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需要一些稀有植物的資料,越多越好!有圖片更好!
稀有植物
1984年7月中國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公布第一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我國有珍稀植物354種(其中有一個亞種,21個變種)。列為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八種,二級重點保護植物143種,三級重點保護植物203種。
珍稀植物,僅指分布地區狹小,或廣而零散,生態環境比較獨特,主要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中國獨有特產植物,包括世界上已經滅絕,只有在中華大地的自然條件下保存下來的孑遺樹種。
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是中國的特產,並具有極為重要的科研、經濟和文化價值。
(1)古稀的活化石——水杉、銀杉、禿杉
木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水杉是世界名貴的孑遺樹種,被稱作中國植物的活化石。1948年正式公布於世,震動了整個植物界,被譽為20世紀植物學上重大發現。水杉在一億多年前中生代上白堊早期,曾遍布歐、亞與北美洲,可是當距今約250—30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來臨時,巨大的冰川吞沒了古老的水杉,使它在地球上幾乎絕滅,只有我國川、鄂、湘邊境地帶因地形走向復雜,受冰川影響小,水杉才得以倖存下來。
水杉是高大落葉喬木,屬於杉科,水杉屬。樹可高達35—40米左右,樹干筆直圓滿,大枝不規則輪生,橫展葉交叉對生,小枝下垂,葉子羽狀。雌雄同株,球果下垂,種子扁平。1941年首次在四川萬縣磨刀溪(今劃歸湖北利川)發現的一株,高35米,徑圍七米多,枝葉繁茂,枝條層層舒展,有400年高齡,仍在傳宗接代。中國水杉的科學鑒定人之一胡先驌[s)訴]博士,1962年曾作《水杉歌》:「紀追白堊年一億,莽莽坤維風景麗;水杉斯時乃特立,凌霄巨木環北極;三紀山川生巨變,大地遂為冰被覆;眾芳逋[b&布平聲]走入南荒,萬匯淪亡稀剩族;僅余川鄂千方里,孑遺殘留彈丸地;億年遠裔今倖存,絕域聞風劇驚異;群求珍植遍遐疆,到處孫枝郁莽蒼;近有銀杉堪繼武,已見泱泱飄漢幟。」此詩歌頌了中國科學工作者不斷有所發現自立首創的驚人之舉,使得史前「劫後餘生」的古老水杉展現在人類面前。水杉由於樹姿優美,枝葉密茂,春來嫩裊,夏至青蔥,秋季金黃,臨冬轉紅,四季變色,成為優美的觀賞植物。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向中國索取水杉樹苗,已傳播到歐美亞非50個國家和地區,人們稱之為「再生復活樹」。
我國原有的野生水杉僅分布在湖北利川、四川石柱、湖南龍山少數彈丸之地,但由於水杉適應性強,加上不僅有觀賞價值,並且是木質緻密的良材,所以目前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區)均引種栽培,使人得睹水杉的風采。
銀杉(Cathaya argyrophylla)銀杉又名杉公子,是20世紀50年代繼水杉之後發現的又一活化石植物(即《水杉歌》中所提「近有銀杉堪繼武」)。人們稱頌銀杉為植物「熊貓」,林海「珍珠」,它是目前僅存於中國的孑遺樹種。銀杉在1000萬年前曾廣布於歐亞大陸,但在距今250—300萬年前的第四紀,氣溫劇變,冰川覆蓋。唯有我國西南因地處低緯度,又有群山屏障,阻擋了冰川的侵擾,使古老的銀杉倖存。中國首次發現銀杉於廣西龍勝花坪,為該省植物研究所鍾濟新先生所見,1957年陳煥鏞、匡可任兩位教授為它確定了科學名稱。不久,在四川金佛山、貴州的道真、湖南的新寧又發現少量的銀杉樹。銀杉一般分布於海拔900—1800米多霧的石灰岩地區,生長在山脊或懸崖陡坡,要求溫暖的向陽坡。
銀杉屬松科,銀杉屬,為常綠喬木。干體高大,約有20米,枝平列,小枝有毛,翠葉常青,葉線形,下邊有兩條銀白色氣球帶。當微風吹動,遠遠望去猶如閃閃發光的銀白色珍珠,故名銀杉。雄球花大於雌球花,雌雄同株。球果當年成熟,初直立,逐漸下垂。銀杉木質堅硬,耐腐蝕,入土不易朽爛,是建築業和造船業的優質木材。銀杉不同於水杉,適應性差,對生態環境要求特殊,留戀故土,難於傳播,迄今只局限在中國西南少數深山老林中,我國已在廣西龍勝花坪建立銀杉自然保護區,大力保護這種最珍貴稀有的樹種。
禿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禿杉又名西南台杉,是世界上有名的高齡老樹之一,是我國獨有珍貴孑遺樹種。禿杉為高大的常綠喬木,樹高一般有幾十米,是三杉中最高的樹木,徑圍粗壯在二米以上。樹冠似塔,雄偉壯觀。禿杉是長壽老樹,有些活了有三四百年仍然青春煥發,枝葉茂盛,有的竟是「千歲爺」。禿杉枝條細長而下垂,葉螺旋形排列,呈錐形。雌球花單生枝頂,而雄球花卻數個簇生枝頂。球果小,種子扁平,樹皮十分特殊,淺裂成不規則長條狀,若剝開數米竟然不斷裂。木材質地良好,有香味和光澤,是上等木料,可作枕木、電桿、橋梁木、高級傢具。
禿杉分布在中國西南的橫斷山脈地區的怒江、獨龍江流域,海拔在1700—2700米之間的山區。其他在貴州雷公山、湖北利川星斗山也有零星分布。近年來,對禿杉進行人工栽培,生長較迅速,能成為人工林。
(2)森林巨人——望天樹
望天樹(Parashorea chinensis)又叫擎天樹,顧名思義,樹木參天,頂天立地與天相望。形如大傘,故又叫傘樹。植株一般高達60米,個別達80米,有20層樓房那麼高。樹干修長通直,高聳入雲,氣魄雄偉,不同凡俗。望天樹屬龍腦香科,是常綠巨形喬木,葉互生,花序多為總狀,通常頂生,兩性花,不明顯,果實為卵狀橢圓形堅果,外被茸毛,果翅五枚,是由縮存花萼增大而成,每年5月開花,9月果熟。
望天樹是當前亞洲最高的樹種之一。1975年我國林業科學家首次發現,屬中國特有的樹種。望天樹只分布在雲南西雙版納勐臘縣南臘河上游,為熱帶北緣的濕性季雨林區。一般長在700—1100米低山山谷及溝谷地帶。在這森林巨人的腳下,盤踞著四一六條大板根,好像大傘的「托把」。每當「乾季」來臨老葉子脫落,新葉隨即發嫩芽,並抽出花序,永遠是常青大傘,供人們「大樹底下好乘涼」。
(3)白鴿子樹——珙桐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Baillon)又叫水梨子、水冬果、鴿子樹。是中國獨有的孑遺樹種。相傳西漢王昭君遠嫁到塞外,日夜思念家鄉父老(湖北秭[z!紫]歸縣),便每月寫一封家信,系在白鴿腳上飛回家鄉。白鴿不辱使命,穿過千山萬水飛到家鄉時已十分疲勞,就棲息在珙桐樹上,頃刻化為千百朵展翅欲飛的鴿子花。這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其實珙桐樹早在史前100萬年前已廣布世界各地,到了第四紀冰川期,由於寒冷嚴酷冰雪天氣瀕臨滅絕,只在我國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部分山區劫後餘生保存下來。
珙桐是落葉喬木,植株高達30米。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花為雜性花,由多數雄花和一兩朵兩性花組成。頂生頭狀花序,花序下有兩片乳白色大型苞片如一對翅膀。紅色的頭狀花序如鴿子的頭,黃綠色的柱頭像鳥喙。每當春季珙桐花盛開,山風吹佛,萬花飄動,恰似群鴿飛舞。和平的鴿子在飛翔,中國珍貴的白鴿子樹,已引種到歐美一些國家。
珙桐結果實容易,育苗較難,對其生態環境應大力研究,重點保護。珙桐不僅是世界名貴觀賞植物,也是上等木材,其紋理細密,質地輕而堅,可作工藝品原材料。(4)羽毛大傘——桫欏
桫欏(Cyathea spinulosa Wall)又名樹蕨,屬蕨類植物,桫欏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唯一倖存下來的木本蕨類植物。
桫欏的喬木樹干高三一八米,莖如柱直立向上,徑圍有20厘米左右。葉柄長呈暗紫色,長著濃密小刺,葉片大長一—二米,寬有一米,三回羽狀深裂,小羽片線狀披針形,宛如一把羽毛大傘撐開。莖干可作中葯,叫「龍骨風」,有驅風散濕、強壯筋骨的功效。
桫欏分布於台灣、廣東、貴州和四川海拔1000米以下的陰濕地帶,生長在林中及溪邊陰潮地上。
桫欏是中國珍貴稀有植物,是與恐龍同期罕見的古森林遺跡,對於古地質、古地理及土壤植被進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1986年我國在貴州赤水縣建立了桫欏自然保護區。
(5)秀麗的金花茶
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是山茶科中一種稀有珍貴觀賞植物,被列為我國特產獨有的著名花卉。1960年我國植物學家在廣西南寧地區首次發現,成為茶花家族中的一枝新秀,且因其金黃色而獨樹一幟。世界上的茶花雖千姿百態,品種繁多,有粉紅、大紅、紫紅、白色,唯獨缺少黃色。我國新發現的金花茶,花冠金黃,具有蠟質光澤,晶瑩油潤,玲瓏剔透,壓倒群芳。盛開的鮮花,秀麗雅緻,花冠似壺、碗、杯,形體各異,光彩奪目。
金花茶是常綠小喬木,高二—五米,樹皮呈淺灰黃色,葉片深綠。分布在海拔100—200米低緩丘陵,生長於排水良好的陰坡和土質疏鬆的溪水邊。野生金花茶只分布在廣西南寧地區邕[y#ng擁]寧縣及鄰近地帶。1986年我國在廣西防城縣境內建立了金花茶自然保護區。金花茶是一種色澤能遺傳不變的植物物種資源,園藝界稱它是國際茶花家族的「寵兒」。用人工培育、雜交,還創造出許多新的花色品種。此外,金花茶經濟價值高,葉和花可入葯,醫治外傷、潰爛瘡、癰[y#ng擁]。花還可治婦女病。平時,人們用葉及花泡茶,味道香甜適口。種子可榨油。木材質地堅硬,常用來製作雕刻工藝品。
(6)百草之王——人參
人參(Panax ginseng C.A.Mey)是我國特產的貴重葯材,人稱「百草之王」。我國是世界上發現人參最早的國家。人參最早記載在《神農本草經》上,秦漢時期人們已服用人參,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歷代《本草》均有關於人參性質和特效功能的記載,列為上等滋補葯材。
人參原名「蓡」,《說文解字》載:「蓡,葯草,出上黨。」《吳普本草》載:「人參,一名土精,精者是也。」人參古代還叫人精、地精、人祲、人祥之類。一般因其形體似人形通稱人參,俗名棒槌。
人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五加科。植株有30—60厘米高,主根粗壯,肉質,呈紡錘形或圓柱形。下部有分枝,外皮是淺黃色。掌形復葉輪生莖頂端,傘形花序,呈淡黃綠色,漿果形核果,扁球形,成熟時是鮮紅色。人參多分布於海拔數百米高的針葉、闊葉混交林、雜木林下。野生人參原產地是山西上黨地區,故稱上黨人參。後因濫伐森林,破壞了人參的生態環境,近於絕跡。而今野生人參主產地是黑龍江、吉林、遼寧及河北北部深山老林中。吉林長白山、黑龍江小興安嶺紅松林中,低矮的丘陵陰坡和灌木叢下有深厚的腐殖質土壤,適宜野生參生長發育,因其名貴稀少,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著名的人參之鄉是吉林省撫松縣,用人工栽培的人參質地良好,行銷國內外。
除以上八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外,尚有346種二級、三級重點保護的植物。著名的有高大傘形的古老的銀杏樹、美麗多姿的台灣杉,挺拔秀麗的金錢松、伯樂樹,廣西元寶山冷杉,雲南貢山上的三尖杉,可提取抗癌葯的海南粗榧,神農架的千年鐵杉,漢中聖水寺的漢桂,昆明黑龍潭的唐梅,台灣阿里山的神木「檜樹」,都是中華大地的綠色文物。
⑵ 奇妙的植物有哪些
1、獨花獨葉一根草--獨葉草
獨葉草(學名:Kingdonia unifloraBalf.f. et W. W. Sm)為多年生小草本,無毛。根狀莖細長,自頂端芽中生出1葉和1條花葶。
價值:獨葉草自1914年在雲南的高山上被發現後,就引起國內外學者的興趣,他們認為,對獨葉草的研究,可以為整個被子植物的進化提供新的資料。
2、食肉植物--維納斯撲蠅草
著名的肉食植物,其葉片上長有許多細小的觸角。一旦有物體碰到捕蠅草,葉片會自動收攏並將外來物體包夾於其中。維納斯捕蠅草葉片的合攏速度奇快,時間不到一秒。維納斯捕蠅草分布的地理范圍十分狹小,它們僅存在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與南卡羅來納州海岸部分地區。
3、植物中的偽裝大師——生石花
南非普里斯卡東南部發現了該屬植物中的一種。他在1822和1824年在他的書《南非內陸旅行》中所提到的:
「將它從骯臟的地面拾起來,這看似是一顆奇怪的卵石,但卻竟然是一種植物,這是日中花屬的的另外一個新物種!它在外觀上與其周圍的石頭極其相似,但是它正在生長。」
生石花形態奇特,花色艷麗,使得許多愛好者專門收集栽培,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2)稀有植物名稱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撲蠅草的消化過程:
一旦昆蟲被牢牢固定在誘捕器中,消化過程就可以開始了。此時,誘捕器便充當了小型的胃。就像人類的胃一樣,誘捕器能夠分泌出酸性消化液,以便完成以下工作: 溶解食物的軟組織和細胞膜充當殺菌劑,以殺死無意中攝入或與食物一起密封的少量細菌通過酶的作用將DNA、氨基酸和其他細胞分子消化為捕蠅草可以吸收的小碎片。
這些消化液是從誘捕器內表面上的腺體中分泌出來的,並且直接分泌到所捕獲的獵物身上。昆蟲被浸泡在這些液體中5到12天之久,在這期間捕蠅草將消化昆蟲並攝取其養分。消化所花費的時間取決於:
昆蟲的大小——昆蟲的體積越大,將其分解所花費的時間就越長。
誘捕器的齡期——每次消化之後,消化液就被循環再利用,於是較老的誘捕器所分泌的酸酶混合物的消化能力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弱。
溫度——環境溫度能夠影響分解速度,而從某種程度上講,溫度升高會使酶促過程大大加快。
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昆蟲只剩下堅硬的外骨骼為止。
⑶ 世界珍稀植物圖片
在全球范圍內,奇異的植物可謂數不勝數,比如能夠吃老鼠的食肉植物、葉子會自動跳舞的植物等等。以下就是十五種最罕見、最奇異的珍稀植物物種: 1. 巨型豬籠草 巨型豬籠草 本來豬籠草就是一種奇怪的食肉植物,而能夠吃老鼠的豬籠草更是其中最怪異的代表。吃老鼠的豬籠草學名為「Nepenthes attenboroughii」,發現於2009年8月。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食肉植物,它們的籠子甚至可以吞噬一隻老鼠。科學家是在菲律賓的維多利亞山上發現這種植物的。這種植物能夠通過其瓶狀葉裡面的酸酶將捕獲的獵物消化。其瓶狀葉長約30厘米,寬16厘米,是其他地區的普通豬籠草體積的兩倍。 2. 降落傘花 降落傘花 降落傘花學名為「Ceropegia woodii」。這種奇異植物的花朵呈現降落傘形狀,內部的花瓣好象燈絲一樣連接四周,花朵中心就像是一根毛茸茸的棒棒糖從內部伸出。整個花朵收攏起來就會形成一個管狀物,邊緣有許多細小的茸毛向外伸展。當有昆蟲被花朵的氣味吸引而來時,就會被管狀物包裹其中,從而成為降落傘花的營養餐。不過,降落傘花從來不吃蒼蠅。當蒼蠅飛來時,降落傘花會將其包裹於花朵中,直到茸毛最終松開,蒼蠅才可得以逃脫。當蒼蠅飛走時,它也帶走了降落傘花的花粉。蒼蠅只是它們傳粉的工具而已。 3. 蛇頭菌 蛇頭菌 蛇頭菌學名為「Mutinus Caninus」,可以稱得上是最醜陋的菌類。蛇頭菌菌柄呈圓柱形,菌蓋呈鮮紅色,菌蓋頂端長有惡臭氣味的粘稠狀孢子。 4. 跳舞草 跳舞草 跳舞草學名為「Desmodium Gyrans」。這種植物最奇異的特點就是葉片會隨溫度變化或音樂伴奏而上下舞動,因此得名「跳舞草」。當跳舞草受到陽光直射時或是處於較溫暖的環境下,它們就會快速地舞動自己的葉子。當音樂響起時,跳舞草也會做出一些反應。在跳舞草每一片葉子的根部,都有一個相當於鉸鏈裝置的結構,葉子可以圍繞它沿著橢圓形路徑旋轉。 5. 巨花馬兜鈴 巨花馬兜鈴 巨花馬兜鈴學名為「Aristolochia grandiflora」。這種植物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們美麗而怪異的花朵。花朵的主要部分只有一片,看起來好象是一個巨大的、帶有紋理的兜狀物,而不像普通的花朵那樣擁有對稱的花瓣。觀賞者千萬不要太靠近它,否則它所發出的死老鼠味道會在你們身邊數小時不散。不過,巨花馬兜鈴雖然會發出死老鼠味道,但它們並不像巨型豬籠草那樣吃老鼠,它們這種氣味不過是用來吸引傳粉昆蟲幫助它們傳粉而已。 6. 含羞草 含羞草 含羞草學名為「Mimosa pudica」。圖中這種繁星點點狀的粉紅色小花就是含羞草的花,圖下部則是它的葉子。當人們用手觸摸它時,甚至只是向它吹口氣,它的葉子就會收縮起來,似乎受到了驚嚇而做自我保護。當含羞草受到外界干擾時,它們的莖部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會迫使水份流出細胞,使得葉子看起來像是萎縮了一樣。對於含羞草為什麼會進化出這種特性,科學家們至今未能找到明確答案,他們認為這可能是用於威嚇捕食者。 7. 非洲白鷺花 非洲白鷺花 非洲白鷺花學名為「Hydnora africana」。這種植物是非洲南部的一種寄生植物,通常寄生於其他物種的根部。它們的花在地下生長,也可以長到地面之上。圖中長出地面之上的花朵好象是一條盲眼海蛇,正向外面的世界張開大嘴。非洲白鷺花最奇特之處不僅僅在於外形,還在於它的氣味,這種氣味就好似糞便的臭味,非常難聞。它們就是利用臭味吸引諸如腐屍甲蟲等花粉傳播者來幫助它們傳粉。 8. 伍德蘇鐵 伍德蘇鐵 伍德蘇鐵學名為「Encephalartos woodii」。這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植物之一,已被列入野外滅絕物種。全球發現的唯一一株野生伍德蘇鐵位於南非諾耶森林邊緣的一個斜坡上。目前,伍德蘇鐵實際上已經相當於完全滅絕,因為它是一種雌雄異株植物,而植物園中所有現存的伍德蘇鐵都是雄性的。科學家開始嘗試將它們與最近的近親物種進行雜交,希望能夠培育出伍德蘇鐵的新苗,三代以後即可再現純種伍德蘇鐵。 9. 白星海芋 白星海芋 白星海芋學名為「Helicodiceros muscivorus」。這種植物花朵巨大,而且會釋放出一種難聞的腐肉味道。這種氣味可以吸引雌性大蒼蠅為其傳粉。當大蒼蠅飛到它們身上時,它們就用自己巨大的花朵將其捕獲並困於花朵之中一整夜。第二天,白星海芋才會張開花朵,將粘滿花粉的大蒼蠅釋放。當大蒼蠅飛臨第二株白星海芋花朵之上時,傳粉任務就完成了。 10. 捕蟲堇 捕蟲堇 捕蟲堇學名為「Pinguicula gigantea」。這種植物是一種典型的機會主義者,它們會緊緊抓住所有降落到它們葉子表面的昆蟲並立即開始消化獵物。捕蟲堇的上表面覆蓋著一層粘性消化酶,這種消化酶不僅僅可以粘住並消化蚊子、昆蟲等獵物,而且還可以吸收這些昆蟲身上所攜帶的花粉中的營養。 11. 百歲蘭 百歲蘭 百歲蘭學名為「Welwitschia mirabilis」,有時也叫千歲蘭。百歲蘭是一種非常怪異的沙漠植物,可以忍耐極為惡劣的環境。百歲蘭的葉子是植物界壽命最長的葉子,而且只有一對。兩片葉子從短矮而粗壯的樹幹上端長出,不斷增寬增長,形成長帶狀,最長可達12英尺(約合3.7米)。百歲蘭也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最長可以存活 2000年。 12. 屍花 12. 屍花 屍花學名為「Amorphophallus titanum」,有時也被稱為「泰坦魔芋花」。屍花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花,也是氣味最臭的花,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熱帶雨林中。它們會釋放出一種腐爛的屍體的味道,這也是「屍花」名稱的來源。它們散發臭味也是為了吸引昆蟲前來傳粉。這種花的葉結構高度最高可達20英尺(約合6.1米),寬度最高可達16英尺(約合4.9米)。 13. 囊泡貉藻 囊泡貉藻 囊泡貉藻學名為「Aldrovanda Vesiculosa」,也被稱為「水車植物」。它是一種水生浮游植物,與維納斯捕蠅草是近親。囊泡貉藻以主莖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出多條「輪輻」式的支莖,在每條支莖的頂端,都有一個與捕蠅草類似的捕蟲夾結構。每個捕蟲夾上都有長「觸發茸毛」。當「觸發茸毛」受到獵物刺激時,捕蟲夾就會合攏,將獵物包夾起來。 14. 瓦勒邁杉 瓦勒邁杉 瓦勒邁杉學名為「Wollemia nobilis」。這種奇怪的樹狀物也是植物界的一種活化石,它們大約已存在了至少2億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在2004年之前,人們根本不知道有瓦勒邁杉的存在。當年,一名陸軍軍官在澳大利亞瓦勒邁國家公園內發現了這種古老的植物。目前,已知的野生瓦勒邁杉不足100棵。 15. 斯諾登水蘭 斯諾登水蘭 斯諾登水蘭學名為「Snowdonia Hawkweed」。這種植物看起來並不是外觀最奇怪的,也不是體型最大的,更不是氣味最臭的,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是世界上最罕見的植物。植物學家曾一度認為它於幾十年前就已經滅絕。2002年,它又再次被發現於英國威爾士的一個山谷斜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