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得道成仙文字的圖片

得道成仙文字的圖片

發布時間:2022-07-15 05:33:56

① 什麼叫得道成仙

通過修行達到天人和一的境界,然後到天上做神仙,這是道教的說法,世間的大善人來世也可投生天界,太上曰: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

② 成仙得道的語錄

1.關於成仙的詩句
1、及至成仙遂不還 唐 王維 《桃源行》2、仙佛茫茫兩未成 清 黃景仁 《雜感》3、及至(一作更聞)成仙遂(一作去)不還 唐 王維 《桃源行》4、功成去作地行仙 宋 張孝祥 《浣溪沙》5、功成仙去 宋 李彌遜 《永遇樂·一水如繩》6、丹成仙去是何時 宋 王以寧 《臨江仙·眼看西園紅與紫》7、碧壺仙露醞初成 宋 陸游 《好事近·風露九霄寒》8、丹成仙去龍輴遠 宋 樓鑰 《導引·孝宗純孝》9、笑謫仙、對影足成三 宋 京鏜 《滿江紅·乘興西來》10、咽津納氣等成仙 宋 夏元鼎 《西江月·舉世沈迷大道》11、成仙未晚 宋 劉辰翁 《沁園春·笑貢生狂》12、見說彭成仙隱 宋 無名氏 《水調歌頭·橘記一年景》13、搜斥詎成仙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14、不見鶴成仙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15、搜斥詎成仙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16、不見鶴成仙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17、丹成雞犬亦登仙 元 元好問 《玉樓春·流光不受長繩系》18、大丹成、天賜仙袍 元 馬鈺 《滿庭芳 贈皇甫先生》19、黃鶴洞中仙道成 元 馬鈺 《黃鶴洞中仙 繼重陽韻 前後各喝馬一聲》20、黃鶴洞中仙要成 元 馬鈺 《黃鶴洞中仙 繼重陽韻》21、黃鶴沿中仙要成 元 馬鈺 《黃鶴洞中仙 繼重陽韻》22、成仙只是神光 元 馬鈺 《西江月·卧化勝如坐化》23、成仙質 元 馬鈺 《*心香 贈王五先生送環牆內飲膳》24、共成仙 元 馬鈺 《*心香 謝興平縣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學道》25、功成奪起仙儔 元 侯善淵 《聲聲慢·人心剛硬》26、見說丹成仙去 元 劉元 《木蘭花慢 和陳思濟 洞霄詩集卷九》27、成何濟、枉玷仙材 元 姬翼 《春從天上來·枯木寒灰》28、成仙捷徑 元 李道純 《百字令 示眾破惑》29、猶解成仙 宋 無名氏 《沁園春·古往今來》30、丹成遽仙去 宋 白玉蟾 《感詠十解寄呈楊安撫》31、葯物始可成胎仙 宋 白玉蟾 《快活歌二首》32、丹成雲得仙 宋 方回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33、只餐荷氣亦成仙 宋 方岳 《山中》34、觀棋一局偶成仙 宋 方岳 《山中》35、而今龜鶴盡成仙 宋 釋正覺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36、松老鶴成仙 宋 釋正覺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37、到時凡骨也成仙 宋 釋智愚 《頌古一百首》38、旋種仙芝一夜成 宋 宋白 《宮詞》39、樂府仙韶奏九成 宋 岳珂 《宮詞一百首》。
2.關於成仙的詩句有哪些
1. 山僧道,成仙未晚,救火須忙。——【宋】 劉辰翁《沁園春·笑貢生狂》
釋義:山上的高僧說道,想要修煉成仙什麼時候都不算晚,救火要緊。
2.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唐】王維《桃源行》
釋義:起初是為了躲避這個地方才離開人間,等到修煉成仙之後就不回來了。
3.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宋】蘇軾《前赤壁賦》
釋義:前行時感覺身體輕的像是要離開塵世飄飛而去,猶如道家羽化成仙。
4. 卧化勝如坐化,修行所貴真常。——【元】馬鈺《西江月·卧化勝如坐化》
釋義:躺著修行遠遠超過坐著修行,修行最珍貴的在於真實、平常。
5.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清】黃景仁《雜感》
釋義:成仙成佛這兩件事一樣都沒成功,只能獨自一人在夜晚抒發心中的不平。
6. 見說彭成仙隱,對此慶生辰。——【宋】佚名《水調歌頭》
釋義:聽說彭成仙隱居,對著他來慶祝生辰。
7. 仙書一兩卷,樹下讀喃喃。——【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釋義:拿著一兩卷關於修煉成仙的書卷,在大樹下面朗讀。
8. 一躍洞天三十六,到時凡骨也成仙。——【宋】 釋智愚《頌古一百首》
釋義: 飛躍到三十六層洞天之上,那時凡人也就成了神仙。
9. 庭前頑石,尚能聽法,城南老樹,猶解成仙。——【宋】無名氏《沁園春·古往今來》
釋義:庭院前面的頑石,還能夠聽懂佛法,城南邊的老樹,也能夠成仙。
10. 碧壺仙露醞初成,香味兩奇絕。——【宋】陸游《好事近·風露九霄寒》
釋義:酒壺中裝著剛剛釀好的玉露瓊漿,酒香的味道太絕了。
3.關於成仙的句子
1、吃素若能成佛,牛羊皆可成仙。
2、我欲度你成仙,卻被你度成了人。
3、不為成仙,只為在這紅塵等你歸來。
4、彼岸花開七色天,花落成仙一千年。仙山之門藏因果,斬花之路莫問天。
5、前世,你為我入魔; 今生,我為你成仙。
6、你要成佛成仙,我跟你去,你要下十八層地獄,我也跟你去。你要投胎,我不答應!
7、我若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喜樂平安。
8、彈指一瞬百萬年,不成仙者終黃土。浪花淘盡天下雄,艷冠天下又何用?茫茫天地茫茫道,芸芸眾生芸芸路。吾欲今生踏仙路,撥開雲霧見青天。紅粉佳顏兄弟情,巍巍大義成仙路。自古兩者皆難全,巔峰盡頭是孤獨。彈指遮天又何用?乾坤天地一人爾。
9、為師逾百年而未成仙,大約正因為那句「最上忘情 最下不及情」 情之所鍾,正在我輩這廣饒天地間順應其心而活,便是最好,又談何修行。
10、凡人心中多羨仙,登天入門成仙難。七情六慾皆要拋,真仙卻羨凡人安。
11、我欲成仙,卻思你入骨,便墮仙成魔。
12、若我不成仙,無法救你;若成仙,便無法愛你。
13、一念仙入魔,一念魔成仙,魔與仙本無區別。
14、仙非仙,非常仙。 凡非凡,非常凡。 人人都說神仙好,古來幾人能悟道? 千難萬險修成仙,到頭還覺凡間妙!
15、世人緣說桃花下,君道酒醉易成仙 ——桃花酒釀,醉酒成仙。
4.關於修仙的詩句
1、仙人王子喬 漢 漢無名氏 [只查詢漢無名氏的結果] 《古詩十九首》 2、遙見仙人彩雲里 唐 李白 [只查詢李白的結果]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3、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 明 唐寅 [只查詢唐寅的結果] 《桃花庵歌》 4、仙人垂兩足 唐 李白 [只查詢李白的結果] 《古朗月行》 5、安得仙人九節杖 唐 杜甫 [只查詢杜甫的結果] 《望岳》 6、姑射仙人不似伊 宋 蘇軾 [只查詢蘇軾的結果] 《南鄉子·冰雪透香肌》 7、仙人萼綠華 宋 蘇軾 [只查詢蘇軾的結果] 《南歌子·海上乘槎侶》 8、錦袍不見謫仙人 宋 蘇軾 [只查詢蘇軾的結果] 《浣溪沙》 9、仍是謫仙人 宋 蘇軾 [只查詢蘇軾的結果] 《臨江仙·誰道東陽都瘦損》 10、細酌仙人九醞 宋 向子諲 [只查詢向子諲的結果] 《水調歌頭·我生六十四》 11、自有仙人九醞觴 宋 向子諲 [只查詢向子諲的結果] 《採桑子·霜須七十期同老》 12、上界仙人官府 宋 晁補之 [只查詢晁補之的結果] 《滿庭芳·閑說秋來》 13、仙人手翳朝陽 宋 毛滂 [只查詢毛滂的結果] 《清平樂·鏤煙翦霧》 14、有個仙人捧玉卮 宋 朱敦儒 [只查詢朱敦儒的結果] 《鷓鴣天·有個仙人捧玉卮》 15、冷澹仙人偏得道 宋 朱敦儒 [只查詢朱敦儒的結果] 《清平樂·人間花少》 16、只在仙人碧玉壺 宋 周紫芝 [只查詢周紫芝的結果] 《採桑子·跳珠雨罷風初靜》 17、須信鳳閣仙人 宋 仲並 [只查詢仲並的結果] 《念奴嬌·金滕事業》 18、仙人跨海 宋 韓元吉 [只查詢韓元吉的結果] 《水調歌頭·今日俄重九》 19、仙人種玉慚香德 宋 趙彥端 [只查詢趙彥端的結果] 《滿江紅·千種繁春》 20、謫仙人 宋 辛棄疾 [只查詢辛棄疾的結果] 《水調歌頭·造物故豪縱》 21、謫仙人 宋 辛棄疾 [只查詢辛棄疾的結果] 《念奴嬌·未須草草》 22、喚起仙人金小小 宋 辛棄疾 [只查詢辛棄疾的結果] 《清平樂·東園向曉》 23、仙人瓊海上 宋 辛棄疾 [只查詢辛棄疾的結果] 《洞仙歌·松關桂嶺》 24、仙人雲表 宋 姜夔 [只查詢姜夔的結果] 《念奴嬌·昔游未遠》 25、知道仙人丹灶在 宋 葛長庚 [只查詢葛長庚的結果] 《賀新郎·醉見千山面》 26、爭信仙人玉斧 宋 劉克庄 [只查詢劉克庄的結果] 《水調歌頭·老年有奇事》 27、種杏仙人 宋 劉克庄 [只查詢劉克庄的結果] 《沁園春·疇昔遭逢》 28、仙人太華峰頭藕 宋 劉克庄 [只查詢劉克庄的結果] 《滿江紅·見宰官身》 29、謫仙人、白佇烏紗帽 宋 劉克庄 [只查詢劉克庄的結果] 《賀新郎·鵬賦年猶少》 30、幾千萬壑仙人室 宋 李曾伯 [只查詢李曾伯的結果] 《滿江紅·鎮日山行》 31、姑射仙人正似伊 宋 無名氏 [只查詢無名氏的結果] 《南鄉子·把酒對江梅》 32、姑射仙人雪作肌 宋 無名氏 [只查詢無名氏的結果] 《採桑子·江南春信梅先賦》 33、姑射仙人標格韻 宋 無名氏 [只查詢無名氏的結果] 《臨江仙·愛日新添春一線》 34、仙人樓上捧赦書 宋 無名氏 [只查詢無名氏的結果] 《六州》 35、紫府仙人號寶燈 唐 李商隱 [只查詢李商隱的結果] 《無題》 36、萼綠仙人 元 邵亨貞 [只查詢邵亨貞的結果] 《點絳唇·萼綠仙人》 37、羅浮仙人酒興闌 元 王冕 [只查詢王冕的結果] 《梅花 其一》 38、手把仙人綠玉枝 宋 陸游 [只查詢陸游的結果] 《黃鶴樓》 39、傳得仙人服玉方 宋 張道洽 [只查詢張道洽的結果] 《梅花》。
5.
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人到晚年,常常會回憶青春年少的風華,思索人生途中的得失教訓。
一個王朝的興、盛、衰、亡正與一個人的生、老、病、死相仿。對於晚唐詩人來說,開元、天寶盛世正如同青春的美夢,而安史之亂恰似驚破美夢的怪影。
於是這段史事,便成了詩人們反復歌詠的題材,杜牧這首《過華清宮絕句》是其中最負盛名的一首。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華清宮抵達長安時,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荒淫誤國而作的。
華清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游樂之所,據《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因此,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於四川至長安的路上。《過華清宮絕句》截取了這一歷史事實,抨擊了封建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以史諷今,警戒世君。
詩詠華清宮,卻以「長安回望」領起,由望中景色的,導引讀者漸入深境。首句敘寫詩人在長安回首南望華清宮時所見的華清全景,「回望」二字既是實寫,又啟下。
「綉成堆」語意雙關,既點明驪山被兩旁的東綉嶺和西綉嶺所簇擁,佳木蔥蘢,花繁葉茂,又是描繪有無數層疊有致、富麗堂皇的建築掩映其間,宛如一堆錦綉,暗隱開元繁華如花團錦簇。由此,詩人驀地升騰起一種回顧歷史、反省歷史的責任感,由景而發歷史之感慨。
正是「山頂千門次第開」以下三句,承上而來,回顧歷史。第二句將鏡頭推進集中於「綉堆」的頂端,露出了那深宮重苑,從中可見唐玄宗、楊貴妃當年生活的奢華,並給讀者設下疑竇:殿門森重,那「山頂千門」為何要「次第」大開?第三句前四字「一騎紅塵」猶如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又將讀者的視點移向了山路:黃土飛揚,一騎如飛。
人們不禁因這兩幅跳躍的景象再生懸念:禁門連開,快馬驛傳,難道有什麼軍國大事?然而「妃子笑」三字忽作轉折,使人雖然鬆了口氣,卻越加不解,甚至因神秘的氣氛憋得非要馬上知道結果,詩人這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原來這都是楊貴妃使然。
當她看見「一騎紅塵」賓士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其他人以為這是來傳送緊急公文,誰想道馬上所載的是來自涪洲的鮮荔枝呢!詩的結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揭示了「安史之亂」的禍根:這繁華世界的奢侈,已到了人們難以想像的地步!讓人不禁聯想到當年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而導致了西周的敗亡。
詩人詠嘆天寶軼事,旨在警醒後來的君主,不要因貪圖享樂而延誤國事。但是,詩人既未寫「安史」亂起、玄宗倉惶出逃、馬嵬坡演出悲劇的慘狀,也沒有羅列玄宗游樂疏政、驕奢淫逸的生活現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貴妃一笑這樣一件「小事」突現出來,於細微處發現歷史問題。
「一騎紅塵妃子笑」,把騎馬飛奔,千辛萬苦趕送鮮荔枝的差官,同貴妃嫣然一笑進行了絕妙的對比,把如此嚴肅的歷史主題在一個「笑」字中形象表現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杜牧創作本題時共寫了三首,組詩的二、三首分寫華清宮中楊妃《霓裳羽衣舞》、安祿山《胡旋舞》二事,而以「舞破中原始下來」、「風過重巒下笑聲」分別作結,點出結果,啟人沉思。
此錄以互參: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其二)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其三)。
6.關於「修道」的詩詞有哪些
1. 《宿仙都觀陰王二君修道處》
年代: 唐 作者: 薛瑩
十載別仙峰,峰前千古蹤。陰王修道處,雲雪滿高松。
洞口風雷異,池心星漢重。明朝下山去,片月落殘鍾。
2. 《望蓬萊 道友修庵》
年代: 元 作者: 馬鈺
丘與馬,入道絕貪求。欲報師恩常念念,三年守服豈能休。何處好藏頭。
舊居址,深謝許同修。但願我公同我志,同心同德做同流。
3. 《踏莎行·道修真》
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道修真,人會嘆。中說得終無斷。也磨出慧鋒開,頭自有仙家贊。
動光明,常圓滿。清泉瑩堪教看。前只是這些兒,心認破山頭玩。
4. 《西江月·四十修真學道》
年代: 宋 作者: 夏元鼎
四十修真學道,金魚要換金丹。龜齡鶴算不知年。行滿身沖霄漢。
此事希夷玄奧,功參造化難言。眼前有葯耀山川。好把元陽修煉。
5.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襲美》
年代: 唐 作者: 陸龜蒙
三清今日聚靈官,玉刺齊抽謁廣寒。執蓋冒花香寂歷,
侍晨交佩響闌珊。將排鳳節分階易,欲校龍書下筆難。
唯有世塵中小兆,夜來心拜七星壇。

③ 張三豐究竟如何得道升仙的

張三豐原名叫張君寶,是南宋著名道士、武學家,武當派祖師爺,傳說中他還發明了太極拳。真是一代傳奇人物,直到現在他的故事還經常被搬上熒幕。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張三豐往往是五官清秀、鶴發童顏,簡直像一個老神仙。然而實際上據記載,張三豐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眼珠子瞪得老圓,飯量驚人,基本上屬於張飛、李逵這種形象。

你絕對還有沒想到的是,張三豐穿著破衣爛衫,十分不修邊幅,人稱「張邋遢」但是古人眼中的仙翁絕不可能是這種形象的,長一臉絡腮胡還邋裡邋遢的這怎麼行呢,所以後來的畫像以及傳說中的張三豐形象都是一派儒雅,白衣飄飄透著仙氣。

傳說中張三豐是成仙了,永遠不死。明朝嘉靖皇帝愛好修仙吃了一輩子丹葯,其最大的心願就是見到張真人一面,賜予他長生不老之術。嘉靖皇帝常常聽說哪裡哪裡張真人又現身了,於是派人滿世界去找。要知道,張三豐可是南宋人士,明嘉靖時居然還傳說張三豐活在世上,大概也是為了討嘉靖的歡心吧。

傳說張三豐最後一次「現身」人世間是在清朝道光年間,而且這次是和呂洞賓一起出現在了峨眉山。從此以後便再也沒有傳言張三豐現身的事了。

既然都傳說張三豐後來得道成仙了,是如何修煉才能得以升仙呢?談及張三豐祖師的太極丹道修煉體系,這個人體科學實踐的復雜系統,也是一段文章難說清楚,加上要時間和功夫來驗證,所以,只能以我現在的經歷、功力和認識來談這個話題。理論上《張三豐全集》,我們解讀有多個層面。有一個人生修道的道德倫理指點體系;一個修煉內丹成仙的操作體系,一個太極功法系列原理體系;這里研究的是太極丹道功法和延伸出的體系。

我尊崇師傳把祖師的丹道體系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太極拳動功的部分。一個是靜功的而內丹打坐部分。動功也可以說一個是健身、練養功力部分;靜功一個是養生、長壽和成仙部分。首先說這兩個部分不可分割的關系,我們試圖從現代語境中,用當代科學已證實的部分加以解讀。多從現在流行的太極拳說開。我們認同流傳最能體現祖師思想的這句話:「欲令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擊之末爾」。這句話,也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大染缸里就把這類「武林秘籍」的功法就隱秘潛藏起來的托詞,事實上,技擊之術與修養身心和得道成仙的確不在一個層次上,世俗中,人們名利爭斗場的技能肯定是俗人們所看重的。所有關於人體高級功力、功法的相關文字於是就有:傳法不傳訣,傳訣不說法,或傳功不傳法的怪圈江湖。

因此就有千百年來的道家玄學和隱秘的指代語系。這樣也讓我們失傳了好多真正的中國精粹功法。我們針對祖師道論和詩文,結合當流行太極文化學現象,深入分析熱門的太極拳術作為道教內丹動功的原理和與內丹修煉的多層關系。(其他關於修道之道德躬行、心理素養、活動規律,以及它類方法和原理等體系雖有關聯,但不深究。)

張三豐祖師的內丹道術是一個人體修煉養生、長壽的大系統,太極拳是其中一個子系統(動態的功法系統),靜坐功(打坐修煉)是與其共同修持的相配功法(靜態的功法系統)。張三豐祖師丹道體系中太極等內家拳術只是內丹功法與內家拳法的一個縮影。我們道教內丹術與武當等為代表的道家武術中的太極拳,不僅有相同的理論淵源(老莊思想,周易原理),相近的操作要求(虛靜、放鬆,沉穩,靈活),相似的內煉法訣(虛極靜篤、先天元神),相一致的操練部位(上中下三丹田整而一靈體),極具道家修煉學內涵和文化價值。

我們當代習慣把重於靜坐養氣,打坐煉丹稱為內丹術,通過國術(武術)煉氣則可名為內功。尤其是以武術內家拳等為特色的注重內功的拳種,其實它們都是以丹田內精、氣、神的運作為主要手段,通過系列有序化鍛煉過程達到所追求的一種「煉成丹田混元氣,走遍天下誰能敵」的效果,以及「煉虛合道」、得道成仙之目的。

近些年流行的諸多健身氣功,都是內丹術的淺層、分支或者部分功用。雖然這功法過去是修道人士內部口傳心授的秘法,專門為得道成仙而操練,只有在明師的指導下,具體細節次第化、階梯型地循序漸進操作,才能體會太極丹道的妙功益處。《張三豐全集》里全面而具體對修道和練習內丹的系列方法、要求,心態、功法,乃至時間操作,靜坐原理及人生修養都有很多提醒。我們現在討論主要是太極丹道與太極拳理論和方法指導上的精髓。

張三豐太極拳經原文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則有後,有左則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頡⑥邸⒓貳?礎⒉傘??、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頡⑥邸⒓貳?矗?矗ㄏ忍彀素裕┣?⒗ぁ⒖病⒗搿⑺惱?方也;采、??、肘、靠,即巽、震、兌、艮、四斜角也。進、退、盼、顧、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則為十三勢也。

原注雲:此系武當山張三豐祖師遺論。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

點擊關注,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④ 觀音是怎麼得道成仙的

觀音得道成仙的原因有四種說法:

(1)菩薩的父親是轉輪王,當時他和父親弟弟一起進入佛教修行,最終三人都是修成了正果,得道成仙。

(2)菩薩原來是庄嚴王的女兒,但是後來被安排了一樁自己並不喜歡的婚事,為了躲避這件婚事,她就跑到了山中,開始修行,最後得到成仙。

(3)在殷商那個時代,有一位道教中的女子在普陀山修道,但是因為紂王昏庸,導致百姓備受摧殘,因此女媧娘娘為了救民於水火就指引她拜師於元始天尊,最終也是修道成仙。

(4)菩薩原來是元始天尊的座下的那十二仙人之一,再後來佛祖認為她有佛緣遂將她帶到了西天。

(4)得道成仙文字的圖片擴展閱讀:

觀音的前身

觀世音前身早已成就佛果,號「正法明如來」。其後又以菩薩的身份乘願再來,到普渡眾生。正法明如來是古佛中的古佛,他所教化的和菩薩摩訶薩無窮無量從亘古至如今,在法界宇宙無數的銀河系中,己培育出數不盡的菩薩摩訶薩成就佛果,是十方如來之師。

「正法明如來」,為了幫助眾生脫離苦海,成為了觀世音菩薩,一方面化身千百億,度於一切國土六道,他無剎不現身,是千處祈求千處應的一生補處最後身菩薩,能救度一切苦難,聽一切世界聲音,沒有一點厭倦,不辭奔波,毫無怨言,就連他的眼淚也化成了21度母。

⑤ 得道成仙的

要是沒有就不會有去修行的了。神仙傳和干寶的搜神傳都是

⑥ 人真的可以得道成仙嗎

有的!只是要成仙一般都會遠離人多的地方,找個地方靜修,成仙後是沒有壽命限制的,除非犯了天條,不然就會一直永生不死。就跟成佛是一樣的但能成佛的人能有幾個,能成大羅金仙仙的人能有幾個,仙分很多種的,像那種肉身直接成仙的比如呂洞賓那樣就是所謂的大羅金仙,就可以永生不死。還有就是可以死後成仙的比較多一些,但大多也只能算阿羅漢級別只是叫法不一樣,仙分很多個級別,就跟一樣菩薩分八個級別!都是有等級制度的。佛教也同樣很少有人能成佛,因為,成佛就跟成仙一樣是要吃盡世間疾苦,而且還要花時間修煉法術的!大多都是死後成阿羅漢之類的,成佛之路是非常艱辛的不是我們想的隨便念念經做做好事就能成佛!最關鍵還要看能否斷除貪嗔痴,成仙也是如果不能斷除貪嗔痴也是如此!中國因為文化差異不同。道教所謂的長生不老意思其實就是永生不死,只是被很多人誤導了而已,因為,當時古人喜歡把永生不死,叫作長生不老比較順口。成仙要是入六道輪回的話!還會有那麼多人花幾百年時間斷除貪嗔痴,修法術,修德(功德陰德)成仙?成佛要是入六道輪回的話,還會有那麼多人斷除貪嗔痴,修功德陰德法術?就好比我們很多人做好事修功德,念經就能輕松成仙成佛?不一定,你做的好事和讀的經典覺悟還沒有人家成仙佛的多呢!你們憑什麼覺得自己就能脫離輪回,想不入六道輪回就必須做到沒有業力,只有能斷除所有慾望的人並且,覺悟的人!才能成佛成仙,就算你沒有宗教信仰只要達到以上要求的人,死後,同樣可以像阿彌陀佛,元始天尊一樣永遠脫離六道輪回,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一絲業力怎麼可能會入六道輪回!就像書中所說真正的仙都是吸風飲露可以不吃人間煙火的,意思是可以不需要香火供養。但神就不一樣了,神只是生前做過很多很多好事的人,因為,功德陰德很大而被封神,神是有壽命限制的!仍然在六道中!還有就是生前是好人死後就會上天堂,但也是有壽命限制的也就是佛教說的天人了!還有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最高境界都是脫離六道輪回,希望大家不要再被網路上的誤導說成仙有什麼了不起還要入六道輪回等等這些話,就像是在說成佛有什麼了不起還是一樣要入六道輪回是一樣的!記住!道教成仙以後就不入六道輪回了!但又有幾人能成仙呢!佛教成佛以後也是不入六道輪回了,但又有幾人能成佛呢!修道之人如果活著不能成仙,死後也能成仙,去往天界,但不要犯天條。學佛之人如果活著不能成佛,死後也能成佛,去極樂世界,但不要犯戒律。但去往哪裡還是要看信仰,因為,信佛的人死後,魂魄如果一直念阿彌陀佛,佛就來接你!去極樂世界,但要看你是不是好人了!如果不是就算念幾百遍也不會被接引的。如果,信道的人死後念福生無量天尊,元始天尊就會來接引你去天界。佛的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創造的!道教的天界是元始天尊創造的!佛教和道教在地獄里都是非常受尊重的!

⑦ 歷史上有哪些傳說中得道成仙的人物

得道成仙是每一個人的夢想,然而古往今來成道者寥寥無幾,沒有絕對的證據能夠證明有人成仙了,但是在傳說中仍有老子、媽祖、呂洞賓等人成仙了。

老子不用多說,他為孔子的導師曾教孔子禮,並且開創了道家學派,留下了《道德經》一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論述了世界的本源物質就是道。然而關於老子本人的事跡就知之甚少,古老相傳,他出生時帶有白發,顯老態故叫他為老子。而他的結局也是個迷,有古書記載,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在一片紫氣中消失不見了。他所留下的道家在後世演變成了道教,他自己也被尊稱為「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不用說也都知曉,他是一位神仙,執掌兜率宮。

媽祖則在東南沿海一代特別出名,她被當做海神,是漁民的守護者。媽祖本來是一介凡人,由於她為人善良,所以在觀世音菩薩的指引下最終得道成仙成為一代海洋守護神,保護著東海南海上打魚的漁民,使其免受天災人禍之苦。

呂洞賓就更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了,他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說的就是呂洞賓他們八仙事跡。本來呂洞賓也是一介凡夫俗子,他也曾中進士,可是後來世道亂了,戰亂頻發,而他恰好得仙人引路,得其傳承,修道成仙。並且在得道後沒有忘記天下蒼生,以天下為幾任,樂善好施,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創建道家的太上老君老子,庇佑航海者的海神媽祖,拯救蒼生的八仙之一呂洞賓,他們都是古代傳說中的得道成仙之人。

⑧ 得道成仙是什麼意思

道是指途徑。仙是人修煉到脫離肉體後的形象。
修道的人心裡有了天下蒼生,也就選擇對了成仙的道路,這就是得道。對人們幫助大,造福人們,實現自我價值,也擁有了一定的能力,這就被人們稱作仙;
得道成仙」的現實意義:當今的社會,人們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整日四處奔波,追逐著工業化城市中的微塵,追逐著高樓大廈背後的落日,心態難免浮躁,心性左右搖擺,從而逐漸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由於過激的競爭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甚至使得有些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的扭曲。在這種時刻,道法自然渴望認為如何把握自己,如何保持一種自我的安詳與心態的寧靜,不僅顯示著一種自我人格尊嚴的崇高,也是人生幸福、全家平安的保障。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⑨ 得道成仙

你做不到我也做不到,何必去了解呢?我們是螞蟻,就算了解了大象的行蹤,莫非還想在轉彎處伸條細腿絆倒它不?更別想著變大象了。

閱讀全文

與得道成仙文字的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帥氣的動漫古風人物圖片男生 瀏覽:254
國畫可愛熊貓圖片大全集簡單 瀏覽:269
畫人的圖片女孩圖片簡單 瀏覽:612
女旗袍連衣裙圖片大全 瀏覽:374
白色長外套怎麼搭配圖片 瀏覽:102
男生喜歡胖的還是瘦的對比圖片 瀏覽:831
凱菱空調價格及圖片 瀏覽:241
貴州苗族衣服圖片 瀏覽:89
在word中編輯excel圖片 瀏覽:613
塑料框價格圖片大全 瀏覽:398
傷感美女正臉圖片 瀏覽:517
圖片動漫頭像 瀏覽:405
清晰圖片男生動漫頭像 瀏覽:669
男服裝發型圖片 瀏覽:765
製作芭比衣服圖片大全 瀏覽:792
肩膀內扣發型圖片 瀏覽:150
什麼軟體圖片上加文字圖片 瀏覽:135
蘑菇的畫畫圖片簡單 瀏覽:977
小女孩站在門口的圖片 瀏覽:47
日系卡通圖片女孩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