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清女生頭像,不要那麼高冷的,要不要幼稚帶字的,謝謝
② 「幼稚」的 繁體字是什麼打出來,thank you
幼稚.它的繁體和簡體字都是一樣的。
要轉換繁體字,只要再WORK那裡選「工具」-》「語言」-》「中文繁簡」轉換就可以的。
或責用紫光輸入法也可以的!
③ 你們覺得她發的說說幼稚幾張圖片那個更好看
你好!
《今年桂花不飄香》
作者:劉若英
從有記憶以來,家裡的院子里就有一棵桂花樹,每年秋天一到,整個院子就會飄起陣陣淡香味。
最記得小時候的一個畫面就是公公老愛站在樹下拎著一杯水在那兒漱口,然後口裡念念有詞地不知道說些什麼,我老以為那棵樹會跟他聊天。
我是跟著祖父母長大的。毋庸置疑,我就是家裡的小祖宗。由於公公是一位將軍,他的副官便封我為「將軍的將軍」。由此可知我那一生在戰場出生入死的公公,是如何地拿我無可奈何。
有一年,一位李先生到一些老朋友家拜會,碰巧我放學回家看到一輛子離開家的巷子,我跑回家問副官又是誰來了?然後看到桌上一個牛皮紙袋,我二話不說就拆開來,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內容為何,就聽到一聲雷聲響起,公公大發雷霆地斥責我的行為。我以為他是罵我亂拆他的東西,沒想到他竟然說我把他的牛皮紙袋拆壞了,那個袋子是可以再使用的,然後就一陣什麼浪費國家資源啦,不愛惜東西等等的名全給我套上。我備感委屈地哭了起來,不過就是一個破紙袋嘛,他說得我好像犯下滔天大罪!我不只哭,還從樓下哭到樓上給我婆婆聽,再從樓上哭到樓下的間,然後再遵照八點檔的劇本,把門反鎖起來。公公罵得越大聲,我就哭得越歇斯底里。當時大概整條巷子都被我們祖孫的二重奏給淹沒了。之後慢慢地聲音小了,我把耳朵挨著門板朝外聽,屏息間聽到公公走近我的門,故作輕松地說:「袋子里頭不就一張照片嘛,有什麼好看的?那麼丑!要就給嘛!何必把我的袋子給拆壞了呢?」說畢,我就瞧見一張八開大的臉從門縫底下給塞了進來,上面寫著:
××同志惠存,某某敬上。
公公16歲就進了軍校,而後在戰場上與日本軍兵刃相見,幾度死裡逃生,可以說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老來過著半退休的生活,也仍是一概與俗世無爭的氣魄。
如果你問他最喜歡的是什麼?他可能會回答你他惟一知道的一首通俗曲《綠島小夜曲》。如果問他會唱什麼?那他一定毫不思索地回答你《黃埔軍校校》。而這種耿介幾近可愛的個性,也會表現在一些不那麼恰當的場合。只要是任何婚喪喜慶要找他致詞,他一定可以跟民族大義扯上關系。我常常覺得,那一對對的新人一定搞不懂他們兩個人結婚跟國家的前途有什麼關系?就像我每一次去大陸拍戲,離家前跟他辭行,他一定會語重心長地叮嚀:「這一趟你去大陸,是身負重任,兩岸的和平就全靠你了!」聽罷我總是尷尬地跟祖母扮個鬼臉。可是現在回想起來,除了他們那一代的軍人,又有誰會如此時刻胸懷憂國憂民的使命呢?
我從來沒有想過公公也會有老的一天,曾幾何時他不太大聲說話了,連路都開始懶得走,坐在那一張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慢慢地連飯也不肯自己吃了。看著他如此氣若游絲,我惟一能做的就是跑到他跟前逗他,要他猜我是劉若玉還是劉若英?然後逼他說他最愛的就是我……早些年我在外頭受了委屈,我就靠在他胸前,撒嬌地跟他告狀說有人欺負我,然後要他拿槍替我斃了他們!他會含含糊糊地回答說:「好!好!好!」可是後來,他的眼睛只看著遠方,嘴裡念的常只是一些大陸老家的人、事、物;再後來乾脆完全不說話了。
身體虛弱的公公進進出出好幾回,直到那一天我正在參加舞台劇記者會的當兒,接到消息說送他進了加護病。當我再見到他時,他的全身已經插滿了管子。第一次,我聽到不是對我說:「過幾天就可以出院了」;第一次,我聽到對我說:「如果可能的話,家屬請不要離開,怕通知不及」;第一次,我聽到祖母用一種幾近哽咽的語氣求,希望至少能撐到兒孫到齊;也是第一次,第一次我感覺到公公會永遠地離開我。
在加護病的那幾個夜晚和白天,我仍然需要工作,我隨身帶著行動,每到一個地方就急著確定一定收得到。每一次一響起,我的心跳就幾乎要同步停止,一直要到對方的聲音正常地出現我才能回過神來。每次收工沖到,看到祖母還坐在外頭念經,我才能感受到自己還在正常地呼吸。
漫漫的長夜裡或者跟祖母一起禱告,或是回憶公公的點點滴滴。等到加護病會客時間一到,我們才能進去看他。每次進去,圍在他身旁一堆熒屏上的數字就掉落一點。那一點點,就如我的心被刮掉一塊般。祖母不是握著公公的手,就是摸著他的頭,輕輕地跟他說說話,要他安心,然後在他旁邊為他念經。有時候公公像是聽懂了似的,看著祖母點了點頭,有時還不自主地流下淚來。我不懂祖母哪來這么大的力量可以承受這一與她生活了半個世紀的男人即將要離去的事實。祖母要我給他唱,我依偎在他耳朵旁唱《綠島小夜曲》,卻怎麼也唱不準音。他倒也像是喜歡地點了點頭。我撲在他的身上哭了起來,第一次,他沒有話語安慰我……
就在那幾天中,家裡人告訴我,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樹,那棵跟我公公聊了一輩子天的桂花樹枯死了。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二上午十一點多,他終於不願意跟機器作戰了,熒屏的畫面歸零。
過了幾天,在替公公整理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用過的牛皮紙袋,上頭寫著:「劉若英小朋友收」。旁邊公公還用毛筆附加寫上「代若英孫女保存之郵票一九七一年」。我都忘記了自己曾經收集過郵票,打開來看,全是一些完完整整一套一套的舊郵票,還有幾張我在讀幼稚園時老師發的只有手掌般大的、上頭印著「獎」的紙片。所以將軍公公畢竟不是無時無刻只有民族大義,孫女也是很寶貝的。望著這幾個簡單的毛筆字,我彷彿不經意間窺見了他堅毅的軀殼里那柔情的心靈。而牛皮紙袋,每一個珍惜使用的紙袋,原來可用來包裝他無微不至的心意。
我帶著這份再珍貴不過的牛皮紙袋走出門,看見那棵確已枯掉的桂花樹,竟聞到撲鼻的桂花香。只是,今年滿溢的香氣不再出自院子的桂花樹,而是從更深更遠的地方飄過來,穿過千山萬水,從我公公所在的地方飄過來。
④ 找一張這個圖片,圖片上寫的是我開心時向著太陽,我不開心時嗑瓜子
"六年,我們的悲歡離合 六年的小學生活,我變了。 變得永遠是1個人,1個人承擔著一切,1個人對著鏡子發呆,1個人向著太陽傻笑,我都記不起之前的我是怎樣的1個人。 六年,我收獲了一份友情,同時也丟掉了有些東東,失去了,擁有了,倘若一場夢的一切,我茫茫然的,仰望藍天,俯視地面,時微笑,常流淚。 今日,我又不住心裡的顫動,和往常一樣,躲在角落,默默地看著班裡的一切。 記憶里的學校很美,塑膠跑道的模樣好熟悉,記得之前還在田徑隊的時候,常常心裡有不爽就用奔跑來發泄,頭發飛揚的感覺至今還余留心頭,那種熟悉而陌生的發泄方式,如今,已不知被我遺忘到哪個偏僻的角落,被1個帶鎖的大箱子,緊緊摟著。 近來多雲,微微有些涼風,頗有春寒料峭的意味,我的心如天氣,時雨時晴,更多的時候,是古怪的多雲——陰晴不定。 六年來,有歡笑,亦有鄙夷的眼神,我已習慣把旁邊的一切事物隔絕,1個人,把自己封在1個黑洞洞的地方,文字是我唯一的朋友。 心裡有理不亂的雜亂思緒,零零碎碎,繁瑣而普通,我很懶,懶得動筆,電腦(PC)是我的日記本,把每日的開心、憂愁寄託於文字,不願說出口,只可以藏在每一行的字跡里。 六年啊,我們相處了六年,下課上課上學放學,打打鬧鬧嘻嘻哈哈,不理不睬冷嘲熱諷,一切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回憶。 和她們還是處於不冷不熱的狀態,偶爾還會由於有些小事吵架,但之後還是各走各的路,誰也不理誰,我每回走到教室門口,她們幾個都會站在另一邊的走廊,互相打趣,那一刻,我覺得空氣都變得窒息了,快步踏進教室,逼自己忘掉。 很累,但我也很無奈——除了沉默,耐,我還能怎樣? 學會了,我們都在長大,離別之後,再一次重逢,離離合合,和好吵架,對我來說,全部東東都扭曲了,連無辜的1個眼神,都會被理解成為是嘲笑。 不想解釋,也不要解釋,她們愛咋想咋想去吧,反正,我在她們心裡,只不過是1個很討厭的瘋子罷了,瘋子就瘋子吧,每日過得都很瘋狂——我就愛瘋狂,那樣的日子才是最適合我的!即使被人笑又怎麼,我是我,你們是你們,再見了就再見了,還搞得藕斷絲連,老弄些無聊的把戲,早就看穿了,無趣的游戲(game),我不跟你們玩了,我要去找屬於我自己1個人的天堂,留你們這類人,好好面壁思過去! 班級的紀律很不好,總是有人大聲嚷嚷,最討厭的就是有人吵到我,那種煩躁的感覺讓人抓狂,憤憤的,卻還是啥都沒做。 每回期末的成績單上,老師評語一欄上,總是有一句同樣的話,「只是你若加入集體中來,那樣會更好。」 呵呵,假如真那麼容易,我還會這樣孤孤單單好幾年?我不願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心事,那是我的小秘密,不是太小氣,只是不喜歡體中那種熱熱鬧鬧的氣氛,我只適合安靜,1個人的生活才是我的。 今日心情好糟糕,打開(OPEN),看見姐的上的簽名改了,看得我眼眶熱熱的。 「孤獨是1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人孤獨。」 很寂寞,卻字字沁入我心坎。 手插在口袋裡,望向遠方,這個城,很平凡,逍遙的人,忙碌的人,形態各異。 我很期待,哪一天,這個城的人,可以停下他們忙忙碌碌的腳步,好好欣賞路旁邊,那一朵朵,普通的蒲公英…… 唱一首,我們的 我喜歡唱,喜歡1個人靜靜地,激烈、快速的搖滾不適合我,我嘴裡反反復復唱著的曲里,唯一一首,能讓我濕熱眼眶。 每當聽到熟悉的羅大佑的那首《童年》,總會很傷心。 只由於她,那個愛唱的她,她在學校的唱比賽中,唱的就是這首《童年》,那時我們還是形影不離的倆人,我總叫她「阿貞」。 她比賽的時候,我軟磨硬泡終於獲得了可以去看她比賽的機會。 坐在下邊,穿著背帶裙的她很緊張,我笑著安慰她,舞台上1個下去之後又上1個,她緊張得冒著汗。 輪到她了,阿貞僵硬地走上,我望著她。 那一次,阿貞唱得很成功,我們是肩並肩歡呼著一起走室的。 如今,再回首,那首《童年》縈繞耳畔,阿貞的聲響,也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 吵架了,互相罵來罵去,大家都各走各的路,那之前的美好與歡笑都成了最可笑的紀念品,阿貞長得很柔媚,白白細細的胳膊腿兒,很受大家的歡迎。 只是阿貞的成績不成,每當上課老師叫她發言,她都緊緊抿著唇,不知所措,我嘆著氣,搖著頭。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鞦韆上 僅有蝴蝶兒停在上邊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拚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 游戲(game)的童年 六年,我們曾經並肩一起走,走過春秋夏冬,走過失敗走過成功,在這條路的最後,我們,唱著那首《童年》,那首屬於我們的,笑著流淚。 唱一首,我們的,里邊有你有我還有她的……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 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 畫不出一邊那一道彩 啥時候才可以 象高年級的同學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盼望著長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盼望長大的童年…… 被遺落在跑道上的友情 我和雪,是1個等式,卻亦是1個錯誤的不等式。 她和我,同時加入田徑隊,從那時起,我的生命里,多了1個笑容如花的叫雪的女孩子。 我們齊肩奔跑在學校的塑膠跑道上,大口大口的吸口呼氣,一起做俯卧撐,一起被老師罰跑,一起用厭惡的眼神去咒罵某某某。 每回訓練長跑時,我就會落她好長的一段,我是練短跑的,而她則為長跑主項,看著她的身影在好遠好遠的地方奔跑著,我也慌忙邁大腳步,追逐著她。 她是我最好的知心好友,同時,也是我最依賴的人。 學習上,老師上課時問1個題目,我倆同時舉起手,我轉過頭,她扭過身,相視而笑。 記得之前品德課上,我們有一欄叫我們填最知心的好友的好友,我毫不猶豫的寫下了雪的名字,還有1個是填自己的性格,結果,我看了看雪的,她的性格,竟然和我幾乎一模一樣。 我笑了。她也笑了。 2個同樣脾氣暴躁而固執的人,若爭吵起來,肯定別有一番有趣的滋味。 有時和雪鬧矛盾時,由於我們倆力氣都很大,打起架來誰也不讓誰,那架勢,那狠狠的眼神,不過這種吵架打架都是隔一天之後,氣消了,矛盾也自然處理了。 時光就在我們的時好時壞中溜走。 我以為,一直到畢業之後,我們還可以一直這么開心的過每天。 可是,雪還是漠然的轉身,看也不看我一眼,在我的眼裡消失了。 我不知道該說些啥,面對她,我的千萬種怨氣和厭惡全都被我愣愣的吞會肚裡,我也不知道為啥,每回與她擦肩而過,眼底都會升起裊裊霧氣,凝結出晶瑩的淚,同時也給我們之間,立下了1個永遠解除不了的魔咒——我們,永遠,只可以是敵人。 雪的模樣讓我很懷念卻同時也很不願想起,但上學還是會看見她,每回都隔著書本,透過縫隙,默默的看著她的臉龐,傻愣愣的,腦子一片空白,僅有瞳孔里,倒影著雪的身影…… 我離開了田徑隊,離開了那個陪伴著我渡過了三年的地方,離開了承載著我淚水汗水與笑聲的跑道。 還常常會想起雪,想起她的笑她的聰明她的嘲諷她的咒罵,但,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言語,在我的心裡,都是值得珍惜的東東。 我只可以珍惜我目前所擁有的,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寫自己的文章,但,我想念的,是你的笑容…… 1個人的寂寞 我喜歡1個人走在斑駁的路上,腳下的路被我踏過千萬遍,但我也不覺得厭煩——由於我就是這樣,1個人,木有朋友,木有燦爛的笑,我只會與寂寞相處,1個人的日子,其實回憶起來,雖然好孤單,可是,我不敢去想,「朋友」這個詞,從好久之前,我還是1個無憂無慮的小女生的時候,「友情」這個詞就已經被我從我的字典里撕掉了。 我曾經有三個很要好的好友,我們四個人也曾發誓,就算全世界都木有人了,我們四個還依舊是好朋友。 呵呵,這樣的話,在當時,是多麼幸福而美好的一句話,然而,目前的我,回想起來,竟然會哭得稀里嘩啦。 我們三個的友情,全班同學都親眼目睹過。每回課間,都會親昵的往教室里對著三個身影叫著彼此間的昵稱,小學期間的最後一次運動會的女子4*米,我們四個很團結,在槍聲響起的那一刻,我的心也提得老高,看著她們熟悉的身影朝我奔來,我們熟練的交接棒,之後,咬著牙拚命的沖向終點。 勝利的那1個晚上,我們四個一起去吃火鍋,之前都是和父母去吃,從沒自己去吃過,我們都笑著,默契的交換眼神。 那1個夜晚,竟會是我們分開前的,最後一次舉杯相聚。 那一晚後,我們四個曾經互相交錯在一起的四顆心,分別向四個不一樣的軌道,偏離了核心,各奔了西東。 我是個很倔強、執拗的人,四個岔口,我們都選取了,與彼此相對的方向。 我哭過,很傷心很傷心的哭過,我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哭得那麼傷心,一直哭,哭到最後,眼睛都也就澀澀的了,淚流干,但我心裡的地方,少了一塊。 從那以後,我變得很。 總是1個人,總愛趴在教室前的欄桿上,眺望著遠方霧里的雲朵,我總會想到,曾經的曾經,從前的從前,有三個人,三個令我今生今世忘不了的人,我們也一起,這樣並排趴在欄桿上,談著些不著邊的細細碎碎的東東,可是,目前我的身邊,空空如也。 總會恍惚的看見,她們在我身邊,我們的從前…… 她們給了我好多快樂的點滴,我卻不知道把這類寶貴的東東存起來,如今回首,手心空空,到頭來,我啥都木有抓住,啥,都木有留住。 很快,真滴很快,我們的日子,快得只在我的眨眼間。 一切,彷彿一場夢——可是,我寧願一隻做著夢,不想醒來,害怕醒來時,只看見頭頂白得透明的天花板,之後,再在天花板里,看見她們的笑…… 之後的之後,我們竟然一句話都木有說,雖然次次擦肩而過,可是,除了1個淡淡的眼神,啥都木有——真滴,啥都木有。 不知道啥原因,她們三個竟然又走到了一起,呵呵,只剩下我1個人,獨自傷感。 下課時,她們三個總是並排的站在走廊邊的欄桿前,挽著手,一副大姐大的樣子,對著來來往往的人指指教點,竊竊私語,那樣的眼神讓我很難受。 壓抑,我一直在壓抑。 我很怕睡著,害怕會在夢里,看見她們的影子。 她們說說笑笑的樣子,讓我黯然。我只可以裝作冷漠,無所謂的走過,笑一笑,之後風輕雲淡的搖著頭,說她們的事跟我無關。 誰又看得到,那一句句「討厭」的背後,我是怎樣的痛苦? 我變得好沉默,對啥事都淡淡的,全部事,在我眼裡,都無所謂了。 在和她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其實也很固執——傷心不敢說。因此時間也就在和她們的開玩笑與互相鼓勵中流失。 那時失魂落魄的我,就如1個被趕出家門的可憐人,每天,1個人閉著眼苦笑,1個人獨享著寂寞,我1個人的日子,就從那一刻開始——我知道,這條永遠僅有寂寞的路,我永遠停不下來,由於,我已經,木有退路。 記得之前我們四個都一致討厭1個名叫怡的女生,那是1個長得很高挑的女生,不知道為啥,她們三個很討厭她,木有選取的,我也一味的排斥她。 緣分真滴很奇妙,那個曾經我「討厭」的人,竟然會一點一點,成為我的知己。 在慢慢了解之後,我發現,其實她也很可愛,完全木有我想像中的那麼討厭,我在學校里的時光,幾乎都是和她膩在一起。 我們都愛寫,常常一起討論有些問題。 自從我與她對視一笑的那一刻開始,她們三個人,對我,從原來的冷淡,竟然變成了厭惡。 上課時,我看見她們三個見我眼前眉來眼去,親熱的叫著,並且還時不時對我丟來鄙夷的眼神,我咬著牙,我知道我在顫抖,眼睛又泛起了霧氣,我趴在桌上,再無心聽課。 她們對我與怡的破口大罵越來越頻繁,甚至有時還在紙上塗寫著醜八怪,之後寫上我和怡的名字,再在下邊密密麻麻的寫著一堆罵人的話。 看見這張紙,我除了苦笑,還能怎樣? 收獲一份新的友情,代價就是這個。 習慣了她們對著我與怡翻白眼,之後在擰著眉不屑的罵道「變態」,那一刻,我的全部憤怒感全部被她們激發了出來。 我對自己說,這是她們自己逼我的,要怪,只可以怪她們。 從那一刻起,我不再瞎游盪,全身心投入到學習里,我知道,我不可以輸給她們,再讓她們對我指指教點、看不起了! 我們都倔強的不肯回頭,不肯原諒對方,從此,我們成了班裡味最濃的敵人。 我們的戰爭,永遠沒方法停歇。 我知道必須有1個先低頭道歉,可是,我太了解她們了,同時,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先退後讓步。 因此,戰爭,無時無刻不在持續著。 每一天,都在我的苦笑與她們的冷嘲熱諷中茫茫然過去。 至今,我還會回憶起那些曾經的故事。 可是,我總會搖搖頭,甩掉腦子里的回憶與眼底浮起的銀光,1個人就1個人吧,反正,我又不是非要她們陪伴不可,木有她們,我自己也一樣可以好好的過,每一天,還是老樣子上下學、吃飯洗臉睡覺嗎?才別為她們傷心呢。 話是這么說,但我的心,始終放不下。 今日,她們里的1個不算太壞的璐對我說,我們和好吧。 我淺笑著,木有解答。 就這樣,我們彼此沉默著分手在夕陽下。 我,不可能還會回到她們中間,還會與她們一起討論那些亂七八糟的細節,由於,我們,都太年輕,不懂得,現實的殘酷。 那麼,不和好,就讓我們繼續「戰斗」下去吧,我們之間,即使是吵架,我也會,好好把這類話語記在腦子里,吵架,又何嘗不是種美麗的倔強呢? 走吧,都走吧,1個接1個,走吧,既然錯了,那就讓我們,繼續錯下去吧…… 心情記事 踏著陽光綻出的晴朗,心情像天空一樣湛藍。 ——題記。 近來的生活又開始忙碌起來,連周圍的空氣都感覺滲入了濃濃的期望的味道。二月,陽光明媚的季節,走過街道,兩旁的小店都紛紛掛上了一隻只欲飛卻未飛的風箏,一瞬間我感覺又回到了從前容易而純真滴平平淡淡的生活。 春天的地面總散發著雨水打過泥土的那種清澈的氣息,不濃,吸入鼻子心曠神怡。 家對面的那座學校又開始奏起熟悉的音樂(music),來來往往的路人都匆匆而行,我在心中感嘆,生活不就是如此嗎?平平淡淡,卻很真實。 站在長長的大橋的欄桿上,眺望遠方,記得之前冬季的時候,有一個阿婆總會推著1個貌似是裝著肉羹的小車,一打開(OPEN)鍋,那熱騰騰的霧氣都「嗖嗖」地往上冒,在那樣寒冷的冬季里,為過路人送去一份貼心的溫暖。 而目前,那個位置,空盪盪的,路人從不為她的不在而停留或皺皺眉。 我嘆口氣,心情竟微微有了些沉重。 我總是這樣,一點點細微的小事,就會令我的心情大大變化。 ——或許,這就叫做「多愁善感」吧。 換個說法,就是「閑得沒事干」,總是在注意那些不必要的東東。 近來在上看見一篇名叫《水本無色》的文章,里邊有句話令我記憶深刻,「水,本無色,因了誰變得形形。」 很有韻味的一句話。我的生活原本平淡得如一面永無波瀾的明鏡,明亮而透明,很單純。 但這幾年的校園生活,我的「鏡子」也變了色,染上了點點銹痕。 仰望頭頂的這片天,忽然覺得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心裡木有惦念,每天就干著枯燥乏味的事——畢竟,一直做同樣的事,總有一天會覺得無聊。 做為1個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我的生活變成了一杯澀澀的苦咖啡,雖苦,但卻也夾雜著凡人品嘗不出的甜味。 生生死死,我漠然的成為朋友們生命中的過客。不向她們傾訴心事,不是由於害怕被其他人知道,只是由於,我的心事,沉甸甸的壓了我好多年,不想讓她們,和我一樣變得那麼而寂寞。 有人說這叫「看破紅塵」,我卻把這叫做「靈魂的寄託」。 每日的生活都像在夢游,而我就是1個渺小普通的流浪者,四海為家,永遠為明天的溫飽問題而煩惱,流浪者——我只是1個流浪者。 閑閑的日子寫寫文字——雖然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些啥。每回敲打著鍵盤(keyboard)的時候心中總揣著一份不平凡的期待,好期望有1個真正了解我的人,能讀懂,我心裡這份他人看不見的哀傷。 之前總抱怨為啥生活中總有那麼多壞心眼多多的人,總是得無時無刻不放著她/他們。目前的我,只會告知自己:走好自己腳下的路,那些不起眼的小石子,成不了阻擋我1個人前進的步伐的東東的。 我就這么一路走來,那些磕磕碰碰也成了回憶,但我卻木有時間去回憶過去,我只可以,一直看向未來,一直走下去。 我不知道該怎樣形容這樣的生活,我只可以是淡定、從容的走下去,塞上耳機,把身旁嘈雜的聲響徹底隔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1個人哭,1個人笑,1個人,品嘗著澀澀的咖啡。 究竟還是要長大的,永遠不能停留在幼稚、傻傻的世界裡,就像天氣,不可能,永遠是晴天,亦不可能,一直是雨季。 有一個朋友問我喜歡晴天還是下雨天,我笑笑沒解答。 晴天,那種奔放熱情的模樣,不適合對啥事都淡然的我; 下雨天,我不喜歡下雨——可是,我卻喜歡不撐雨傘、在雨里漫步的感覺。 下雨的時候,走出家門,我1個人的時候是很不喜歡撐傘的。我覺得傘遮住了雨的模樣、雨的感覺,我喜歡雨打在身上的濕潤感——我也不明白我為何會喜歡在雨天不撐傘,但我只明白一點——我,喜歡不拘束、自在的感覺。 雨點的味道很純,頭發都被淋得濕漉漉,但我卻笑得好開心。 雨,永遠懂得的意義。 記得和好友吵架的那天,我就好渴望下一場雨,好好的淋一身水,濕淋淋的回家,之後,任身上滴滴答答的滴著水,也不用毛巾擦,水流干,我就恍惚的以為,我的煩惱與不開心,也隨著水流落而走。 ——但這樣常常會感冒。 我其實並不討厭生病。躺在床上,悠閑的翻翻,耳里塞著耳機,把音響開到最大,把我的世界徹底用震耳欲聾的聲響嚴嚴實實的包裹起來,誰也進不來、吵不到我、找不到我。 關於喜歡淋雨的這一點,我差不多是由於喜歡那種生命力的敲打聲吧。那一刻我貌似感覺到,我還真真實實的存在,還晃晃悠悠的在四處游盪。 我很害怕黑夜。 那黑乎乎的感覺令我很不舒服。總是害怕我會夢到之前的快樂時光,害怕想到之前的之前……人在寂寞孤單的時候,總會本能的回憶起開心的事——但對於我來說,想起那些事,比做噩夢還要恐怖。 我已經發過誓說要徹徹底底把那些好的壞的記憶通通丟進億萬年前的恐龍時代,再也不想起。把之前的日記本全部撕掉,看著記載著曾經過去的那些故事的紙頁,在火苗的竄竄中捲起,之後,「呼」地一下全部沒掉——我以為,那樣可以把記憶都洗刷掉。 開心時,我總會不自覺摸摸嘴角——我,是在笑嗎? 那個我以為再也想不起怎麽做的東東,竟然還會出目前我的嘴角? 呵呵,真奇妙啊。 想不起那些事是怎麽發生、再怎麽結束的,我卻有時能忽然想起——並且是清清楚楚的嵌在我的腦子里。 很痛苦,但我只可以用沉默去面對。 只可以——選取沉默。 沉默啊……我,不說話了,做1個,不會哭不會笑的木偶吧……"
⑤ (還太幼稚) 的繁體字怎麼寫 要設計好看的
☆還太♀幼稚★
(怎麼回事,繁體字總變成簡體字。)
⑥ 幼稚的稚字繁體字怎麼寫
稚字古今沒有繁體寫法,只有異體寫法。
如圖所示:
⑦ 發文字喜歡帶表情會很幼稚嗎
不會啊,我也喜歡文字帶表情。我是覺得網路聊天本來加表情會拉進人的距離
⑧ 請問這個幼稚的字體是什麼字體
這是方正經黑字體。
下載地址:
http://www.ddooo.com/softdown/47942.htm
⑨ 幼稚小篆寫法
甲骨文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最古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商朝人用龜甲、獸骨占卜後把占卜時間、占卜者的名字、所佔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邊,有的還把過若干日後的吉凶應驗也刻上去。不過具體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詳略的差異,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辭最為完整,同時也是現存數量最多的時期。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這種文字為甲骨文。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卜辭的甲骨,這些字都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大量的甲骨文及銘文既記載了當時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氣象、占卜方面的情況,又標志著文字接近成熟。圖為刻在龜甲上的甲骨文。 介紹 甲骨文主要發現於河南安陽殷墟,迄今為止發掘出存世的大約有15.4萬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其中大陸收藏的有97600多片,台灣收藏的有30200多片,香港有89片,因戰爭和商業因素流散到海外日本、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前蘇聯、德國、瑞士、比利時、荷蘭、瑞典等12個國家有26700多片。其中日本在侵略中國時曾有組織地在殷墟盜掘,因此收藏最多,有12000多片。目前世界上有500多位學者專門研究甲骨文,發表專著有2000多篇。 商周非常迷信,商周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並將占卜的事情、時日和結果等刻在上面,故甲骨文字也稱卜辭。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氣候、習尚等許多方面,是研究當時歷史的重要資料。 甲骨文大約有4500個單字,已解讀的有三分之一左右。根據研究,甲骨文中已經使用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的漢字造字法。在字義的使用上可以明顯看出假借方法。形聲字佔25%左右。今天,形聲字佔90%左右。 甲骨文和是漢字成熟的標志,和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一樣屬於表意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的一種表意文字的前身。它的書寫材料一般為龜骨、牛肩胛骨,也可以刻在牆壁,木器,石器等處,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墨書的。中國古代長期存在,春秋後期漢字脫離甲骨形態,逐漸不被認知,但是一般會被當做「龍骨」賣給葯材商做葯材之用。直到1899年(清光緒25年),在一個偶然機會里由金石學家王懿榮發現被考證為商周遺物。 民國初年經董作賓先生的研究整理,將收集到的甲骨文分為五期:盤庚武丁時代、祖庚祖甲時代、稟辛康丁時代、武乙文丁時代、帝乙帝辛時代。郭沫若在研究了甲骨文以後,認為甲骨文從初創到成熟,起碼要經歷1500年以上。 ===========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甲骨文首次被金石學家王懿榮認識並高價購藏。此後十年間先後搜購甲骨的有王襄、孟定生、劉鶚、羅振玉及美國人方法斂,英國人庫壽齡、金璋,日本人林泰輔,加拿大人明義士等,共得甲骨數萬片。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有計劃地迸行殷墟發掘,先後發掘十五次,共得甲骨約二萬五千片。以後殷墟仍不斷有甲骨出土,197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陽小屯南地發掘甲骨四千餘片。除殷墟外,1953、1954年在鄭州商代中期遺址中還檢到有字甲骨兩片;自1954年始,又先後在山西洪洞,北京昌平,陝西豐鎬、周原遺址、岐山鳳雛出土西周時期有字甲骨約三百片。 自甲骨文首次被發現迄今,出土的甲骨已有十五萬片以上,分別藏於中國大陸、台灣省和港澳地區,以及日本、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蘇聯、德國、瑞士、比利時、荷蘭、瑞典等國家,南朝鮮也有收藏。 出土的甲骨文多已著錄出版,早期的有劉鶚的《鐵雲藏龜》、羅振玉的《殷虛書契》和《殷虛書契後編》、明義士的《殷虛卜辭》、林泰輔的《龜甲獸骨文字》、王襄的《簠室殷契徵文》;後又有董作賓的《殷虛文字甲編》、《殷虛文字乙編》,胡厚宣的《戰後寧滬新獲甲骨集》、《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錄》、《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甲骨續存》等。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的《甲骨文合集》對甲骨文發現八十多年來已著錄和未著錄的十幾萬片甲骨材料進行系統的科學整理,廣泛搜集全部出土的甲骨資料,分期分類,共收甲骨約四萬片,編為十三冊,為研究甲骨文和商史提供了系統的資料。另外,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甲骨,已收入《小屯南地甲骨》一書。日本、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德國等國所藏的甲骨,也已著錄成書,分別發表。 甲骨文是比較成熟的文字,它以象形、假借、形聲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漢字,仍是以象形字為基礎的形符文字,因此甲骨文已具備後代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從語法上看,甲骨文中有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其句子形式、結構序位也與後代語法基本一致。 由於商王幾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內容涉及商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從甲骨文中有關商代階級和國家的資料可知,商代的奴隸和平民由眾、芻、羌、仆、奚、妾等不同身分的人組成,奴隸主和貴族有先公先王和他們的配偶如高妣某、妣某、母某及子如子某、多子等,各級官吏則有臣、尹、史、犬、亞、馬、射和侯、伯等;軍隊有師、旅等;刑罰有刖、劓、伐等,並設置了監獄。甲骨文中也記載了商代人殉人祭的狀況,對於解決商代社會性質有直接關系。商王朝經常對外發動戰爭,被征服的方國對商王朝稱臣納貢,甲骨文中常見氏(致)來、入馬牛羊象龜等記載。 甲骨文中有關商代社會生產的內容很豐富。在農業方面,有裒田、作大田的記載,還有各種農作物如黍、稷、麥、耒、稻等的名稱。商王關心農業收成的豐歉及風雨、降低對農業收成的影響,常見立黍、省黍、求年、告秋之卜。在畜牧業方面,馬、牛、羊、雞、犬、豕等都有記載,且畜養量較大並有專門牢廄。祭祀時常用掉大批牛羊。漁獵在商代社會生活中仍起一定作用,甲骨文記載的獵物有鹿、麋、豕、象、虎、狐、魚類和各種鳥類,狩獵方法有田、狩、逐、阱、射等。甲骨文里還有關於貝、朋、珏和舟、車以至傳遞制度等商業、交通方面的材料。 甲骨文中有關商代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亦很豐富。在天文歷法方面,有日食、月食和鳥星、新星、大星等記載,也有「十三月」等閏月材料和干支記日及每日不同時間階段的「時稱」等。在氣象方面,有不少卜雨、卜風以及易日、雲、雷、雹、雪、虹等記載。在醫學方面,有頭疾、牙疾、鼻疾、言疾、肘疾、足疾、踵疾等疾病的記載,也有關於生育的記載,表明當時能准確推知預產期。 商王尚鬼,凡事占卜。占卜內容多以王為中心,就其關心的問題,如對祖先與自然神的祭祀與求告,對風、雨、水及天象、農事、年成的關注,通過貞人向上帝、鬼神、先公先王等問卜,以便預示吉凶,祈望得到保障。占卜材料多為龜腹甲(及少量背甲)和牛胛骨,用前經整治,並在背面(少量牛胛骨亦有在正面)施以鑽、鑿。占卜時,先於甲骨背面鑽鑿處用火燒炙,正面即現「卜」字形裂紋,以此定吉凶。占卜後,將所卜事項記刻於甲骨之上。 甲骨文一般先刻豎畫,後刻橫畫,先刻兆序、兆辭、吉辭、用辭,後刻卜問之事,故又稱為卜辭。一條完整的甲骨卜辭應包括敘辭、命辭、占辭、驗辭,而多數卜辭常省略占辭或驗辭。甲骨文中,有的在刻畫上塗砂或墨,有的用毛筆寫在甲骨上,也有些是先寫後刻的。 卜辭的分布有一定規律。一般來說,刻辭迎兆並與一定的卜兆有關。龜腹甲、背甲右側卜兆向左,文字右行;左側卜兆向右,文字左行;在甲首、甲尾及甲橋邊部的卜辭則由外向內行。商代占卜常從正反兩方面問疑,反映在龜甲上則有位置相應的左右「對貞」。牛胛骨中右胛骨卜兆向右,卜辭左行;左胛骨則相反。只有上端近骨臼處的兩條卜辭由中間讀起,在左左行,在右右行。骨上的各條卜辭,或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刻寫,其間常有界劃相隔,每事亦反復對貞。但也有不同之卜交錯排列,為「相間刻辭」;有卜辭於甲骨正面無處容納,而轉刻其背面,為「正反相接」;有反復卜問同一件事,而將內容基本相同之卜辭分刻於數版甲骨之上,只各版卜序不同,稱為「卜辭同文」。 商代晚期自盤庚遷殷至紂王共約二百七十三年,經歷八世十二王,這一時期的甲骨文亦應有早晚先後之分。對商代甲骨的分期斷代研究,有多種分法,目前主要行用的是董作賓依據世系、稱謂、貞人等十項標准劃分的五期說,即第一期: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廩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其中有些問題的討論目前仍在進行中。 1904年孫詒讓作《契文舉例》,為第一部考釋甲骨文的著作。之後,學者們運用「由許書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窺卜辭」的方法,比較分析甲骨文字形的偏旁點畫,並通過音韻學、訓詁學的手段來考釋文字。其中作出貢獻的學者及主要著作有: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唐蘭《殷虛文字記》、《古文字學導論》,楊樹達《耐林甲文說》、《積微居甲文說》,郭沫若《卜辭通纂考釋》、《殷契粹編考釋》及《甲骨文字暢跡扳克殖久幫勛爆魔研究》,於省吾《甲骨文字釋林》等。自1917年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續考》利用甲骨文進行商史研究後,郭沫若、董作賓、胡厚宣分別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殷歷譜》和《甲骨學商史論叢》等。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一書中也有很多關於商史研究的內容。近年來,很多較年輕的學者也在利用甲骨文研究商史方面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甲骨文的研究已取得很大進展,但仍有不少問題有待深入探求,如文字的考釋、分期與斷代,商代的社會、奴隸的身分以及商史上的許多問題。此外,對西周甲骨的研究尚屬開始階段,仍有許多爭議。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課題。 甲骨文字風格演變:甲骨文字有契刻體與筆寫體兩種書體互用發展所造成,大體上說,是由契刻體向筆寫體方面發展的。董作賓氏據殷代卜辭,把貞卜人群,分為五個時。以甲骨文字變化,書體變遷,追錝時代,以十干十二友常用字為例,闡明其字形。自第一期到第五期的變化過程中,發現了各期甲骨文書寫風格不同,各有其特徵。 第一期(武丁時)的書法風格,至為宏放雄偉,以甲骨大版大字為代艱作。此類大字常是強力的,雕的筆劃很粗壯,並填有朱墨(硃砂、墨)。其中也有工整秀麗的小字,都極為精彩。這些都是承受中興英主武丁風格,其氣魄之宏放,技術的熟練,頗為驚人。其書家有韋、永、賓。 第二期(祖甲、祖庚時代)書風較為謹飭。祖甲、祖庚是繼承第一期武丁的守成賢君,所以當時的卜師,嚴守規則而少變化。其書家有旅、大、行、即。 第三期(廩辛、庚丁時)書風轉變,陷於頹靡,前期老書家已經作古,豪放書風掃地,當期的書家,筆力多幼稚柔弱,甚至筆誤頗多。此期書者,皆未署。 第四期(武乙、文丁時)的貞人,卜辭上不署書契者的名字,此一期,武乙、文丁時代新興書家,盡去前期筆力幼弱之敝,作品生動、勁峭、時逞放逸不羈之趣。此期署名之書家,僅狄一人,其餘尚未發現。 第五期(帝乙、帝辛時代)的書風、除少數獸頭大字刻辭外,其餘的都異常嚴肅工整。理由是: 貞卜事項,王必躬親,卜辭的段、行,字都很均整,如蠅頭小楷,文風丕變,製作一新。其書家有泳、黃。 題名: 刻有文字的甲骨主題關鍵詞: 金石拓片圖片 Image Image 原文原文龜甲5521、5538、5518、6019:刻有商代(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殷王祖庚、祖甲時祭祀祖先之卜辭。共四片。 獸骨5402、5403:刻有商代(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殷王武丁時旬卜王事之卜辭。共二片。 甲骨文是寫或刻在龜的腹部、背甲,以及牛肩胛骨上的文字。時間大約在盤庚至帝辛之間(分元前1401年至前1122年),內容大都是殷王祭祀、田獵、求雨、卜吉凶等占卜的記事文字。殷商人崇尚鬼神,凡事必用甲骨占卜。他們採用龜甲獸骨寫刻卜辭,占卜有關的事件,再契刻記事文字。甲骨的出土地點在河南省安陽小屯村之殷墟,初為當地農民翻耕土地時發現的。由於不知是何物,因此被當作龍骨賣給葯鋪,用以治療虛弱和破傷。清光諸二十五年(1899),當時在北京做官的王懿榮生病後,在抓來的中葯中認出了甲骨。二十九年(1903),劉鶚著《鐵雲藏龜》,第一次把甲骨以拓片的形式出版。三十年(1904),孫詒 讓著的《契文舉例》對甲骨文始加考釋。其後開始了連續不斷的發掘。 文字學家認為,一種文字從發現到成熟至少要經過2000年的發展,而3500年前的甲骨文已經出現一批形聲字,表明它是較成熟的文字。按此類推,最早的漢字應出現在夏或更早的時代。甲骨文的發現及研究,為中國文明史已逾5000年這一事實,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文字是一個民族文明的載體。中國的甲骨文和古埃及紙草文字、巴比倫泥版文字和美洲印第安人的瑪雅文字具有同等的地位,號稱世界四大古文字。但其他三種文字的發展都中斷了。惟有甲骨文發展下來。在已發現的的近5000個甲骨文單字中,能夠釋讀的約1500字;餘下的3000多字多屬地名、人名、族名,可知其意,但不可讀其音;其中也有不少字因後世不再沿用,給正確考釋、研究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有專家認為,由於甲骨文屬卜人應用文字范圍,並不等於社會的用字量,所以商代實際存在的字可能還要更多。 殷墟甲骨文發現百年以來,出土數量已達15萬片。它雖然是殷王室進行占卜的記事文字,而且存在形式呆板,字名簡單,識讀困難等局限,但對「文獻不足征」的商代歷史研究仍是極為珍貴的資料,而且與考古學、語言文字學和古代科學技術研究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中國國家圖書館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單位,共藏有35651片。多系名家捐贈和從私人、市肆收購而來。其中以劉體智先生的庋藏數量最多,裝在150個盒內,共28000餘片。國家圖書館所藏甲骨還曾著錄於羅振玉《殷墟書契》、胡厚宣《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郭沫若《殷契粹編》、郭若愚《殷契拾掇》中。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甲骨拓片也很豐富,除正在傳拓中的《館藏甲骨集拓》外,還有《善齋書契叢編甲骨拓本》十八冊四函,共28000餘張。在郭沫若主編的《甲骨文合集》中還收錄有該館所藏甲骨拓本十餘種之多。
⑩ 老婆請原諒我的幼稚!字體怎麼寫才好看
老婆請原諒我的幼稚!藝術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