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宇宙的宙字怎麼寫
宙的筆畫順序:點、點、橫撇/橫鉤、豎、橫折、橫、豎、橫,寫法如下圖所示:
拼 音 zhòu
部 首宀
筆 畫8
五 行金
五 筆PMF
古往今來所有的時間:宇~。
(形聲。從宀( mián),由聲。「宀」,表示房屋。本義:棟梁)
同本義
宙,舟輿所極覆也。——《說文》。按,舟輿上覆如屋極者,或曰覆也,舟輿所極也。
而燕雀佼之,以為不能與之爭於宇宙之間。——劉安《淮南子·覽冥》。 高誘注:「宇,屋檐也。宙,棟梁也。」
古往今來的時間;時間的總稱
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劉安《淮南子·齊俗》
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莊子·庚桑楚》。注:「宙者,有古今之長。」
又如:宙始(遠古);宙合(囊括上下古今之道)
天空
功燭上宙,德耀中天。——《南齊書》
霜凝碧宙,水瑩丹霄。——王勃《七夕賦》
又如:宙外(天外);宙合(世間,天下)
② 誰能幫我做張圖, 文字的,內容是小時代里的 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里……
文字的內容有多長啊?
③ 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和航天科技息息相關有關航天器的文字和圖片有啥
氣象,地圖,等。航天器名字:阿波羅現在的科技可以對一百多億光年之遙的包括一千多億個類似於銀河系的星系進行研究了,當然那麼遠的距離只能對整體星系和星團的研究,還無法觀測到單個的恆星或者行星什麼的。11號.神舟系列火箭、東方紅1號、天狼星6號、雙子星等 宇宙的了解深度和范圍也算空前的提高,有很大的進步了。提出了很多理論,並一一得到驗證,比如中子星、黑洞、磁星、雙星現象、背景輻射,暗物質、暗能量、引力場、推導出大爆炸理論,幾乎研究宇宙從誕生一直到宇宙的未來等等,從宏觀上百億光年到微觀的拓撲結構,從單一的宇宙到多重的宇宙,從量子力學到量子宇宙論,從一維到十一維,從歐氏空間到洛氏時空等等,但是宇宙是如此的廣漠。也是如此的神秘和多變,還有待於數輩人或者數十輩人不懈的努力,我們或許才能比較全面的認識和了解我們的宇宙,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們永遠不能真正了解我們宇宙的一切甚至到宇宙消亡的那一刻也不能。謝謝,請投我一票!
④ 通過學習,我知道宇宙是這樣的: 用文字或圖畫描述自己所知道的銀河系。
銀河系(the Milky Way 或Galaxy)是太陽系所在的恆星系統,包括一千二百億顆恆星和大量的星團、星雲,還有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它的直徑約為100,000多光年,中心厚度約為12,000光年,總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400億倍。銀河系是一個旋渦星系,具有旋渦結構,即有一個銀心和兩個旋臂,旋臂相距4500光年。太陽位於銀河一個支臂獵戶臂上,至銀河中心的距離大約是26,000光年。
⑤ 關於宇宙的資料30字
宇宙的資料:人類所觀察到的部分宇宙的物件大約是由4.9%的普通物質(構成恆星、行星、氣體和塵埃的物質)或「重子」,26.8%的暗物質和68.3%的暗能量構成。重子物質構成星系際的「蛛網」。
宇宙的模型:宇宙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誕生初始條件及其後續演化的宇宙學模型,這一模型得到了當今科學研究和觀測最廣泛且最精確的支持。宇宙學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觀點為: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並經過不斷的膨脹到達今天的狀態。
(5)宇宙的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宇宙的星系分類:
根據可反映星系發展狀態的序列號對星系進行了分類,可以粗略地將星系劃分出橢圓星系、透鏡星系、漩渦星系、棒旋星系和不規則星系等五種。
星系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團,叫星系團。平均而言,每個星系團約有百餘個星系,直徑達上千萬光年。現已發現上萬個星系團。包括銀河系在內約40個星系構成的一個小星系團叫本星系群。
若干星系團集聚在一起構成的更高一層次的天體系統叫超星系團。超星系團往往具有扁長的外形,其長徑可達數億光年。通常超星系團內只含有幾個星系團,只有少數超星系團擁有幾十個星系團。
⑥ 給我一些關於宇宙,九大型星的資料,最好有圖片,文字!~~
http://solar.starparadise.net/html/solar_system/sun/sun.htm
太陽的資料,其他太陽系行星衛星鏈接在下面,有圖片和詳細資料
⑦ 宇宙星系圖片和文字描述
宇宙間的通用語音市是數學語音。
⑧ 探索宇宙的科學小報,文字和圖片
如果簡單點,你就簡單說說太陽系的什麼恆星,再簡介一些基本的恆星知識。比如太陽:表面溫度達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達一萬攝氏度,它是一顆中年恆星,已有60億歲,再過六十億年,它將變為一顆紅巨星,急速膨脹,吞滅周圍的行星。再介紹星系,已知的河外星系,比如仙女座星系,它最早被認為是一個星雲,之後經過研究才發現是一個星系,和銀河系一樣。然後簡單介紹八大行星的順序,可以介紹一下木星,木星在過去的幾十億年內溫度不斷上升,經研究發現,它在吸收太陽的熱量,並可能在未來達到熱核反應的溫度,自己開始發光發熱,成為一顆新的太陽。再介紹金星:表面溫度達五百攝氏度,是由於表面大氣中含三氧化二碳達百分之九十五,溫室效應非常嚴重,警告我們要保護地球。最後介紹一下地球的未來:銀河系將在三十億年後撞上仙女座星系,在那時,地球將會撞得粉碎。哈雷彗星,每隔76-78年繞太陽轉一圈,將在本世紀六十年代光臨地球。再隨便介紹一下小行星,或者是某個行星就行了。(可以刪選一些)
⑨ 關於宇宙探索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探索宇宙的網站:<a href="http://www.168qqq.com/" target="_blank">http://www.168qqq.com/</a>
探索宇宙的圖片網址:a href="http://images.google.cn/images?hl=zh-CN&q=%E5%AE%87%E5%AE%99&gbv=2" target="_blank">http://images.google.cn/images?hl=zh-CN&q=%E5%AE%87%E5%AE%99&gbv=2</a>
<br><br>人類對深空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社會影響。首先是利用航天技術的優勢,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認識日地空間環境,例如考察高空輻射帶,宇宙射線,太陽風等對地球上生態的影響;其次,開發太陽系資源,在月球,火星上建立永久性空間基地,甚至為向這些地外星球移民創造條件;再次,通過對各大行星形成的研究,考察地球形成的歷史,探索生命的起源,同時發現更多的新天體,揭開宇宙演化的奧秘,尋覓宇宙人的蹤跡等等。第一個月球探測器進入太空30多年以來,人類已經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太陽系各個天體進行了廣泛考察,獲得了極其豐富和寶貴的資料,加深了人們對太陽系空間的認識,甚至改變了過去長期建立起來的舊觀念,並為進一步征服太陽系創造了條件。
<br><br>深空探測首先從飛往月球開始,然後擺脫地球的束縛,向地球的近鄰金星和火星進發,在周遊太陽系後進入更加廣闊的宇宙世界。最初,宇宙探測器只是小心翼翼地掠過這些天體,在軌道上對其周圍的環境窺視,隨後便大膽地採取硬著陸和軟著陸方式降落到天體上實地考察,像月球,金星,火星上都已留下過探測器的足跡。
<br><br>
<br><br>月球是人到深空探訪的第一個目標。通常,月球探測器由地面發射升空後,先進入圓形停泊軌道;然後,探測器再加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這時軌道以地心為焦點的圓曲線;月球探測器沿著轉移軌道逕直飛抵月球附近,進入月球引力作用范圍,此時軌道形狀轉為以月心為焦點的雙曲線;探測器再利用制動火箭減速飛行,使雙曲線軌道變為橢圓軌道繞月球飛行,最後到達月球。月球探測器從地球飛到月球的時間,按這條軌道飛行一般需要5天。
<br><br>
<br><br>因為從地球飛往行星的路途遙遠,火箭不能帶更多的燃料,必須盡可能節約燃料,選擇一條飛往行星的捷徑。1925年奧地利科學家霍曼(W·Hohmann)首先提出飛向行星的最佳軌道只有一條,就是與地球軌道及目標星軌道同時相切的雙切式橢圓軌道。這條最佳軌道叫霍曼軌道。它利用地球和行星的公轉運動,使探測器僅在初始階段得到必要的速度,然後大部分時間是慣性飛行,這就節省了燃料,只是飛行的時間較長。如果從地球起飛的初速度大約每秒11.5千米,那麼沿著這條軌道飛往金星,單程需要約146天;如果從地球起飛的初速度為每秒11.6千米,則單程飛往火星需要259天左右;飛往水星的初速每秒14.2千米時,單程大約需1000天。如果要飛往土星,需2200天;飛往天王星要5800天;飛往海王星要13000天。這只是以目前火箭技術達到的水平而言。將來如果研製成性能更好和推力更大的火箭,如採用原子火箭,光子火箭,則可中途加速,或接近直線飛行,就會縮短星際航行的時間。
<br><br>
<br><br>迄今,各種宇宙探測器已先後對月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哈雷慧星以及許多小行星,衛星進行了距離或實地考察,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像金星終日蒙上的一層密霧濃雲及溫暖世界,火星上的所謂人工運河和生命存在之謎,土星的奇異光環和衛星家族,最大的木星及其極光景觀等,通過探測器的探訪,大都陸續尋覓到了答案,而且不斷獲得新的發現,在人們面前展現出一幅嶄新的太陽系面貌。現在,先驅者1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經過10年的漫長旅途,在造訪眾多行星之後,已經飛到了太陽系的邊緣。它們肩負著人類神聖的使命,奔向更加遙遠的恆星世界。形形色色,多姿多採的宇宙探測器必將在探索太空,開發宇宙中建立新的功績。
⑩ 搜集相關於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圖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