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百家姓壁紙龍
望採納。
Ⅱ 龍姓氏的姓氏壁紙。就可以了謝謝
望採納
Ⅲ 求大神幫做姓氏頭像 我姓龍
我姓龍,請幫我制一張頭像,男性
Ⅳ 龍的繁體字行書圖片
「龍」的繁體字是「龍」。
Ⅳ 姓名個性簽名設計!姓名:龍
1、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
2、惡龍但怕地頭蛇。
3、是龍到處行雨。
4、龍多思靠,人多思拗。
5、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6、龍不怕水深,虎不怕山高。
7、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麻雀生兒鑽瓦縫。
8、龍生龍子,虎生虎。
9、龍多死靠不下雨,人多死靠不做活。
10、龍多旱,人多了亂。
11、龍是水裡生出的神,縮小如蠶蟻,伸展能蔗天。有時顯露於雲端,有時隱形入深淵。龍威力無比,它能呼風喚雨,翻攪起四海雲水。
12、龍是古人對天道的理解、對身外眾生的敬重,沒有錯;說龍是人天相通,人和大自然風雨與共甘苦同行的產物,更沒有錯。因此,我們說龍的精神,也就是與天和諧的精神。
Ⅵ 龍姓有什麼來歷
「龍」姓的由來? 龍姓是一個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最早一支可以上溯到遠古時代。最早的龍姓出現在現在的河南。帝舜有個大臣名叫龍,任納言之職,他的子孫用他的名字作為姓氏,就是龍姓。從宋代開始,見地史籍的龍姓人物漸多。宋代有畫家龍章。元代有學者龍仁夫,吉安(今屬江西)人,博究經史,所著《周易集傳》。近現代有雲南人龍雲,建國後曾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副主席等職;湖南人龍潛,曾任中山大學黨委書記、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等職。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專家考證,龍姓是當今漢族第85大姓。此外,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中也有龍氏;今新加坡等國有龍姓華僑。 古老的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文化的影響幾乎無處不在。百家姓中的龍姓與神話傳說中的龍有沒有關系? 龍姓的龍字始見於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寫法多達70餘種,都是象形文字。龍的姓源多為神話傳說。相傳遠古時以龍圖騰為氏族徽號的太昊伏羲,近乎半人半神。王延壽在《玄中記》中說:「伏羲龍身,女媧蛇軀。」這兩個部落的結合統轄並征服諸多小部落,形成初具規模的部落聯盟,而那些被征服的部落則改為龍作為圖騰徽號。於是,他們分布在陝西、甘肅、四川、青藏岷山一帶,陣營龐大,族眾繁多。說明華夏族的祖先伏羲在七、八千年前已是繁榮昌盛的龍圖騰的世界了。 《大載禮記·五帝德》說:「三皇五帝出巡乘龍。」三皇指太昊伏羲、黃帝軒轅氏、炎帝神農氏;五帝是少昊、顓頊、帝嚳、堯帝、舜帝。這樣就專門有人伺候這些龍,於是三皇五帝世代就形成了養龍的豢龍氏和駕龍的御龍氏。 據《姓氏考略》記載,陶唐氏的後裔劉累就曾拜董父學習撫龍之術,因為學有所成,賜姓為御龍氏,其後代易劉姓為龍姓。
Ⅶ 中國有姓龍的嗎
中國有姓龍的。
龍姓,在宋朝排名256位,約占當時全國人口的0.05%;而在2016年人口統計中列第85位,人口280萬有餘,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23%。
①《北史》所載,焉耆國(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西南),西域且彌(今新疆昌吉、瑪納斯二縣),其君王皆為龍氏。
②少數民族中有龍姓。在中國苗、普米、哈尼、彝、侗、瑤、水等民族均有龍姓。
一.漢族龍姓最初起源於河南山西等地,大約在南北朝時成規模遷移到江西,後擴散至南方各省,在明代以前是小姓(排在兩百位之後),自明朝開始,由於政治穩定,遠離戰亂,出仕為官者眾,龍姓亦隨著宦所而流衍各地(如廣東、廣西、重慶等地)。
二.詩書傳家,形成眾多書香門第,例如清朝就有湖南長沙的西園龍氏,廣東順德的清暉園龍氏,廣西桂林東巷龍氏(兄弟翰林龍朝言、龍朝翊),安徽望江的城關龍氏(龍燮、龍光、龍培)等,皆是一門數進士,書香門第。
三.歷朝歷代皆有出仕者,皆清廉公正,為一方百姓稱頌,從歷史記載來看,明清兩代最多,近代現代為官的稀少。
四.重視譜牒,家譜整肅,至今仍保存有較好的族譜,及牌坊,宗祠等。至今保存完好的有龍伯高墓(東漢初年),龍家祠中憲大夫牌坊,龍家大院,廣東四大名園之首的清暉園,重慶宜賓的龍氏山莊等。
Ⅷ 姓氏圖片文字我姓龍
Ⅸ 我姓龍,卻拉攏不了你的心 帶字圖片
Ⅹ 百家姓〔龍〕
龍姓總體概述 龍-百家姓排列256,約312萬,佔全國0.24%。
龍(Lóng 龍)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源出有七:
1、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姓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是為河南龍氏。
2、出自舜時納言龍之後,以官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龍氏,舜臣也,龍也納言(所謂納言,是當時一種專司出納,帝命的官職。)子孫以官職名龍為氏。因舜的活動地域在晉南地區,故此支龍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為山西龍氏。至漢代,龍勉因仕從河北鉅鹿詔遷扶風京兆,傳四代有龍述,字伯高,龍伯高初任山都縣令,漢光武帝時升零陵太守,官於楚,家武陵.為武陵始祖.
3、出自古代神話傳說,御龍氏之後。據《姓氏考略》所載,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天水。如夏朝御龍氏劉累(堯之後,因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御龍氏」)的後裔中,就有以龍為氏的。劉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師縣南,是為河南龍氏。
4、出自古代神話傳說,豢龍氏之後。據《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資料所載,相傳董父,已姓,精於飼龍,以畜養龍而被舜賜姓「豢龍氏」。其後代有以龍為氏的,是為湖北龍氏。
5、出自西漢牂牁地區有龍姓。據《華陽國志》所載,西漢時的牂牁大姓中有龍氏。牂牁郡,治今貴州省凱里縣西北。
6、出自地名,以採食地為氏。春秋時楚大夫食采於龍(今山東省泰安西南之龍鄉),其子孫有以龍為氏者。
7、出自其他源流和小數民族有龍姓:
①《北史》所載,焉耆國(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西南),西域且彌(今新疆昌吉、瑪納斯二縣),其君王皆為龍氏。
②小數民族中有龍姓。在我國苗、普米、哈尼、彝、侗、瑤、水等民族均有龍姓。
郡望堂號
龍姓郡望主要有五個:
1、武陵郡,治所在義陵(今湖南漵浦南);
2、天水郡,西漢時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西晉時治所在上圭阝(今天水市);
3、武陽郡,治所在貴鄉(今河北大名東北);
4、太原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
5、武昌郡,治所在今武昌。
堂號:「世師」、「八德」、「經德」、「納言」、「敦本」、「敦厚」、「武陵」、「天水」等。
宗族特徵
1、龍是中國人推崇倍至的神物,以龍為姓氏,亦是這一心理底蘊的表現。
2、在龍姓的發展史中,更多地體現著民族相融的歷史大趨勢。
3、龍姓字行輩份井然有序。如民國抄本《龍氏家譜》中有江蘇龍姓一支字行為:「兆升元吉,宗業克昌,富大希廷,厚誠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