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抑鬱症患者喜歡的圖片有哪些
心理學家指出,抑鬱症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是5%到10%,有很多人患有抑鬱症,只是自己沒有覺察出來。最新研究表明,在社交平台(朋友圈、ins等)經常發以下特徵圖片的人,很可能有抑鬱症傾向。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在社交平台發的照片與發布者的心理健康狀態存在密切關聯,通過分析這些照片能夠初步判斷發布者是否有抑鬱症。
朋友圈經常發色彩偏藍、又灰又暗的照片
通過實驗對比他們發現,抑鬱症患者更喜歡發布色彩偏藍並且又灰又暗的照片。以往也有臨床心理學研究表明,比起抑鬱症患者,健康人更喜歡顏色鮮艷的圖片,而抑鬱症患者更喜歡顏色灰暗的圖片。
抑鬱症患者更喜歡發布左圖這種照片
朋友圈經常發獨照,幾乎沒有合照
同時研究也發現,有抑鬱傾向的人社會活動頻率更少。與健康人相比,有抑鬱傾向的人很喜歡在朋友圈發布帶有臉孔的照片,但他們一般發布的都是個人獨照,最多也是兩人合照,而很少發布多人的集體照。並且還有一個重要指標是,他們發布的照片一般點贊都很少。這些跡象,都與抑鬱症患者不喜歡參與社會活動的特點吻合。
愛用黑白或褪色濾鏡
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是,朋友圈照片發布者愛用那種濾鏡也是一個判斷抑鬱症傾向的重要指標。通常來說,抑鬱者很少使用濾鏡,一旦使用也是挑選黑白或者褪色的濾鏡。而健康人更喜歡使用飽和度高、顏色鮮艷的濾鏡。
第一排:原圖
第二排:抑鬱者愛用濾鏡效果圖
第三排:健康人愛用濾鏡效果圖
有以上三種跡象的人,很可能抑鬱傾向。但這不是絕對的,懷疑自己有抑鬱傾向的人,應找到專業的心理咨詢人員咨詢,填寫一些專業量表,並報告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生活狀態,來准確判斷自己是否有抑鬱症。
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沒有發現,一拖再拖而耽誤了治療,等到嚴重時再後悔就晚了。
B. 抑鬱症說說
一、我見過的所有美好事物,都發生在別人身上。
二、生命中許多的錯失,是因為我們不堅持、不努力、不挽留,然後欺騙自己說一切都是命運。
三、我討厭現在的自己,一無所有,滿身疲憊,就連「未來」兩個字,都不敢輕易提出口。
四、我成熟了,懂事了,也不愛鬧了,但,我也不愛笑了。
五、人心,一般不會死在大事上,而是那些一次一次的小失望,成了致命傷。
六、人人都說,喝酒喝到八分醉,愛人愛到八分情,可是誰又不是喝酒喝到吐,愛人愛到哭。
七、付出就會有回報,比如一倍的期望換來兩倍的失望。
適合抑鬱症發的說說,很短很喪,句句穿心
八、還好快樂無法購買,不然我早已傾家盪產,還好悲傷無法買賣,不然我現在已經富可敵國。
九、沒有一個人真的堅強,所謂堅強,是咬破嘴唇換來的若無其事,是咬牙硬撐迎來的碩果累累。
十、孤獨大概就是這般模樣:無人伴你歡笑,無人擔你愁苦。
十一、世界上有兩個你:一個善於交往開朗大方,一個半死不活孤獨非常。
十二、原來成年人的感情,是不追問,是不解釋,是心照不宣,是突然走散,是自然消減,是一種冰冷的默契。
C. 什麼是抑鬱症
抑鬱症並非因為想太多、太過脆弱,只是我們的大腦(有生物基礎)生病了。
抑鬱症有很多可能的起因,包括大腦激素、神經遞質的不平衡,基因易損性,遺傳,生活中的壓力事件,葯物以及葯物濫用問題。
一般來說,通常是這些因素中的部分或全部共同作用導致了抑鬱症。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近4億人患抑鬱症。
這意味著在我們身邊,每25個人中,就有1個抑鬱症。但只有不到25%的人,會尋求有效治療。超過66%的患者曾有自殺念頭,15%的嚴重患者會選擇自殺來結束生命。
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的人數,估計高達100萬人。
而在中國,每年有近20萬人因抑鬱自殺,只有2%的抑鬱症接受了系統治療。
2019年,在國內某知名心理平台進行心理咨詢的用戶中,有80%受著情緒困擾。很多時候,為了不讓身邊的人擔心,或是避免遭受他人異樣的目光,受抑鬱困擾的人會選擇掩藏自己,孤獨地承受痛苦。
約71%受抑鬱困擾的人會戴著微笑面具,背後卻充滿了殘缺與絕望感。
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曾發出提醒,如果你出現:
每天情緒低落、內心空虛,沒有價值感;
對周圍一切事物都喪失了興趣,持續兩周以上;
時常伴隨著疲勞感,思維遲緩。
這三項中,如果出現任意兩項,並且持續兩周以上,你很可能處於患抑鬱症的高風險中,請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就像我們身體生病了需要吃葯一樣,當心靈感冒的時候,也同樣需要被認真照顧。
每個人都會遭遇絕望與困境,當我們陷入抑鬱狀態時,如果能被及時識別和理解,獲得正確的幫助,就會把門推開一條縫,光會涌進來,帶我們走出至暗時刻。
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家人、朋友有類似狀況,一定要予以重視,盡早去醫院診斷檢查,或者去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接受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D. 心情不好抑鬱怎麼辦發朋友圈圖片
如果你的心情不好很壓抑的話,那你就找一些類似於這樣的圖片,然後。就可以了,其實說再多的話都是比較蒼白的。
E. 有抑鬱症的人,會百度搜圖,配一些文字發說說,或者朋友圈嗎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不會,抑鬱症是不會把自己暴露出去的,
真正有抑鬱症的人都是折磨自己,
不會在說說,朋友圈發這些,
您說得更像是抑鬱而非抑鬱症。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認可的話請採納。
F. 求一張抑鬱症圖片
有抑鬱症最好是去看醫生
G. 「網抑雲」為什麼突然全網爆火
最近“網抑雲”火了,這是什麼梗呀?網易雲是網易雲音樂的別稱,因評論區抑鬱情緒橫行,且大多數是無病呻吟,論抑鬱這塊,太宰治都得往後稍稍,把網易雲評論通讀一遍,比《人間失格》可喪多了。
到點了 該抑鬱了。現在的互聯網,喪文化流行,很多人一到半夜就會發一些“厭世”的文字和圖片,發幾條“喪”的說說,久而久之,開始跟風流行起來。因為大多發這種的人都是無病呻吟,文案大多是網上復制粘貼,把心情不好當抑鬱,因此很多人便用“到點了,該抑鬱了”,“溫柔嗎,拿命換的(12歲)”等來諷刺這些人。
抑鬱症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有病,巴不得能好。假抑鬱症巴不得全世界知道他抑鬱症,巴不得這個標簽跟他一輩子。我身邊太多人十二三歲的年紀,天天講溫柔嗎半條命換的,我都不知道說啥。
H. 找關於喪的圖片
凌晨一點加班回到小區,獨自在外六年了,很想家,可是不敢說,很少的能回去,這張圖跟自己的家很像,所以覺得很喪
I. 找一些喪圖做壁紙,內容就是她不相信你,或沒有人相信你
可以自己做的從網路上搜一些動漫的圖用軟體做上其他顏色的背景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