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配自己拍的家鄉風景圖片的文字說說有哪些
如下:
1、春天,香溪洞漫山遍野一片蔥綠。走在綠色的登山小道上,讓人感覺心曠神怡,香溪洞的路上有許多高大挺拔的大樹,站在樹下抬頭一望,滿眼是綠葉,好像一把綠色的大雨傘;站在遠處看香溪洞,整座山都被綠色覆蓋著,看起來就像綠色的海洋。一陣風吹過,樹葉就輕輕顫動,在沙沙的搖曳聲中翩翩起舞。
7、夏蟬高唱時,遍地長滿著瓜秧。藤上開的像喇叭似的黃花,有的花上已長出了嫩嫩的小黃瓜。還有地里的西紅柿秧上結滿了密密麻麻的西紅是,一個挨著一個,你見了定會饞涎欲滴。
8、大明湖的岸上有一個北極閣,我非常喜歡那裡,因為那兒的大門那裡有一個和滑梯似的坡,可以從上面滑下來,滑下來的感覺可好了。
9、秋天,農民伯伯來到了金黃金黃的稻田,來收割那迫不及待想要回家的稻子。火紅的高粱就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向人們報告豐收的喜悅。
10、在家鄉,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會有一道美麗、迷人的風景。
『貳』 風景這邊獨好的下一句是什麼
「風景這邊獨好」的下一句是:會昌城外高峰。這句話出自毛澤東的《清平樂·會昌》,寫於1934年。
《清平樂·會昌》
【作者】毛澤東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郁蔥蔥。
白話翻譯:
東方就將初露曙色,但請不要說你來得早。
我遍踏青山仍正當年華,這兒的風景最好。
會昌縣城外面的山峰,一氣直接連去東海。
戰士們眺望指點廣東,那邊更為青蔥。
(2)這邊風景獨好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毛澤東的這首詞寫於長征即將開始之際戰事非常危急,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達到高峰。1933年9月,蔣介石調集百萬大軍,對紅色根據地發動了規模空前的第五次「圍剿」。由於博古、李德執行王明的「左」傾軍事路線,紅軍和根據地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
毛澤東寫罷這首詞之後,很快就離開了會昌。他接到來自瑞金的急信,要他趕回去。就在他登上會昌山那天,中共中央書記處和中革軍委已做了重要決定,發布了《給六軍團及湘贛軍區的訓令》,派遣任弼時、蕭克、王震率紅六軍團向湖南西南方向突圍西征。這預示著,空前絕後、舉世矚目的長征就要開始了。
『叄』 景色很美的早安圖帶字
1、清晨的美妙就如青草般芬芳,如河溪般明澈,如玻璃般通明,如甘露般噴鼻甜。親鍾愛的伴侶,早上好,願你今日有個好意情!
2、清新的空氣,快樂的氣息,透過空氣射入你的靈魂里,將陽光呼吸,將幸福抱起,泡一杯甜蜜的咖啡,品嘗幸福的意義,接受祝福的信息,祝你早安溫馨無比!
3、早上好,吃飯了嗎,沒吃的話,送你一盤鴨,吃了會想家;還有一碟菜,天天有人愛;配上一羹湯,一生永健康;再來一杯酒,幸福會長久;另加一碗飯,愛情永相伴。
9、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山谷當中的喊聲,你沒有必要期望要誰聽到,但那延綿悠遠的迴音,就是生活對你最好的回報,新的一天新的開始!早安。
10、早上好!祝你身價貴過大熊貓,名聲響遍大中華,事業登上紅塔山,情人靚過阿詩瑪,一路領先萬寶路,事事順心萬事發。
『肆』 風景這邊獨好前一句是什麼
前一句:踏遍青山人未老。
出處:《清平樂·會昌》
原文:
《清平樂·會昌》
【作者】毛澤東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郁蔥蔥。
白話譯文:
東方就將初露曙色,但請不要說你來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當年華,這兒的風景最好。會昌縣城外面的山峰,一氣直接連去東海。戰士們眺望指點廣東,那邊更為青蔥。
(4)這邊風景獨好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清平樂·會昌》寫於1934年。這一首清平樂,於菩薩蠻一樣,表露了同一心情。」當時,中共和紅軍由博古,周恩來和李德(德國人)「三人團」領導。毛澤東被排擠出了領導集團,在會昌「養病」。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1957年1月。
創作背景:
1928年,內戰爆發,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國民政府,對我軍進行「圍剿」,從1931年起,王明繼李立三之後的「左」傾社會主義路線,給黨及革命事業帶來了嚴重的損失,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工農紅軍卻在毛澤東的領導下取得了1931年至1933年春的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的勝利。
1933年夏蔣介石親自策劃了第五次「圍剿」。當時,以博古為代表的中央臨時政府推行「左」傾政治策略和軍事策略,並反對排斥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他們不顧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教條地提倡進行所謂「正規」戰爭,以「陣地戰、消耗戰」來對抗國民黨軍隊的進攻,採取了「主動出擊」、「御敵於國門之外」的進攻路線。
而此時毛澤東在距離北部前線很遠的南縣視察工作,兼養病住在會昌文武壩,未能參與反「圍剿」的主要戰役指揮。結果反「圍剿」節節失利,愈打愈困難,在此情形下,1934年10月離開中央蘇區,開始了著名的長征。
這首詞作於1934年7月,毛澤東在會昌登山後所作。這一時期毛澤東在黨內軍內已無發言權,但他並不氣餒,調整心態,堅持自己的觀點。
在他自己說的沒有發言權的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裡,他埋頭於做調查研究、讀書、向中央提建議,而不是「賦閑」。
「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這種精神的藝術寫照。作者自己曾說:「1934年,形勢危急,准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
《會昌》詞的基調是昂揚的,語言是雄奇的,反映了毛澤東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和堅韌不拔的意志,但是字里行間也隱約表露了詞人的憂慮和憤懣。
『伍』 這幅字是什麼是(風景山邊獨好)嗎怎麼覺得有點不通!!
風景這邊獨好。
出自 《清平樂·會昌》: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郁蔥蔥。
白話譯文
東方就將初露曙色,但請不要說你來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當年華,這兒的風景最好。會昌縣城外面的山峰,一氣直接連去東海。戰士們眺望指點廣東,那邊更為青蔥。
韻律聲情
由以上分析可知,四十六字雙調小令《清平樂》的上下闋基本句式為:四五七六,六六六六。正體上片用仄韻,加之長短句交替,顯得跌宕起伏;下片用平韻,再加上六言的雙音節奏,便感到舒緩纏綿。前起後落,疾緩分明,轉折有致,層次豐富,在內容及情緒表達上,便有較大適應性。
這也是這一詞調為詞家所喜愛的重要原因。變體一與正體相較,用韻基本沒有變化,不同之處就在於變體一的上結句為六字折腰豆。該體式也有詞人創作,但並不常見,如柳永《清平樂·繁華錦爛》。
至於最後一體,除上舉傳為李白之作外,後世詞人基本無人創作。另外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即只填單遍者,如宋代施岳詞「水遙花暝,隔岸炊煙冷。十里垂楊搖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實為長體之前段也。
『陸』 請問圖片文字寫的是什麼謝謝!
她
『柒』 求一些精美圖片,風景或者文字的,做壁紙
在網路圖片,直接搜索輸入「唯美風景文字高清壁紙」有很多,非常漂亮
『捌』 這邊風景獨好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麼
上一句踏遍青山人未老,下一句會昌城外高峰。
「風景這邊獨好」出自《清平樂·會昌》。
《清平樂·會昌》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郁蔥蔥。
白話翻譯:
東方就將初露曙色,但請不要說你來得早。
我遍踏青山仍正當年華,這兒的風景最好。
會昌縣城外面的山峰,一氣直接連去東海。
戰士們眺望指點廣東,那邊更為青蔥。
「東方欲曉」,通俗地說,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面。
「莫道君行早」,發現了真理,但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變危難的責任重,革命的道路還很漫長。
「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斗,永不言敗,永不服老。
「風景這邊獨好」,這樣的人生是真正美好的人生。下半闋說的是,不要局限於一城一地吧,要放眼全局,站得高,看得遠;不要被困難所嚇倒,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鬱郁蔥蔥的大好美景將張開雙臂迎接奮斗者。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意思是東方就將初露曙色,但請不要說你來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當年華,這兒的風景最好。
『玖』 求一套圖片(這邊風景獨好,只願與你分享)
這張可以嗎?我的朋友,如果不行,大家幫忙再找,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