搬家吧!
(2)媽媽:小老鼠咱們搬了一天的.家,很累了,趕快休息一下,美美的睡上一覺吧!
(3)鼠媽媽(驚訝狀):「咦,我剛才做了一個很美的夢,夢見剛才那隻討厭的大野貓它變了,你們猜猜看,他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小老鼠」們議論紛紛,並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鼠媽媽:乖寶寶,你們的心思和媽媽是一樣的,都想讓野貓的眼睛變得小小的,爪子呢,也沒有了┄┄那就讓媽媽將夢中的老鼠畫給你們看吧!(變慢速唱歌邊將貓的樣子給畫出來)
(5)幼兒跟隨老師按照畫面清唱練習兩遍。然後再帶動作跟著音樂練習兩遍。
三、結束部分
一聲貓叫——鼠媽媽:媽媽告訴你們我們夢想的貓是不存在的,真的貓還是要來的,我們還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燈台》的音樂聲中結束。)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說說、畫畫、唱唱等活動形式,藉助圖譜學唱、樂唱歌曲。
2.豐富幼兒對歌曲的感知與表達,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傾聽和音樂表現能力。
3.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情感,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律動。
活動准備:
紙若干張、畫筆人手一支、貓頭飾、大老鼠頭飾各一個、圖譜一組、音樂《老鼠畫貓》等4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新歌。
1.鼠媽媽帶領鼠寶寶去找食物。
2.遇見一隻兇狠的大野貓,使老鼠們覓食行動受到阻礙,貓趾高氣昂地走了。
(二)音畫一體、學唱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1)"老鼠們"遇見危險搬家。
(2)"鼠媽媽"(休息——睡醒狀):"媽媽剛才做了一個夢,夢見那隻討厭的大野貓變了,你們猜猜看,他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鼠寶寶"們自由議論,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聽聽、說說理解歌詞:
(1)"鼠媽媽"帶領"鼠寶寶"熟悉歌詞:剛才媽媽把夢中的貓編成了一首有趣的兒歌,還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老鼠畫貓》,你們來聽一聽我夢到的貓是什麼樣的。
(2)鼠媽媽:"寶寶們,說一說你聽了這首歌感覺怎麼樣?"
(3)媽媽夢見的貓現在成什麼樣子了?(幼兒回憶歌詞)。
(4)鼠媽媽:媽媽為什麼要畫這樣的貓?你們喜歡這樣的貓嗎?(幼兒理解歌詞)。
3.畫畫、唱唱學習歌曲:
(1)幼兒結伴,自主作畫。(要求:5人一組,根據音樂歌詞,合作畫貓。)
(2)根據歌詞,檢查畫面。
(3)老師慢唱,進行繪貓。
(4)根據回應,出示圖譜。
(5)根據圖譜,幼兒演唱。
(6)運用說唱、伴奏演唱。
(三)情境再現,游戲收場。
1.善良、可親的夢中之貓登場,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盡情表現歌曲。
2.請貓先生去老鼠家族作客!(在《老鼠畫貓》的音樂聲中結束)。
活動反思:
第一,幼兒理解、記憶歌詞中巧妙地結合圖片。
歌曲《老鼠畫貓》歌詞詼諧幽默、形象鮮明,幼兒感興趣。這首歌歌詞有一定的順序性,但歌詞之間沒有鮮明的前後關系,幼兒易把歌詞內容記顛倒。我根據歌詞內容設計了一些小圖片,如小老鼠、筆、小眼睛、小爪、短腿、翹鬍子等。活動中我根據歌詞依次出示小圖片,引導幼兒邊看邊朗誦歌詞。最巧妙的是把小老鼠的尾巴畫成一個往上翹,來引導幼兒學習滑音,幼兒一看到便自然會把聲音唱得像老鼠尾巴一樣向上翹,立刻找到滑音的感覺。
第二,各個環節銜接自然、逐層遞進,活動結構嚴謹、緊湊。
這首歌曲節奏較快,旋律起伏大,且有滑音、說唱形式等演唱技能的要求。能抓住重點,分解難度,層層深入。學唱歌曲環節中,我先引導幼兒自然地唱這首歌,再加入滑音的唱法,然後再指導幼兒運用說唱形式進行演唱,符合幼兒認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規律,又能適時調整幼兒的心理狀態,不斷激發幼兒新的學習慾望,將活動逐步推向**。
第三,方法得當,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歌唱教學比較枯燥,需反復練習。為避免這一弊端,我首先用游戲導入活動來吸引幼兒,產生愉悅激發興趣,接著根據幼兒好奇的特點引出「怪貓」,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貓怪在哪兒,在看圖和學唱環節中,我不急於告訴幼兒歌詞內容和演唱方法,而是引導幼兒去觀察、討論、尋找,使本是外在的學習任務變成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需要。這樣一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活動就真正成為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了。
不足: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刻體會到新穎有效的教學活動手段能有效地幫助幼兒增強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幼兒音樂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必須最大限度地體現音樂活動的獨特魅力與優勢,既要選擇那些形象、生動、寓意含蓄、結構優美、幽默風趣的作品。教師必須以開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尊重幼兒的教育觀念去選擇方法、運用方法。
1、我的語言和動作如能更加誇張和顯示歌曲的幽默就更好。
2、在活動設計上應該更加嚴謹。
3、活動的環節之間過渡自然,但是環節間的活動要更加緊扣,層層遞進。
《綱要》中指出: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教育內容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等等。在音樂教育中我覺得以下三種教學方法和諧統一,才能真正地發揮幼兒的創造潛能。
活動目標
1、通過兩幅圖的「找茬」游戲找出圖片不一樣的地方,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2、幼兒從「找茬」游戲中理解並熟悉歌曲內容,感受到歌曲的趣味性。
3、用說唱的形式來表現歌曲,使歌唱活動更加趣味性。
活動准備
PPT《老鼠畫貓》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動畫片《貓和老鼠》嗎?你喜歡裡面的誰?為什麼?
二、「找茬」游戲。
1、出現PPT1。看,這就是湯姆貓。小老鼠給貓畫了一張畫像,他希望湯姆能變成這樣就好了。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兩幅畫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2、幼兒仔細觀察,並說出不同之處。老鼠為什麼要把貓畫成這樣呢?(根據幼兒的講述,教師圈出圖中不同之處)
三、新授歌曲。
1、出示PPT。
2、我們一看小老鼠究竟修改了哪些地方?
(1) 小老鼠,來畫貓,哎呀眼睛要畫小;小老鼠,來畫貓,小爪一定要畫少;小腿要畫短、鬍子要畫翹,牙齒一個也不能要,我們可以睡大覺,我們可以睡大覺
(2) 請幼兒跟著念歌詞。接龍再念一遍。
3、欣賞歌曲(播放一段)。
聽,小老鼠得意地在唱歌呢!聽聽他唱了什麼?我們也一起來學學吧。
4、幼兒跟著琴聲練習兩遍
5、學習說唱的方式來表現歌曲。(再次播放錄音)來聽一聽我們唱的和小老鼠唱的有什麼不一樣?
6、你想把哪句來說一說呢?根據幼兒的提議,圈起說的部分,提醒幼兒變換說唱。
四、。
因為老鼠怕貓,所以他就給貓重新設計了形象,這樣就可以得意地睡大覺了。你們在家裡怕誰?為什麼?那讓我們回去以後也給爸爸媽媽畫一張畫,讓他們變成世界上最溫柔的爸爸媽媽。
設計思路:
現實生活中老鼠在人們心目中是人人喊打的壞傢伙,而卡通圖片或動畫片里小老鼠都扮演著機智勇敢.聰明幽默的反串角色,幼兒不但很樂意接受,還經常模仿小老鼠走路,吃東西的樣子,加上今年是鼠年,唱一唱老鼠自己的歌,挺有意義。因此,我選擇這首情節幽默、詼諧的歌曲。
活動目標:
1. 通過參與老鼠找食、老鼠搬家等游戲情節,體驗和理解歌詞內容,並能用簡單繪畫幫助記憶歌詞,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2. 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風格,並嘗試運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歌曲。
活動准備:
電腦一台、野貓頭飾、碟片、墊子、勾線筆、紙、小老鼠臂飾
活動過程:
一、游戲《老鼠搬家》,體驗和理解歌詞內容。
1、談話引入,引起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小朋友你們知道自己的屬相嗎?知道12生肖中哪種動物排在第一位嗎?我們來做回小老鼠,玩《老鼠搬家》的游戲,好嗎?
2、教師介紹游戲方法,走,我們出去找點東西吃吃,可是萬一被野貓發現了,你們可要趕緊跑回家裡(幼兒坐回自己的墊子上)播放音樂<老鼠偷油>
2、(另一教師飾)遇到一隻兇狠的大野貓,小老鼠趕緊跑回家裡,貓趾高氣揚地走了.
3、鼠媽媽:哎呀呀,好痛,我可憐的孩子們被嚇壞了吧!該死的野貓,眼睛要是再小點就不會發現我們,看,這是貓爪子抓的,要是貓爪子再少一點,就抓不疼我們,要是腿在短點就跑不過我們,牙齒一個都沒有,我們就再也不用怕他了.
二、學習新歌《老鼠畫貓》
1、初步感受旋律.鼠媽媽:看來這兒不安全,咱們還是搬家吧?幼兒拿起墊子跟著媽媽(歌曲旋律起)
2、鼠媽媽:小老鼠咱們搬了一天的家,很累了,趕快休息一下,美美的睡上一覺吧!(放歌曲,幼兒記憶歌詞)
3、鼠媽媽;我剛才做了一個很美的夢,夢見剛才那隻討厭的大野貓它變了,你們猜猜看,他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幼兒自由討論,鼓勵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鼠媽媽:孩子們,你們的心思和媽媽一樣的,那就讓媽媽將夢中的老鼠唱給你們聽,仔細聽哦!
5老師范唱,提問幼兒,媽媽都唱了些什麼,幼兒說出內容,師出示圖譜。
6、幼兒看圖譜跟琴學唱。請男寶寶、女寶寶各唱一遍。多種形式唱。
7、媽媽把夢中的貓畫出來吧。鞏固歌詞。
8、鼠媽媽:你們喜歡這樣的貓嗎?那我們一起來畫這樣的貓吧!根據音樂歌詞畫貓(音樂旋律起)
9、邊檢查畫面,邊再次演唱歌曲
10、和客人老師一起唱
三、結束部分
一聲貓叫——鼠媽媽說我們理想中的貓是不存在的,現實中的貓還是要來抓我們的,孩子們我們搬家吧!幼兒拿起墊子跟媽媽搬家(在老鼠偷油的音樂中結束活動,此活動為8年南京市千名教師培訓教學實踐課)
活動名稱: 我的身體會唱歌
活動內容: 老鼠畫貓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看看、畫畫等活動,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願望;
2、初步學會歌曲《老鼠畫貓》;
3、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和合作能力,進一步培養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活動重難點:
1.在說說、畫畫、唱唱等活動中,輕松愉快地學習歌曲。2.能用自然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活動中會控制自己的聲音。
3.能大膽運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活動准備:
1、畫有貓輪廓的紙5張,黑筆人手一支;
2、貓頭飾、大老鼠頭飾各一個,小老鼠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3、燈台、米袋;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組織幼兒進行韻律活動:(親愛的回聲)、(搖籃)、(蘇格蘭舞曲)、(茉莉花)
2、按音樂節奏介紹幼兒自己。
3、創設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燈台》,引出新歌曲。
①教師扮演老鼠媽媽帶領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隊前進!播放音樂《小老鼠上燈台》。
②遇到了一隻兇狠的大野貓(另一老師扮演),使老鼠們的覓食行動受到了阻礙,小老鼠們都躲起來了,貓趾高氣昂地走了。
③為新歌的畫面,埋下伏筆。
(鼠媽媽:「哎呀呀,好痛!我可憐的孩子們被嚇壞了吧?該死的大野貓,眼睛要是再小點就不會發現我們了。看,這是被貓爪子抓的,要是貓的爪子再少點,該多好啊!」
二、學習新歌曲《老鼠畫貓》
1、初步感受旋律
①鼠媽媽:看來這里並不安全,我們還是搬家吧!(《老鼠畫貓》歌曲旋律響起)
②鼠媽媽:小老鼠,我們搬了一天的家,很累了,趕快休息一下,美美的睡上一覺吧!
③鼠媽媽(驚訝狀):「咦,我剛才做了一個很美的夢,夢見剛才那隻討厭的大野貓它變了,你們猜猜看,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④「小老鼠」們進行討論,並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⑤鼠媽媽:我的乖寶寶們,你們的心思和媽媽是一樣的,都想讓那隻大野貓的眼睛變得小小的,爪子也沒有了……那就讓媽媽將夢中的那隻貓畫給你們看吧!(變慢速唱歌將貓的樣子給畫出來)
⑥幼兒跟隨老師按照畫面清唱歌曲一遍。
2、理解、熟悉歌詞
①鼠媽媽:從歌詞與畫面中發現大野貓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麼眼睛要變得小小的,腿變得短短的,鬍子要往上翹?……(讓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
②鼠媽媽:那你們喜歡這樣的貓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畫這樣的貓吧!
③幼兒五人一組,根據音樂歌詞,合作畫貓。(音樂旋律響起)
④邊檢查畫面,邊再次演唱歌曲。
(鼠媽媽:現在我要檢查你們畫的貓是不是我所喜歡的。共同用歌聲檢查自己的畫。)
⑤隨音樂一起進行歌表演。
三、結束部分
一聲貓叫——鼠媽媽:媽媽告訴你們,我們夢想的貓是不存在的,真的貓還是要來的,我們還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燈台》音樂聲中結束)
活動目標
1、在比較中區分長方形、梯形、橢圓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環境創設
老鼠畫貓圖片一張
幼兒操作教具、油畫棒人手一份
重點與難點
區分長方形、梯形、橢圓形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
1、圖中畫的是什麼?是有哪些圖形組成的?
2、老鼠肚子餓了,它找到1支筆,一口咬住了,鉛筆對它說:「你別咬我,讓我畫一副畫。」
二、演示活動
教師邊說邊在黑板上作畫:
1、鉛筆先畫了個扁扁的圓形,它是什麼形狀的?
2、鉛筆再畫了一個上窄下寬的圖形,看看像什麼圖形?
3、現在鉛筆畫的是什麼圖形?
4、看看,還畫了些什麼圖形?
5、鉛筆畫出的像誰呀?——貓,老鼠嚇得逃跑了。
6、數一數貓是由幾個什麼樣的圖形拼成的?
三、塗色活動
幼兒在練習紙上將長方形、梯形、橢圓形分別塗上不同顏色。
價值分析:
在擬人化的演示比較中區分長方形、梯形、橢圓形,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畫畫、猜猜中,進一步鞏固對梯形的認識。
在塗色活動中體驗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