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跪求高手找一張四層別墅正面3d圖 跟這個差不多的就好 要3d的
你是設計師還是學生,歐模拓者這樣的免費模型有的是,來網路跪求,收起你的尊嚴去搜吧。
㈡ 洋房4樓怎麼樣
這個洋房4樓各方面布局都不錯呀!布局的合理到位,住起來是很舒適的,4樓樓層也不錯,不高不低,上下樓也很方便,是一座很好,很不錯的房子啊!
㈢ 一張圖看懂深圳人買房為啥都愛選這幾層
(來源:買房之前 作者:樓校長)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10-1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㈣ 四大樓是哪四大樓
中國四大名樓有兩種說法:
一是指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蓬萊閣。
另一說是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鸛鵲樓
中國四大名樓:黃鶴樓
號稱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樓磯頭,相傳它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在歷史的長河中,黃鶴樓歷經滄桑,屢毀屢建,不絕於世,可考證的就達30餘次之多。黃鶴樓最後的一次被毀是清末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因漢陽門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風大火猛,殃及城樓,很快將這千古名樓化為灰燼,僅存數千斤寶蓋銅樓鼎一架。
重建黃鶴樓的問題,早在建國初期決定興建長江大橋時就已提出來了。經過幾十年的反復研究准備,終於1981年7月黃鶴樓重建工程正式破土動工,1984年底建成,離最後一座黃鶴樓被毀的時間恰好是整整100年,重建的黃鶴樓在蛇山西端的高觀山西坡上,正對武昌舊城區司門口,處於穿過長江大橋的京廣鐵路和分路引橋之間的三角形地帶內。新樓5層,高51.4米,鋼筋混凝士仿古結構。雖較黃鶴樓故址離江遠了些,但因山高樓聳,氣勢雄偉,視野開闊,黃鶴樓大觀空前,無與倫比。
名樓多傳說,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據《極恩錄》記載,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知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復來,曲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以上當然是神話傳說。三國時在這臨江的山顛建樓,首先還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但後來逐漸成為文人薈萃,宴客、會友、吟詩、賞景的游覽勝地。歷代的名人如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夏竦、陸游等都曾先後到這里游覽,吟詩、作賦。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戚戚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後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眼前有景到不得,崔顥提詩在上頭」。崔顥提詩,李白擱筆,從此名氣大盛。
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古黃鶴樓「凡三層,計高9丈2尺,加銅頂7尺,共成九九之數。」新樓要雄偉多了,加了層5米高的葫蘆形寶頂,樓共五層,高50.4米,比古樓高出將近20米。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古樓底層「各寬15米」,而新樓底層則是各寬30米。因此,黃鶴樓不是修復,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樓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據現在的需要和人們對審美觀點的變化來設計的。新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這是因為飛架大江的長江大橋就橫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則是這24層的晴川飯店。這一組建築,交相輝映,使江城武漢大為增色。
黃鶴樓內部,層層風格不相同。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白雲黃鶴」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
大江東去,波濤洗凈古今愁。
黃鶴樓的建築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交錯重疊,翹角飛舉,彷彿是展翅欲飛的鶴翼。樓層內外繪有仙鶴為主體,雲紋、花草、龍鳳為陪襯的圖案。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復製品。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瑾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一幅是「孫權築城」,形象地說明了黃鶴樓和武昌城相建誕生的歷史;另一幅是「周瑜設宴」,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綉像畫」,如崔顥、李白、白居易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為幾個小廳,內置當代名人字畫,供遊客欣賞、選購。頂層大廳有《長江萬里圖》等長卷、壁畫。走出五層大廳的外走廊,舉目四望,視野開闊。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兩岸的景色,歷歷在望,令人心曠神怡。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一帶辟為黃鶴樓公園。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還有一些牌坊、軒、亭、廊等建築。有一個詩碑廊,收藏著許多刻有歷代著名詩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帶的古代景點都將陸續修復。黃鶴樓將成為位於我國心臟地帶的中心城市武漢的一個標志。
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
岳陽樓為位於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陽,岳陽古稱「巴陵」,位於湖南省北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與綿延萬里的長江在這里交匯,名冠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岳陽樓就坐落在傍水而生的一古城西門城頭。岳陽,山、水、樓俱備,風景如畫,名勝古跡眾多。岳陽風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鍾於岳陽一樓。以岳陽樓、君山為中心而構成的巴陵勝景,聞名遐邇,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而享譽天下,不愧為「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岳陽的岳陽樓,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膝王閣,合稱"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矗立於洞庭湖東岸,岳陽市西門城牆上,西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滾滾東去的萬里長江,水光樓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為「南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岳陽樓高21.5米,三層、飛檐、純木結構。樓頂覆蓋黃色琉璃瓦,造型奇偉,「岳陽樓」匾額為郭沫若手書。歷史上的詩人如杜甫、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等均前來登臨覽勝,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陽樓名揚天下。公元1045年,慶歷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文學家范仲淹作了《岳陽樓記》,從此,岳陽樓更加聞名遐邇。岳陽樓內陳設別具特色。各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一、二樓各嵌有一副《岳陽樓記》雕屏,一樓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紀的復品;二樓所嵌雕屏為公元十八世紀大書法家張照所書,字型方正、筆力雄渾、技法多變、獨具匠心,為傳世一級珍品。三樓所嵌雕屏是毛澤東書杜甫詩《登岳陽樓》,筆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備。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輝。1988年岳陽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陽樓久經滄桑,屢毀屢修。現在看到的岳陽樓,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整個樓的建築,可用八個字來概括:四柱、三層、飛檐、純木。岳陽樓主樓高3層,高達15米,中間以4根大楠木撐起,再以12根柱作內圍,周圍繞以30根木柱,結為整體、整個建築沒有用一顆鐵釘,沒有用一道巨梁。 12個飛檐,檐牙高啄(似鳥嘴在高空啄食)。屋頂為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曲線流暢,陡而復翹,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名叫盔頂。盔頂下的如意斗拱,狀如蜂窩玲瓏剔透。古籍里載述,岳陽樓「純木結構,盔式樓頂」這種古老的建築,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
再說民間故事。緣於歷史悠久、地位重要,岳陽樓修建(而且屢毀屢修)工藝精巧,而且歷代人文薈萃,因此,岳陽和洞庭湖畔流傳著許多關於岳陽樓的傳說故事,具有多方面的社會價值。其中關於修建岳陽樓的就分別有魯班,呂洞賓、張果老等名匠、仙人;關於講述岳陽樓淵源的,則有《魯肅閱兵台》、《岳陽樓三個字》等;關於岳陽樓雕屏的,又有《張照題屏》、《真假雕屏》;關於岳陽樓風情的,最出名的自然是《呂洞賓三醉岳陽樓》,此外還有《朗吟亭》如果把岳陽樓附近有關風物的傳說故事也算進去的話,那麼,就還有《梅溪橋》、《金鵲山》、《柳毅井》、《七十二仙螺造君山》、《二妃墓和君山》、《慈氏塔的故事》等等。可見岳陽樓及有關的傳說故事何其多也、展現的風采又是怎樣的豐美綺麗。
中國四大名樓:滕王閣
滕王閣巍然聳立於贛江之濱,是一座聲貫古今,譽播海內外的千古名閣,素有「西江第一樓」之稱。
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李元纓,唐高祖李淵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貞觀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為滕王,後遷到洪洲(南昌)任都督。在南昌他別無建樹。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於城西贛江之濱建起一座樓台為別居,此樓便是「滕王閣」。
滕王閣自古它就與黃鶴樓、岳陽樓和蓬萊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滕王閣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設宴閣上,命諸臣、文人賦詩真詞,觀看燈火。滕王閣建立1300多年來,歷經興廢28次,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巡撫都御使韓雍重修,其規模為:三層,高27米,寬約14米。1926年軍閥混戰時,被北洋軍閥鄧如琢部縱火燒毀。建國後,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閣。如今的滕王閣,連地下室共九層,高57.5 米,佔地達47000平方米,明三層暗七層,加上兩層底座一共九層,琉璃綠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閣,朱漆廊柱,古樸高雅,蔚為壯觀。主閣南北兩側配以「壓江」、「挹翠」二亭,與主閣相接。主閣之外,還有庭園、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築,無論其高度,還是面積,均遠勝於歷代四閣,同時也大超過了現在的黃鶴樓和岳陽樓,仍然居於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滕王閣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
如今,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築更巍峨雄壯,充分表現「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的氣勢;內有多間仿古建築的廳堂,用作古樂、歌舞、戲曲的表演廳或展覽館等。登樓眺望,南昌景緻盡收眼底。
滕王閣之所以享有巨大名聲,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閣序》。傳說當時詩人王勃探親路過南昌,正趕上閻都督重修滕王閣後,在閣上大宴賓客,王勃當場一氣寫下這篇令在座賓客贊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即《滕王閣序》),王勃作序後,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為「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
滕王閣,高聳於南昌城西,贛江之濱。步入新閣,彷彿置身於一座以滕王閣為主題的藝術殿堂。在第一層正廳有一表現王勃創作《滕王閣序》的大型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巧妙地將滕王閣的動人傳說與歷史事實融為一體。第二層正廳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筆重彩丙衡壁畫《人傑圖》,繪有自秦至明的80位領風騷的江西歷代名人。這與第四層表現江西山川精華的《地靈圖》,堪稱雙璧,令人嘆觀止。第五層是憑欄騁最佳處。進入廳堂,迎面是蘇東坡手書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每一層都有一個主題,亦都與閣有關。《滕王閣序》中最著名的兩句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已作為主閣正門的巨聯。
暮秋之後,鄱陽湖區將有成千上萬只候鳥飛臨,那將構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圖,成為滕王閣的一大勝景。
中國四大名樓:蓬萊閣
蓬萊閣位於煙台市西(一小時車程),坐落在蓬萊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自古就有「仙境」之稱,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全國四大名樓。據文獻記載,唐代這里便建過龍王宮和彌陀寺;宋朝時的1061年,由郡守朱處約建蓬萊閣供人游覽;明萬曆十七年,也就是1589年,巡撫李戴在蓬萊閣附近操辦增建了一批建築物;1819年,情知府志楊豐昌和總兵劉清和又主持擴建,才使蓬萊閣具有了現在的規模。傳說漢武帝多次駕臨山東半島,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尋求「蓬萊仙境」,後人就把這座丹崖山喚作蓬萊。恍如仙境丹崖山立在海邊,臨海的一面是陡峭的絕壁,山岩紋理是暗紅色,故有此名。
蓬萊閣建於山頂。遠遠望去,樓亭殿閣掩映在綠樹叢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話中的仙宮。
蓬萊閣下方有結構精美、造型奇特的仙人橋,那是神話中八仙過海的地方;東側有上清宮、呂祖殿、普照樓和觀瀾亭等;西廂為避風亭、天後宮(俗稱娘娘殿)、戲樓和龍王宮。這些樓閣高低錯落有致,與蓬萊閣渾然一體,統稱「蓬萊閣」。「蓬萊閣」是佔地328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8960平方米的龐大古建築群(共有100多間),樓亭殿閣分布得宜,建築園林交相輝映,各因地勢,協調壯觀,山丹海碧,清風宜人,遂成為名揚四海的游覽名區。1982年國務院公布水城及蓬萊閣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蓬萊閣每個建築單體由多種風格的樓亭殿閣所簇擁,猶如眾星拱月。閣內布局奇巧,渾然成體;層層迭迭,錯落有致。各亭殿內楹聯碑文琳琅滿目。蓬萊閣主閣是一座雙層木結構建築,丹窗朱戶,飛檐列瓦,雕梁畫棟,古樸壯觀。登上主閣,憑欄四顧,輕紗般的雲霧纏繞閣下,亭樓殿閣在掩映中時映時現,使人超凡出世之感油然而生。
建於明代的水城 蓬萊閣游覽區還包括「水城」在內。蓬萊水城又名備倭城,在丹崖山下,沿著丹崖絕壁向南築起,周圍約3華里,中間是一個人工湖。水城的南門與陸路相通,北門叫水門,是出海口。水門設有巨大的閘門,平時閘門高懸,大小航船進出無阻;有事則放下閘門,切斷海上通道。水門外東西兩側,各有炮台一座,互為犄角,控制著附近海面。水城初建於明洪武九年(1376年),後經多次整修擴建,形成了一個完整嚴密的海上防禦體系。明代明將戚繼光曾在這里訓練水軍,指揮沿海的抗倭斗爭,肅清了倭患。兩艘古代戰船停於城內,接待遊人在水城中航行,飽覽水城雄姿。
中國四大名樓:鸛雀樓
鸛雀樓建於北周,廢毀於元初。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於1997年12月0日,鸛雀樓復建工程破土動工。鸛雀樓景區佔地總面積1470畝,樓院佔地108畝,主樓建築面積為8362平方米,樓體為仿唐形制,總高73.9米,共七層。鸛雀樓景區位於秦、晉、豫三省交匯的黃河金三角經濟協作區域的中心,是一個集游覽觀光、休閑度假、娛樂餐飲服務一體化的景區。
整個景區分為三大區 。北區以鸛雀樓為中心,形成黃河文化游覽區。遊客自北進入景區,功能以參觀、購物為主。分為鸛雀樓區、仿古商業步行街。中區以水上公園為中心,形成娛樂、游覽區。功能以垂釣、劃船、康樂為主。分為水上游覽區、垂釣區。南區以北方風俗民居為中心,形成休閑、度假區。功能以住宿、餐飲、休閑度假為主。分為度假村區和植物園區。
鸛雀樓,位於秦、晉、豫三省交匯的「黃河金三角」區域——山西省永濟市。
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濟市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蒲州府志》記載:「(鸛雀樓)舊在郡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樓原系北周(公元557—581)大將軍宇文護(鮮卑族)鎮河外之地,築為層樓。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特,氣勢雄偉,加之區位優越,風景秀麗,歷代文人雅士、騷人墨客,多來登樓觀瞻、放歌抒懷,並留下許多居高臨下,雄觀大河的不朽篇章。唐代詩人王之渙登樓時有感而發寫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催人奮發向上,激勵民族振興的千古絕唱,早已膾炙人口。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道:「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首能壯其觀」。如李益的《登鸛雀樓》:「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共茫茫,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風煙並起思鄉望,遠目非眷亦自傷。」詩人由山河壯麗的景觀聯想到了人生苦短的愁悵。又如暢當的《題鸛雀樓》:「迥臨飛鳥上,河流入斷山。天勢圍平野,高出塵世間」。此詩可以說是描寫鸛雀樓風光的上乘之作。馬戴、司馬札、吳融等鋒頭極盛的詩人都留下了不少的佳句。但留傳至今,婦孺皆知的詩冠,當屬太原才子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均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令人襟懷豪放。詩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平易而深刻的哲理,能夠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這首詩的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一開口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因此,千百年來這首詩不僅激勵著中華民族奮發向上,而且也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學真理。清代詩評家認為:「王詩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盡,後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勢。」
鸛雀樓高台重檐,黑瓦朱楹,不僅占河山之勝,而且據柳林之秀,早在唐宋時期就被譽為中州大地的登高勝地,名播遐邇。鸛雀樓立晉望秦,它獨立於中州,前瞻中條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氣度關而西入,黃河觸華而東匯,龍踞虎視,下臨八州,宏偉壯闊的山川景象,吸引了無數歷代名流,登臨作賦。擁山河之勝的蒲州名樓,幾乎成了當時大詩人們賽詩的舞台。鸛雀樓所在之地,正是五千年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黃河在此折返大海。永濟古稱蒲坂,夏、商、周以前,堯和舜帝都在這里建都。這里的文明史源遠流長,距鸛雀樓20公里的西侯度古人類文化遺址,展示了18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里開始用火,並且使用打制石器。傳說華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女媧、黃帝,都在這一帶留下了斧辟刀鑿的歷史痕跡。「華夏」一詞的「夏」指的是歷史大夏民族,它的繁榮正是以堯舜禹為象徵的,活動的核心就在河東一帶。而據《太炎文錄》說,「華」指的是華山一帶,就是黃河西岸這塊地方。西為華,東為夏,鸛雀樓正好坐落在華夏歷史坐標的中點上。這一巧合使鸛雀樓蒙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想一想,鸛雀樓所演繹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不能不為之贊嘆。詩因樓作,樓因詩名。滕王閣因王勃而出名,岳陽樓因范仲淹而不朽,黃鶴樓因崔灝、李白而名揚天下,鸛雀樓也因王之渙而名留千古。
關於鸛雀樓的名詩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http://ke..com/view/32083.htm
㈤ 四層書架怎麼樣 四層書架圖片欣賞
喜歡看書的朋友都會配置一個書架吧,書架是我們存儲書籍的好幫手。對於一個小戶型的居室來講,搭配四層書架比較協調美觀。一般來講四層書架也是最學見的款式。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四層書架怎麼樣,同時您也可以跟著小編一起欣賞一下四層書架的美圖。
四層書架怎麼樣?
四層書架可以有效的節省室內的空間需求,同時用它可以給居家環境起到裝飾的效果。單獨的四層書架可以很容易的進行拆卸安裝工作,同時也適用於愛讀書的朋友收藏或是看書而用。有些朋友還在裝修房屋裡在牆面內設計四層書架,展現著宅主人濃濃的書香氣質。
嵌入牆面的四層書架
很多文藝青年,在裝修自己的居住環境時會特意預留一面牆出來,用來打造別致的四層書架。像上面那樣的四格子的劃分開來,不僅可以節省空間,能可以將書籍整理擺放好,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哦。
不規則的四層書架
很多朋友喜歡不規則的書架造型,這樣顯得比較個性化。同時再搭配較淺淡的色彩,會使整體居室顯得別致美雞肉。同時這種不規則的四層書架採用的是A字形態的,可以有效的增加放置時的穩定性。另外這種不規則的四層書架佔地面積也不會太過大,無論從美觀度還是實用性方面,都是不錯的選擇。
簡易四層書架
日常生活中像這種採用刨花板材質制而成的四層書架經常可見。四層書架採用這種方式製作而成,相對來講結構比較穩定,同時耐用性能也比較強。您可以在悠閑時安靜的享受書籍所帶來的樂趣。這種簡易四層書架不僅僅就局限於放置書籍,而且在生活中它還常常被用於當作小型花架、鞋架、儲物架等。
碳鋼材質的四層書架
通常市面上也有很多由碳鋼材質製作而成的四層書架,有不少朋友傾向購買這種四層書架。通常來講這種類型的書架都是運用了優質環保型的PP塑料配件,可以很好的與各種風格的家居相搭配。四層的收納可以將其放在卧室的某個角落當書架使用,同時很多朋友還買來將其放置於廚房內當收納架。
通過上述小編對四層書架的介紹,您是否心動也想給居室里安設四層書架?雖然我們目前處於一個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中,很多人都忙碌於每天的工作,難得有時間悠閑下來。如果您有時間安靜下來,看看書吧,這樣可以給自己充充電,陶冶一下情操,是一錯的選擇。
㈥ 買房子4樓好嗎
好賣的,四季發財啊,世世平安, 如果是12層以下的多層,四樓是很好的 ,有金三銀四這個說法,以前的幹部樓全在4層上。
現在人買房有的精神空虛會把房號和迷信聯系在一起,四=死,如果這人說法的話,那房子西邊房全賣不出去了,因為104=1年死,204=2年死.......以此類推,還有多少房間可選????開發商的房子能賣出幾間???、
房子只要通風好,採光好,周圍無輻射源,肯定好賣的.......
.以前流行8樓,現在8樓又不好賣了,七樓好賣,因為說是七上八下....真是無語了,,,按這個說法沒有哪個房子能買了,,看下面:::
一樓二樓沒人買,因為「一窮二白」。
三樓四樓沒人買,有「顛三倒四」的成語。
四樓五樓你敢買嗎?有「四分五裂」的成語。
六樓你敢買嗎?有「六親不認」的成語。
七樓八樓沒人買,有「七零八落、亂七八糟」的說法。
九樓十樓沒人買,有「九死一生、十惡不赦」的說法。
那還敢買哪一層居住呢?是不是要回到原始社會,在地底下挖個洞穴去居住才吉利呢?我想任何有文化知識和有科學知識的人都不會去聽信那一套。
㈦ 買房選四樓好不好
買房選四樓其實挺不錯的。
買房有一個說法,叫做「金三銀四」,指的就是5-7層的樓宅的話,三、四層是最好的位置。從這裡面也可以看出,四樓其實根本不是什麼很不好的樓層。
忌諱4無非就是因為與「死」同音,到時我們平時說話最喜歡用的就是這個字了:氣死了,熱死了,餓死了。或者你換個角度想想,4在音符里與「發」同音,又很吉利啊。
四樓是偏低的樓層,所以四樓非常適合一些中老年人,家中有老人、小孩、或是殘疾人、出行不太方便的人居住,因為樓層低方便出現,故而以上人群比較適合居住在四樓。
㈧ 我們住4樓好嗎
這位知友,"我們住4樓好嗎",當然好了。俗話說,一樓臟,二樓亂,三樓四樓住"高幹",可見四樓的優越。可能會覺得4這個數字不吉利,這說明你迷信而已。各樓層的優劣:
一層
優:當發生意外時,比如地震、倒塌、火災等事故,一層當屬最安全的樓層了。這種情況下,如果外窗沒有安裝用於防 盜的欄桿,從一層的房間內逃生就簡單一些。
劣:一樓最不安靜,如果臨街,受路上的汽車尾氣、揚塵污染最重。在一些老小區,地下室還會返上來潮氣,而且更易 受到蚊蟲的侵擾。此外,一樓還最易遭盜竊。
二層
優:相對一樓來說比較安全,尤其是對那些有小孩的家庭而言,更是如此。
劣:和一樓的不足之處一樣,二樓的樓層也稍低了一些。
三層
優:綜合各方面因素,如果是普通老式的五、六層樓高的住宅,三層是最理想的。
劣:一般老式樓房沒有電梯,人可以很輕松地爬三層的樓梯,但若是抬洗衣機、沙發等,就沒那麼簡單了。
四到七層
優:從環境的角度來看,安全性最好。
劣:如果沒電梯,老人上下樓是個難題。
㈨ 四層辦公樓首層平面圖
樓主是需要裝修辦公樓嗎?可以找我們,我公司專業做辦公寫字樓裝修設計------大澤天成裝飾,資料上有我們的聯系方式!
㈩ 4層街道房屋最佳設計圖紙
建房需要准備的參考資料明細單。擬定一份計劃書,大致的內容如下:一,提供地形的長寬尺寸,以及周邊道路及建築的布置等相關條件,最好附圖。二,草擬一份設計條件如下: 1、地塊的修建建築如何退讓(這個是有地方規定的),也就是修建紅線的范圍 2、建築高度層數以及建築結構形式的具體要求,比如帶不帶閣樓呀,或者採用混凝土框架架構或者採用磚混結構呀等等,這個條件也會很大程度上決定你的資金投入,不說清楚人家就沒有辦法設計是不是。 3、人口的日常需要,包括家裡有幾口人?他們分別的房間是不是都有不同的朝向需要,這其中就包含樓梯等交通組織和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比方老年人在底樓么?需要朝南么?需要臨近衛生間么?還是單獨有衛生間等等。包括小孩子是否需要學習房,或者家裡是否需要儲藏間等等。你的這個需要描述的越細,那麼建築設計的結果就越接近你想要的結果。 4、不常發生的需求的考慮等等,比如要不要設置客房啊,還有要不要結合當地風俗設置一些名堂或祖堂等等,都需要明確呀。 5、經濟指標的明確,或者說你想要房間大點還是小點,面積大概多少,都有個大致的描述,畢竟是自己要修房子,設計是為了給你最終花錢修房子做一個提前的指導,所以面積指標最好能夠明確,設計才好做的如你所願啊。三,投資的情況,這個也很重要,花多少錢,辦多少事,好鋼用在刀刃上,這個東西要提前計劃好,做到心裡有數,花錢不亂,既不超支,也不縮水。我的QQ空間相冊和網路空間《燦爛的陽光》空間相冊中有幾百套漂亮的房屋設計圖。到我的團隊公告中找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