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跪求一些秦國旗幟的圖片
中國古代沒有統一的軍旗。一般都是在軍旗上寫官職和姓氏。因為在那種冷兵器時代當戰斗開始後,根本沒辦法有效的指揮。所以用旗幟做號令。在混戰開始後,各部曲要看著自己軍官的旗幟移動。眾軍官又要隨時留意中軍的旗號變更,接受命令。旗幟一旦被奪,兵荒馬亂中,這一部曲就很容易陷入混亂。所以奪旗和斬將是同樣的功勞。秦國色尚黑,應該是寫名姓的黑邊旗。如果都是一個旗一定會大亂的。玄龍旗說法不可靠。因為龍在那個時候並沒有後代那麼受推崇。戰國深受周的影響,他們推崇的是鳳。而且皇帝自稱天子,從不拿龍自比。那個時代還流傳了那個學習屠龍術的笑話。可見龍在那時候地位並不高。從漢朝之後才有人把龍當回事。就算旗幟上有動物也應該是燕子,即玄鳥。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
㈡ 國民黨旗,黨徽圖片
國民黨旗:辛亥革命時期制定的第一面旗幟。由興中會會員陸皓東設計。後來由繼承興中會的中國國民黨沿用為黨旗至今。旗面作藍色,以示青天;旗中置一射出叉光的白日圖案。「青天白日」是中國國民黨黨徽。1925年後國民政府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中華民國國旗。
1895年興中會為發動廣州起義,曾議決以此旗取代清政府的黃龍旗。因廣州起義在爆發前遭清政府破壞,旗未使用。1900年惠州起義首用此旗為標幟。其後尢列在南洋創立中和堂,各會所均懸此旗。當時旗上所列叉光多少不一。後經孫中山解釋,稱叉光代表地支之數,應排作十二,以代十二時辰。自此成為定製。
1914年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後將此旗作為黨旗。國民黨沿用至今。
中國國民黨黨徽圖片為革命黨人陸皓東於1893年所設計(原創稿),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民族+民權+民生之三民主義。青天象徵中華民族 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白日象徵光明坦白、大公無私的純正心地與思想。 十二個時辰,比喻「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即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四維八德」。
㈢ 誰有中華民國的井字旗圖片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49802&uid=122114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hl=zh-CN&q=%E9%87%91%E7%93%9C%E9%92%BA%E6%96%A7%E6%97%97&um=1&ie=UTF-8&sa=N&tab=wi
㈣ 古代蜀國的國旗長什麼樣的(圖片)
額,我只知道出征的時候隊伍里打著的旗幟
不過現在電視劇誤人啊,劉備自稱是漢皇室血脈,當時打的是蜀漢,最多簡稱漢,蜀只是地域名,旗幟只能寫漢吧,反正電視劇..
㈤ 春秋戰國七國的旗幟帶圖的
戰國時期,陰陽家學說甚盛,各大戰國的旗幟顏色與服飾主色都是極有講究,有據而定的。講究的依據就是該國的天賦德命。陰陽家認為,任何一個王朝和邦國,都有一種上天賦予的德性,這種德性用五行來表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德性。這個國家與王朝的為政特點,必須或必然的與它的德性相符合,它所崇尚的顏色即國色,也必須與它的德性相符合。惟其如此,這個國家才能在上天佑護下安穩順暢的運行。
黃帝政權是土德,就崇尚黃色,旗幟服飾皆為土黃。夏王朝是木德,崇尚青色。殷商王朝為金德,其興起時有白銀溢出大山的吉兆,是以崇尚白色。周王朝為火德,先祖得赤烏之符,自然便崇尚紅色。當時天下對這種五德循環說無不認可,立政立國之初,便已經確定了自己的德性。七大戰國更是無一例外。
魏國從晉國而出,自認承繼了晉國正統,而晉國是王族諸侯,當然是周之火德,魏國便承繼火德,旗幟服飾皆尚紅色。
韓國也出於晉國,但為了表示自己有特立獨行的德性,便推演出木德,旗幟服飾皆為綠色。趙國亦出於晉國,卻推演出更加特殊的「火德為主,木德為輔,木助火性,火德愈烈」的火木德,旗幟也就變成了七分紅色三分藍色。
趙國亦出於晉國,卻推演出更加特殊的「火德為主,木德為輔,木助火性,火德愈烈」的火木德,旗幟也就變成了七分紅色三分藍色。
齊國較為微妙,論發端的姜齊,並非周室的王族諸侯。且春秋中期以前的天下諸侯,尚沒有自立國德的僭越行為,所以姜齊仍然以天子德性為德性,旗幟服飾皆為紅色。即或稱霸天下的齊桓公,也是尊王的,自然也是紅色。但到了田齊時代,戰國爭雄,齊國既不能沒有自己的天賦德性,又不能從傳承的意義上接受火德,於是齊國推演出「火德為主,金德為輔,金煉於火,王器恆久」的火金德,旗幟服飾變成了紫色。
楚國是蠻夷自立而後被冊封,很長時間里楚國是旗有五色而服飾皆雜,中原諸侯嘲笑楚國是「亂穿亂戴亂德性」。進入戰國,楚國便推演出「炎帝後裔,與黃帝同德」的土德,旗幟服飾變成了一色土黃。
燕國是正宗的王族諸侯,承繼火德順理成章天下沒有非議。然燕國久處幽燕六百年,對周室王族不斷衰敗的歷史刻骨銘心,獨立之心萌生已久。燕國公族認為,先祖的火德已經衰敗,作為王族旁支後裔的燕國若承繼火德,這把火必然熄滅,要興盛,須反其道而行之,於是推演出「燕臨北海,天賦水德」,確定了燕國的水德。燕國之水是煙波浩淼的藍色大海,於是燕國的旗幟服飾就選定了藍色。
秦國沒有確定宣示自己的德性,但卻是舉國尚黑,令列國百般嘲笑,說秦國蠻荒之地不懂王化。秦國卻是不理不睬,依舊黑色不改,在戰國眼裡成了一個乖戾怪誕充滿神秘的西部邦國。
㈥ 急!!!!!漢朝的旗幟是什麼樣的
公元前209年10月,劉邦起義時,在沛縣「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而釁鼓旗,幟皆赤。由所殺蛇白帝子,殺者赤帝子,故上赤.」這說明當時劉邦的軍隊的旗幟是紅底白字。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整頓編制,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
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之制確立。滿洲(女真)社會實行八旗制度,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使其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6)旗的古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八旗起源
八旗制度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結伴而行的狩獵活動因人數增多而需統一指揮,其指揮者稱為牛錄額真,這個多人集體即稱為牛錄。
女真人在對外防禦與征伐過程中採取了以牛錄額真統領牛錄的組織形式,從而牛錄組織具有了軍事職能。為便於統一指揮大規模的圍獵或作戰,需將若干個牛錄組成一個更大的單位,以旗幟為標志作導引而不使方位錯亂。
旗幟在滿語中稱為「固山」,因而這個高於牛錄的最大的單位即稱為固山,漢語稱「旗」。
㈦ 世界國旗圖片及中文名稱
1、澳大利亞國旗
又稱澳洲「米」字旗,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深藍色旗面。左上角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旗,表明澳大利亞聯邦與英國的傳統關系。
靠旗桿側上角有英國米字旗,靠旗桿側下部有一顆白色的七角星,大七角星象徵著組成澳大利亞聯邦的六個州和聯邦區。
其餘部分有四顆較大的白色七角星與一顆較小的白色五角星,代表的是太平洋上空的南十字星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利堅合眾國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旗
㈧ 什麼國家的旗
圖片麻煩發一下,旗,讀作qí,是形聲字,"㫃(yǎn)"為形旁,"斤"為聲旁。"斤"也表意,表示征伐。現代漢語已將"旗"歸為"旗"的異體字。"旗"本意是古代的一種帶鈴鐺的旗幟,上面有龍的圖案,這個義項的"旗"不能寫作"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