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割地文字圖片

割地文字圖片

發布時間:2022-05-18 13:25:48

1. 楚懷王為什麼那麼輕易就相信張儀割地的「諾言」

楚懷王為什麼那麼輕易就相信張儀割地的「諾言」?



秦國強大的國力,可以容許秦昭襄王無恥,違背諾言。但是楚國不行,楚國在被張儀欺騙以後,本來就已經得罪了其餘的山東諸國,後來因為自己太子殺人的原因,又得罪了秦國。可以這么說,此時的楚國已經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境地。

此時,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可以和秦國和好的機會,楚懷王自然是想要把握住的。

三、秦昭襄王年輕,應該沒有這么無恥

秦昭襄王扣押楚懷王的時候,乃是秦昭襄王八年,也就是說,當時的秦昭襄王也就二十幾歲,放在現在,也就是大學剛剛畢業沒幾年的年紀。年紀輕是有好處的,這會讓人放鬆對你的警惕。

楚懷王也是如此。他認為秦昭襄王還比較年輕,閱歷也不夠,應該不會如此無恥才對。然而事實證明,有些人在某一方面是有天賦的。而秦昭襄王無疑就是把無恥玩得很溜的人。

結束語

楚懷王一再被秦國欺騙,其實本質就是楚國太弱,秦國太強。否則,楚懷王直接不理這個盟約就是了。

2. 為一己之私割地的石敬瑭,是導致北宋腹背受敵的原因嗎

史學界不少學者都認為,缺少幽雲十六州的北宋先天不足,如同一個天生的哮喘病人,被人掐住咽喉,最終難免因呼吸困難而斃命。那麼幽雲十六州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又為何對北宋乃至後世整個中原地區影響深遠?說起來話就長了。

幽雲十六州的來龍去脈:割讓之痛

幽雲十六州,也稱燕雲十六州,幽指北京,雲指大同。從地理位置上看,幽雲十六州主要分布在當今的京津冀及山西北部。這里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說白了,就是漢人阻擋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由於地勢險要,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上圖為傳說中的耶律阿保機畫像

阿保機死後,其子遼太宗耶律德光繼續對外擴張,不久便得了一個「大便宜」。後唐大將石敬瑭受到李氏皇族的猜忌,搞起了內訌。石敬瑭為圖自保,也為奪權,主動向契丹求援,並許諾稱臣割地。

在耶律德光的幫助下,石敬瑭建立了後晉,尊稱遼國皇帝為「父皇帝」,而自己則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幽雲十六州也作為「承諾」割給了契丹族。這一割就是430年,直到明朝朱元璋派明將徐達、常遇春北伐才收復此地。

3. 《南京條約》具體內容是什麼

《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

1、割香港島給英國。(喪失領土主權)

2、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人在通商口岸設駐領事館。(喪失貿易主權)

3、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2100萬元的成分是: 600萬賠償鴉片,300萬償還英商債務,1200萬英軍軍費。(大量白銀外流)

4、英國在中國的進出口貨物納稅,中國與英國共同議定。(喪失關稅主權)

5、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與中國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喪失貿易主權)

(3)割地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南京條約》簽訂的影響有:

1、《南京條約》為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與作為附約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產生重大歷史影響。

2、從社會性質上看,《南京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政治上,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喪失了政治上的獨立地位。

4、經濟上,中國的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由於戰後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入侵而逐漸解體,中國經濟也逐漸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

5、依據革命史觀,隨著社會性質的改變,階級斗爭的形勢也發生了變化。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社會革命任務(革命對象)也發生變化,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

4. 尼布楚條約到底有沒有割地

有的。尼布楚條約(《尼布楚議界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簽定的第一份邊界條約,也是中國歷史上簽訂的第一份條約。條約明確劃分了中俄兩國東西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清政府同意把貝加爾湖以東的尼布楚之地劃歸俄羅斯。(面積在43.15萬平方公里)。
條約簽訂後的法律意義;這個條約肯定了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條約簽訂後,中俄兩國東段邊境地區相對穩定,兩國人民和平往來,貿易得到很大的發展。

1689年8月22日,清、俄兩國在尼布楚開始會談。清朝使團重要成員有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都統一等公佟國綱等,俄羅斯使團由御前大臣戈洛文、伊拉托木斯克總督符拉索夫率領。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權使臣索額圖和俄羅斯帝國全權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
條約內容以滿、俄和拉丁文三種文字簽訂。條約劃分了中俄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仍屬於中國領土,但同時清政府同意把大片土地割讓給俄羅斯。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與外國劃定邊界的第一個近代主權國家間的條約。簽訂這個條約的中國政府是清朝廷,但使用的國名是中國。比如中國首席代表索額圖的全銜是:「中國大聖皇帝(lim gurun i enringge hūwangdi)欽差分界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就是說,他是中國皇帝欽差,行使中國主權。《尼布楚條約》對疆界劃分與兩國人民歸屬的稱謂,使用的是「中國」與「中國人」來稱呼。這是以國際條約的形式第一次將「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的專稱。

根據此條約,俄國全部佔領黑龍江流域的陰謀破產,但與大清帝國建立了貿易關系。此條約以外興安嶺和額爾古納河為界劃分俄國和中國,但沒有確定外興安嶺和烏第河之間地區的歸屬,因為外興安嶺在烏第河源處分成南北兩脈,南脈在河南入海,北脈沿北海上行在白令海入海。清朝所提的是烏第河以北、北主脈往南的地方屬於爭議地區,回去稟報後再議。
1693年,俄國派使節赴北京覲見要求通商,由於其使節行三拜九叩禮,康熙皇帝非常高興,特准俄國在北京建「俄館」,每三年可以派200人商隊入京逗留80天,其他國家不得享受此待遇。
1858年的璦琿條約和1860年的北京條約取代此條約,確立了俄國和中國的現代疆界。

這個條約的簽訂,是中方做了無原則退讓的產物,索額圖把貝加爾湖以東,原屬中國的尼布楚富庶地區拱手送給了俄國,造成了重大國土損失。再者,該條約還明確將北諾斯山與南支之間北到北冰洋、東到白令海峽,包括勘察加半島和整個烏第河流域在內的廣袤疆域,定為待議地區,其面積不小於300萬平方公里,甚至更大。但是世界政治格局巨變,時至至今,不僅從未再議,而且也永遠無法再議。所以,中俄尼布楚條約,是一部失地條約。
這個條約以近代主權國家之間的條約形式,從法律上確定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其享有充分的主權。(而非古代粗淺的勢力范圍劃分,是受國際法和國際公約保護的領土主權)
中華歷史上第一次以近代主權國家「中國」的身份站上國際舞台。
條約簽訂後,中俄兩國東段邊境地區相對穩定,兩國人民和平往來,貿易得到很大的發展。

尼布楚條約為什麼割地呢?原因有兩點:
一、尼布楚條約簽訂之前,清政府剛剛完成了對國內三藩的平定工作,軍隊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是疲憊的,國家的實力因為三藩之亂的影響也有所下降,這個時候清政府西部的准噶爾發生了叛亂,清政府不想與沙俄在北方邊境的問題上長期的糾纏不休,希望能夠盡快的解決與沙俄之間的領土爭議問題,從而可以騰出手來去征討准噶爾叛亂,而沙俄看到了清政府這一點,於是將其作為了有利於自己的談判砝碼。清政府為了盡快的解決與沙俄的領土爭議,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割讓了額爾古納河到貝加爾湖的領土。
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凡事談判結果都是不確定的,在談判過程中影響談判結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談判的背景,談判的代表的能力等等,進行尼布楚條約簽訂之前的談判的時候,清政府派出的全權代表是索額圖,由於索額圖的談判技巧以及能力問題,導致了談判的第一、第二、第三方案都沒有能夠實現,最終獲得了割地換和平的後果。
中俄尼布楚條約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它阻止了俄國向東方的侵略擴張。現在,中方一般認為《尼布楚條約》是兩個主權國家的正常邊界條約,是平等條約,對於維護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而俄方一般認為這個條約對俄國不利,屬於不平等條約。
尼布楚條約性質也存在著負面的評價,這個條約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不利於中國,因為中國讓出了從額爾古納河到貝加爾湖的領土,因此這個條約是一個對中國非常不利的條約,從此開啟了清政府割讓土地的先河。其實以當時清的國力,本應能夠將沙俄侵略者逐出國門,但是最終卻犧牲了一部分領土(貝加爾湖以東原屬中國的尼布楚土地)。所以對於中國來說尼布楚條約性質應該是屬於一個損害了中國利益的不平等條約,雖然中國戰勝了,但是從雙方在尼布楚條約的規定來說,尼布楚條約是一個讓俄國獲得了實惠的條約。

5. "地"字筆順筆畫順序

"地"字筆順筆畫順序共6劃,橫、豎、提、橫折鉤、豎、豎彎鉤。

6. 割地時九龍司與香港島的最大區別是什麼,請詳細一點

歷史沿革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迫清政府於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於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區。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英國逼迫清政府於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重大歷史事件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7. 割地的條約有哪些

《南京條約》: 割香港島;
《北京條約》:開天津、割九龍。
《馬關條約》:台灣、澎湖列島
《璦琿條約》: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

8. 地字怎麼組詞

地字多做名片語詞,根據不同的意思組詞如下:

1、本義,名詞:遠古的簡單墓穴。

組詞: 墳地、 墓地 、祖地、告地、做地等。

2、名詞:人類居住的星球上生物棲息的廣大疆野。

組詞:地板、地基、地面、地表、地產、地力、地帶、地域、地道、地洞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 李白《靜夜思》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8)割地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地,元氣初分,輕清陽為天,重濁陰為地。萬物所陳列也。從土,也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地,宇宙間渾沌的元氣初分之時,輕清的陽氣上升為天,重濁的陰氣下沉為地。地是萬物陳列的所在。字形採用「土」作邊旁,「也是聲旁。

組詞解釋:

1、地板

拼音:dì bǎn

意思:即房屋地面或樓面的表面層。由木料或其他材料做成。

例句:趙樹理 《地板》:「農會主席給他解釋了一會,區幹部也給他解釋一會,都說糧食是勞動力換的,不是地板換的。」

2、地基

拼音:dì jī

意思:是指建築物下面支承基礎的土體或岩體。

例句:趙樹理 《三里灣》五:「至於開渠用私人的地基問題,也正是今天晚上要談的問題。」

3、地面

拼音:dì miàn

意思:多指建築物內部和周圍地表的鋪築層,也指樓層表面的鋪築層(樓面)。在通俗意義上,大地的表面積為底面,與天空相對。

例句: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九:「 元茂屯 的自衛隊留下十二棵大槍,保護地面,其餘都歸 馬連長 帶走。」

4、地帶

拼音:dì dài

意思:是具有獨特的天然邊界的區域,是具有某種性質或范圍的一片地方。

例句:峻青 《不盡巨濤滾滾來》:「不僅只是民兵,而且所有在戰爭地帶的人民,全都捲入了這個轟轟烈烈的運動當中。」

5、地域

拼音:dì yù

意思: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間,是自然要素與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綜合體。一般有區域性,人文性和系統性三個特徵。

例句:魯迅 《書信集·致章廷謙》:「敝寓地域之水電權,似已收回,現在每月須吃海潮灌在水中的自來水一回,做菜無須再加鹽料。」

9. 這張圖反映了什麼歷史內容,簡要概括。50-100字

八國聯軍侵華,1900年(清光緒26年),英國、美國、法蘭西、德意志、俄羅斯、日本、奧匈帝國、義大利等國派遣聯合遠征軍,為鎮壓中國義和團運動而進入中國所引發的戰爭。慈禧6月21日對11國宣戰,義和團和清軍圍攻圍困使館區,導致這場侵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奸 淫 搶 劫,無數村鎮淪為廢墟,清宮無數文物珍寶被洗擄一空。

10. 什麼是電路中的割地pcb板上的

一般在電源類或者信號類的線路板上使用的比較多(比如示波器,信號源,開關電源)

意思就是一般把數字側的地和模擬側的地分開,不讓它們糾纏到一起。(是真的把PCB板割掉)

引用一張圖片給您看

http://wenku..com/link?url=_z6EK669EF6rf_57cgGWsnn_

另外附上原文文庫中的地址,如有疑問請追問

希望可以幫到您

閱讀全文

與割地文字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適合男生的襯衫圖片 瀏覽:489
兒童帥氣頭型男生圖片 瀏覽:524
帆布鞋絲襪女生圖片 瀏覽:729
動漫二次元圖片女 瀏覽:716
紙折衣服步驟圖片大全 瀏覽:461
衣服上的小飾品圖片 瀏覽:301
簡單的玩具圖片大全視頻大全 瀏覽:872
貓撲大雜燴怎麼顯示圖片 瀏覽:983
動漫人物熱吻動態圖片 瀏覽:91
男生陽光系頭像圖片 瀏覽:752
word不能插入聯機圖片 瀏覽:868
為什麼微信的圖片打不開怎麼辦 瀏覽:12
印章簡單的圖片大全 瀏覽:569
如何用os把圖片上的字加粗 瀏覽:957
太陽圖片可愛 瀏覽:754
word里圖片怎樣能不單獨占行 瀏覽:340
女孩誘人內衣圖片 瀏覽:756
圖片如何裝特效 瀏覽:405
鏟車小型價格圖片 瀏覽:775
怎樣拍淘寶衣服圖片 瀏覽: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