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姓五星紅旗姓氏頭像大全
摘要
2. 李姓頭像的圖片
每一個姓氏都是一朵姓氏花
姓氏花頭像
3. 一個姓氏一句話圖片姓李
4. 姓氏"李"的由來及簡介還有姓李的代表人物的成就
一、起源
1、源出嬴姓說。
即認為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贏姓),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為理氏,後為李氏。 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2、李樹圖騰說。即認為李姓起源於圖騰崇拜, 以李樹為圖騰。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為理, 後因理徵避難以木子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為家生李樹, 並以李樹為神樹, 亦即圖騰樹。故凡李氏子孫, 常於宅旁種李以為象徵, 至今還保存這個習慣。入李白家有桃李園, 唐朝皇宮苑園多植李樹。
3、源出姬姓(虎圖騰)說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4、源於封賞賜姓與恢復李氏。
蜀漢時期,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漢晉時期,北方游牧的少數民族內附,部分匈奴人和鮮卑人隨之被賜為劉、李等姓;北魏時期,孝文遷都洛陽後,實行文化上全面漢化政策,鮮卑族有復姓叱李氏被封為李氏。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實為漢將李陵後裔。
二、名人
1、李冰
李冰(約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詳),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創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征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後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都江堰也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
李姓的起源還有一種源於老姓說。這種說法主要源於對老子姓氏的考證, 認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 李姓源於老姓。從先秦歷史文獻來看,在老子之前,似無「李」姓之人及活動的記載,除傳說中的殷商人物李利貞(原姓理,後改姓李無信史證明)外,到春秋時代只有晉文公的法官李離。
不過據專家考證,在《史記·循吏列傳》中記載的李離,系《左傳》士離之誤,不作李。直至戰國初期魏文公時才出現的李悝之人,此名姓也有爭議或幾種寫法:「里克」,或訛作「李兌」、「季充」。所以有一種觀點,李姓是因「老子」之後而起、繼而流傳下來的。
古文字學家唐蘭就認為,老子姓李名耳的說法不確實:「據當時人普通的稱謂,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稱,因為當時稱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陽子、墨子、孟子、莊子、惠子以及其餘,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書中絲毫沒有姓李的痕跡。」。
5. 「李」字的繁體字怎麼寫
「李」字的繁體字是:李,是它本身。
出處:北山有李。——《詩·小雅·南山有台》
白話譯文:北邊的山上有李子。
拼音:lǐ
注音:ㄌㄧˇ
部首:木
鄭碼:FYA
五筆:SBF
筆畫:7
筆順:一丨ノ丶フ丨一
字源演變:
釋義:
1.李子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實球形,黃色或紫紅色,是常見水果。
2.這種植物的果實。
3.(Lǐ)姓。
相關組詞:李子 、行李 、桃李 、雀李 、高李 、檇李 、李紳 、李四 、避李 、李赤 、綠李 、李桃 、碧李 、蘇李
1.行李[xíng li]
出行時所帶的衣箱、鋪蓋等。
2.桃李[táo lǐ]
唐代狄仁傑曾向朝廷薦舉姚元崇等幾十人,都成為名臣。後以「桃李」喻指所教育的學生:~滿天下。
3.雀李[què lǐ]
果樹名。即郁李。
4.高李[gāo lǐ]
唐代詩人,高適、李白的並稱。
5.檇李[zuì lǐ]
果名。李子的一種品種,果實皮鮮紅,汁多,味甜,以浙江桐鄉出產的最著名。
6. 「李」字,這個姓氏是怎樣由來的
有關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 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
一、以官名為姓。
皋陶之後,世為大理(掌管刑法的獄官之長),以官為姓,春秋時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因祖輩為理官,遂以理李為氏,稱李耳。
二、據北史所載,趙郡李氏,為趙將武安君之後,李左車其先也。
三、據魏書所載,後魏有代北鮮卑族復姓叱李氏,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
四、唐朝皇室姓李,李遂為國姓。
唐初開國元勛諸將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於,張,阿布,阿跌,舍利,董,羅,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為復姓)賜與國姓李。此外還有許多家族改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6)帶李姓氏的文字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一、遷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東周的二百年間一直居住在豫東。
西漢時,李氏有一支遷往今山東境,大約自東漢開始,有李氏族人陸續徙居西南,分布於川、滇一帶,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壯、彝、滿、回、土家、納西等民族中。魏晉南北朝時,李氏已是全國的大姓,中原的崔、盧、李、鄭並稱四大名門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發展。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李氏作為國姓,最為顯貴。
唐代李氏南遷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遷,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於唐高宗時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亂"時,有不少李氏子孫遷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時,因動亂,李氏有遷往福建、莆田、晉江等地定居的。
從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李氏遷徙至海外,始於明朝初年,去琉球國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國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許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華人。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稱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順等政權。
二、家族名人
1、李耳(即老子)
春秋末期重要的哲學家,他崇尚自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國重要的哲學思想道家的創始人。
2、李白:中國最偉大的浪漫詩人,祖籍甘肅秦安,他被譽為詩仙。
3、李廣:西漢時人,曾歷仕文、景、武帝三朝。
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爭,作戰70餘次,以勇敢善戰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
4、李清照:南宋女詞人。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5、李陵:讓歷史無奈的半世英雄李陵,字少卿,漢朝隴西成紀人。飛將軍李廣的孫子。
李陵是在孤軍深入,打了勝仗,在矢盡援絕的情況下暫降匈奴的。但他畢竟是背漢降敵,作了乃祖的不肖子孫和民族的罪人,功不足以掩過。以後又百計勸降蘇武,就更不能使人原諒了。
6、李自成:明末農民義軍領袖,號闖王,陝西米脂人。
7、李鴻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清代政治家。平定捻匪及太平天國有功,歷任直隸、湖廣、兩廣總督。尤善外交,曾多次代表清廷與外國簽訂條約。後因積勞嘔血而死,晉封一等侯,卒謚文忠。
8、李嘉誠(1928~)
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2007年身家220億美元李嘉誠穩坐華人首富;愛中國人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