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喪事謝帖範本
喪事謝帖範本:
1、謝 帖
家父長逝,舉家致哀!長跪不起,逝者不歸。承蒙屈駕弔唁,人子實不敢當,千言難表,萬般感謝!
孤子****** 叩謝
**年**月**日
(註:「孤子」指喪父,「哀子」指喪母,「孤哀子」指父母皆喪。
先喪母再喪父------哀孤子*********叩謝
先喪父再喪母------孤哀子*********叩謝)
2、謝 帖
先生(女士)
嚴父謝世,承蒙您的關心和弔唁,鼎力相助。使吾父安然歸山,濃情厚意,吾輩不勝感激。
謹此致謝。
男*** 媳***
孝 女*** 婿***
禮幣(
3、謝 帖
先考於**年(農歷)**月**日辭世,享年**歲,居喪之日,蒙君躬臨弔唁,惠賜賻金,隆情厚誼,令孤子闔家存歿感激,喪葬如儀,亡靈已安,孤子重孝在身,難以登門叩謝,特遵慈母之命,奉上此貼,跪叩致謝。
領 謝 孝子*** 泣拜 孝孫*** 泣拜 孝曾孫***泣拜 拭淚稽首
(註:「孤子」指喪父,「哀子」指喪母,「孤哀子」指父母皆喪。
先喪母再喪父------哀孤子*********叩謝
先喪父再喪母------孤哀子*********叩謝)
② 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分別是什麼意思
每年祭祀之時,我們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看到墓碑,這是一種流傳了幾百年的一種農村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在這些墓碑之上我們會經常看到「故、顯、考、妣」這幾個字,如果沒有認真了解這種文化或者看過這方面的歷史的話可能你會覺得很費解。其實「故、顯、考、妣」這幾個字是分別代表著墓主的一種身份,以及和立碑人的關系。
最後我們說「考」和「妣」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其實是有一定聯系的。其實這「考」字指的是父親,而「妣」就是指的母親。這兩個字其實就是在說明這是墓主的兒女來給他們的父母立的碑,也是用一個字就說明了一種親屬關系,很是精妙。現在因為很多人都不了解這兩個字,所以也有用「父」和「母」代替的,這樣會更加直觀。
墓碑是一個很莊重的物件,在一個小小的地方上記錄一些關系和身份,這也是一種藝術和文化的體現。
③ 求所有東巴文字的圖片!!!
圖片http://ke..com/pic/16/11477461948231851_small.jpg
http://ke..com/pic/34/1152367307947453_small.jpg
http://ke..com/pic/4/11524652055663109_small.jpg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祖先勞動、生息、繁衍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生活在我國雲南省麗江地區的納西族就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他們不僅善於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而且還創造了自身獨特的民族文化——東巴文化。
一、 東巴文化(一)
麗江是中國少數民族納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中國唯一一個納西族自治縣,她是雲南省獨具特色的旅遊景區,這里美絕人寰的自然景觀以及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的麗江古城,吸引著日益增多的國內外遊客,獨特而豐富的納西族東巴文化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 東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樣,也是一種宗教文化,是由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東巴文化的主要傳承者--東巴,意譯為智者,是納西族最高級的知識分子,他們多數集歌、舞、經、書、史、畫、醫為一身。
東巴文化包括圖畫象形文字,包括東巴經還有東巴畫,東巴舞蹈、東巴音樂,還有東巴的各種道場就是祭祀活動,這部分也包含有民族心理素質的很多內涵在里頭,所謂東巴文化就是指的這么一個文化體系。
東巴文是一種十分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從文字形態發展的角度來看,它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象,後來有了紙,才把這些符號圖象寫在紙上。由於東巴才掌握這種文字,故稱為東巴文。東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是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發展的「活化石」。
東巴經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活著的象形文字了,它現在被統稱為是納西古代社會的網路全書,因為它牽涉到方方面面,就是歷史,政治,天文地理呀,還有文學藝術呀,宗教啊,人類學,甚至於醫葯,還有生產生活方面的許許多多知識,當然也有很多神話故事.
據不完全統計,東巴象形文字共有1700多個,它集書畫於一體,線條流暢,筆法簡練,色彩鮮艷,而且目前很多東巴仍然在使用這些文字。
東巴文字,由於人類造字尊重意識,或者叫做仿造,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的,文字無非就是記錄語言的一種工具。人在觀察事物的時候,把它記錄下來了,開始的時候就是有圖畫,現在我們的東巴文裡面有很多的圖畫字,一幅圖畫就是一個故事,也是一個約定俗成固定的一個內容,大家一看這個畫就知道它是指什麼事情,所以由於圖畫字,人們在觀察,比如說我們漢字,因為是在平原裡面看那個『山',是一個山,一個山的,所以他寫字呢,就有三個山頭,但是納西族它生活在山區里頭,他一出門就是大山,所以他造字的時候,就是只有一個『山',就是這么個意思,像漢字的門字,有兩扇門,納西族只有一個門,所以他造字的時候看到的只有一個門,與他所處的環境是有關系的,所以他在造字的時候看到什麼就畫下了什麼,逐步用圖畫從繁到簡,就把它減少了,形成約定俗成的一種筆畫,固定的形式,它屬於這樣造字的范圍,所以東巴文它是通過圖畫到文字發展起來的。我們用漢族的話說叫書畫同源。
隨著納西族社會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在明末清初,麗江的一些東巴,又創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東巴什羅後代弟子創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對東巴文的改造和發展。
麗江東巴文化學者蘭偉:「象形文字從它的造字以及整個發展的情況來看,它是從圖畫逐步發展演變成現在的東巴文字,所以現在的東巴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每一個東巴文字都是很美的一幅畫。」
知識點滴:納西族,自稱「納」,「納西」,「納汝」。晉、唐史籍稱「摩沙」或「摩些」。分布在雲南麗江、中甸、維西、寧蒗及四川鹽源、鹽邊、木里等地。語言屬漢藏語系或藏緬語族彝語支。
二、納西族服飾
納西族不僅有自己的獨特文化,而且他們的服飾也是多姿多彩、個性鮮明的,這主要體現在納西族婦女的服飾上。
納西族居住的川滇交界地區,群山聳峙,平均海拔約2700多米,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宛若晶瑩的玉屏,矗立在麗江的北部和中甸的東南部。納西族共有24萬多人,分布於雲南省的西北部和四川省的西南部,麗江縣約有17萬人,是納西族主要的聚居區。
披星戴月的納西婦女是麗江古城的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她們健壯爽朗、熱情質朴,以勤勞能幹著稱,就像她們所穿的羊皮披肩上那七個刺綉圓盤所象徵的一樣,肩擔日月,背負星星,俗稱「披星戴月」,象徵著納西族婦女的勤勞。她們日夜操勞,幾乎擔負了所有的家務勞動。
古代的納西族人民為了適應高原地區的農牧生產,一般以自織的麻布或粗棉布做衣料,男穿短衣、長褲,女著短衣、長裙。無論男女,大都不穿鞋襪,束花布腰帶,外披一塊羊皮或毛氈。納西族婦女身背的羊皮披肩,既有裝飾作用,也有實用價值,她們運送重物主要靠肩背,這時披肩可以起到保護背部的作用。後來由於受漢族的影響,男子服飾與漢族的基本相同。婦女服裝,除個別地方仍保持穿裙的習俗外已改穿長褲,但整個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她們身穿大褂,外加坎肩,著長褲,腰系多褶圍裙,在勞動或出門時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製作的非常精巧,在肩部綴有兩個大圓布圈,背上並排釘著七個小圓布圈,較為通常的說法是代表「七顆星星」。
據說圓布圈上用絲線所綉的是精美的星圖,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傳說上古一位勤勞能幹、聰明美麗的納西姑娘英古與旱魔搏鬥,奮戰了九天,最後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為,把雪精龍制服旱魔吞下的七個冷太陽捏成七個圓星星,鑲在英古的頂衫上,以後納西姑娘模仿英古,將七星圖案釘在披肩上,象徵披星戴月,勤勞勇敢。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納西族自古將青蛙視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難,因此那些圓形圖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種青蛙圖騰崇拜的歷史遺痕。
三、東巴文化(二)
舞蹈是納西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有很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舞蹈。東巴舞就是納西族的古典舞蹈,它表現了古代納西人同大自然和社會邪惡勢力的斗爭。
納西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稱。唐代和元代的志書就有「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飲酒歌舞」,及「男女動數百,各執其手,團旋歌舞以為樂」的記載。目前廣泛在民間流傳和新發掘整理的舞蹈,有原始舞蹈、東巴古典舞蹈、組舞和新歌舞等幾類。「麥達蹉」和「熱熱蹉」等是詩、歌、舞三者合一的原始舞蹈。其特點是邊唱邊舞,以唱促舞,以舞助唱,唱完舞止;沒有樂器伴奏,人數、地點和場合不受限制,男女皆可參加。舞步簡單,一般是以右手搭左肩或手挽手,從右行進,漸成圓圈。
東巴舞是納西族的古典舞蹈,也是東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東巴祭司根據不同儀式,按照道場規則所跳的一種宗教舞蹈。東巴舞從形式上,似乎多是跳神驅鬼之類的動作,但實際上,大部分內容是表現古代納西人同大自然和社會邪惡勢力的斗爭。
它的舞蹈根據祭祀的內容有區別,比如說祭天,有祭天時候跳的舞蹈,祭風有祭風時候跳的舞蹈,比如說送葬,送葬的時候,又有送葬時候跳的舞蹈,它是有區別的。
東巴舞蹈素材的來源主要從民間,因為從民間舞蹈裡面把它吸收過來了以後,用在它祭祠的時候來跳,又加上有東巴教神韻的一些風格後,就變為東巴的舞蹈,它又有非常濃郁的民間性,本來東巴也是在民間,因為它沒有脫離他家庭,生產、生活一切跟民間的勞動者是一樣的,所以有很濃的民間性。
在用象形文字寫的兩本有關舞蹈的典籍《蹉模》中記錄了幾乎失傳的60個舞蹈的幾百種跳法。《蹉模》中的舞蹈可以分為動物舞、刀弓舞和大神舞等幾種類型。其中刀弓舞又包括刀舞、弓箭舞和赤腳舞。
弓箭舞是鎮邪的,所以他往天上打的時候就射惡神,往地下就是打惡鬼,所以他的方向就是朝天和朝地,他是這樣往上、往下,它就是這么兩個動作,另外就是朝四個方向,四個方向、方位的惡鬼,鬼還要分好鬼和惡鬼,神也有好神和惡神。
《氂牛戲老虎》是根據納西民間的一個典故改編而成的動物舞,舞蹈分為頌經、氂牛戲老虎等幾個部分。主要講述了兩只猴,分別代表人類最早的兩個家族,一族崇拜老虎、一族崇拜氂牛,兩家族為此發生爭執的故事。
在東巴舞中,有很多舞蹈都是模仿動物的動作而形成的。據《東巴舞譜》記載,納西最古老的舞蹈源於金色青蛙的跳躍。如今在麗江西北部山區仍然保留著一種古老舞蹈《勒巴舞》。據《呂氏春秋》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歌以歌八厥」。而《勒巴舞》最顯著的特點也是拿著牛尾巴跳的,它分別模仿大象、鷹、猴、蛙及虎,並使之形成了一套連貫的舞蹈動作。
四、東巴宮
作為東巴文化的主要部分,無論是文字、音樂還是舞蹈,它們的傳承和發展都離不開東巴,座落在麗江古城的東巴宮,更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個了解東巴文化的窗口。
東巴宮座落在麗江古城東大街,它的門樓上裝飾的是東巴的「五幅冠」,大門兩旁懸掛著東巴的木牌畫,東巴宮內別具一格的裝飾和文化活動更會讓您感受到東巴文化的魅力。
大研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以後,國內外的遊客都來了,東巴文化又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或者是它的內核部分,所以我們就企圖搞一個窗口,向外展示東巴文化的音樂舞蹈這一部分。
來到麗江的人們除了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以外,聽一聽納西古樂、看一看東巴舞蹈、了解一下東巴文化也成了他們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
整個東巴宮的布局,我們想突出納西族的特點,就是突出東巴的特點。主要是通過像東巴的經卷、文物、東巴的繪畫、祭祠用品、東巴的壁畫、浮雕等等這幾個方面來相對完整地介紹納西族的東巴文化的音樂、舞蹈這一塊,我們企圖加強它的文化氣氛,給大家有一種能相對直觀的了解納西族的音樂、舞蹈文化。
整個東巴宮就是一座小而全的民族文化藝術博物館,通過它可以欣賞到舉世無雙的東巴文化藝術,領略到真正的納西古樂以及民間歌舞神韻。
也是為了保護、弘揚我們民族的文化,在保護和弘揚里頭,在現在這個情況下,可能我認為挖掘整理跟保護是很重要的一塊,所以我們就集中了我們納西族的一大批民間舞蹈家、歌唱家、演奏家,還有老東巴,把他們集中在這兒,包括我這樣的人在內向他們學習,只有學習好了以後才能去傳播它,我們也強調這一點,就是一個民族他的文化消亡了,這個民族也就不存在了。
為了更好地傳播東巴文化,東巴宮組織了納西地區部分著名老東巴,民歌手和一些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礎上,以東巴文化藝術為主,挖掘整理了一批最富鄉土氣息和最有民族特色的精彩節目,節目新鮮神奇、雍容優雅、深沉浩遠、氣勢豪壯,深受國內外觀眾的歡迎。
五、東巴文化(三)
東巴畫是東巴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包括木牌畫、紙牌畫、布卷畫和經文畫幾大類,反映了古代納西族社會的各種世俗生活。
傳統東巴畫主要是東巴在做法事時製作和使用的,有布軸的神佛像畫、經書畫、木牌畫上的神、鬼、鳥、獸畫,以及大型布卷畫,民間還有反映生產和生活的裝飾畫,這些畫筆調粗獷、色彩濃艷、形象朴實生動。
東巴文化裡面的所有內容,包括經書,包括木牌畫、紙牌畫、神軸畫,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全是以繪畫的形式保留下來的、記載下來的,因為它本身洋洋萬卷的經書,它本身就是洋洋萬卷的繪畫,因為它的繪畫的形式是圖畫象形文字。傳統的東巴繪畫它大部分畫在什麼地方呢?可以說在岩壁上、樹皮上,特別是東巴繪畫裡面,象形文字,洋洋萬卷的象形文字,其實也是非常單純、抽象的東巴繪畫。從我作為畫家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這就是繪畫。他們這個繪畫是畫在什麼地方的,書寫在什麼地方呢?書寫到自己製作的紙上,非常粗糙,但是我認為質地也好,保留期又非常長久,這裡面非常有特點的神軸畫,包括《神路圖》,《神路圖》在國際上是非常有名的,傳統的《神路圖》寬有45公分左右,長可以到20米,在國際上被譽為直幅長卷畫之最,它又是畫在什麼地方呢?它又是用一種什麼顏料製作呢?它是用納西族農民自己手工織的布,把布織出來以後用石頭一點一點軋,表面軋的非常光滑,那麼再把那個蟲膠,農民用的那個膠,蟲膠又打上去,然後再這么製作了以後,在這個地方用傳統的竹筆或者是一種自製的毛筆、勾線,所以說傳統的東巴繪畫呢,你看包括它的文字,是寫在他自己做的紙上,木牌畫呢,非常有特色的木牌畫,是畫在咱們把那個樹一砍幾瓣,然後用咱們自己礦物質顏料,傳統的東巴繪畫的這些顏色特別好,都是自己製作的一些顏料。
傳統東巴畫的內容主要表現了古代納西族信仰的神靈鬼怪和各種理想世界。東巴畫中的布卷畫《神路圖》它一般長達14米多,寬26厘米左右,主要用於喪葬時超度死者亡靈儀式中,描述了死者亡靈要經過的地獄、人間、自然界、天堂等各階段的具體場面,有較高的文化和藝術研究價值。雖然傳統東巴畫也受到周邊民族文化,特別是漢藏文化的影響,但它仍然比較系統地保持了自己整體的風格和特點。
納西的東巴文化,確實受藏傳佛教的影響相當之大,所以在納西的所有的東巴文化的那個繪畫部分,包括其它的儀式部分等等,人家都自覺不自覺地一看就知道受藏文化、藏傳佛教的影響特別大,包括繪畫,但它整個過程、整個那個賦彩、用線,非常、非常怎麼說呢?不是那麼求華麗,它是求朴實、畫完一張畫以後,它外觀的包裝,它是不加以裝飾的,怎麼樣就怎麼樣,然後呢上下一般的是用兩塊黑布,然後中間呢就像我們裱軸畫一樣,國畫裡面裱軸一樣,穿上兩根木頭,它整個過程已經完成。
東巴神譜則是納西人的圖騰,在神譜里有神保佑他們,「青蛙、飛螺、大鵬鳥修曲、戰神優麻、吉祥雙魚」等等數不勝數。一個民族想要強大,首先它必須能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能夠很快地繁衍後代。據說納西人遷徙到現在生息的土地,看到青蛙的繁殖能力是最強的,就把青蛙選作他們的繁殖之神,飛螺是一隻長著翅膀的海螺,它是海神,亦是一種東巴用的法器,大鵬鳥修曲、戰神優麻、雙魚則分別是保護、勇氣和吉祥的象徵,從古至今許多木雕藝術反映的正是這些神的傳說,這些神譜木刻構思慎密,線條流暢優美,圖案栩栩如生。久久凝視,彷彿就回到了遙遠的年代。
東巴畫是東巴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它的內容主要表現古代納西族信仰的神靈鬼怪和各種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納西族社會的各種世俗生活。
它主要用於東巴教的各種儀式中。它以東巴教中的諸鬼神為繪畫對象,常見的有經書的封面和題圖,做佛事時用的布帛(卷)畫、木牌等。
老的東巴畫是最具特色的納西族美術遺產。納西族東在做儀式時,要繪畫各種各樣的佛神、人物、動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並對他們進膜拜與祭祀,這種服務於宗教活動的各種繪畫,統稱為東巴畫。東巴繪畫藝術具有象形文字經典所具有的五個藝術品特性,即貝葉經的形式、優美的線條、美麗的色彩、動態的表現和特徵的攝取。
東巴畫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木牌畫:分尖頭形和平頭形。尖頭木牌畫,一般畫神的形象,插於上方神壇前,平頭木牌畫,畫鬼的形象,插於下方鬼寨中。
(二)經書繪畫類:經書封面裝飾畫,經書扉頁畫,題圖和畫譜"冬模"等。
(三)紙牌畫:繪五方(東、南、西、北、中)等各戰神,神鵬"休曲"斗惡"署",金色巨型蛙、孔雀,各優麻神等和五幅冠,占卜打卦用的各類畫等。
(四)卷軸畫:每幅主要繪一尊大神或戰神,表現的是某個神祈及其所居的神界。
(五)神路圖:用於喪儀和超度亡度之儀式的大型縱向連續畫卷。東巴畫內容龐雜,用量極大,在整個東巴畫中能較規范地表現出異常豐富,成千上萬的各種形象,全賴於畫譜"冬模"。畫譜"冬模"對東巴畫有著指導和規范化的作用,使東巴畫不失其規矩,特徵和宗教內涵。
東巴畫的繪畫手法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形成多種風格,但從總體上大致可為兩類:
(一) 保留原始古樸畫法的;如東巴畫譜,木牌畫和經書繪畫類等,此類畫多用竹筆和自然顏料繪制,單線平塗;造型質朴古拙,簡練概括,變形誇張,線條粗獷流暢,率真豪放,剛柔兼備,有古樸稚拙之美。
(二)吸收融合漢、藏民族畫法的;如有些卷軸畫、神路圖和一些畫法精細的紙牌畫。此類畫多用毛筆和礦物質顏料繪制,把東巴畫傳統的古拙畫風與外來的精細清麗畫風有機地融匯在一起,形成粗細有致,疏密相間的風格,構圖日趨嚴謹,畫面繁實,層次分明,設色富麗,線條工整,造型准確,技術技巧有了突破性發展。
④ 喪葬禮儀,喪榜怎麼寫
右邊寫「生於X年X月X日X日X時受生」中間寫「公元顯考/妣XXX公府君,X門X氏安人榜程,左邊寫「化命於X年X月X日X時告終」
採納哦
⑤ 喪事白包怎麼寫
葬禮禮金信封上寫法: 一般寫「奠儀」。後邊寫上簽名,要寫「陽上」,加與死者生前的關系。
喪事禮金隨禮原則,根據民間說法單數比較好,當然,有些地方可能並無此忌諱,所以也不完全局限於此。
(5)喪葬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1、停屍儀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間的靈床上,在親屬們的守護下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刻,這叫做"挺喪"。
2、報喪儀式:報喪可以說是人死後的第一種儀式了,它用發信號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訴親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儀式:客死在他鄉的魂魄,找不到歸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聽到那企望著他的聲音,他才能夠循著聲音歸來。
4、做七儀式:人們認為,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5、弔唁儀式:一般弔唁者都攜帶贈送死者的衣被,並在上面用別針掛上用毛筆書寫的"某某致"字樣的紙條
6、入殮儀式:入殮有"大殮"和"小殮"之分。小殮是指為死者穿衣服,"大殮"是指收屍人棺,漢族民間俗稱為"歸大屋"。
7、喪服儀式:在喪禮中,晚輩給長輩穿孝主要是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這本來是出自周禮,是儒家的禮制,後來,又被人們引申成為亡人"免罪"。
8、出喪擇日儀式:按照迷信的說法,人在剛日死,應選在柔日下葬。柔日死,應選在剛日下葬,剛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哭喪儀式:哭喪是中國喪葬禮俗的一大特色。哭喪儀式貫穿在喪儀的始終,大的場面多達數次。而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受重視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請人幫哭的習俗。
10、下葬儀式:這是死者停留在世間的最後時刻了,一般都非常鄭重其事。
⑥ 穆斯林的葬禮的繁體字,要大圖,快!!!
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如果滿意,請點擊右上角的採納,謝謝!
⑦ 如何寫喪事謝貼
●第一回說楔子敷陳大義錯名流隱括全文王冕七歲喪父, 十歲給人放牛,十七八歲靠畫畫掙錢,不滿二十歲就把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一不貫通。他不求官爵,不交朋友,終日閉門讀書,十分仰慕屈原。危素喜愛他的畫,讓時知縣派人約他相會,他裝病不見;時知縣屈尊去訪,他又外出不見。吳王朱元璋特來拜訪,王冕認為此法一立,文人有厄,便隱居不出,後病逝會稽山中。●第二回王孝廉村學識同科周蒙師暮年登上第 夏總甲推薦周進在薛家集學堂做館。王舉人在庵里避雨,大吃大喝,周進只能吃老菜葉、喝白開水。次日雨住,王舉人走了,他替人家打掃雞骨頭等。周進因沒巴結夏總甲,被辭館失業。隨姐夫金有餘到省城做買賣。周進參觀貢院。見了號板,一頭撞去,不省人事。●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凶鬧捷報周進被眾人救活後,扯著號板大哭,直哭到口裡流出血來。眾人把他抬到一個茶棚,湊銀子與周進納監進場。進頭場,七篇文字做的花團錦簇一般,果然中了。汶縣的人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京試又中了進士。荏苒三年升了御史,欽點廣東學道。 周進赴任,決心不屈真才。周進把范進的卷子看到第三遍時,連連稱贊,在試卷上畫了三個圈,填上第一名。魏好古等約范進去鄉試,范進因沒盤費,與岳丈商議,被罵得狗血淋頭。出榜那日,家裡無米下鍋,母親叫范進拿著老母雞去換米。三騎飛馬來報,說范進中了,老太太請人去找回兒子。范進見了升掛的報貼,喜出往外拍手大笑,說著我中了,一交跌倒,不省人事。老太太用白開水把他灌活,他一邊笑,一邊向外面跑去。胡屠戶一個嘴巴把范進打暈了,喘息過來後不瘋了。張鄉紳與范進拉扯世兄弟,送給五十兩銀子為賀禮,並邀范進搬到他東門大街上去住。自此,前來奉承的,送田產的,送店房的,投靠為仆的,樣樣都有,幾個去住。自此,前來奉承的,送田產的,送店房的,投靠為仆的,樣樣都有,幾個月後,家境大變。老太太得知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喜昏頭腦,大笑一聲,向後跌倒,不省人事。 ●第四回薦亡齋和尚吃官司打秋風鄉紳遭橫事范舉人請眾僧人念經,追薦老太太升天,七七之後范舉人謝了孝,張敬齋替范舉人為安葬之事出謀劃策。在關帝廟小憩時,嚴貢生竭力鼓吹湯父母的廉潔慈祥,以及對他的厚愛,並表白自己從不曉得沾人寸絲半粟的便宜。正說話時嚴貢生家小僕人來說早上關的那口豬,那人來討了,在家裡吵哩!湯知縣為一回民送牛肉事聽信張敬齋的話,用一大枷把那回民枷了,並將五十斤碎牛肉堆在枷上示眾,第三日老師傅被枷死了,眾回民不服,聚眾到縣衙門口鬧事。●第五回王秀才議立偏房嚴監生疾終正寢嚴貢生胞弟嚴監生的大妻王氏卧病不起,次妻趙氏精心侍奉。一日王氏對趙氏說: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個填房,趙氏聽了忙把嚴監生請來,把奶奶的話說了。第二天嚴監生叫二位舅爺來說定了,並要趁王氏眼見讓他倆同拜天地。嚴監生積勞成疾,中秋以後,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晚間擠一屋人,桌上點盞燈,嚴監生把手從被子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眾人迷惑不解,只有趙氏心裡明白。●第六回鄉紳發病鬧船家寡婦含冤控大伯那盞燈里點了兩莖燈草,嚴監生恐浪費了油,所以老伸著兩個指頭,趙氏挑去一根他才斷氣。嚴貢生回鄉,途中突然發病,吃了自帶的雲片糕病好了,剩餘幾片船粗偷吃了。船到岸後,因船家水手討喜錢,嚴貢生追問雲糕下落,發怒要把向家送到湯老爺衙里問罪。搬行李的攔住求情,嚴貢生才饒了船家,但未付一分船錢就揚長而去。 趙氏之子死後,立嚴貢生兒子承繼,管了嚴監生的家,把趙氏趕到廂房去住。趙氏到縣衙喊冤,湯知縣判為仰族親處覆。族長嚴振先與軌爺都怕嚴大老官,所以推來推去,最後嚴振先只得寫了幾句話給知縣。因知縣也是妾生的,便批了聽趙氏自行揀擇,立賢立愛可也。嚴貢生火冒三丈,又告到府里,府尊也是妾生,又未告准,再告到省按察司,司里不受理,只得到京城求了周學道 ,在部里告下狀來。●第七回范學道視學報師恩王員外立朝敦友誼周學道升做國子監司業。范進中了進士,數年以後,欽點山東學道。周司業要他關照故鄉學生荀玖。新進儒童中,汶上縣第一名就是荀玖,范學道指點用心讀書,頗可上進。在觀音庵,梅玖、荀玖見周司業長生牌位在供桌上供著,一起下拜。在中間屋裡見了牆上貼的周進當年寫的正身以俟時,守己而律物的對聯,忙叫揭下來收藏起來。次年錄科,荀玖取了第一,省試高高中了,京試中了第三名進士,按明朝傳統升座,王惠來拜,並邀他到自己那裡去住。晚間,荀員外家人掛孝來報說老太太歸天了。為了考選科道,王員外出主意瞞住丁憂。荀員外得知周司業、范通政不便保舉,便告假回家替老太太治喪。王員外幫他辦完喪事又回到京城,剛銷了假,報錄人來叩喜。 ●第八回王觀察窮途逢世好婁公子故里遇貧交南昌府前任蘧太守年老告病,王太守補缺。蘧太守以多病耳聾為由打發少爺蘧公孫來交手續。蘧太守帶著妻兒和半車書回嘉興去了,王太守照公子的話去做了,上司訪聞,說他是江西第一個能員。江西寧王反亂,王太守為南贛道,催辦軍需。次年寧王破了南贛官軍,王道台順降。寧王被新建伯王守仁打敗,王道台取了枕箱到浙江烏鎮。途中與蘧公孫相識,公了送他銀兩,他將枕箱送與公孫。 蘧公孫從祖父那行知:王道台送的那本《高青丘集詩話》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暗想藉此做一番大名。果真人人見了賞玩不忍釋手。●第九回婁公子捐金贖朋友劉守備冒姓打船家鹽店管家楊先生因虧空七百兩銀子,被東家告到德清縣,已收監一年多了。婁家三公子玉亭,四公子瑟亭見這樣讀書人被守財奴如此凌虐,十分氣憤,便決定營救他。兩公子用七百五十兩銀子讓晉爵去為楊先生還債,誰知他只帶二十兩送與書辦,把楊先生釋放了,那七百多兩銀子都是晉爵笑納。楊先生只聽說是晉爵保了他。過了月余,不見楊執中來謝二位公子,於是他倆便想去會見。但兩次登門都未見到楊執中,船行途中,從一個搖船賣菱角的小孩那裡看到楊執中坐船時掉的卷子。●第十回魯翰林憐才擇婿蘧公孫富室招親婁家兩公子在船上與告假歸府的魯編修相遇,回到家,婁公子與蘧公孫,紹興牛布衣、魯編修五人樽酒論文。過了幾日,魯編修托陳和甫告訴兩位公子說,想把令愛許予公孫。蘧太守很高興,請倆公子作主或娶或招,陳和甫和牛布衣為媒。十二月八日,婁府張燈結綵,四人轎抬蘧公孫,婁府兩公子、陳和甫和牛布衣各乘一轎送公孫入贅。酒席間點戲看戲,洋相百出,魯編修也覺得不吉利。 ●第十一回魯小姐制義難新郎楊思訓相府薦賢士魯小姐不僅生得十分美貌,而且是個不尋常的才女,不料招個女婿卻功名無望,不勝悲戚。婁家二位公子和蘧公孫一同來拜訪楊執中,因楊家窮得叮當響,靠鄒吉甫的幫助才招待了貴客。楊執中家牆上掛著《漢家格言》和貼的報貼,書屋內滿壁是畫,婁家倆公子看了勝嘆息,只覺此身飄飄如遊仙境。●第十二回名士大宴鶯(月+豆)湖俠客虛叮當設人頭會楊執中向婁家公子推薦朋友權勿用,婁公子派宦成去邀請。為迎接權先生,兩公子把亭子上的匾也換成了潛亭,以示對權潛齋的敬重。權勿用來湖州的途中因撞了官家轎子被張鐵臂所救,便帶他同來婁府。酒席間張鐵臂自誇武藝不凡,權勿也贊鐵臂劍技優熟。一日婁三公子遍請賓客游鶯(月+豆)湖,當下吟詩的,擊劍的,打哄說笑的,真乃一時勝會。婁通政有家信到,兩公子在書房秉燭商議寫信,忽然從屋檐掉下一個人來,滿身血污,手裡提一個草囊,向二位公子說要借五百兩銀子,殺仇人,報恩人。二位公子細看原是張鐵臂。二位應允,他收拾妥當便去了,月光照在階下草囊里那血淋淋的人頭上。●第十三回蘧(馬+先)夫求賢問業馬純上仗義疏財婁家公子准備幾席酒,請諸位朋友來做人頭會',天黑草囊發出臭氣,大著膽打開一看,原是一顆大豬頭。飲酒間,烏程縣派人來捉拿權勿用,說他奸霸尼姑,兩公子和楊執中商量只好把他交與公人。蘧太守去世,魯小姐來到嘉興,見丈夫淡泊功名,便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蘧公孫與馬二先生相識,馬二先生以孔子、孟子、公孫弘、董仲舒及歷代有舉業的人為例開導公孫,使他如夢初醒。那日在文海樓,蘧公孫看見刻著處州馬純上氏評選的《歷科墨卷持運》卷上的目錄,便想在上面填上自己的名字,馬二先生不依。蘧公孫因喜歡丫頭雙紅,就把收王觀察的舊枕箱給了他,不料宦成來嘉興把雙紅領走了。你看這:
⑧ 白事封包封面怎麼寫
喪儀錢封包上也需足夠的禮數,正面應該寫上大個的「奠」字(白事專用封包上一般都有寫),背面從右往左,豎寫上「沉痛悼念,深情緬懷」。
落款寫「某某某敬輓」,這里的某某某,若以家庭為代表,一般寫家中男主人,如代表父親去吊喪,就寫父親的名字,如張先生敬輓。如果是個人,就寫個人名字。
(8)喪葬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在中國近現代改革喪葬禮儀的過程中,又出現了另一種「科學主義」的論調,總有一些人固執地認為喪、殯、葬、祭耗費錢財、人力、土地資源,所以要盡量壓縮以至於無。科學主義還宣稱:「喪」、「殯」、「葬」「祭」過程中的一些悼念活動皆是迷信,是一種無價值的純粹浪費,要盡快消滅,如此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如果這樣做,將會對整個中國社會的道德基礎產生毀滅性的打擊。以筆者之淺見,人是一種會死的生物,生與死是人生的兩極,死亡是人之最恐懼的對象、最痛苦的結局。殯葬的一個重要功能是要承擔起減輕人類這種恐懼與痛苦的任務,達到生者與逝者、人與「神」的和諧。
⑨ 喪事銘旌怎麼寫
1,寫在紅綢子上。
2,送銘旌者是外甥,女婿和孫婿諸人。表示外人對逝者的評價,總結,而不是子女後代,自己評價。
3,字數依據大長生十二個字的和小長生五個字中表示生長,興旺的字位上為大吉。十二長生為: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所以我寫的銘旌正文正三十六個字,最後一個字佔在養字位上。而五個字的小長生為生,老,病,死,苦,銘旌第三十六個字正好佔在小長生的生字上。大小長生處在養和生的字位上大吉大利,生機盎然。
4,銘旌內容言簡意賅,言善說優,但以平實,通用為佳,千萬不能誇大其詞,名實不符,遺笑大方。有特殊大德大賢者可以高頌,普通老百姓就不要大吹大捧了。內容不要太繁雜,因為其他東西都在家祭文中或者墓碑文中表現過了。銘旌如同亡人死後獲得的旌旗一樣,只寫幾句最關鍵的優良品德就可以了,讓人一目瞭然。
5,寫男開頭用,大碩德,大德望。寫女開頭用,大懿德,大淑德,大閫范等。
⑩ 喪事是白底黑字還是黑底白字
一般都是用白底黑字,
白底黑字,嚴肅,莊重,嚴謹。
辦喪事一般的流程:
1、小殮:為屍體凈身整容,穿上壽衣。這個步驟要盡早,甚至有時在斷氣之前就進行。因為過幾個小時,由於肌肉細胞死亡,會出現稱為屍僵的四肢僵硬現象,影響穿壽衣。壽衣不能用皮質,因傳統認為這樣死者會轉世成動物。
2、報喪:正式通知遠近各處的親友死亡時間、情況和葬禮安排。經常有嚴格的形勢和順序規定。
3、奔喪:親友攜帶禮品、禮金、輓聯、花圈等從外地來參加葬禮。
4、停靈:又稱暫厝,將屍體在靈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來奔喪的親友;同時有助於確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靈堂可為家中房間、臨時搭制的靈棚、或殯儀館的專用房間。靈堂內設悼念條幅、死者遺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蠟燭、紙錢等。另外,在暫時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況下,將棺材寄放在寺廟等地,等待未來下葬,也可稱作停靈。
5、守靈:停靈期間,已在場的親友,特別是死者的晚輩在靈堂輪流守護死者,接受奔喪者的弔唁。在整個葬禮期間,死者親近的晚輩(稱為孝子/孝女)穿不縫邊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繩或麻繩,腳穿草鞋,稱為孝服。
6、大殮:當著家屬的面,將死者移入鋪有褥子的棺材,蓋上被子,釘上釘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內棺和放置隨葬品的外棺兩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