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布衣族的文字圖片

布衣族的文字圖片

發布時間:2022-07-25 14:33:25

『壹』 古文字的八種神秘文字

一、倉頡書:此書歷來被書法家疑為漢儒劉歆所作。而學者劉志一經多年研究認為,此書應是用古彝文書寫的一段彝族先民祭祀的記錄。

二、夏禹書:據有關專家研究,書中共12個字,有5 個是古彝文,7個是漢甲骨文。

三、紅岩天書:亦稱《紅崖天書》。在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的曬甲山崖石壁中,有一塊長達百米,高約30米的巨大淺紅色石屏,上有數十個鐵灰色的符號,大者如斗,小者如升,若篆似隸,古樸瑰麗,被國內外學者稱為《紅岩天書》。

四、巴蜀符號:在四川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器物上,發現有150個不同的圖符,統稱"巴蜀符號"。 中國學者錢玉趾認為這些符號可能是2400多年前的一種拼音文字,與彝族的拼音文字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五、東巴文字:這是千餘年前雲南納西族先民創造的原始象形文字,有"活著的象形文字"之稱。納西人於木石之上刻畫,名之為「森究魯究」(意即木石之痕跡)。

六、岣嶁碑:文字原存衡山,現置紹興禹廟的「岣嶁碑」,碑文似篆非篆,書法奇古。有的學者認為是大禹治水的記功碑。

七、夜郎天書:在貴州省赫章彝族地區新近發現。專家所稱的"夜郎天書"共有4480個字,以毛筆煙墨書寫,如草似篆,筆畫盤旋彎曲,字形粗細不一,疏落有致,自然流暢。

八、仙居蝌蚪文:浙江省仙居縣淡竹鄉一個高達128 米的陡壁上,發現有人工鍥鑿的日紋、蟲紋和蝌蚪文。傳說是大禹治水留下的記錄,專家認為蝌蚪文是一種象形文字。

(1)布衣族的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古文字的最早歷史:

骨刻文是指在獸骨上刻畫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在山東集中發現(赤峰、關中等地也有發現),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

2005年,著名考古學家、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發現並命名,始稱「東夷文字」,後稱「骨刻文」,並認定刻畫工具為瑪瑙等銳角寶石,形成約在4600~3300年之間,是龍山文化時期流行的文字。

自2010年底開始,著名東夷文化學者、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丁再獻研究員將骨刻文成功系統破譯,從文字的起源和構造等方面較全面的論述了與甲骨文及現代漢字的傳承關系,論證是漢字的源頭。

前期骨刻文的特點是,骨片上的字數少,難有超過10個字的骨片,字的造型圖畫性很強,有的字很復雜接近繪畫。如果按照文字六書劃分,應該僅有指事字和象形字,處於文字產生的初始時期。

後期骨刻文大約距今3300年--3700年,處在岳石文化時期和商代早中期。後期骨刻文逐漸增多,一片骨頭上十幾個字常見,多的有50--60個字,形成一篇篇文章。這時期可能出現了會意字。

字體的圖畫性逐漸減弱,符號性增強,與甲骨文造型相似,證明後期骨刻文已發展成較成熟的文字。其使用年代的下限和甲骨文直接銜接。

『貳』 布依文的介紹

中國布依族使用的文字,布依語稱 Selqyaix。隨著2008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布依文古籍被國家確認為「國寶」,布依族也被正式承認為中國18個具有自己傳統民族文字的民族之一。布依族歷史上發明創制了幾種古文字(符號型、方塊型、CV型、拉丁字母型), 主要用於本民族宗教經文「摩經(sel mol)」的書寫。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布依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1956年又制訂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布依文。1981年在此基礎上依據布依語望謨話進行了修改。

『叄』 布依文的古文字


布依族的古文字分為:方塊型、拼音型、符號型三大類。
方塊文字
2011年10月15日至17日,來自滇黔桂等省(區)100多名專家學者匯聚荔波,研究中國布依族古籍及古文搶救工作。
2007年至今,布依族研究學者通過在荔波布依族聚居地區調查,徵集到布依族儺書古籍原件1000多冊;研究發現,散存當地布依族經書、儺書手抄文字中有很多的古文字與已發現確認的古壯族文字相似;經國務院批准,荔波縣選送的布依族儺書、經書《獻酒備用》、《接書神廟》、《接魂大全》、《關煞向書註解》等10部布依文古籍先後入選第二、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還有6部古籍正在申報待
批中。該縣申報的《布依族古文字表》於2008年被國務院發文公布單列為第13項文種,名為「布依文」,2011年上半年中央民族大學博物館陳列了全國20多種文字,荔波布依族古文字名列其中。
截至目前,荔波布依族文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典籍名列全國之最。這樣,荔波布依族古文字首次在國家級文化空間面世,布依族成為我國有自己傳統文字的18個民族之一。
「布依族中發現了幾種古文字類型,主要用來作為占卜文字,記錄《摩經》,創作民間文學作品等等。目前發現的布依族古文字,除了流行於六盤水一帶的『波拉』文字屬於拼音文字,產生比較晚以外,其他類型都與漢字有關,具有悠久的歷史。」省布依學會副會長周國茂說。布依族古文字是布依族古籍的載體,它承載著布依族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過去雖然陸續發現和搜集了一批資料,一些學者也開展了一些研究,發表了一些成果,但從各地陸續發現布依族古文字資料的情況看,布依族古文字還需要進一步調查、搜集、整理、標音、釋義和深入研究。

拼音型古文字
布依族的拼音古文字,有以下兩種:
1.1、CV 型文字。
它是受伯格里苗文的啟發而被創制出來, 由聲母和韻母兩個部分組成。聲母較大,韻母較小,聲調通過將韻母標在聲母頂端和右側不同的位置上來表示。聲母符號有35個,其中9個還無法確定音值;韻母符號26個,其中單字母符號11個,組合符號15個。
CV型文字利用有限的符號記錄大量的布依語的發音,具備了所有拼音文字所共有的優點,與「漢字」、「類漢字」(即方塊布依字,筆者注)相比,它在記音方面更加准確.也更加便於學習和掌握。不過,作為一種民間自發使用的文字元號,它還存在很多缺點.可歸納為以下兩條:一是聲韻母的讀音缺乏一定的穩定性。有些聲母或韻母在相同條件下有多種讀音,不同的聲母或韻母在相同的條件下也可讀同一個音;二是聲調的表示法和讀法也很混亂,文字聲調的標法給書寫帶來了較大的麻煩,因為書寫時的一點點失誤都將會使人產生錯誤的理解。
1.2、外國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文字。
這些文字的創制緣於天主教在布依族地區的傳播。清康熙43年(1714年),天主教傳人貴州。當時,義大利耶穌會士都嘉祿兼任貴州首任代牧時,派遣法國遣使會士亞比亞立等到貴州考察 而天主教正式傳人布依族地區,則是在其傳人貴州約90年以後. 即1797年一1800年間。當時,傳教士以省城貴陽為中心,以黔西南為重點,奔赴於古驛道兩旁的布依山寨。為了讓布依族信教群眾更好地理解聖經「十誡」的基本要求,便於布依族群眾熟悉道理,使基督深入人心,並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從而達到文化上的改觀,西方神職人員使用拉丁字母創制了布依文字。
以上兩種布依族拼音古文字可以看出,布依族是一個有使用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傳統的民族。
符號型布依文
在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新發鄉花園村一帶的布依族「布摩」當中,使用一種比較特殊的文字記錄當地的「摩」經。這種文字比較獨特,還夾雜少數象形字,現在還無法定性,暫且稱為「其他文字元號」。貴州省博物館保存的布依族宗教古籍《布依族白摩書》抄本所使用的文字也屬於這一類型。
布依族雖然有自己的傳統文字,但一直沒有形成全民族的規范統一,以至於各地均有自己的特點。但是,從幾種傳統布依文字的出現可以看出,布依區為自己民族文字的創制和使用所付出的努力。

『肆』 布依族的語言文字有什麼特點

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布在貴州省南部。使用人口約 200萬。語言特點和這一語支的其他語言大體相同。單音節詞占優勢。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

聲母有單純的、齶化的和唇化的。韻母由母音或母音加韻尾組成 母音有長短對立,韻尾有i、u、 、m、n、 、p、t、k等。音節由聲母、韻母、聲調組成。多數地區有兩個促聲調,音節以-p、-t、-k結尾;有 6個舒聲調,音節以母音或鼻音結尾。

『伍』 少數民族有文字的是哪幾個

建國初期,我國少數民族的文字使用情況十分復雜。當時已有民族文字的民族有:蒙古、藏、維吾爾、朝鮮、哈薩克、錫伯、傣、烏孜別克、柯爾克孜、塔塔爾、俄羅斯、彝、景頗、僳僳、拉祜等。通用漢文的民族有:回、滿、畲。

現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滿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漢字外,有29個民族有與自己的語言相一致的文字,由於有的民族使用一種以上的文字,如傣語使用4種文字,景頗族使用2種文字,所以29個民族共使用54種文字。

(5)布衣族的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悠久,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而民族的分布特點則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有漢族居住。這種分布格局是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間相互交往、流動而形成的。

中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寧夏、廣西、西藏、雲南、貴州、青海、四川、甘肅、黑龍江、遼寧、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灣、重慶市等省、自治區。中國民族成分最多的是雲南省,有25個民族。

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無本民族語言外,其他54個民族均有本民族語言。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已經或快要消亡。盡管中國在少數民族語言保護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其語言多樣性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對此,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指出:當今處於弱勢的民族語言正面臨著強勢語言、全球化、互聯網等的沖擊,正處於逐漸消失的危險。

因此有關機構和語言學界都應該採取積極而有效的措施,搶救瀕臨消失的民族語言。保護民族語言,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與發展,也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安定。

『陸』 布依族是什麼樣的名族

布依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297萬餘人(2000年),其中貴州省有200多萬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貴州的都勻、荔波、獨山、平塘、鎮寧、麻江等10個縣(市)。其餘散居於雲南、四川、廣西等省(區)。 布依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20世紀50年代創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廣,故通用漢文較多。 布依族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的歷史較為悠久。享有「水稻民族」之稱。紅水河流域還是中國最重要的林區之一。


歷史

布依族是雲貴高原東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時代就在這里勞動生息

布依族(5張)

。布依族與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淵源關系。唐代史稱「西南蠻」,宋元以後稱「蕃」、「仲家蠻」,明、清稱「仲蠻」,新中國成立後,才稱為布依族。

布依族與壯族有同源的關系,都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壯族主要生活在廣西,布依主要生活在貴州。如今布依族人還保留著一些古代越人的風俗習慣,如居住干欄式房屋、敲擊銅鼓等。也有人認為,西漢時的夜郎國,與今布依族有淵源關系。部分布依族人自稱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稱為「布依」、「布曼」,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共同自稱,統一用「布依」作為民族名稱。

布依族人民自宋代起,歷朝都有反抗封建統治階級剝削壓迫的農民起義斗爭,在近代史上,又進行過反對外國教會,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及國民黨反動派的斗爭,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民族。熱愛打架,很多人習武。對外族有抵觸


宗教

布依族過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每年節日都要進行祭祀活動,其中祭老人房(寨神)最為隆重,於農歷2月選兔日或虎日開祭,各戶要奉獻雞蛋和豬肉祭神,祭畢全寨人就地聚餐,以祈望豐收,全寨平安。

布依族宗教信仰

布依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和祖先,也有少數信仰基督教。每年有許多祭日,要祭山神,樹神等等。每家堂屋中都供有祖先的牌位,逢年過節都節祭祀。

相傳為「牛王菩薩」生日,當天要讓牛休息。一些地方用黑糯米麵粉或白糯米麵粉染黑後摻水拌和,將牛角塗黑,然後把牛牽到水邊,讓牛看到自己的影子,使之"知道"犁田工作即將結束,再加上一把勁便可休息。有些地方不用黑麵粉而用石灰漿把牛角塗白。

相傳為「龍王」曬龍袍日,當天富裕人家把好衣物拿到屋外曬。一般人家都做糯米飯或糯米粑吃,老年人飲酒講故事,年輕人到山坡草地上唱山歌。

「撒秧粑節」為西涼鄉布依族特有的節日,,時間訂在每年撒秧(穀雨)後的申(猴)日。當天各家帶粽子,酒肉,香燭紙錢到田邊祭供"菩薩",祈求風調雨順,滅絕害蟲,五穀豐收。

布依族除既有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以外,道教、佛教的許多神祇和菩薩亦受到敬奉。在老董上寨發現的一本《打保符開壇書》中,所列舉的神、佛就有玉皇大帝、三清大道拾極高真神、敕封解斗母娘娘、下壇五猖兵馬神、太白星君、文昌帝君、關勝帝君、釋迦如來、觀音勢至、十八羅漢、唐僧、孫悟空、山神、土地、灶君、姜子牙等。但村寨中找不到1座寺廟,也沒有專業的神職人員。


參考:http://ke..com/view/4041.htm

『柒』 布依族分布在中國的哪些地方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貴州、雲南、四川等省,其中以貴州的布依族人口最多,佔全國布依族人口的9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先後在布依族聚居區建立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獨山、荔波、都勻、平塘、惠水、貴定、長順、福泉、甕安等縣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冊享、貞豐、望漠、興義、興仁、晴隆、普安等縣市;安順地區的鎮寧、關嶺、紫雲、平壩、安順、普定等縣市。

六盤水市的六枝、水城、盤縣;貴陽市郊區及清鎮、開陽等縣市;畢節地區的威寧、織金、金沙、赫章、大方等縣;遵義地區的仁懷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縣等地都有布依族分布。在布依族散居區,也相繼建立了近百個布依族鄉或布依族與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建立的民族鄉。

『捌』 一年級語言書上的56個民族名稱

56個民族分別是:

1、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

2、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

3、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

4、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鮮族

5、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基諾族。

(8)布衣族的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漢、回、滿三個民族通用漢文,回族最早使用阿拉伯文,後使用漢文,但加入了一些阿拉伯語、波斯語成分;滿族原使用滿語。蒙古、藏、滿、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彝、傣、拉祜、景頗、錫伯、俄羅斯、壯、布依、水、傈僳、白等17個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這些文字多數都有較長的歷史。其中蒙古族使用一種豎寫的拼音文字,通用於蒙古族地區。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還使用一種以通用的蒙古文為基礎而適合衛拉特方言特點的拼音文字。雲南傣族在不同地區使用4種傣文。

上述15個民族共使用17種文字。此外,傈僳族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眾,使用一種用大寫拉丁字母及其顛倒形式的字母拼寫僳僳語的文字,還有少數人使用當地農民創制的僳僳音節文字「竹書」。

雲南省東北部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眾使用一種把表示聲、韻、調的符號拼成方塊的苗文。雲南佤族中信仰基督教的少數群眾使用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壯族、白族和瑤族中還有一部分人使用在漢字影響下創制的方塊壯字、方塊白文和方塊瑤字。布依族人在解放前的使用的古文字大致有三種:一種是方塊布依字,一種是在宗教典籍中發現的符號型文字,一種是拼音型文字(包括CV型文字和傳教士創制的主要用於翻譯聖經的拉丁字母文字等)。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個,文字種類有24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又為壯、布依、苗、侗、哈尼、僳僳、佤、黎、納西、白、土、瑤共12個民族和景頗族中說載瓦語的人使用拉丁字母為基礎新創制了拼音文字。

其中苗族因方言差別大,分別給其黔東、湘西和川黔滇三個方言創制了文字,給滇東北次方言也設計了一種文字方案。因此,共有16種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還有一些在歷史上使用過,後來停止使用的文字,即突厥文、回鶻文、察合台文、於闐文、焉耆龜茲文、窣利文、八思巴字、契丹大字、契丹小字、西夏文、女真文、東巴圖畫文字、沙巴圖畫文字、東巴象形文字、哥巴文、水書、滿文等17種文字。這17種在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的文字,加上使用的40種文字,共有57種文字。

參考資料:網路—56個民族

『玖』 布依族的文字

布依族的古文字分為:方塊型、拼音型、符號型三大類。
1、方塊型古文字
2011年10月15日至17日,來自滇黔桂等省(區)100多名專家學者匯聚荔波,研究中國布依族古籍及古文搶救工作。
2007年至今,布依族研究學者通過在荔波布依族聚居地區調查,徵集到布依族儺書古籍原件1000多冊;研究發現,散存當地布依族經書、儺書手抄文字中有很多的古文字與已發現確認的古壯族文字相似;經國務院批准,荔波縣選送的布依族儺書、經書《獻酒備用》、《接書神廟》、《接魂大全》、《關煞向書註解》等10部布依文古籍先後入選第二、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還有6部古籍正在申報待批中。該縣申報的《布依族古文字表》於2008年被國務院發文公布單列為第13項文種,名為「布依文」,2011年上半年中央民族大學博物館陳列了全國20多種文字,荔波布依族古文字名列其中。[1]截至目前,荔波布依族文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典籍名列全國之最。這樣,荔波布依族古文字首次在國家級文化空間面世,布依族成為我國有自己傳統文字的18個民族之一。「布依族中發現了幾種古文字類型,主要用來作為占卜文字,記錄《摩經》,創作民間文學作品等等。布依族古文字,除了流行於六盤水一帶的『波拉』文字屬於拼音文字,產生比較晚以外,其他類型都與漢字有關,具有悠久的歷史。」省布依學會副會長周國茂說。布依族古文字是布依族古籍的載體,它承載著布依族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過去雖然陸續發現和搜集了一批資料,一些學者也開展了一些研究,發表了一些成果,但從各地陸續發現布依族古文字資料的情況看,布依族古文字還需要進一步調查、搜集、整理、標音、釋義和深入研究。
2、拼音型古拼音文字
2.1、CV型文字。
它是受伯格里苗文的啟發而被創制出來,由聲母和韻母兩個部分組成。聲母較大,韻母較小,聲調通過將韻母標在聲母頂端和右側不同的位置上來表示。聲母符號有35個,其中9個還無法確定音值;韻母符號26個,其中單字母符號11個,組合符號15個。CV型文字利用有限的符號記錄大量的布依語的發音,具備了所有拼音文字所共有的優點,與「漢字」、「類漢字」(即方塊布依字,筆者注)相比,它在記音方面更加准確.也更加便於學習和掌握。不過,作為一種民間自發使用的文字元號,它還存在很多缺點.可歸納為以下兩條:一是聲韻母的讀音缺乏一定的穩定性。有些聲母或韻母在相同條件下有多種讀音,不同的聲母或韻母在相同的條件下也可讀同一個音;二是聲調的表示法和讀法也很混亂,文字聲調的標法給書寫帶來了較大的麻煩,因為書寫時的一點點失誤都將會使人產生錯誤的理解。
2.2、外國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文字。
1904年印行的布依語《聖經》
這種拼音古文字的創制緣於天主教在布依族地區的傳播。清康熙四十三年(1714年),天主教傳人貴州。當時,義大利耶穌會士都嘉祿兼任貴州首任代牧時,派遣法國遣使會士亞比亞立等到貴州考察而天主教正式傳人布依族地區,則是在其傳人貴州約90年以後,即1797年—1800年間。當時,傳教士以省城貴陽為中心,以黔西南為重點,奔赴於古驛道兩旁的布依山寨。為了讓布依族信教群眾更好地理解聖經「十誡」的基本要求,便於布依族群眾熟悉道理,使基督深入人心,並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從而達到文化上的改觀,西方神職人員使用拉丁字母創制了布依文字。
3、符號型布依文
在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新發鄉花園村一帶的布依族「布摩」當中,使用一種比較特殊的文字記錄當地的「摩」經。這種文字比較獨特,還夾雜少數象形字,還無法定性,暫且稱為「其他文字元號」。貴州省博物館保存的布依族宗教古籍《布依族白摩書》抄本所使用的文字也屬於這一類型。 1、50年代的老拼音布依文
1956年11在貴陽市召開的布依族語言文字問題科學討論會上,決定採取布依文和壯文聯盟(布壯文字聯盟)的方針,並通過了《布依文方案(草案)》,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以貴陽附近的龍里縣羊場鎮話(屬布依語第二土語區)為標准語。該方案經原中央民委批准,自1957年開始在布依族地區試驗推行。由於政治原因,推行工作於60年代中斷。老布依文和老壯文十分接近。
2、新布依文新拉丁布依文的運用(4張)
1981年,參加《布依族簡史》討論會的布依文諺語代表認為布依族文字應根據布依語的實際情況制定,建議以布依族較為集中、語音較有代表性的望謨縣復興鎮話(屬布依語第一土語區)為基礎,修改布依文方案,最後擬訂了《布依文方案修改草案》,報貴州省民委審定。「修改草案」經貴州省民委審定後,自1982年開始在布依族地區試驗推行。根據試驗的反饋,貴州省民委於1985年3月21日至23日召開修改布依文方案的座談會,擬訂了《布依文方案(修訂案)》。該方案一直沿用至今。現行的布依文和壯文有一定差別。

閱讀全文

與布衣族的文字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揮手再見動漫圖片 瀏覽:499
用布做衣服圖片 瀏覽:439
動漫圖片開始 瀏覽:778
海青短發發型圖片大全 瀏覽:588
精緻高中生女孩圖片 瀏覽:541
朋友圈小文字圖片 瀏覽:94
圖片可愛版可放大 瀏覽:787
寸頭發型教程圖片大全 瀏覽:899
圖片放進word顯示不出來 瀏覽:366
金毛圓子高清圖片 瀏覽:924
簡單化妝步驟全過程圖片 瀏覽:812
背景圖片可愛卡通重疊 瀏覽:738
wps如何把圖片裡面的文字提出來 瀏覽:263
想媽媽的圖片文字 瀏覽:657
動漫人物摩羯圖片 瀏覽:956
男生發型燙發圖片推薦 瀏覽:207
粉鞋板鞋配什麼褲子和衣服圖片 瀏覽:61
杠精去搜一下如何在抖音里發圖片 瀏覽:703
我想小女孩的圖片 瀏覽:100
衣服上有膠印圖片嗎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