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大棚芸豆病害圖片大全

大棚芸豆病害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5-06-30 01:59:15

⑴ 我的芸豆什麼病,怎樣冶。

這是芸豆白粉病:白粉病的發生與溫度和濕度有關,高濕容易發病。控溫,控濕能有效降低和減輕病害發生。
防治白粉病用:醚菌酯,乙嘧酚,戊唑醇,腈菌唑,苯甲嘧菌酯,氟菌唑,四氟醚唑,吡唑醚菌酯,(綠妃)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或卡拉生(硝苯菌酯)等交替使用。根據當地抗性及用葯水平選擇,吡唑萘菌胺.嘧菌酯和硝苯菌酯目前對白粉病的效果突出。

⑵ 大棚芸豆病蟲害有哪些

芸豆常見的的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見瓜類白絹病
症狀:莖基部呈暗褐色,表面密生白色絲狀菌絲束,後期在菌絲層上結生茶褐色圓形菌核。
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參考瓜類白娟病
芸豆菌核病
分布和寄主植物:各地均有分布。除為害菜豆外,也侵染其它蔬菜。
症狀:靠近地面莖基部或蔓部初呈水浸狀,後呈灰白色。在潮濕環境下,症莖密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體,並結生黑色菌核。
發病規律:在菌核在土中越冬。子囊孢子孫隨氣流進行初次浸染。在菜株生長期間,主要是以菌絲體的相互接觸進行再次侵染。氣溫20℃左右,相對濕度85%以上有利於病毒的發生。
防治方法:(1)輪作。(2)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灌溉。(
芸豆細菌性疫病
分布和寄主植物:東北各省、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省均有發生。為害菜豆,還侵害綠豆、小豆、豇豆和扁豆等。
症狀:葉片上初生暗綠色水浸狀斑點,擴大後呈不規則形,變褐色,病組織變薄,半透明,周圍有黃色暈環。老病斑易發生破裂。嫩葉受害呈畸形,嚴重時,病葉皺縮脫落。莖和莢的症狀與葉片的相似,初呈水浸狀斑點,擴大後分別呈條斑(在莖上)和圓形或不整形斑(在莢上),病部凹陷,紅褐色。斑面常有淡黃色的菌膿溢出,病莢種子受侵染部位表面呈黃色斑點或僅臍部略現黃斑。
發病規律:病菌在種子內和隨病殘體留在地上越冬。帶菌種子萌芽後,先後其子葉發病,並在子葉產生病原細菌,通過風雨、昆蟲、人畜等傳播到豆株上,從氣孔侵入。高溫多濕適於本病流行,但到36℃時病害則逐漸停止。在高溫下潛育期一般為2-3天。
防治方法:(1)選用無病種子播種。(2)與非豆科作物輪作二年。(3)噴布0.5%波爾多液,每7-10天噴葯一次,共2-3次。
芸豆花葉病
分布和寄主植物:各地均有分布。引起菜豆花葉病的病毒有三種:菜豆普通花葉病毒除為害菜豆外,一些菜豆屬植物、蠶豆、豇豆和扁豆等也被害。菜豆黃色花葉病毒除包括菜豆普通花葉病毒的寄主植物外,還有豌豆、大豆、兩種三葉草、白色扇扁豆、白色甜三葉、黑色紫苜蓿、唐晶蒲等。黃瓜花葉病毒芸豆株系只為害芸豆。
症狀:嫩葉初呈明脈、缺綠或皺硬,新長出的嫩葉則呈花葉,其綠色部分突起或凹下呈袋狀,有些品種感病後變為畸形。病株矮縮或正常,果莢一般正常。芸豆黃色花葉病毒所引起的症狀比其它毒株所引起的較為嚴重,花葉的色澤較黃,葉片向下變曲也較嚴重。
發病規律:初次侵染來源主要是越冬的寄主植物,除芸豆黃色花葉病毒外,其它兩種病毒的帶毒種子也是主要的初次侵染源。生長期間主要是靠蚜蟲傳染。蚜蟲在病株上吸食病毒和在健株上傳達室毒所需時間約為1-5分鍾,但對芸豆黃色花葉的最短時間分別為15秒鍾和15-30秒鍾。高溫(26℃)下多呈重花葉、矮化及卷葉;18℃左右時呈輕花葉;28℃以上和18℃以下症狀受到抑制;強光和延長光照時間有加重症狀的趨勢。
防治方法:(1)選育抗病品種。(2)無病株留種。(3)及時防治蚜蟲。

閱讀全文

與大棚芸豆病害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要做低頭族文字圖片 瀏覽:261
太陽動漫圖片大全 瀏覽:836
零食文字圖片 瀏覽:373
日本女孩短發發型圖片 瀏覽:838
帥氣動漫全身圖片 瀏覽:666
白底有字的圖片大全集 瀏覽:798
wps文字里圖片怎麼轉換為word 瀏覽:983
網紅男生圖片豎屏 瀏覽:866
可愛小胖娃的圖片 瀏覽:104
小字生女生圖片 瀏覽:84
貼畫圖片男生 瀏覽:90
word里的兩張圖片如何組合 瀏覽:798
風景畫圖片大全 瀏覽:878
word圖片復制不能移動 瀏覽:265
美女上衣白色褲子搭配圖片 瀏覽:842
美女手機收藏圖片 瀏覽:625
西安圖片高清 瀏覽:532
美女馬術圖片大全 瀏覽:647
ps圖片上的文字內容 瀏覽:898
電腦軟體圖片轉為word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