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圖片大全 > 古代春意圖片大全

古代春意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04-14 16:45:29

Ⅰ 我國古代對春天的雅稱是什麼

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賦予春天別名的雅稱。
三春古時以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簡稱「三春」。詩人孟郊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妙句。

九春春季三個月共90天,十天一春,故稱「九春」。阮籍有「說懌若九春,馨折似秋霜」的佳句。

青春春天大地復甦,萬物生氣盎然,一派蔥蔥鬱郁,因此稱春天為「青春」。杜甫贊道:「白時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青陽春天陽光溫和明媚,因此呼春天為「青陽」。陳子昂有「白日美不歸,青陽時暮矣」的詩句。

艷陽春天風和日暖,陽光燦爛,因此又稱為「艷陽」。鮑照詩句曰:「艷陽桃李節,皎潔下成妍。」

陽春在中國江南一帶,人們將春天冠以「陽春」和「陽春三月」的美稱。李白有「陽春召我以煙景」的佳句。

芳春春天氣溫漸暖,百草萌發,萬木滋長,奇花異草斗芳菲,因此春天又有「芳春」的稱呼。

在民間,人們根據節氣、農事等分別將正月稱為「早春」、二月稱為「酣春」、三月稱為「晚春」、「暮春」和「末春」。此外,春天還有「蒼靈」、「淑節」、「昭節」、「韻節」、「陽節」等諸多雅稱。 春雨——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3、春花——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4、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5、春水——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6、春風——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7、春光——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8、春景——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9、春遊——東風知我欲山,吹斷檐間積雨聲。
10、春思——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春寂——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2、春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3、春夢——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14、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和月。
15、春歸——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Ⅱ 古代文人墨客在春天有什麼雅俗最有情懷的是哪個

古代文人墨客在春天有什麼雅俗?最有情懷的是哪個?有情懷的太多了。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古詩描寫春天的肯定居多,就現代而言,我們在很多文章里也可以讀到一幅又一幅的春景圖,我想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皆是因為春天是被大多數詩人所喜歡寫的一個季節,所以那時候有關春天的古詩就比起其它三個季節的詩要多得多了!

Ⅲ 古代描繪春天的畫

虢國夫人游春圖,網路上有的,這幅畫很有名的。。。一搜就搜到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Ⅳ 古人對春天的雅稱有哪些

1、三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里的「三春」就是春天。在古代,人們一般把農歷正月稱為孟春,把二月稱為仲春,把三月稱為季春,這就是合稱的「三春」。

2、九春

「悅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阮籍詩歌中的這個「九春」也是春天,古代把春季三個月的90天,按10天劃為一春,這樣整個春天就是「九春」了。

3、陽春

「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李白這句詩里的「陽春」依然是春天。

4、青陽

春天陽光明媚,「青陽」也成了春天的雅稱。陳子昂《感遇》詩「白日每不歸,青陽時暮矣」中的「青陽」正是此意。

5、青春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這里的「青春」不是少年、青年人的年齡,它是指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蔥色,也是春天的代稱了。

Ⅳ 早春用古文怎麼

早春用古文表示為三春九春陽春等。在古代,春天有各種各樣的雅稱。三春古時以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簡稱三春。詩人孟郊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詩句。九春春季三個月共九十天,十天一春,故稱九春。阮籍詠懷雲悅懌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在民間人們根據節氣、農事等分別將正月稱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陽、元陽、春王、正陽,二月稱為仲春、酣春、大壯、中和、仲陽、陽中,三月稱為季春、暮春、三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此外,春天還有蒼靈、淑節、昭節、韻節、陽節等諸多雅稱。

春季的季節概述

春季,是四季之一從節氣意義上講,春季的開始是在立春,春季的結束在立夏。二十四節氣是我國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四季劃分是以四立作為起始。在歷史發展中文化交流傳播,廿四節氣中反映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二分二至四個節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先秦時期便在各地流傳。

西方四季劃分是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的起始,即春分為春季的起始。二分二至中的春分還是烏茲別克、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在愛爾蘭,2月到4月被定為春季。

在春季,地球的北半球開始傾向太陽,受到越來越多的太陽光直射,因而氣溫開始升高。春季植物開始發芽生長,許多鮮花開放。冬眠的動物蘇醒,許多以卵過冬的動物孵化,鳥類開始遷徙,離開越冬地向繁殖地進發。

Ⅵ 錢塘湖春行描寫的5副圖是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遷居河南新鄭。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號「香山居士」。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洛陽香山,享年75歲。他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說:「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鄧肖達曾說:「正是因為白樂天的詩老嫗能解,才確立了他的詩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白居易的詩在當時流傳廣泛,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其聲名還遠播新疆和朝鮮、日本。白詩對後世文學影響巨大,晚唐皮日休、陸游及清代吳偉業、黃遵憲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詩的啟示。白居易的詩歌在日本的影響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歡的唐代詩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說中常常可以見到引用他的詩文,可以說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國唐代詩歌的風雲人物。
晚年與劉禹錫友善,稱劉白,提倡歌詩發揮美刺諷喻作用。其詞極有特色,以分格明麗見長,為後世詞人所推崇。
註解·詩意
【注 解】
選自《白氏長慶集》。錢塘湖,及杭州西湖。
1、孤山寺:南朝陳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位於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後湖與外湖之間,孤峰聳立,景色秀麗,為湖山登臨勝地。
2、賈亭:即賈公亭。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潮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平了湖岸。初:副詞,剛剛。雲腳低;指雲層低垂,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點明春遊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
4、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鶯。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指向陽的樹木。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啄:銜取。燕子銜泥築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5、亂花:各種顏色的野花。漸:副詞,漸漸的。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淺草:剛剛長出地面,還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剛夠上。沒: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
6、行不足:百游不厭。陰:同「蔭」。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
【譯文】
行走在西湖邊,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
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築巢。
繁茂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游覽不夠,就再去看那綠色楊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詩 意】
《錢塘湖春行》生動的描繪了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是一首唱給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贊歌。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又給讀者以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後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捲的白雲和湖面盪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築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並使讀者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頸聯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奼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麼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這一聯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這兩聯細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鶯燕新來的動態;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准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於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錢塘湖春行》以上兩聯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尾聯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卧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余興未闌,集中飽滿的感受給讀者無盡的回味。
中國歷史上,在天堂杭州當剌史的可以說是不乏名人,不過,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兩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蘇東坡了。他們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後人緬懷的政績,而且也流傳下來許多描寫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詩詞文章與傳聞軼事,所以又有人們稱他們為「風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錢塘湖春行》就是為人們所熟知的一篇,這首詩不但描繪了西湖旖旎駘盪的春光,以及世間萬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機,而且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和盤托出,使人在欣賞了西湖的醉人風光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對春天、對生命的滿腔熱情所感染和打動了。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詩歌的第一句是地點,第二句是遠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後湖與外湖之間,峰巒疊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觀景,美不勝收。賈亭,又叫賈公亭,據《唐語林》卷六載,貞元中,賈全任杭州剌史時,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稱其為賈公亭,未五六十年後廢。貞元是唐德宗的年號,從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寫此詩時,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處名勝。白居易一開始來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賈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見春水盪漾,雲幕低垂,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初平」所表達的是白居易對春日裡西湖的一種特有的感受。由於連綿不斷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來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著就要與視線持平了,這種水面與視線持平的感覺只有人面對廣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覺,也是一個對西湖有著深刻了解和喜愛的人才能寫出的感受。此刻,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雲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而正當詩人默默地觀賞西湖那靜如處子的神韻時,耳邊卻傳來了陣陣清脆的鳥鳴聲,打破了他的沉思,於是他把視線從水雲交界處收了回來,從而發現了自己實際上是早已置身於一個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四句是白居易此詩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為搶眼的句子,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幾處,是好幾處,甚至也可以是多處的意思。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樹上的黃鶯一大早就忙著搶占最先見到陽光的「暖樹」,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而不知是誰家檐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黃鶯是公認的春天歌唱家,聽著她們那婉轉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嫵媚;燕子是候鳥,她們隨著春天一起回到了家鄉,忙著重建家園,迎接嶄新的生活,看著她們飛進飛出地搭窩,使人們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對天空中的小鳥進行了形象的擬人化描寫之後,白居易又把視線轉向了腳下的植被,「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也是一聯極富情感色彩與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寫,充分顯示了白居易對描寫對象的細致觀察以及准確把握其特徵的能力。花而言其亂,乃至要亂得迷了賞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詩句中,很少有這種寫法,而這種獨到的感受,卻正是白居易在欣賞西湖景色時切身的體驗,五顏六色的鮮花,漫山野地開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襯下,千姿百態,爭奇斗艷,使得白居易簡直不知把視線投向哪裡才好,也無從分辨出個高下優劣來,只覺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勝收,應接不暇呀。「亂花漸欲迷人眼」一句是駐足細看,而「淺草才能沒馬蹄」,則已經是騎馬踏青了,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的西子湖畔,與二三友人,信馬由韁,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該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呀,馬兒似乎也體會到了背上主人那輕松閑逸的興致,便不緊不慢地,踩著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長長的白堤。詩人在指點湖山、流連光景的不經意間,偶然瞥到了,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時隱時現的情景,覺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將其寫入了詩中,沒想到就是這隨意的一筆,卻為全詩增添了多少活潑情趣和雅緻閑情。著名美學家別林斯基曾說過,「無論在哪一種情況下,美都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因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絕對的美,這美隱藏在創造或者觀察它們的那個人的靈魂里。」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恰恰說明了這一美學欣賞真理。因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會有不盡人意之處,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無疑是天下最美的景緻,因為他不但善於觀察,而且更善於發現和體驗。我們現在每每有逛景不如聽景的體會,或是聽朋友介紹,或是在影視風光片中,聽說和看到名勝山水美不勝收,心中不由得生起無限嚮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臨其境,面對真山真水,卻反而覺得遠沒有預期的那樣動人美麗。這就是因為我們不能帶著一種發現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帶著一種先入為主的過高的甚至是帶有幾分挑剔的眼光去遊山玩水的原因呀。試想古往今來,西湖向人們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見證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頭來,我們仍然只能吟誦幾位大詩家不多的幾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蘇東坡這樣的大文豪光臨的時候,才像孔雀開屏般地展現她那驚人的美艷?西湖的鳥兒,只有到了大詩人白居易面前,才「爭暖樹」、「啄春泥」不成?其實不論何時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們不是也知道這樣的名句嗎:「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白居易就是因為有著這樣一副難得的美學家的欣賞眼光,才能在無數西湖的遊客中,獨具慧眼地發現它的動人之處,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賜予人類的這一人間天堂。白居易並沒有看到很多的「早鶯」和「新燕」,只有「幾處」、只見「誰家」而已,要是我們,說不定還會因為沒有到「處處」聞鶯、「家家」有燕的時節,而感到遺憾,心想要是再晚來十天半個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卻不這樣認為,少有少的好處,正因為少,才是「早鶯」,才是「新燕」,才有一種感知春天到來的喜悅,如果詩人沒有一種年輕的心態和熱愛生命與春天的胸懷,恐怕就不會被這為數不多的報春者所打動,所陶醉,而欣然寫下這動人的詩篇了。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聞花花香,見草草美,為四處點綴的各色野花而心亂神迷,為沒過馬蹄的草地而唏噓感嘆了。仔細想一想,沒過馬蹄的草地其實是最平常不過的了,觀賞這樣的草坪根本用不著在春天趕到西子湖畔,在我們的街頭綠地就可以了,不過,橫在我們與草坪之間的恐怕有一塊醒目的標牌:「請勿踐踏草地」,於是,一切與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剎那間,變成了一句嚴肅的警告,而今天都市裡的人們對自然景觀而非人造景觀的漠視或無動於衷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過,白居易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雙發現美、發現春天的眼睛,所以他會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連忘返:「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沙堤,即白堤,又稱沙堤或斷橋堤,西湖三面環山,白堤中貫,在湖東一帶,總攬全湖之勝。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時,也確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過其堤在錢塘門之北,可是後人多誤以白堤為白氏所修之堤了。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在鳥語花香,最後,才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了。耳畔還回響著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瀉出一首飽含著自然融合之趣的《錢塘湖春行》的優美詩歌來。
事實上,白居易在這首詩中所表達的那種對於春天或美好事物的敏銳觀察與體驗,在許多古代詩人中都是非常常見的,唯其如此,他們才能像白居易一樣,在春天剛剛來到人間時,就已經欣喜地發現,並為之感動不已,激起他們創作的慾望,寫下動人的詩篇,留給後人以豐富的美學享受。像白居易那樣,並不會因為只有幾只黃鶯在樹上啼唱,只有幾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窩而感到遺憾,反而會因此感覺到春天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而感到欣喜異常,從而寫出「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這樣動人的詩句的例子是很多的。
前人說「樂天之詩,情致曲盡,入人肝脾,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又說「樂天詩極清淺可愛,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得語,皆他人所未發」,(田雯《古歡堂集》)這首詩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選擇的鏡頭寫入詩中,形象活現,即景寓情,從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體現出作者游湖時的喜悅心情,是當得起以上評語的。
白居易這個名字很有寓意,當時白居住在長安,「京師珠薪米桂,居大不易」而白起這個名字就是說他的才高八斗,也說明了他的驕傲
【層次結構】
首聯從大處落筆,寫孤山寺所見之景。第一句是地點,第二句是遠景。「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雲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
全詩結構嚴密,格律嚴謹,對仗工整,語言流暢,生動自然,語氣平易,體現了通俗流暢的特點。 詩人從總體上著眼描繪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並善於在行進途中展開景物描寫,選取了典型與分類排列相結合:中間寫鶯、燕、花、草四種最見春色的景物,動物與植物選擇組合,獨具匠心。還善於把握景物特徵,運用最具表現力的詞語加以描繪和渲染。
藝術特點:寄情於景。全詩注重描繪早春景色,把感情寄託在景色中。
【題 解】
這首詩寫於長慶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詩。選自《白氏長慶集》卷二十。
錢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裡氣候宜人,山川秀麗,更兼樓觀(guān)參差,映帶左右,自唐代以來,一直是游覽勝地。白居易少年時代就對杭州神馳嚮往,唐穆宗長慶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終於實現了這一夙願。長慶四年夏,他又改任蘇州刺史。在杭州任職的六百天里,詩人不僅帶領民眾築堤浚井,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飽覽西湖的山光水色,寫了許多吟詠西湖風景的詩篇,《錢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字句知識】
雲腳
「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又可指器物的支撐,如椅腳、桌腳。還可指器物的下端,如山腳、牆腳。又可指殘余的滓末,(現代漢語中有「下腳料」之類的詞語)由此引申為末端。如日腳、雨腳,杜甫《羌村三首》:「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本詩「水面初平雲腳低」中的「雲腳」,指雲層的最低處。

「初」在古漢語里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常指動作行為的第一次或發生後最初的那段時間。
1.常用在動詞前,有時用在形容詞前,可譯為「開始」「乍」,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jì)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本詩「水面初平雲腳低」。(初:乍)
2.用在動詞前,表示事情是頭一回這樣做。如《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初稅畝」。
3.用在句子(或短語)開頭,表示對往事的追溯。如《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初,亮自表後主」。
4.表示「從來」「素來」一類意思。如《漢書·蓋勛傳》:「群臣初無是言也」。(初:素來,從來。)

「漸」在古漢語里常用作副詞,意思是「逐漸」,表示情況的逐漸變化或程度的逐漸加深。可譯為「逐漸」「越來越」「漸漸」。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即用此義。「漸」在詩中表達效果:逐漸表明是早春時節。
「漸」用作動詞時有「加劇」「疏導」「沾濕」等許多義項。如《書·顧命》:「王曰:嗚呼,疾大漸,惟幾。」(漸:加劇。)《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禹之功大矣,漸九川,定九州。」(漸:疏導。)《詩·衛風·氓》:「淇水湯湯(shāngshāng),漸車帷裳。」(漸:沾濕。)
這詩是長慶三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提起西湖,人們就會聯想到蘇軾詩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讀了白居易這詩,彷彿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東坡這比喻的確切。
樂天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孤山寺北賈亭西」。孤山在後湖與外湖之間,峰巒聳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覽勝地,也是全湖一個特出的標志。賈亭在當時也是西湖名勝。有了第一句的敘述,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漲,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捲起重重疊疊的白雲,和湖面上盪漾的波瀾連成了一片,故曰「雲腳低」。「水面初平雲腳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接下兩句,從鶯鶯燕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鶯是歌手,它歌唱著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鳥,春天又從北國飛來。它們富於季節的敏感,成為春天的象徵。在這里,詩人對周遭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筆,則是細致入微的。說「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為這還是初春季節。這樣,「早鶯」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義上互相生發,把兩者聯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因為是「早鶯」,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為是「新燕」,所以當它啄泥銜草,營建新巢的時候,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為人傳誦,正由於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這詩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似。
詩的前四句寫湖上春光,范圍上寬廣的,它從「孤山」一句生發出來;後四句專寫「湖東」景色,歸結到「白沙堤」。前面先點明環境,然後寫景;後面先寫景,然後點明環境。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從點到面,又由面回到點,中間的轉換,不見痕跡。結構之妙,誠如薛雪所指出:樂天詩「章法變化,條理井然」(《一瓢詩話》)。這種「章法」上的「變化」,往往寓諸渾成的筆意之中;倘不細心體察,是難以看出它的「條理」的。
「亂花」「淺草」一聯,寫的雖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卻有緊密的聯系:春天,西湖哪兒都是綠毯般的嫩草;可是這平坦修長的白沙堤,遊人來往最為頻繁。唐時,西湖上騎馬游春的風俗極盛,連歌姬舞妓也都喜愛騎馬。詩用「沒馬蹄」來形容這嫩綠的淺草,正是眼前現成景色。
「初平」、「幾處」、「誰家」、「漸欲」、「才能」這些詞語的運用,在全詩寫景句中貫串成一條線索,把早春的西湖點染成半面輕勻的錢塘蘇小小。可是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劇發展之中。從「亂花漸欲迷人眼」這一聯里,透露出另一個消息:很快地就會奼紫嫣紅開遍,湖上鏡台里即將出現濃妝艷抹的西施。
方東樹說這詩「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續昭昧詹言》)這是一首寫景詩,它的妙處,不在於窮形盡象的工緻刻畫,而在於即景寓情,寫出了融和駘宕的春意,寫出了自然之美所給予詩人的集中而飽滿的感受。所謂「象中有興,有人在」;所謂「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是應該從這個意義去理解的。
描寫動物迎春的詩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大詩人,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曾官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鞏縣(河南鞏義)縣令,與當時的新鄭(屬河南)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川秀美,民風淳樸,白湟十分喜愛,就舉家遷移到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東郭宅降生了。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屬河南),享年75歲。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並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一些小詞。贈劉禹錫詩雲: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其中《花非花》一首,頗具朦朧之美,後世詞人如歐陽修、張先、楊慎,都極為贊賞。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著名唐代大詩人和文學家,與李白、杜甫齊名,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遷居河南新鄭。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號稱「香山居士」。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於洛陽,葬於洛陽香山,享年75歲。他去世後,唐宣宗寫詩悼念他說:「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因而人稱詩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宮詞》 《問劉十九》《買花》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

Ⅶ 紅樓夢中十錦春意香袋到底是什麼

屬於古代性啟蒙類的物品。外形如香囊,內可置香料或其他隨身物品。外綉性生活圖片,功能是性教育或賞玩。

Ⅷ 古代春聯

和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橫批:萬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萬紫千紅永開花 橫批:喜迎新春
春滿人間百花吐艷 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橫批:歡度春節
百世歲月當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萬象更新
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氣 一統山河際太平 橫批:國泰民安
春雨絲絲潤萬物 紅梅點點綉千山 橫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凈除舊習 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萬水千山盡得輝 橫批:萬象更新
一帆風順吉星到 萬事如意福臨門 橫批:財源廣進
一年四季行好運 八方財寶進家門 橫批:家和萬事興
綠竹別其三分景 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地
紅梅含苞傲冬雪 綠柳吐絮迎新春 橫批:歡度春節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橫批:鳥語花香
春滿人間歡歌陣陣 福臨門第喜氣洋洋 橫批:五福四海
春臨大地百花艷 節至人間萬象新 橫批:萬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輝滿堂春 橫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順心永安康 橫批:四季興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錦綉 華夏騰飛祖國萬年輕 橫批:山河壯麗
迎新春江山錦綉 辭舊歲事泰輝煌 橫批:春意盎然
舊歲又添幾個喜 新年更上一層樓 橫批:辭舊迎新
東風化雨山山翠 政策歸心處處春 橫批:春風化雨
家過小康歡樂日 春回大地艷陽天 橫批:人心歡暢
多勞多得人人樂 豐產豐收歲歲甜 橫批:形勢喜人
壯麗山河多異彩 文明國度遍高風 橫批:山河壯麗
連亨通步步高 日子紅火騰騰起 橫批:迎春接福
旺財旺運氣旺 家興人興事業興 橫批:喜氣盈門
大地流金萬事通 冬去春來萬象新 橫批:歡度春節
大地歌喚彩雲 滿園春關不住 橫批:春色滿園
盛世千家樂 新春百家興 橫批:歡度佳節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豐年 橫批:年年有餘
歡聲笑語賀新春 歡聚一堂迎新年 橫批:合家歡樂
共享錦綉年華 相伴健康天使 橫批:福如東海
財源滾滾隨春到 喜氣洋洋伴福來 橫批:財源廣進
春風入喜財入戶 歲月更新福滿門 橫批:新春大吉
大順大財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紀 橫批:萬事如意
占天時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財寶 橫批:財源不斷
高居寶地財興旺 福照家門富生輝 橫批:心想事成
天地和順家添財 平安如意人多福 橫批:四季平安
春歸大地人間暖 福降神州喜臨門 橫批:福喜盈門
內外平安好運來 合家歡樂財源進 橫批:吉星高照
日日財源順意來 年年福祿隨春到 橫批:新春大吉
迎喜迎春迎富貴 接財接福接平安 橫批:吉祥如意
創大業千秋昌盛 展宏圖再就輝煌 橫批:大展宏圖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五福臨門
民安國泰逢盛世 風調雨順頌華年 橫批:民泰國安
精耕細作豐收歲 勤儉持家有餘年 橫批:國強富民
發憤圖強興大業 勤勞致富建小康 橫批:科技致富
歡天喜地度佳節 張燈結綵迎新春 橫批:家庭幸福
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鴻福步步高升 橫批:好事臨門
萬事如意展宏圖 心想事成興偉業 橫批:五福臨門
和順門第增百福 合家歡樂納千祥 橫批:歡度春節
冬去山川齊秀麗 喜來桃里共芬芳 橫批:新年大吉
一年四季行好運 八方財寶進家門 橫批:家和萬事興
綠竹別其三分景 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地
年年順景則源廣 歲歲平安福壽多 橫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運隨春到 四季彩雲滾滾來 橫批:萬事如意
丹鳳呈祥龍獻瑞 紅桃賀歲杏迎春 橫批:福滿人間
春回大地 福滿人間 橫批:人勤物阜
村幽鳥任歌 春逐鳥聲來 橫批:地暖花長發
東風迎新歲 瑞雪兆豐年 橫批: 笛弄梅花曲
錦秀山河美 光輝大地春 橫批: 風移蘭氣入
佳氣滿山川 國秦民安 橫批:春光遍草木
艷陽照大地 春色滿人間 橫批: 寒盡桃花嫩
日影泛槐煙 春歸柳葉新 橫批: 春情寄柳色
有天皆麗日 無地不春風 橫批:黃鶯鳴翠柳
臘梅吐幽香 紫燕剪春風 橫批: 爆竹傳笑語
水綠織克光 梅傳喜慶年 橫批:桃紅映人面
花發錦城春 鶯啼楊柳風 橫批:鶯遷金谷曉
處處春光好 家家氣象新 橫批:雪映豐收果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橫批:春暖風和日麗
鶯歌綠柳樓前 第豐物阜民歡 橫批:春到碧桃樹上
春草滿庭吐秀 百花遍地飄香 橫批:冬去山明水秀

閱讀全文

與古代春意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看家護院可愛圖片 瀏覽:932
藍色頭發圖片女生 瀏覽:112
男生下跪求婚的動漫圖片 瀏覽:390
好看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623
怎麼去除掉圖片上的文字塗鴉 瀏覽:446
黃色衣服穿搭男圖片 瀏覽:15
無論如何要保持浪漫的圖片 瀏覽:930
美女冬季穿搭大全圖片 瀏覽:579
珠寶短發發型圖片 瀏覽:387
暗色系圖片女生頭像 瀏覽:988
當女生跟男生說話時圖片 瀏覽:981
象牙手串價格圖片 瀏覽:792
圖片轉碼器哪個好用變女生 瀏覽:481
與黨有關的ppt高清圖片 瀏覽:308
word怎麼把圖片調角度 瀏覽:811
西服怎麼搭配圖片 瀏覽:171
鹿晗發型燙發發型圖片2015 瀏覽:262
高清七一建黨節圖片 瀏覽:660
跳舞的衣服和裙子圖片 瀏覽:297
夜晚女生輸液圖片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