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佛教中的「般若」怎麼讀
bōrě
般若其實是梵語Prajna的音譯。又譯作「波若」、「鈸若」、「鈸羅若」、「班若」、「般羅若」、「般賴若」,讀音為般若(bōrě)
般若意為「終極智慧」、「辨識智慧」。專指: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在印度瑜伽經典《瑜伽(合一)經》中有明確定義:辨識智慧是消除見者和所見結合並引向解脫之道的方法,通過合一各分支的實踐,不純逐漸減少,知識之光將照亮辨識能力。合一的八個分支:外律、內律、調身、調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這個辨識智慧通過七重分支,到達最後一重。
(1)般若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意譯為般若(bōrě)原因:
按南懷瑾先生的說法,大智慧就叫做般若,因為過去翻譯佛經的原則是觀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寧可譯音再加以註解。就像現在中西文化交流,遇到翻譯「氣」字(氣功的氣,修道的氣)就不能翻,因為不能譯成瓦斯,也不能譯成空氣,或其他的氣。
由於外文每一個氣都有一個專有的字,而中國字卻不同,氣字上面多加一個字意思就不同了。空氣、煤氣、電氣,就是人發脾氣,都是氣字上面加字不同而有異,所以單獨一個氣字只好翻音,然後再加註解。當時般若不譯成大智慧,用音譯也是這個原因。
㈡ 般若六般若
般若智慧,深蘊六重內涵,我們稱之為六般若:第一種是揭示事物本質的實相般若,第二種是理解境界層次的境界般若,第三種是通過文字表達的智慧,即文字般若。第四種是靈活適應的方便般若,第五種是連接和影響他人的眷屬般若,最後一種是洞察萬物的觀照般若。這六種般若都蘊含著金剛般若的核心精神。
般若,可以視作宇宙運行的奧秘法則,是最微細而精確的宇宙本源體現。它既能在無形的量子世界中被認知,也能在有形的世間顯現,通過量子狀態構建出世界的真理。眾生同樣以量子狀態存在,領悟般若者,其組合輕盈如氣體,能夠在無形的維度中穿梭。追求般若智慧,就是追尋自然法則的足跡,如同日月星辰,無論你身處何地,它們始終靜謐地存在於宇宙之中,恆久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