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穀雨節氣都有什麼花卉
每年的4月19號是春天裡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穀雨之後,意味著天氣回暖加快,到了種谷移苗的最佳時機。這個節氣最大的特點就是雨量大。在這個節氣里的花卉,都是比較耐澇的花卉品種,如佛甲花,鬱金香,薰衣草,美人蕉,金光菊等等。
佛甲花,在每年的四、五月份開花。開著黃色小花的佛甲草,可以成叢地生長在貧瘠的土壤中,適應性極強,耐乾旱,耐寒。就算氣溫高達50度以上,就算連續近一個月不下雨,它也能照樣生長。
鬱金香,具有三、四月份開花的特性。耐寒性很強,可適應零下14度的低溫。現在鬱金香已經培育出了八千多個品種,常見的有150多種,這是一種高貴的花卉,常被用來作大型慶典、高檔花境、高規格禮儀用花。
薰衣草,它以其芳香的氣味而著名,藍紫色的小花優美典雅,而且它還很耐寒,在每年的四至六月份開花。
美人蕉,花大色艷、植株高壯,常成為裝飾園林景觀的搶眼材料。而且多年生花卉的它,栽培起來還比較容易。除了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之外,美人蕉還可以吸收有害氣體,凈化環境。
金光菊,花期從二月份一直能延續到九月份的金光菊,總是顯現出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由於它長得有些像小型的向日葵,因此,人們也叫它假向日葵。適合公園等公共場所的景觀布置。
⑵ 穀雨節氣花性是什麼花
穀雨花即「花中之王」牡丹花。
穀雨前後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我國民間有「穀雨過三天,園里看牡丹」、「穀雨三朝看牡丹」等說法,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每逢穀雨時節,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四川彭州等地都有觀賞牡丹的盛會,及至入夜,觀游一天的人們便懸燈宴飲,花意盈盈,人們稱之為「牡丹花會」。
⑶ 穀雨三朝看牡丹,牡丹為何又叫「穀雨花」
清明穀雨之間是牡丹開放的季節,因此,牡丹又有一個別稱,叫做「穀雨花」,它色澤艷麗,玉笑珠香,富麗堂皇,素有 花中之王 的美譽。
3.牡丹又被譽為花王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一首詩中說:「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在晚清,牡丹曾被視為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花卉中的第二大。它是中國特有的木本珍稀花卉,具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它在中國被廣泛種植,並長期被引進到世界其他地方。牡丹被譽為花王,有著豐富的文化和繪畫作品。
它是中國特有的木本珍稀花卉,它在中國被廣泛種植,深受人們喜愛。
⑷ 穀雨是賞什麼花的最好節氣
穀雨前後也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穀雨三朝看牡丹」,賞牡丹成為人們閑暇重要的娛樂活動。至今,山東、河南、四川等地還於穀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游樂聚會
⑸ 有關穀雨的傳說
有關穀雨的傳說:
1、在民間傳說中,穀雨的由來還與倉頡有關。軒轅黃帝時,倉頡是一位才能出眾的史官,最初以結繩記事。有一次,他跟隨獵人外出狩獵,獵人指著地上的各種野獸的蹤跡向倉頡講解,如何據此判斷野獸的去向。
倉頡受到啟發,依類象形創造出文字。當時天下正遭受災荒,倉頡造字感動了上天,就下了一場特殊的「雨」,落下數不清的穀米糧食,後人就把這一天叫做「穀雨」。相傳,他去世後被安葬在家鄉。此後每逢穀雨,當地會舉行拜倉頡的廟會等活動以示紀念。
2、傳說在唐代高宗年間,有位叫穀雨的年輕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鄉曹州發大水,他憑借著這個本領救出了村民,還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一顆牡丹花,並拜託一位花匠師傅好好地栽養。
幾年後,穀雨的母親得了重病,穀雨一邊要照顧母親,一邊要做事,很是辛苦,這時有位美麗的女子出現在他的家裡,並每天都來照看他的母親,穀雨與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穀雨想提出與這位姑娘成親的時候,卻得知這位美麗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幾年前他救起來的那顆牡丹。
牡丹仙女約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門去安家。」後來,牡丹花仙的仇人禿鷹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為其釀造花蕊丹酒醫病。牡丹姐妹不願取自己身上的血,釀下丹酒供惡賊飲用,卻被禿鷹抓走關押。
穀雨歷盡艱險,在自己生日那天,終於闖入魔洞戰勝禿鷹,救出了眾花仙。當大家准備回家時,尚未咽氣的禿鷹一支暗劍刺中了穀雨。牡丹修女惱怒萬分,拿起穀雨的板斧,將垂死掙扎的禿鷹砍成了肉泥!回轉身來,抱起穀雨的屍體,泣不成聲。
穀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這些花朵們的生命。從此,在穀雨死的那一天,天空就會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會開放,以此來紀念穀雨。
穀雨的習俗
1、喝穀雨茶
穀雨茶就是穀雨這天採的鮮茶葉製成的茶葉,而且要上午採的。穀雨茶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香氣宜人。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2、賞牡丹
「穀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稱為穀雨花、富貴花,穀雨時節賞牡丹已綿延千年。清顧祿《清嘉錄》曰:「神祠別館築商人,穀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無國色,錦棚只護玉樓春。」至今,山東菏澤、河南洛陽都會在穀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觀賞遊玩。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穀雨習俗知多少:與倉頡有關?張貼「穀雨貼」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二十四節氣之穀雨
⑹ 穀雨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
01 關於穀雨的來歷,據《淮南子》記載,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穀米,因此後人把這天定名穀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穀雨節氣的風俗有祭倉頡、“吃春”、賞牡丹、喝穀雨茶、祭海、走穀雨、穀雨貼、賞花等。
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關於穀雨的來歷,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穀米,因此後人把這天定名穀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有利於谷類農作物的生長。
穀雨節氣的風俗:
1、祭倉頡
清明祭黃帝,穀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據《淮南子》記載,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當天下了一場穀子雨。倉頡死後,人們把他安葬在他的家鄉——白水縣史官鎮北,墓門刻了一副對聯:“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每年的穀雨,“倉頡廟會”都會在陝西白水縣如期舉行。
2、“吃春”
穀雨前後,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人們把春天採摘、食用香椿說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為紫椿芽、綠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鮮椿芽中含豐富的蛋白質、胡蘿卜素和大量的維生素C,其葉、芽、根、皮和果實均可入葯,具有健胃理氣,止瀉潤膚等多種功效。
3、賞牡丹
“穀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稱為穀雨花、富貴花,穀雨時節賞牡丹已綿延千年。清顧祿《清嘉錄》曰:“神祠別館築商人,穀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無國色,錦棚只護玉樓春。”至今,山東菏澤、河南洛陽都會在穀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觀賞遊玩。
4、喝穀雨茶
福建的茶農們說,真正的穀雨茶就是穀雨這天採的鮮茶葉製成的茶葉,而且要上午採的。穀雨茶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香氣宜人。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5、祭海
穀雨節也叫做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在中國北方沿海一帶,漁民們過穀雨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海祭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海神廟、娘娘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場面十分隆重,這一習俗在今天膠東榮成一帶仍然流行。
6、走穀雨
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7、穀雨貼
穀雨貼,禁殺五毒,穀雨以後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凶納吉的祈禱。這一習俗在山東、山西、陝西一帶十分流行。舊時,山西臨汾一帶穀雨日畫張天師符貼在門上,名曰“禁蠍”。陝西風翔一帶的禁蠍咒符,以木刻印製,可見需求量是很大的。其上印有:“穀雨三月中,蠍子逞威風。神雞叼一嘴,毒蟲化為水……”畫面中央雄雞銜蟲,爪下還有一隻大蠍子。畫上印有咒符。雄雞治蠍的說法早在民間流傳。山東民俗也禁蠍。清乾隆六年《夏津縣志》記:“穀雨,硃砂書符禁蠍。”“禁蠍”的民俗反應了人們驅除害蟲及渴望豐收平安的心情。
穀雨貼,屬於年畫的一種,上面刻繪神雞捉蠍、天師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還附有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穀雨三月中,蛇蠍永不生”、“穀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劍,單斬蠍子精”等文字說明,寄託人們查殺害蟲、盼望豐收、安寧的心理。
8、賞花
穀雨前後也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穀雨三朝看牡丹”,賞牡丹成為人們閑暇重要的娛樂活動。
⑺ 穀雨的習俗有哪些
穀雨習俗
一、禁蠍咒符
過完了這個節氣,我們就真的要和春天說再見了。
穀雨時節,氣溫雖然轉暖,但早晚仍較涼,提醒大家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
⑻ 「穀雨」是什麼意思含義是什麼
釋義: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四月19、20或21日
注音:gǔ 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