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篆書的李字怎麼寫
篆書的李字寫法如下圖所示:
李組詞有:青李、何李、朱李、李貓、顏李、李法、夏李、穠李、玉李、雋李等。
一、青李 [ qīng lǐ ]
1、李子的一種。
2、法帖名。
宋·蘇軾《次荊公韻》之一:「青李扶疏禽自來,清真逸少手親栽。」元·虞集《題康里子山尚書凝春小隱六韻》:「人間應得函封帖,青李來禽繞舍栽。」
二、何李 [ hé lǐ ]
明文學家何景明與李夢陽的並稱。二人皆生弘治、正德間,同倡復古,為「前七子」的首領。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反對「台閣體」,為當時文士所宗。
三、朱李 [ zhū lǐ ]
果名。李子的一種。
《西京雜記》卷一:「初修上林苑,羣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李十五:紫李、綠李、朱李、黃李。」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馳騁北場,旅食南館,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
❷ 李字的來歷
關於李的字源,主要有兩種觀點。
其一,在發現的甲骨文有下圖中的字樣,應為甲骨文的李字,其結構是上木下子,表示樹木所結的果實之意。
其二,認為最早的李,當推戰國印里的古金文,是上木下子結構。但在戰國時代陳簠的李卻是左子右木,不是今天的形體;文字學家商承祚說這是桑梓的梓字的古文,可梓直至秦篆才出現,故也無確證。
之後秦時的小篆文字演變,再到漢隸中的李將篆文字形中的上半部分叉形的木的寫成現在的木字形,將篆文字形中下半部分的子的圓形給去掉,寫成現在的子字形。
(2)文字李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李,中國漢字,讀作:lǐ。該字的主要字義是指一種 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後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
李氏傳奇群平台了解到:投桃報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為人只要忠誠、正直一定會感動別人)。也是中國姓氏。該字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稱。
李氏來源:
1、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
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種說法是: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氏有復姓叱李氏,漢化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據有關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勛有諸將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於氏等16氏,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
❸ 「李」字的繁體字怎麼寫
「李」字的繁體字是:李,是它本身。
出處:北山有李。——《詩·小雅·南山有台》
白話譯文:北邊的山上有李子。
拼音:lǐ
注音:ㄌㄧˇ
部首:木
鄭碼:FYA
五筆:SBF
筆畫:7
筆順:一丨ノ丶フ丨一
字源演變:
釋義:
1.李子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實球形,黃色或紫紅色,是常見水果。
2.這種植物的果實。
3.(Lǐ)姓。
相關組詞:李子 、行李 、桃李 、雀李 、高李 、檇李 、李紳 、李四 、避李 、李赤 、綠李 、李桃 、碧李 、蘇李
1.行李[xíng li]
出行時所帶的衣箱、鋪蓋等。
2.桃李[táo lǐ]
唐代狄仁傑曾向朝廷薦舉姚元崇等幾十人,都成為名臣。後以「桃李」喻指所教育的學生:~滿天下。
3.雀李[què lǐ]
果樹名。即郁李。
4.高李[gāo lǐ]
唐代詩人,高適、李白的並稱。
5.檇李[zuì lǐ]
果名。李子的一種品種,果實皮鮮紅,汁多,味甜,以浙江桐鄉出產的最著名。
❹ 「李」的演變過程是什麼
李字的演變過程:
楷書