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月是故鄉明,心安是歸途這一手字是孟晚舟自己寫的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9
Ⅱ 《月是故鄉明》 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月是故鄉明》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想念,身在異地不能回家的無奈,內心的寂寞,對目前生活隱隱的不滿。
Ⅲ 月是故鄉明,心安是歸途(愛國)感想作文
摘要 月是故鄉明,心安是歸途。
Ⅳ 人無論離家多遠,他的內心都會思念著家鄉,渴望最終回到家鄉。這古詩怎麼寫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詩歌。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思念自己。全詩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先世為太原祁(今屬山西)人,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中年後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
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Ⅳ 「月是故鄉明,心安是歸途」的理解感悟
「近鄉情更怯」,「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在那段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前途一片迷茫的日子裡,可想作者身受的苦難,可想作者是如何的在痛苦中掙扎。首先,作者是一名普通女子,也有人之常情,英雄也是人,巾幗英雄更有弱的一面。作品第二段就充分表達了她的這種思想。作者寥寥幾筆,用了三個排比句,便刻畫了1028個晝夜的心情
過去的1028天,左右踟躇,千頭萬緒難抉擇;過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縱有萬語難言說;過去的1028天,山重水復,不知歸途在何處
可以說,正是作者的這種真摯感情,才能將其訴諸於筆下,化作一段優美的文字
正氣滿滿
雖然遭受了人生最大磨難,進入了人生最黑暗的時刻,但作者沒有因此而消沉頹廢,也沒有因此而怨天尤人,而是把磨難當財富,把拘押當機遇。所以作者說:淚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傷春悲秋翻越不過泥濘,與其困頓掙扎,不如心向陽光,沖出陰霾。聯想起作者在此期間,自修了五門功課,准備讀個「獄中博士」,這是何等的堅貞,何等的堅強!她,沒有向惡勢力低頭,沒有為了所謂的自由而放棄自己的尊嚴。她,始終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有些風浪,難免艱險,唯有直面才能揚帆遠航;有些抵達,難免迂迴,歷盡波折終會停泊靠岸
。捨生取義,視死如歸,不屈不撓,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在她的身上得到了最充分體現。再看看當年的法國阿里斯通的高管皮耶魯齊,雖是迫於無奈或其他原因而服軟認罪,但精神之高下立現、氣節之高下立判,這可能就是文化的差別。這種精神,越是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愈發表現出來。
語言優美。
雖通篇只有一千餘字,但裡面的金句頻現,比如:
正是那一抹絢麗的中國紅,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時刻,引領我回家的漫長路途。是你們的遙遙相伴,陪我越過層層山丘;是你們的默默守護,帶我跨出叢叢荊棘。有一種浪漫叫並肩作戰,有一種純粹叫全力以赴,有一種果敢叫奮不顧身。
這些語句,充分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語言功底,這就是漢語言的魅力所在,所以說,不是說專業的作家才能創造出來這些名言警句。因為孟晚舟有深厚的生活閱歷,才讓她的才華得以充分顯現。為什麼古代的很多名家都不是專業的作家,很大原因就是這些名家經歷了人生的沉浮,思想得到了很大提升。比如李煜,曹雪芹等都是在經歷重大變故後,才作出了盛世名篇
Ⅵ 孟晚舟回國感言說了什麼
月是故鄉明,心安是歸途
舷窗外一片漆黑,機翼上的航行燈閃爍不停,在寂靜的夜空中,這些許的微光顯得格外溫暖。此刻,我正飛越北極上空,向著家的方向前行,馬上就要投入偉大祖國母親的懷抱,闊別三年的祖國已在天涯咫尺。
近鄉情更怯,不覺間淚水已模糊了雙眼。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昌盛,沒有強大的祖國,就沒有我今天的自由。往事一幕幕閃過,恍若隔世,卻又歷歷在目。過去的1028天,左右踟躇,千頭萬緒難抉擇;過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縱有萬語難言說;過去的1028天,山重水復,不知歸途在何處。「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一次次墜入深淵,又一次次闖入暗夜,曾讓我輾轉難眠,更讓我刻骨銘心。
淚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傷春悲秋翻越不過泥濘,與其困頓掙扎,不如心向陽光,沖出陰霾。有些風浪,難免艱險,唯有直面才能揚帆遠航;有些抵達,難免迂迴,歷盡波折終會停泊靠岸。無數次奔跑,無數次跌倒,唯有此次讓我倍感堅強;無數次出發,無數次歸家,唯有此次讓我熱淚盈眶。萬家燈火總有一盞給我溫暖,浩瀚星河總有一顆予我希望,感動於心,感激於情。我們祈禱和平,幸運的是,我們生在一個和平的時代;我們崇尚偉大,可貴的是,我們生在一個偉大的國家。
成長在改革開放時期的我,親眼目睹、親身經歷了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和中國人民是如此偉大,全體同胞數十年如一日地艱苦奮斗,讓我們的祖國走向繁榮富強,人民邁向共同富裕,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感謝親愛的祖國,感謝黨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絢麗的中國紅,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時刻,引領我回家的漫長路途。
感謝親愛的家人們,與我一起經歷風雨,見證歲月,安放我所有的喜樂苦悲。是你們的遙遙相伴,陪我越過層層山丘;是你們的默默守護,帶我跨出叢叢荊棘。感謝親愛的夥伴們,有一種浪漫叫並肩作戰,有一種純粹叫全力以赴,有一種果敢叫奮不顧身,回首此間,滿是靜水流深的情義和雷霆萬鈞的擔當。感謝親愛的同事們,雖然分別已久,你們的真摯鼓勵和持續堅守,讓我們始終風雨同舟,艱難征程波瀾壯闊,赤誠初心歷久彌堅。
感謝所有關心我的你和你們,就算素未謀面,你們的濃濃情意、切切問候和深深祝福,如一道彩虹,斑斕了坎坷路途上的一隅天空。午夜夢回,最是心底那一輪明月,那一江春水,那一縷鄉愁,亦是我滯留他鄉三年每分每秒的心靈歸宿。
秋風掠過,登機前,溫哥華已需寒衣加身。此時,祖國的秋日正是天朗氣清、暖陽和煦,期待一年好景緻,再賞橙黃橘綠時。祝願祖國母親生日快樂!回家的路,雖曲折起伏,卻是世間最暖的歸途。
Ⅶ 月是故鄉明,心安是歸途讀後感是什麼
月是故鄉明,心安是歸途讀後感是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既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回歸祖國時內心的喜悅,也讓讀者感受到了來自祖國的溫暖。文中沒有一絲對1028天監禁生活的抱怨和不滿,只有對自己回到祖國懷抱的喜悅和感動。雖然我自己沒有經歷過她的痛苦,但這篇文章也讓我感受到了一位久違故鄉之人回家時的那份激動,這或許就是祖國給予的安全感吧。
月是故鄉明,心安是歸途出處
月是故鄉明,取自杜甫《月夜憶舍弟》中的名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見月思鄉,有追憶,有悵惘,有留念,有惋惜。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是一個人的心靈歸屬和寄託。
只有祖國的繁榮昌盛,企業才能穩健發展,人民才能幸福安康。艱難方顯勇毅,磨礪使得玉成,所有的挫折與困難,感激與感動,堅守與擔當,都將化作我們前進的動力和拼搏的勇氣。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Ⅷ 心安是歸途是哪首古詩
「心安是歸途」,出自白居易的《初出城留別》。
《初出城留別 》全詩內容: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Ⅸ 月是故鄉明心安是歸途各大媒體對他的評價
摘要 孟晚舟從加拿大歸來時,在政府包機上所作的《月是故鄉明,心安是歸途》,盡管只有千字,但,這是作者的真情流露,絕不是那些無病呻吟、用詞華麗的作品可比的,可以說,
Ⅹ 心安是歸途出自哪首詩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初出城留別》。
原文——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譯文——早上從紫禁城歸來,傍晚從長安城東出門。不再談城東裡面的小路曲折等事,此行要去的地方是江南路。車馬備齊揚起鞭兒上路了,揮揮手向親人和故鄉告別。我生來就沒有固定的處所,只要是心坦然的地方就是我的歸宿。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書,封馮翊縣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