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離別的古體詩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 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送別詩【隋】隋無名氏
楊柳青青著地垂,
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
借問行人歸不歸。
送魏二 王昌齡
醉別江樓桔柚香,江風引雨入船涼。
憶君遙在瀟湘上,愁聽清猿夢里長。
寫情 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江陵愁望有寄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寒江獨釣圖
天涯何處覓佳音,
世路茫茫本無心。
無情未必真豪傑,
知交何須同生根?
垂淚一別人千里,
日後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
甘灑熱血寫青春。
秦觀《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離別詩
不願你走,時間為我停留;思緒如依依拂柳,盪漾我心頭。不願你走,愛恨亦悠悠,情如夢鏡般神遊。別離,往事依舊,別離,故人揮手,別離,夕陽映映,別離,落紅亦悲愁。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浣溪沙
【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閑離別易銷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
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
2. 古詩送別詩配畫
送別詩
1、《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黲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
4、《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7、《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8、《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9、《別離》
唐·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樽酒,恥為遊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10、《金陵酒肆留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11、《於易水送人一絕》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12、《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3、《謝亭送別》
唐·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14、《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適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聰。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北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1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6、《賦得暮雨送李曹》
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17、《送別詩》
隋·無名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3.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古詩詞配圖
出自近代詩人李叔同的《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賞析
弘一(1880—1942),近代佛學大師。俗姓李,名叔同,天津人。曾留學日本,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為僧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奧德威是「奧德威藝人團」的領導人,曾寫過不少藝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於1914年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酈歌中的不二經典。沈心工也曾根據《夢見家和母親》寫過一首《昨夜夢》,但最終沒有抵得過李叔同《送別》的光芒。
4. 描寫離別的詩句古詩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2、《淮上與友人別》
唐代 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譯文:揚子江頭楊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楊花似雪漫天飛舞愁殺渡江人。微風輕拂笛聲幽咽離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瀟湘我卻奔向西秦。
3、《少年游·離多最是》
宋代:晏幾道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
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猶到夢魂中。
可憐人意,薄於雲水,佳會更難重。
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今番同。
譯文:離別跟這樣的情景最為相同,二水分流,一個向西,一個朝東,但最終還能再度相逢。即使情感淺薄,好象是飄飄不定,白雲行空,但仍可相逢在夢中。
可惜的是人的情意比行雲流水還要淺薄而無定性,佳期密約,難以使人信從。認真回想,從前的種種。雖然多次令人腸斷,但都與這次,截然不同!
4、《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
近現代:王國維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譯文:行遍天涯,看盡人情。想不到重回故地時,故人已如花飄零。憶當時與她花下別離,相對無言,只有離愁別緒噎胸間,現在只剩綠窗青天如故,卻已非當時風景了。
想在這螢螢孤燈下細訴相思,新人如玉好,舊人無奈向誰邊?早知道這世間美麗的東西都不長久,都難長留,明鏡空在,何處得照玉顏,恰似花兒飄落,只余空枝殘干,顯我孤清。
5、《採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宋代:呂本中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譯文:可恨你不像江邊樓上高懸的明月,不管人們南北東西四處漂泊,明月都與人相伴不分離。可恨你就像江邊樓上高懸的明月,剛剛圓滿就又缺了,等到明月再圓不知還要等到何時。
5. 古詩里的離別圖
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
6. 關於離別的古詩
《送柴侍御》
唐·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與友人分別,本是傷感的,可是王昌齡卻安慰友人:我們雖阻隔青山,卻可以「同雲雨」,雖人分兩地,卻可以共明月。
詩人未必沒有「離傷」,只是他將「離傷」藏在心底,不想感染對方。
有一種朋友,即使是送別時,也不願讓你悲傷。
《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28個字里,沒有如何話別,沒有感情深厚的描寫,只有李白望著孟浩然乘坐的小舟,漸行漸遠,消失在視線中,久久沒有回頭。
李白心中情感的起伏,正如同那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奔流不息。
有的友情,不用言語說明,只用一個眼神就可以領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別的凄惻在王勃這里轉為豪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說明「友情深厚,江山難阻」。
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麼呢。
是啊,只要兩個人的心在一起,即使身在天涯海角,那又有什麼關系呢?
《餞別王十一南遊》
唐·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送別,多是悲傷的。
劉長卿送別友人,他說,你像一隻飛鳥不知歸宿何處,留下這一片青山空對著行人。
最後,當他站在汀洲之上,對著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歸去,心中充滿著無限愁思。
《淮上與友人別》
唐·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詩人在揚州和友人分手,兩人各赴前程,在詩中,詩人反復渲染離別的環境:江頭春色、楊花柳絲、風笛暮藹,傷情別緒盡在景中。
兩相握別時黯然傷魂,各向天涯的無限愁緒,南北異途的深長思念,乃至漫長旅程中的無邊寂寞,都在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達。
你向北走,我向南走,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友人要到邊疆赴任了,在清晨的細雨中,王維送別好友,他舉起酒杯,勸友人再飲下這杯酒,說:向西出了陽關,就再也沒有友人共飲了。
離別的悲傷、無友人可共悲歡的失落,都在這一句中了。
也許,和友人臨別依依,兩人一時沉默了起來,王維的貼心的一句勸酒,更添了些許惆悵。
《謝亭送別》
唐·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聽罷一曲送別之歌,朋友匆匆解纜開船。舉頭四望,兩岸青山之間,層林盡染,紅葉奪目,只是水流迅疾,歸行似箭。
朋友乘船走後,詩人不勝酒力,睡著了,醒來時,已是日暮時分,友人早已走遠,天下起了雨,在這樣悵惘的環境下,詩人獨自走下了西樓。
朋友走後,才恍然酒醒,在風雨之中走下樓來,酒醒的悵惘空寂,不言而喻。
《送魏萬之京》
唐代:李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李頎送別魏萬,悲愁之外,還不忘叮囑他:請不要以為長安是行樂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寶貴時光消磨。
有一種朋友,永遠在激勵你。他們像一個好的老師,總會給你最好的人生建議。
《送友人》
唐·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薛濤的這首《送友人》不遜唐才子名作。此詩的最大特點是隱含了《詩經》名篇《秦風·蒹葭》的意境,運用引用的修辭手法,以景開篇,以情點題,層層推進。
每一次與友人分別,都如同薛濤詩中所說:離別後,夢中無尋,如關塞般遙遠。
7. 收集3首關於離別的古詩..賞識,插圖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詩文賞析】
這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京城長安送別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縣令時所作的抒情詩。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
全詩結構嚴謹,起承轉合章法井然,用樸素的語言直抒胸臆,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渭城曲 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一首送別的名曲。一題作《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經陽關,即今甘肅敦煌。詩的首二句點明送別的時令、地點、景物;三、四句寫惜別。前兩句為送別創造一個愁郁的環境氣氛,後兩句再寫頻頻勸酒,依依離情。
��此詩後來被編入樂府,廣為傳誦,成為餞別的名曲。或名《陽關曲》,或名《陽關三疊》。白居易《對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句,且註明「第四聲即『勸君更盡一杯酒』。」
��所謂《陽關三疊》,是因為詠唱時,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認為僅有末句重疊三唱。按白樂天所說的「第四聲」,則應是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重疊。不然「勸君」一句不可能為「第四聲」。 賦得暮雨送李胄 韋應物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評析】:
��這是一首詠暮雨的送別詩。雖是微雨,卻下得密,以致船帆漲飽了,鳥飛緩慢了。首聯寫送別之地,扣緊「雨」、「暮」主題。二、三兩聯渲染迷�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鳥飛空中,海門不見,浦樹含滋,境地極為開闊,極為邈遠。末聯寫離愁無限,潸然淚下。全詩一脈貫通,前後呼應,渾然一體。
8. 描寫「送別」的古詩有哪些怎麼配圖畫
1、《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4,《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5、《西江夜行》唐,張九齡
遙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外物寂無擾,中流澹自清。
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
猶有汀洲鶴,宵分乍一鳴。
可配一些關於離別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