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致橡樹》表達了怎樣的愛情觀談談你的看法
《致橡樹》表達了一種獨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對方的存在意義又珍視自身生存價值的愛情觀。從而表達了自己「應有共同的偉岸和高尚,有共鳴的思想和靈魂,紮根於同一塊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的愛情觀。否定了一方攀附、單方痴戀、一味奉獻三種世俗的愛情觀。
(1)致橡樹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1975年,福建有位曾經在寫作上給予她很大幫助的歸僑老詩人蔡其矯,到鼓浪嶼作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時,蔡其矯向她說起這輩子碰到的女孩。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公開談喜歡女孩子是件大膽的事。蔡其矯說,有漂亮的女孩子,又沒有才氣;有才氣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氣的女孩子,又很兇悍,他覺得找一個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難。
舒婷說,當時她聽了後很生氣,覺得那是大男子主義思想,男性與女性應當是平等的,於是,當天晚上,她就寫了首詩《橡樹》交給蔡其矯,後來發表時,才改作《致橡樹》。
Ⅱ 《致橡樹》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1975年,福建有位曾經在寫作上給予她很大幫助的歸僑老詩人蔡其矯,到鼓浪嶼作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時,蔡其矯向她說起這輩子碰到的女孩。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公開談喜歡女孩子是件大膽的事。蔡其矯說,有漂亮的女孩子,又沒有才氣;有才氣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氣的女孩子,又很兇悍,他覺得找一個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難。
舒婷說,當時她聽了後很生氣,覺得那是大男子主義思想,男性與女性應當是平等的,於是,當天晚上,她就寫了首詩《橡樹》交給蔡其矯,後來發表時,才改作《致橡樹》。
詩人以橡樹為對象表達了愛情的熱烈、誠摯和堅貞。通過擬物化的藝術手法,用木棉樹的內心獨白,熱情而坦誠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獨立又深情相對的愛情觀。
在藝術表現上,詩歌採用了內心獨白的抒情方式,便於坦誠,開朗地直抒詩人的心靈世界,同時,以整體象徵的手法構造意象(全詩以橡樹,木棉的整體形象對應象徵愛情雙方的獨立人格和真摯愛情),使得哲理性很強的思想意念得以在親切可感的形象中生發,詩化,因而這首富於理性氣質。
舒婷,別名龔佩瑜,福建泉州人。中學畢業後,到上杭縣農村勞動。1971年開始詩歌創作,1972年調到廈門進入工廠、做過泥水工、漿沙場、擋車工、統計員、焊錫工等。1979年發表處女作《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引起注目,獲1970—1980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新詩獎。
Ⅲ 談談你對舒婷《致橡樹》的感悟,
全詩採用抒情主體「木棉」對「橡樹」做誠摯的表白,把二者人格化、心靈化,使這兩個中心意象從外到內都閃射出思想和審美的光芒。木棉可以理解為是充滿青春氣息的柔中帶剛的現代女性美的象徵,也可以理解為那是熾熱、豐富的感情及獨有一份深沉的個性。
橡樹則顯示了種陽剛的氣質,那是偉岸、剛強的性格象徵。此詩有了這種獨特、精美的意象作為象徵核心,就自然地脫離了具體的有限的形體,具有豐富的內涵。它既可以看作是男女之間平等真誠的愛情,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親密、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
作品賞析
這首詩通過整體象徵的藝術手法,用「木棉」對「橡樹」的內心獨白,熱情而坦誠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獨立又深情相對的愛情觀。
可以看出,詩人在選取詩歌創作材料時有著精心的設計:橡樹是那樣適合代表男性的陽剛之美,而木棉則又是那樣貼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強自立以及與男性平等的要求。這首詩一誕生,橡樹和木棉,就成為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嶄新的意象。
Ⅳ 舒婷的《致橡樹》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象徵的表現手法,運用了比喻、排比、對偶、反復、對比等修辭手法。一定程度上不是單純傾訴自己的熱烈愛情,而是要表達一種愛情的理想和信念,通過親切具體的形象來發揮,頗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4)致橡樹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1975年,福建有位曾經在寫作上給予她很大幫助的歸僑老詩人蔡其矯,到鼓浪嶼作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時,蔡其矯向她說起這輩子碰到的女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公開談喜歡女孩子是件大膽的事。
蔡其矯說,有漂亮的女孩子,又沒有才氣;有才氣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氣的女孩子,又很兇悍,他覺得找一個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難。
舒婷說,當時她聽了後很生氣,覺得那是大男子主義思想,男性與女性應當是平等的,於是,當天晚上,她就寫了首詩《橡樹》交給蔡其矯,後來發表時,才改作《致橡樹》。
二、作者簡介:
舒婷,別名龔佩瑜,福建泉州人。中學畢業後,到上杭縣農村勞動。1971年開始詩歌創作,1972年調到廈門進入工廠、做過泥水工、漿沙場、擋車工、統計員、焊錫工等。
1979年發表處女作《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引起注目,獲1970—1980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新詩獎。1980年調到福建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要著作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等。
舒婷崛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詩壇,她和同代人北島、顧城、梁小斌等以迥異於前人的詩風,在中國詩壇上掀起了一股「朦朧詩」大潮。
Ⅳ <致橡樹》有的字都不一樣,求標準的
《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的紅碩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
Ⅵ 請問哪有用作《致橡樹》詩朗誦的PPT背景圖片如果有完整的PPT更好。
我剛做完了一個FLASH的課件,共三個主場景,只有朗誦的詳細些,其它兩個場景(導語 作者+分析)簡單處理了下,如果你要連源文件一起給你吧。圖片也有好多~
Ⅶ 致橡樹 帶有拼音和聲調標注的,求大神幫忙。聯系口語發音用
1.下載或自己打出來《致橡樹》文字內容,保存為doc格式,
2.打開文檔《致橡樹》選定全文內容,執行「格式」-----「中文版式」-----「拼音指南」命令,
3.在「拼音指南」里設置拼音與漢字的「偏移量」和「字型大小」,點擊「確定」。這時,你的文檔就成了帶拼音的拉
Ⅷ 致橡樹,桌面
這個你可以找張「致橡樹」的圖片然後我給你ps下!效果極佳!
Ⅸ 《致橡樹》全文
Ⅹ 致橡樹 舒婷表達了怎樣的愛情觀
很喜歡舒婷的文字。
舒婷在《致橡樹》中主要表達了以下三種愛情觀,第一、在愛情中要保持獨立自主;第二、有同甘共苦的勇氣;第三、愛情中的包容性。不得不說,舒婷表達的這四種愛情觀其實都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理性的,這也是我們在愛情中必須具備的能力。
雖是21世紀的青年,可我們真的缺乏一些正確的愛情觀,總會被社會的風氣,潮流,物質所湮沒。舒婷出生在1952年,她的《致橡樹》是一首現代新愛情觀的贊歌,當代的我們確實應該學習她的愛情觀。尤其是女生,我們最應該學習的是她的那種獨立自主的女性主體意識。停止抱怨,停止哭泣,真正做到自愛和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